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學前師範生「仁愛、責任、素養」的師德觀

2020-12-17 新湖南

符潔

今年教師節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寄語全國廣大教師「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學前師範生是未來的幼兒教師,是幼兒行為的示範者與引導者,因此,切實落實總書記講話精神,培育學前師範生「仁愛、責任、素養」的師德觀至關重要。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必須樹立「仁愛、責任、素養」的師德觀

蒙臺梭利學前教育思想認為,兒童早期的環境經驗對於其今後人生階段的發展極為重要,可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人的一生。因此,作為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人,學前師範生必須牢固樹立起「仁愛、責任、素養」的師德觀,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孩子做到的,老師先作示範。

仁愛,友善地對待身邊的同學、老師、親人和其他人,關愛幼兒,與同事、家長友好相處,與自然環境和平共處;責任,在校能按質保量完成各項學習任務,見習時能承擔班上各項任務,不抱怨、不推諉,勇於擔當,保障幼兒安全與身心發展;素養,加強專業素養學習,牢固掌握幼兒教育教學理論和技能,並通過實踐落到實處,能通過觀察,發現孩子發展的需求,能依據幼兒需求設計生活活動、遊戲活動及教育教學活動;加強個人素養提升,心態平和,理性包容,著裝打扮適宜,待人接物得體。

學校必須把師德教育貫穿落實於全方位全過程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良好師德也不是一天養成的。各類師範學校和師範專業在人才培養實踐中,首先要體現師德目標,並且貫穿全過程。顯性課程與隱性課程並重,通過課堂教學及環境營造促進學生師德養成。對教師進行培訓,舉辦課程與師德融合的各項教學比賽,讓師德教育潤物無聲地融合進日常教學中。

提倡正向校園文化,學校從領導到教師都成為師德示範者,做到以「仁愛、責任、素養」嚴格要求自身,形成正能量的表率。加大對師德的宣傳力度,通過貼橫幅、標語、榜樣事跡推廣、公眾號推文等宣傳師德觀。開展師德有關的各項活動,舉辦各類師德辯論賽、演講賽、作品徵文比賽、繪畫比賽、小品創作比賽等。加強與示範性幼兒園的合作,多開展教育見習、實習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師德,踐行師德。

以言傳身教幫助學生樹立德高為範的良好認知

作為師範學校和師範專業的教師,必須堅持在課程思政中培育師德,「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將師德培養貫穿各課程與各階段,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滲透,教師應精心鑽研課程思政元素,將師德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創新教學設計。採用情景教學、體驗討論、多媒體等生動教學方式,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進行師德的深入學習。採用案例教學,通過身邊的案例或者教師對學生真情有愛的身教,感動學生,激發學生情感,為師德教育打下堅實的基礎。教師在進行課程評價時將師德納入課程考核範疇,細分「仁愛、責任、素養」的具體行為,對學生進行評價,以評促學。

在學生實習過程中,採用師徒結對傳、幫、帶的方式幫助學生各方面獲得發展。師傅在實踐中將「仁愛、責任、素養」這六字體現在幼兒園日常工作中,為學生樹立榜樣,為其在實踐中踐行師德提供具體的操作方法。通過園所的文化與標準化管理,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師德素養。

在班級營造「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良好氛圍

班級可成立師德學習小組,圍繞「仁愛、責任、素養」開展各類學習活動,分享學習經驗與學習成果,並製作班級師德學習成果匯報手冊。在班上推選師德優秀標兵,將師德標兵作為優秀畢業生的評選標準之一。開展有關師德的各項比賽,營造學習、成長的班級文化氛圍。學生個人需要依據學校的師德核心價值與行為表現,給自己制定三年的師德成長規劃與分年度成長目標,逐年檢核、反思、改進,讓學生在每天的生活工作中實踐師德,真正將師德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形成習慣。

(作者單位:長沙職業技術學院。此文為湖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長沙市基地2020年委託研究成果)

[責編:戴蓉]

