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勇士,更是詩人——紀念新四軍老戰士石平誕辰105周年(下)

2020-12-16 宣城歷史文化研究

許紹樂

第660期

03

初到上饒時,國民黨並沒有適合的地方關押這麼多人,只能將當地老百姓趕走,臨時徵用民房作為關押場所。由於上饒地處山區,當地老百姓居住都不集中,而且房屋設施也十分簡陋,無法滿足關押的要求。為了將集中營的周邊設施完善,國民黨將被俘來的新四軍重新編隊後,強迫進行勞動。每天很早把就把他們趕到工地上去進行施工,開山、挖河、砍樹、採石塊、平操場、蓋房子、修圍牆、圈鐵絲網等等,盡幹這些苦力活還不給吃飽飯,誰要表示不滿,就得挨鞭打腳踢,再記上一條「罪狀」。有不少人就在這中間身體受到了傷害或者是被虐待死了。軍警、憲兵和特務們,為了嚴密控制集中營,他們把周圍山上的樹木都砍光,然後再築碉堡、布電網、設崗亭、增暗哨,同時還把集中營所在村莊周圍30裡劃為禁區,60裡內劃為防範區。

為策反這些戰俘,國民黨組建了「訓練總隊」管訓被俘的新四軍官兵,對外稱為「更新部隊」。被俘的新四軍幹部、戰士,一律換上國民黨軍服,衣服上佩戴「更新」臂章。當時在集中營裡,國民黨也有政治工作,軍警和特務們採用高壓和懷柔相配合的手段,每天給被俘的新四軍官兵洗腦,妄圖使被俘人員叛變革命,轉而為國民黨頑固派效力。

對於經過「政治感化」後思想仍不能轉化的被俘人員,首先是轉入管理更加嚴酷的茅家嶺監獄;其次是施以精神上的折磨和肉體上的毒刑。精神上的折磨花樣迭出,比如出操跑步,名義上叫「軍事訓練」,卻讓其不停歇地跑,跑時還要不停地做各種動作,或兩步一跪,五步一臥倒,或讓人唱著京戲的腔調跑,口中要唱,腳步還要配合。

肉體上的刑罰主要刑罰有10大類:即「金木水火土,風站吞絞毒」。比如「金」,就是用鋼針刺入人的肚皮;「吞」,就是罰人吞食臭蟲、蝨子、跳蚤、黃菸絲等。就是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石平他們還是在集中營秘密黨支部的領導下,有組織的開展了對敵鬥爭。因為天天吃不飽,還要乾重體力活,戰友們便提出了:「反對奴役、反對飢餓,清算夥食帳!」的要求。於是在秘密黨支部的策劃下,各班派出代表,由石平帶頭去交涉,雖然「算帳鬥爭」最後取得了勝利,但是從此石平也成了敵人打擊的重點對象。

一次,特務隊長故意要石平書寫一篇吹捧他們押送新四軍被俘指戰員到集中營的文章,並指定題目叫「行軍感想」。經過思考,石平就此機會寫了一首敘述被俘後,在被押送過程中所歷經苦難的詩。詩是這樣寫的:

統一戰線有奸臣,專門反共反人民。多少中華好兒女,堅持抗戰受欺凌。

壯士被押千裡行,饑寒交迫穿山林。已是嚴冬風雪夜,露宿古祠破寒亭。

新安江水鳴不平,激流宛轉空谷聲。悶坐船艙多憤怒,沉思前方烽火情。

逆風惡浪歷遠程,浙贛路上囚車迎。鐵甲鋼窗一把鎖,暗無天日更悲憤。

不畏強暴挺起身,艱險徵途樹雄心,人間豈能無正義?蒼天終究有黎明。

因見寫完上交以後,好幾天敵人也沒有來找麻煩,於是他又寫了一篇反映在集中營中戰友們真實生活情況的文章,準備向外報導,不防被一個特務發現奪走,同時也把石平帶到了「訓誡室」。石平一看情況不對,急中生智,就對那特務說:「我還有厚厚一本日記,寫的都是這些東西,我馬上回宿舍去取來交給你。說罷立刻回宿舍找了幾個同志一起回到了訓誡室。一進門,同志們就說:「我們不相信石平敢寫什麼東西。」特務立刻拿出幾張紙並說:「哧!我念給你們聽,看他膽子大不大。」說著便低頭讀了起來,說時遲那時快,石平則趁機把幾張紙一把奪回,撕得粉碎,特務自知上了當,也只好悻悻作罷。但事情並未到此結束,果然幾天以後,石平突然被幾個憲兵捆綁起來,簡單審問幾句後,就被押送到茅家嶺監獄。

