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新一直是一個非常低調的人,雖然自己非常的有才華,但是一直沒有大加宣揚,反而是一直用行動來告訴所有人:我就是這麼厲害。
對話劇的執著
趙立新的演技是建立在多年出演話劇的結果,他對話劇的熱愛也是眾所周知的。趙立新曾說:「電視劇是工作,電影是夢想,話劇是信仰。」縱觀趙立新所出演的影視作品,不僅數量多,而且質量上乘。可以說,正是趙立新在話劇舞臺的光彩奪目,造就了他在影視劇中收放自如的表演功力。2005年趙立新在北京成立「趙立新戲劇工作室」專門推廣自己終其大半生最熱愛最崇敬的藝術——『戲劇』。編劇、導演、演員,趙立新在戲劇界的能力是其他人難以望其項背的。也就無可爭議的冠上「現代話劇之王」的頭銜。
在伯格曼作品《婚姻風景》中,他呈現出大師筆下對男女關係剔膚見骨的洞察與詰問。「我做戲劇不求賺錢,只求用戲劇淨化人們的心靈。我也必須生存,但我會首先選擇我認為能夠直指心靈的戲,人有人格,戲有戲格。」趙立新說。
在話劇《大先生》中,趙立新飾演文學巨匠魯迅。「李靜寫出了一個初讀極陌生、細思又本該如此的魯迅。這是一部具有莎士比亞戲劇風採的戲,中國沒有這樣的戲。」趙立新表示,今後每年都會演話劇,它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不為名利,只為傾訴、為思考、為尋找同道者。
趙立新對演戲的態度正是這樣,有著自己的堅持、自己的執著、自己的追求。不論現實如改變,自己的初衷不變,或許好演員就是這樣,對角色痴迷,對演戲上癮。用心對待生活,才能更好的對待演戲,他有著西方人的精緻、東方人的認真以及一流的藝術追求,他的魅力是一體千面的。
演戲不過是過癮
很多人認識趙立新,是因為他在熱播電視劇《羋月傳》裡飾演的張儀太過出彩,用他自己的話說:「其實我在裡面只有80場戲,在一部81集的電視劇裡這個人物第55集時就死了,戲份並不多。」但是,正是這樣一個戲份不多的角色,卻讓觀眾深深記住了他。
對於在《羋月傳》中塑造的張儀這個機智過人、能言善辯的謀士角色,趙立新直言:「張儀和我的相似度頗高,天馬行空,桀驁不馴,士為知己者死,話不投機半句多,有小算盤也有大胸懷,這些性格中的共同點讓我一把就將張儀抱在懷裡不肯撒手。」而對於劇中張儀一襲長發臨風舞的宰相形象,趙立新說:「張儀做宰相,不就應該是這樣的嗎?」
趙立新對於自己飾演的角色都是如此的自信,因為在他的眼裡,我演成什麼樣他就是什麼樣。但是即使趙立新如此自信,觀眾朋友也並沒有因此而感到反感,畢竟趙立新的實力擺在那裡,而且趙立新也曾直言道:「我就是這麼厲害,沒什麼好炫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