[來源: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相關焦點

  • 以仁愛之心立師德 以紮實學識育英才
    所以我們要不斷學習、更新教育理念,提升職業素養,要不斷反思教育方法,改進治班方略.開展師德培育月以來,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我覺得要想成為一名學生尊敬,家長愛戴、社會認可的好老師,應該從以下兩個方面做起:一、教師要有仁愛之心。仁愛是為師之本。
  • 課程思政融入師範生「三習」實踐教學的探索與實施「疫情與教育...
    結合我校師範生教育實踐課程(教育見習、實習和研習簡稱為「三習」),開展「雙線混融時代的師範生品性培養」講座、構建「四方聯動、涵養師德」教學模式 ,幫助師範生形成全面而科學的教育觀、職業觀,提升教學素養,進而成為一名卓越的人民教師。
  • 職前英語教師語言評價素養的培育
    培育職前英語教師的語言評價素養,對於未來從事教師職業的英語師範生的專業發展具有積極引領作用,可以在幫助他們更快適應實際教學環境的同時,適應新時代教育評價發展的現實需求。  評價素養的概念最早是美國學者瑞克·斯蒂金斯於1991年提出的。他認為,評價素養是教師開展學生學業評價所應具備的素養,是在日常教學與評價行為活動中內化形成的。
  • 鄧小洪:以「仁愛」之心立師德
    以「仁愛」之心立師德    ——記全國模範教師高升實驗小學教師鄧小洪 教書育人,首重德行,鄧小洪一直以「仁愛」「敬畏」之心對待學生,去教導他們。   「30年的教育工作,是我不斷學習的歷程,也是我追求教育真諦的歷程。」鄧小洪說,教師的工作不只是教書育人,同時也是自我學習、自我完善的一個過程。從桂花鎮南埡初中,到新橋鎮鳳臺中學,再到高升實驗小學,一直從事語文教育的他,散發出一股儒雅隨和的氣息。
  • 浸潤式師德教育讓師範生「動」起來
    立足江西,面向基層,作為一所服務地方的應用型師範院校,南昌師範學院師範生佔比70%,其中50%的畢業生將到基層從事基礎教育工作。「今天的學生,明天的老師,我校在師範生培養上特別重視師德教育,通過增強學生的主體自覺,牢固樹立主體意識,以此培養一批熱愛教育事業,師德優良、理念先進的基礎教育師資。」南昌師範學院黨委書記王金平介紹。
  • 踐行師德 以愛育人——湖濱區磁鍾幼兒園開展師德師風專題會議
    師德師風建設是一條沒有終點的路,是一首唱不完的歌,是一個教師職業生涯的完美追求。世界上只有兩種愛是無需回報的,即母愛和師愛。疼愛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熱愛別人的孩子是神聖。為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高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規範從教行為、樹立嚴格自律、愛崗敬業的良好教師形象,三門峽市湖濱區磁鍾幼兒園11月16日組織全體教職工開展了師德師風專題會議。
  • 師德培育:校長要擔當喚起「認同」之責
    由此,培育了可持續的「共好」團隊。在學校團隊管理中,作為「利益博弈的平衡者」的校長,需要運用管理智慧,可借鑑以上團隊經驗,處理好個體與團隊的關係。比如說,在學校發展過程中,究竟是要「雄鷹」(卓越教師)還是要「雁群」(共好團隊)?是成全個體還是共同體?我們的看法是:學校的不同發展時期需要不同的團隊。
  • 師德的「魂根基源」
    師德,首先要有魂,要有一個指導和決定作用的因素,這就是理想信念。因為教師承擔著最莊嚴、最神聖的教書育人的使命,所以勢必要有「為了誰、依靠誰、我是誰」的理想信念;有了理想信念,師德建設就有了方向,使師德高尚的教師,既能當經師,更能為人師。 師德建設中教師理想信念的核心素質是責任擔當。
  • 河北省將建立師德考核檔案和教師個人信用記錄
    實行師德表現「一票否決」為加強師德建設,我省將實施師德養成教育全面推進行動。實行師德考核負面清單制度,建立師德考核檔案和教師個人信用記錄,把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資格認定和定期註冊、績效考核、職稱評定、崗位聘用、職務晉升、工資晉級、申報人才計劃、評優獎勵等方面的首要內容,實行師德表現「一票否決」。
  • 婁底特校圓滿完成暑期師德師風建設專題教育活動
    (活動現場)(校長寧美嫦作動員報告)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張壽長)8月27日-29日,婁底市特殊教育學校開展了「立德樹人 仁愛樂教」暑期師德師風專題教育活動,學校70餘名教職員工全程參加。本次教育活動嚴格按照市教育局《婁底市教育系統「立德修身、仁愛樂教」暑期師德師風建設專題教育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進行。在開班儀式上,校長寧美嫦作了以「立德修身 做一名樂教的仁愛之師」為主題的動員報告,報告引起了老師們對如何立德樹人的深刻思索。