茅家嶺監獄更像是一座法西斯式的人間地獄了。進入房內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木站籠 ,周邊還掛著鐵蒺藜。站籠有單人、雙人和多人三種,這是國粹刑罰中,茅家嶺監獄特有的刑具,人站在籠中身子稍一轉動,便會被帶刺的鐵蒺藜鉤得皮破血流,直至昏死過去。凡被關進茅家嶺的,都是所謂受毒殊深、不可救藥者。

石平的行為刺痛了敵人的神經,作為懲罰,故一進茅家嶺監獄,全身的衣服就給剝得只剩下一條短褲,然後送進單人站籠,直到深夜才被放了出來關進牢房。在牢房裡,大家有唱歌、寫詩、寫楹聯的自由。每間牢房都推選有學習組長,石平所在這間牢房的學習組長是新四軍軍部《挺進報》的編輯。為了振奮精神鼓舞鬥志,大家經常搞一些吟詩和對對子的遊戲。有一次大家公推一人出了一句上聯曰:憲兵特務和獄卒,死守閻王殿。石平對出了下聯曰:蚊子臭蟲加騷蝨,吸血命歸陰。最後組長加了橫批:茅大風光。在獄中,難友們還告訴石平一定要沉著冷靜,決不莽然行事,等待機會集體暴動出獄。所以,表面上大家都很守紀律。

石平在茅家嶺監獄,住了一個月左右時間,就又被押送回周田集中營。據說原因是:司令長官顧祝同要親自下來檢查、點名。因為平日裡特務們,為了多領取夥食費下腰包,上報了許多空額,一下子聽說上峰來檢查,所以十分驚慌,不但把送去茅家嶺改造的人員全部押回,而且還將附近的老百姓也抓來,套上軍裝冒充犯人應點。回到周田以後,石平得知隊長在他走後曾宣布了「石平三大罪狀」:一、放陰火,煽動逃跑。二、陽奉陰違,反對長官。三、秘密活動,企圖暴動。並威脅說,對於一些頑固不化的人要活埋…… 同志們很關心他,要他以後裝傻少說話,伺機逃走。從此以後,石平真的再也不多開口了。

轉眼間到了七月,上饒地區田疇裡的稻子已經長得很高了。大約因為集中營將近兩個月無人逃走,所以敵人似乎也有些麻痺,只由區隊長一人帶隊也敢讓大家外出勞動了。這樣一來,逃走的機會也就增多了。一天早操後,區隊長宣布:今天外出抬柴。石平立即想到,逃跑的機會來了。於是就跟同班的張堅立(上海學生),暗中商量招呼,準備一同逃走,並將壓在床底下的一件毛線背心貼身穿上,以方便逃出後換幾碗飯吃。很快他們來到五裡路外的一個小村子裡,石平趁著隊長在隊伍前訓話的機會和張堅立飛快地向村外跑去。區隊長當時就發現了,但他卻不敢離隊追趕,因為還怕其他人要乘機逃走,只好在隊前喊叫著:「石平站住,不要跑!不要跑了!」

出了村,石平他們就立刻鑽進稻田,臥藏在等待收割的稻穀之間,一動也不敢動,直到天黑村子裡都點上了燈,他們才爬上山,盲目地奔跑起來。想不到的是,跑到天亮卻依然在集中營附近,還差一點兒被巡哨的憲兵再抓回去,幸虧碰到了一位叫鄭福生的好心農民,回家端來一大盆子米飯讓他們吃,送來兩套破便衣要他們趕快換上,還領著他們躲開敵人的崗哨下了山,並且指引了離開的道路,同時告訴他們到了白沙河邊,一定要沿河而上才能儘快脫險。到了河邊,他們想法子混入縴夫的隊伍,低下頭揹負纖索,順著河道向上遊走去。天黑時,載貨的木船在一個叫白沙村的渡口停了下來。他們便進村討飯吃,許多村民都把他們當成了逃壯丁的「老表」。

