貧困生助學金,顧名思義就是國家用於資助家庭經濟困難的全日制普通本專科在校學生的助學金,資助面約佔全國普通高中在校生總數的20%,其目的這是給那些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資金上的幫助,讓他們安心就讀,不至於因貧失學。
近日,南京大學商學院學生明某在網絡上發布不少「炫富」內容,引起了許多人對貧困生的關注。事件在網上發酵之後,校方也積極地做出了回應,表示正在調查。南京大學商學院,有這麼一位女孩,拿到了學校的貧困生資格,分享出這樣的日常生活狀態,梳理出來,畫風大致是這樣的:
喜歡拍照,用的是10萬塊錢的相機,住全季酒店,帳單流出,2400元;暑假在上海實習,單單買衣服,花了4萬,寒假自費參加了港大、港中文的培訓項目;花數萬元在期刊上發論文,長期吃昂貴的阿膠,2萬塊錢的裙子說買就買;在某連鎖KTV存有數千元的消費卡和酒;和家人商量,拿出100萬出國留學,日常準備留學的費用,每天2000塊錢起。這便是一位「貧困生」女孩的日常生活,魔幻至極。
南京大學學生工作處學生服務中心負責相關工作的老師稱:「雨花斑斕成長計劃」是學校從2017年春季開始的一項面向家庭條件貧困的本科生,開展的綜合能力提升的培訓計劃;而「德旺獎學金」是企業家曹德旺先生及一些慈善家提供的助學金,評定標準有兩個,需要品學兼優,在同等條件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優先。「這個獎學金的申請條件並不嚴苛,對成績沒有特別高的要求,但確實力推貧困學生。
對於明某的真實家庭條件和網曝炫富的花銷情況,南京大學宣傳部工作人員告訴紅星新聞,學校正在介入調查,「不管是對哪一方的學生,我們都會給個說法。」
網友則表示貧困生獎金的獲得者並不一定真貧困,而真正家庭困難者寧願省吃儉用也不願意申請貧困補助。這正是網友對此事熱議的原因,如何能讓真正有需要的人得到本該屬於他們的補助。或者說即使此次新聞的中的焦點女大學生,她即使是真的貧困但卻如此偏高消費,也不應當被倡導。大學生是一個沒有自己獨立生活來源的群體,我認為學校對於貧困生的評選應當更嚴格,對於學生的消費觀也要進行適當引導。
國家助學金,理論上是給成績品學兼優,同時生活有困難的那些同學。但是在申請的審核環節存在的漏洞,由於是學生自主申請,同學相互監督。就存在著某些實際需要這些錢的同學沒有申請或者沒法申請,可是與此同時有一些家裡挺有錢的人就鑽了空子。一邊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一邊又拿著國家的助學金佔用了名額。請問,那些拿著助學金炫富的假「貧困生」們,面對真正的貧困生的時候,心裡可會感到愧疚?你們的一頓飯,一個包,也許就是他們的一個月的生活費,而這個貧困生指標卻被你們佔用了。
要杜絕這樣的薅羊毛的假貧困生,高校也需要在審核環節下功夫,不能僅看學生的表格,也不能只聽信學生的自述。現在大數據如此發達,調出申請學生的家庭情況應該是不難的,高校是有這樣的能力去進行篩選和辨別的,讓助學金髮到真正需要受助的學生手上,而不是變成某些人炫富的「助力」。建議對那些刻意擠佔貧困生指標的富學生,應該加以一定的懲罰,並記入個人誠信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