  • 培育師德文化 提高教書育人水平
    近期,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強調要紮實推進師德建設,完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作為師德建設責任主體,高校要充分認識社會轉型背景下完善師德的重要性,要通過培育良好師德文化,提高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親和力、感染力。
  • 玉山一中舉行江西師大2017級公費師範生實習開班儀式
    9月6日晚上八時整,玉山一中在鴻園二樓會議室舉行了江西師大2017級公費師範生實習開班儀式。該校黨委書記陳朝暉出席開班儀式並講話,副校長董純敏,校辦公室和教務處負責人及21位江西師範大學2017級公費師範生參加開班儀式。  陳朝暉對實習生的到來表示歡迎,並就實習生開展好教育實習工作提出三點要求。
  • 婁底五中開展2020年「立德修身 仁愛樂教」暑期師德師風建設專題教育活動
    (婁底五中開展2020年「立德修身 仁愛樂教」暑期師德師風建設專題教育活動)(全體教職工宣誓)(婁底五中校長肖細宏講話)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周海 周逸 周向陽)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央、省市關於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教育教學改革、提升教育質量系列文件精神,
  • 話題丨郭瀟瑩 何美:落實「師德第一標準」的實踐策略
    師德評價是教師評價的重要內容,而教師評價是教師隊伍建設各環節的重要構成部分,決定了各環節的規範性與成效。落實「師德第一標準」,要不斷完善師德評價方法,強化師德評價結果的運用。標準是教師管理的根本依據,是教師自我約束和素養提升的指南。
  • 2017年蘇州工業園區仁愛學校教師招聘啟事
    2017年蘇州工業園區仁愛學校教師招聘啟事發布。江蘇公務員考試網現將其發布如下:  蘇州工業園區仁愛學校2017年教師招聘啟事  蘇州工業園區仁愛學校是一所主要面向智障兒童、青少年的特殊教育學校,為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直屬公辦事業單位,開設學前、小學、初中、職業教育全部學制。學校已成為蘇州工業園區特殊教育指導中心。
  • 報考系列(六) | 陝西工商職業學院學前師範學院
    1、專業管理理念突出師範特點強化師德師風2、專業目標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和創新意識,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較強的就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掌握學前教育專業知識,具備較強的保教能力,面向學前教育行業,能夠從事學前教育工作的「愛事業、懂幼兒、能支持、會思考」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
  • 彭瑞林:強化責任擔當 用心培育學生 永葆教師本色
    10日,湘鄉召開慶祝第36個教師節座談會,市委書記彭瑞林出席會議並寄語全市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要牢記使命,著力強化責任擔當;心懷仁愛,用心培育學生成材;潛心務教,永葆教師職業本色,共同開創教育事業新局面。市委副書記、市長周俊文主持座談會。
  • 師德是幼師的專業素養的條件
    師德,即教師職業道德——是對教師所要求的道德,是教育生活領域中的道德,也稱為教育道德。它是教育實踐中處理教育活動中各種關係的行為準則。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一名德藝雙馨的教師,往往具有優秀的人格特徵和專業的文化素養
  • 一封面向全校免費師範生的倡議書
    9月9日,在第三十個教師節到來之際,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北京師範大學考察,考察期間發表重要講話,提出要做「四有教師」,即,「要有理想信念,要有道德情操,要有紮實學識,要有仁愛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