飯後,一位熱心的青年人立即帶他們離開村莊,住進了一個名叫「老虎洞」的山洞裡,碰巧的是他們剛剛逃離上饒集中營這個虎口,卻又要進入白沙村的老虎洞。儘管這樣,但此時石平心中依然充滿了歡樂,當即詩興勃發,便用白石塊在洞口寫下了」本從虎口出,虎洞來藏身。山虎去無影,借洞防抓丁。真相不敢露,見人一身輕。幹活痛筋骨,入眠餵蚊蠅。熬受萬般苦,革命更堅定「的詩句,抒發出了自己寧可做勞工苦死累死,也要堅持革命到底的決心和意志。就這樣,石平他們一路上晴天就幫人家下田割稻子、上山打柴…… 總之,無論什麼苦活累活都幹,用幫工勞動來換口飯吃;下雨天或者無活可幹時,就只能躲在山洞裡餓肚子。

一天,他們輾轉來到浙江省富陽縣境內的一個小山村。為了安全起見,他們隱姓埋名,以替村中的偽保長家打工為由暫時住了下來。此時已經是秋去冬來,山裡的天氣顯得格外寒冷,特別是夜間凍得實在難熬。於是,石平用粉石在村頭牆上寫了一首詩來「借寒衣」,詩云:

寒風嘯嘯,落葉飄飄。

冷雨下通宵,單衣漢子夜難熬。

新衣無錢買,舊衣無人捐。

最好借給破棉襖,度過寒天好不好?

想不到過了不久,還真有人給他們送來了兩件棉襖。就這樣,他們在饑寒交迫中一邊幫工,一邊暗地裡尋找機會,爭取早日回到革命隊伍之中。

1941年12月8日,他們幾經曲折行程1000多裡路,又來到了上海。石平在上海與張堅立分手後,通過戰友的幫助,登上了去蘇北海門的船,最後終於勝利地抵達解放區,結束了這段艱辛的歷程,回到了自己部隊,開始了新的戰鬥。

事後他寫了一首詩,追憶起這段飽受磨難的日子,詩云:

我軍奉命離皖南,九千人馬走山沿。蔣匪預謀設圈套,十萬之眾先頭攔。

茂林深山遭埋伏,浴血反擊缺後援。七天七夜猛衝殺,犧牲奮鬥傷亡慘。

多少英烈戰場死,倖存八百囚周田。我因平時不從令,茅家嶺裡受摧殘。

炎夏派出做苦役,尋機逃出隱深山。星夜飛奔闖險關,白沙村頭把身藏。

四處豺狼張血口,遍地艱險志更堅。千裡迢迢歸心樂,衝破黑暗見青天。

在以後的歲月裡,石平每當回憶起這一段經歷時,他總會情不自禁地說:「那時候雖然受盡了折磨,但我們就是死,也不會投降的。儘管當時我還不是共產黨員,但我從來沒有動搖過對黨的信仰和忠誠。」

04

石平歸隊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在蘇中根據地堅持對敵鬥爭。期間先後擔任警衛團的連長,抗日軍政大學分隊隊長,蘇中公學一隊隊長,司令部的參謀,蘇中七縱隊營長,蘇中軍區教導大隊教務處主任,蘇中十一縱隊股長、團參謀長等職務。

1942年春節以後,日偽軍對蘇中抗日根據地進行頻繁的「掃蕩」和「清剿」。石平當時擔任啟海東南警衛團獨立營的連長,他帶領全連戰士多次參加對日偽軍的反掃蕩激戰。打得最精彩的要數攻戰三陽鎮和夜襲聚星鎮的戰鬥了。當時,石平領導的連隊擔任向三陽鎮發起主攻的任務。就在他率領戰士追擊敵寇攻入三陽鎮時,突然鬼子一挺架在屋頂上的機槍瘋狂地掃射起來,壓得戰士們只能臥倒在地,無法前進。

關鍵時刻只見石平挺身而起,端著步槍朝著敵人的火力點連打三槍,敵人的機槍立刻成了「啞巴」,戰士們乘此機會迅速發起衝鋒,順利地攻佔了三陽鎮。鬼子丟失了三陽鎮後,便把兵力向聚星鎮收縮。隨後,石平又憑著對聚星鎮地形及敵人兵力部署的熟悉,深夜帶著幾位戰士潛入鎮中,向兩部分日偽軍同時投擲手榴彈,這兩部分日偽軍都誤認為受到了共軍的襲擊,於是便沒頭沒腦地互相打了一夜,當拂曉發現打錯時,雙方都只剩下不足一半的兵力了。而石平和戰士們早已經在夜幕掩護下撤出了聚星鎮。事後,石平懷著勝利的喜悅,揮毫做詩兩首。其中一首「攻戰三陽鎮」的詩是這樣寫的:

三陽鬼子一大群,又調偽軍兩個營。強拉民伕七八百,張牙舞爪出東門。

地方武裝斷後路,主力埋伏悄無聲。塌水橋頭槍聲響,千軍萬馬齊上陣。

三旅七團打得猛,民兵遊擊見機行。速戰速決殲日寇,啟海線上揚威名。

人民政府更鞏固,減租減息救赤貧。地方武裝升主力,歡欣鼓舞告鄉鄰。

1943年春,蘇中抗日軍政大學2000多人,為配合主力部隊的反掃蕩,從南通地區躍進到蘇南,當隊伍越過長江和滬寧鐵路封鎖線抵達的溧水時,受到國民黨軍隊的阻攔。當時,前有國民黨頑固派的進攻,後有日、偽軍的追擊,情況萬分危急,粟裕師長果斷決策,帶領隊伍突然回師江北,後經過十餘日的轉戰,轉危為安,勝利到達天長龍崗,抗大的師生們繼續上課。此時已經是蘇中抗日軍政大學九分隊隊長的石平,親身體會到師長指揮用兵的神奇,興奮之餘,在《「抗大」千裡行》的組詩「雪夜行軍」「通過封鎖線」「溧水打老蔣」「決戰上芳山」之後,又增添了一首「突圍回師」,詩云:

主將粟師長,深夜定主張。果斷下軍令,突圍再過江。闖陣穿插梅花樁,大殺回馬槍。

避免少損傷,龍潭最安康。回師到淮南,高寶湖西鄉。龍港鎮上設課堂,活動在天長。

1946年7月,當全國人民還沉浸在抗日勝利的喜悅之中時,國民黨卻集結了十多萬兵力向蘇中解放區發動了進攻。蘇中軍民為保衛勝利成果,與敵人進行了激烈的戰鬥,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取得了「七戰七捷」的輝煌戰績。石平由於屢立戰功,此時已經升任營長。他們營先後參加宣家堡、如皋、海安等地的戰鬥,特別是在「鹽南保衛戰」中的卞倉一仗,打得更是異常殘酷。石平所率領的一個營打到最後只剩下半個連,但最終勝利完成了阻擊任務,為整個戰役的勝利奠定了基礎。在這次戰鬥中,石平的下腿被子彈穿透,脛骨骨折,不得不住進蘇中軍區後方醫院。就在養傷的病房裡,他含淚寫下了悲壯的詩篇「戰卞倉」:

八百將士守卞倉,二萬蔣匪攻街坊。十裡莊外排炮烈,一片火海塵飛揚。

前沿河水血染紅,條條溝壕成灰塘。側翼友鄰槍聲息,迂迴之敵更猖狂。

孤營浴血拚生死,慷慨悲歌決存亡。料知後事安排定,突出重圍夜茫茫。

拂曉集結點兵將,半個連隊賽金剛。英雄骨幹今猶在,又奉軍令戰方強。(地名)

1948年12月,華東野戰軍主力在碾莊地區對黃伯韜兵團實施包圍。當時石平在蘇中縱隊33旅98團當參謀長。為了保證全殲敵人,他們團被安排在碾莊東南方向的窯灣打阻擊。在這次戰鬥中,石平又一次負重傷,左臂被子彈擊中,肱骨斷裂,只好再次到後方醫院療傷。由於當時醫療條件太差,左臂骨頭對位不良,成為二等傷殘軍人。淮海戰役勝利的消息傳來,他欣喜萬分,當即吟出了:「斷臂只當風吹袖,喜聽淮海奏凱歌」的豪邁詩句。

1949年4月,解放軍發動了渡江戰役。石平的骨傷仍未痊癒,但他堅決請求參加了強渡長江的戰鬥,他隨隊伍冒著敵人密集的火力網,勝利突破了國民黨的長江防線,直搗江陰,並連夜帶兵向蘇南挺進。這時他又寫道:

突破江防猛追擊,橫掃千軍如卷席。天兵飛插杭嘉湖,雄師連克蘇崑錫。

滬寧線上傳捷報,東海前哨炮聲急。全國解放今在望,衝鋒陷陣為人民。

解放了蘇州以後,石平又要求參加攻打上海的戰鬥,但這次未批准,被留在蘇州擔任三野十兵團青年幹部大隊的大隊長,負責招收新兵工作。1949年7月改任三野十兵團教導團參謀長隨部隊南下福建,後又轉任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軍政大學福建分校第五大隊大隊長。至此,石平結束了他的戰鬥生涯。

新中國成立後,石平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十四步兵學校軍械器材科科長,第四步兵學校軍械器材科科長,江西南昌步兵學校隊列處處長,江西省兵役局贛南礦山辦事處主任,江西省南昌市人民武裝部副部長,江西軍區撫州軍分區司令部副參謀長、參謀長,同時兼任江西省政協委員。1965年8月後,歷任江蘇師範學院黨委常委、副院長,蘇州大學顧問、蘇州市政協常委等職。1983年3月離職休養。1992年3月因病在蘇州逝世,享年62歲。事後,其親人依照他臨終時的囑咐,將骨灰撒入太湖之中。「仰望星空雲淡淡,太湖煙水綠沈沈」,願這位新四軍老戰士的精神與煙波浩淼的太湖同在,永垂不朽!

參考資料:

① 皖南事變資料選 安徽省文物局新四軍文史徵集組編

② 皖南事變 (資料選輯) 中央擋案館編

③ 寧國文史資料(第六輯) 政協文史資料編委會編

④ 蘇中抗日鬥爭 蘇中史編寫組編

⑤ 蘇中根據地之政區沿革 商偉凡著

⑥ 蘇中七戰七捷 胡啟成著

(作者系寧國人,宣城歷史文化研究會會員)

相關焦點

  • 開學第一課,跟著新四軍老戰士一起讀習主席的回信
    在喜迎建黨100周年、疫情防控常態化下鼓勵就地過年等重要背景下,隊員們在學校裡的新學期第一課圍繞「中國年味」「榜樣力量」「『御』見星火」三個篇章開展。為了更好的疫情防控,今年許許多多的人選擇了就地過年,用自己的智慧和雙手,共同過好這個特殊的農曆新年。二(6)班的孟欣妍和她的媽媽一起用小故事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家的別樣「年味」。
  • 解放上海戰役參戰老戰士夜遊黃浦江,追憶崢嶸歲月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在上海解放70周年來臨之際,主題為「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 紀念上海解放70周年」走紅地毯、夜遊黃浦江活動在十六鋪碼頭舉行,98歲高齡的汪賢孝、95歲的陳煜軒、93歲的朱新祥、90歲的朱凱、鄭靜、黃瑞龍、徐逸等,以及20軍老戰士、家屬和後代共150多人應邀出席
  • 紀念彭湃誕辰120周年座談會在廣東省海豐縣舉行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石培璋趙麗容 聶金秀 記者羅勉  10月22日,汕尾市委、市政府和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聯合在海豐縣舉辦紀念彭湃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今年10月22日,是中國農民運動先驅彭湃同志誕辰120周年紀念日,為深切緬懷彭湃同志的光輝業績和革命風範,進一步弘揚彭湃同志革命精神,由汕尾市委、市政府、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主辦和縣委、縣政府承辦的「紀念彭湃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在海豐縣迎賓樓舉辦。汕尾市市長楊緒松主持座談會。
  • 新四軍老戰士向鎮平縣彭雪楓紀念館捐贈革命文物
    12月15日,新四軍老戰士劉金友親屬將彭雪楓將軍生前使用的一條毛毯及劉金友革命證書等珍貴遺物贈送給鎮平縣彭雪楓紀念館保存展覽。劉金友,江蘇淮安人,1941年自願參加新四軍第四師,當年39歲,在四師十一旅政治部工作,歷任炊事員、事務長、管理員等職。那時,劉金友是旅部機關的後勤管理人員。每逢彭雪楓到四師十一旅檢查指導工作,或者開軍事會議、幹校講演,都會在那裡住上一段時間。今天劉金友親屬捐贈的這條軍毯就是當年彭雪楓師長使用過的,這也是那個時期的歷史見證。
  • 紀念冰心誕辰110周年系列活動在福州舉行(組圖)
    新華社發冰心簡歷  新華網福州8月22日電(記者劉暘 張逸之)8月22日,紀念冰心誕辰110周年系列活動在福州拉開序幕,海內外近200名學者、文藝界代表在冰心故鄉福建福州共聚一堂,暢談對這位世紀老人的美好回憶。  作為冰心系列紀念活動的一部分,冰心巴金世紀友情圖片展覽在福建省美術館隆重舉行。
  • 臺灣各界紀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
    新華社臺北11月12日電(記者 付敏 劉劼 李凱)獻花致敬、召開研討會、舉辦紀念特展、開展豐富的文化活動……12日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偉大先驅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臺灣各界以不同形式隆重紀念這位一生以革命為己任,立志救國救民,為中華民族作出彪炳史冊貢獻的偉人。
  • 彭燕郊誕辰百年紀念活動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
    新湖南客戶端11月1日訊 (記者 龔旭東 肖欣) 10月31日,在中國文學的最高殿堂——中國現代文學館,彭燕郊這位著名詩人的名字,成為這個秋天深長與溫暖的緬懷。2020年,是彭燕郊先生誕辰一百周年,為紀念這位我國著名詩人、作家、文藝活動家與民間文藝家,中國現代文學館、湖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湖南省作家協會和《詩刊》社共同主辦了「彭燕郊誕辰百年紀念座談會」。
  • 敬繪紀念毛澤東誕辰127周年美術作品展今開幕
    這是偉人毛澤東《卜算子詠梅》中的兩句詩,表現了詩人借梅抒發不畏嚴寒不怕困難從容淡定的革命者錚錚傲骨精神。100多年前毛澤東走進了上海,尤其是與滬北、靜安結下了不解之緣,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光輝足跡。在毛澤東誕辰127周年之際,今天上午,著名人物畫家楊宏富攜40餘幅國畫作品及紅色題材連環畫原稿、紅色讀物、寫生稿,在浙江北路118號中共三大後中央局機關歷史紀念館,舉辦「寒梅傲雪——紀念毛澤東誕辰127周年 楊宏富敬繪毛澤東美術作品展」。圖說:紀念毛澤東誕辰127周年,楊宏富敬繪毛澤東美術作品展今開幕。
  • 紀念林則徐誕辰235周年
    本報記者 池遠攝本報訊(記者 吳暉)8月30日是民族英雄、國際禁毒先驅林則徐誕辰235周年紀念日。當日上午,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聯合虎門林則徐紀念館、伊犁林則徐紀念館、澳門林則徐紀念館、蒲城林則徐紀念館、北京福州新館(北京市林則徐禁毒教育基地),在百年古厝林文忠公祠舉辦「焚毒揚正氣 築夢新時代——紀念林則徐誕辰235周年暨中小學生禁毒教育研學實踐」活動,活動以線上雲直播的方式進行,吸引了64.1
  • 新語境新解讀:紀念潘光旦誕辰120周年
    轉眼間已是我國近代著名學者、思想家、中國民主同盟早期重要領導人潘光旦的120周年誕辰。1999年潘光旦百年誕辰時曾由民盟中央和中央民族大學分別舉辦過紀念會,出版過兩本紀念文集(《中和位育——潘光旦百年誕辰紀念》,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潘光旦先生百年誕辰紀念文集》,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0年)。
  • 喵~今天是夏衍誕辰120周年紀念日
    喵~今天是夏衍誕辰120周年紀念日 2020-10-30 20: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尊崇上海戰役參戰老戰士走紅毯、夜遊黃浦江活動在十六鋪碼頭舉行
    在上海解放70周年前夕,上海新四軍第二十軍歷史研究會、上海新四軍「沙家浜」部隊歷史研究會、《駕車走世界》組委會、華夏企業家聯合會、上海鄒氏宗親聯誼會、上海老房子俱樂部等單位共同聯手,開展主題為「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 紀念上海解放70周年」走紅地毯、夜遊黃浦江活動,追憶崢嶸歲月,弘揚紅色基因,抒愛國情、立愛國志、圖報國行,共同努力奮鬥,喜迎新中國誕生70周年!
  • 紀念孔子誕辰2571周年,上海文廟孔子文化周開幕!
    9月29日下午,在熱鬧喜慶的鼓舞聲中,「紀念孔子誕辰2571周年」上海文廟孔子文化周系列活動——「同一輪明月 同一個祝福」 慶中秋活動在上海文廟拉開帷幕。明倫堂廣場上,拼布包、海派剪紙、人物麵塑等別具匠心的非遺作品展示讓市民遊客驚豔不已。
  • 日本棋聞|紀念本因坊秀和誕辰200周年
    原址:https://mainichi.jp/articles/20201211/ddl/k22/040/176000c原題:「近代囲碁の父」本因坊秀和伊豆·最福寺で生誕200年祭靜岡摘自:每日新聞作者:石川宏幕末至明治的圍棋棋士——紀念十四世本因坊秀和誕辰
  • 紀念張載誕辰100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西安舉行
    圖為紀念張載誕辰1000周年學術研討會現場。 梅鐿瀧 攝中新網西安12月12日電 (記者 梅鐿瀧)紀念張載誕辰1000周年學術研討會12日在西安舉行。來自清華大學、北京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北大學等省內外多家高校的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
  • 蔡元培誕辰140周年紀念大會於北京大學舉行
    蔡元培誕辰140周年紀念大會於北京大學舉行 2008年05月06日 10:38 來源:光明日報 在今天北大舉行的蔡元培先生誕辰140周年紀念大會上,與會者最念念不忘的是蔡元培先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蔡元培研究會名譽會長韓啟德出席紀念大會並講話。他說,蔡元培先生是一位偉大的愛國主義者、思想家、教育家,先生一言一行都以民族利益為先,紀念蔡元培,首先要弘揚他的愛國主義精神。
  • 玩物致志 | 紀念陸儼少先生誕辰110周年秦權壺
    「隔林聞笑語,風送焙茶香」是陸儼少先生曾經寫下的詩句,這句詩被鐫刻在這樣一把有著特殊紀念意義的紫砂壺上。2019年是陸儼少先生誕辰110周年,優畫網聯合宜興紫砂壺頂級匠師,特推出紀念陸儼少先生誕辰110周年秦權壺。 此壺由顧景舟傳人親自擔當監製,它用料十足,重量十足,恰如陸儼少先生在藝術界舉足輕重的地位。
  • 桐鄉為老戰士頒發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紀念章
    在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之際
  • 馬克思誕辰200周年,這些高校的紀念方式很「潮」!
    今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各高校積極創新,利用多種形式紀念這位「千年第一思想家」。通過沙畫MV,可溫故北師大的紅色記憶,聆聽21世紀中國馬克思主義的時代聲音……02北京林業大學師生朗讀接力聯盟平臺協力發聲為紀念馬克思誕辰200 周年,《共產黨宣言》發表170 周年,進一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 紀念冰心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在福州舉行
    福州新聞網12月18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吳暉)今年是冰心誕辰120周年。在一個世紀的歲月中,冰心經歷了中華民族的苦難與新生,以獨特的創作個性與文學精神,給祖國、民族和社會留下了寶貴的文化資源和精神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