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馬爺」馬志明:當年處對象第一要求是對方不能知道我爸爸是誰

2020-12-24 電影歷史飯醉團夥

起中國相聲的大家族,一般大夥公認的就是這麼三家:常家、馬家、侯家。相聲自打開宗立派以來,一般情況下都以收徒授業為主要的傳承形式,當然,家族傳承也是不能忽視的存在,相聲名家都會有師承,但一些相聲大家族在家庭當中受到的薰染更為強烈。

其中被稱為「少馬爺」的馬志明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馬家先後出了恩緒、馬德祿、馬桂元、馬三立、馬四立、馬敬伯、馬志明、馬六甲八位相聲演員。

馬志明與黃族民

本來作為馬三立長子的馬志明其實更對京劇感興趣,在50年代,天津的茶館以及演出劇場他推門就進,沒人朝他要過票,誰不認識這是馬三立先生的大公子。

但用「少馬爺」的話講,那時候天天聽相聲,真聽夠了,一開始還覺得可樂,後來就不樂了。畢竟那時候馬志明年齡小,許多文哏他是聽不懂的。反而偶爾去看一場戲,見舞臺上的人接連翻跟頭,舞槍弄棒反而覺得更加刺激。

而當馬志明長大以後,馬家的命運就發生了重大轉折,父親馬三立因著名作品《買猴》而闖下禍事,全家被下放到農村,從此馬三立闊別了他熱愛的舞臺,只能每天和農用工具培養感情,那段時間儘管生活上還過得去,但精神上馬三立卻很空虛,他早已習慣了在舞臺上眾星捧月的感覺,他渴望收穫觀眾的喝彩。也正是那段時間,馬志明每天也覺得憋悶,就開始聽父親每天給自己說相聲。

在農村的七年時間中,馬志明的相聲水平突飛猛進,也讓他的人生觀發生了改變,在自己落難的那段歲月中,古人講「窮在鬧市無人問,富在深山有遠親」,他一時間嘗盡了人情冷暖。

在虎落平陽的歲月中,他每個晚上都回憶著自己曾經那些光輝歲月,用馬志明的話說,自己出門基本沒走過路,到哪都有人抱著,有人背著。小時候的他並不理解,以為是自己天生就招大人待見,以為自己就是個人見人愛的小孩。直到馬家敗落之後,那些昔日每天對自己洋溢著笑臉的人都變得面目可憎,恨不能人人都要跟他撇清關係,哪怕是當時已經在交往的女朋友都跟他劃清了界限。

當馬家重回天津城裡,馬三立再度登臺,七年的時間並沒有讓他對舞臺生疏,觀眾們一如既往支持他。

而馬志明也顯得比同齡人更加成熟,這時候他的擇偶標準發生了轉變,20幾歲的馬志明和普通的男孩一樣,喜歡漂亮的,苗條的,有文化的,言談舉止儒雅的姑娘。而一段不平凡的經歷讓馬志明對自己未來的另一半有了不同的看法。

2008年對馬志明來說是一個重要的日子,那是他從藝50周年的一個節點,在《魯豫有約》的專訪當中,他對魯豫說道:「我回天津市裡的時候,對那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女子已經沒了興趣,我絕對不要,我當時的標準就是找一個能獨當一面的人,能跟我共進退的人,我們家人一旦受欺負,我還沒說話,她先站出來拔橫的那種,至少保證我以後不挨欺負」。

對馬志明來說,沒文化不要緊,沒家產也不要緊,沒顏值,沒身材都不要緊,關鍵是她要有良心,是真跟我們一條心。

在節目中馬志明還提到一個標準,這是最重要的標準:「她最好沒聽過相聲,也不知道馬三立是誰」。

左起:馬志明、馬六甲、馬三立

那時候的馬志明異常冷靜,因為他當時認清了一個非常深刻的道理,「媚上者必定欺下」。如果他可以奔著我父親的大名嫁入我們家的話,那麼如果我們家將來再次遭遇一次變故,她會毫不猶豫就拋棄我們。

而如果她不知道馬三立是誰,她只是因為對我有感情而嫁給我,那麼情況就會完全不同,因為抱有的目的不同。

馬志明和愛人

當魯豫聽到這條標準之後,她開始懷疑了:「在天津找到一個不知道馬三立的人,太難了吧?」。天知道馬志明在說些什麼,在天津,不知道馬三立的人恐怕比會三條腿的蛤蟆還難找。

但您還別說,這人還真讓他找著了,還真就有這麼一位,全家人從來不聽相聲,也不知道馬三立是何許人也。

這事聽起來太玄乎了,馬志明和她搞對象的時候,第一次讓她體會到了什麼叫相聲,當時整個演出分六段相聲,馬三立自然作為攢底的演員,前面幾位在馬三立面前只能算是熱場的。

當演出結束後,馬志明讓她談談人生中第一次聽相聲的感受,她說:「相聲這東西還行,有些有意思,有些沒意思」。

馬志明接著問:「哪段有意思,哪段沒意思呢?」。

她說:「前邊的都挺有意思,最後那個瘦老頭沒意思」。

馬志明對她的回答深信不疑,因為他知道,儘管自己父親說著天下最好聽的相聲,但是沒有一定相聲基礎的人,你是不會覺得他說的相聲可樂的,那是回去之後越琢磨越可樂,看得越多越可樂,百聽不厭。

而後來兩人幾十年一起生活的經歷也證明了馬志明對她的看法,她確實是看中了馬志明這個人,而不是因為他作為「星二代」的這個身份。

馬志明之所以能夠平靜享受這樣的生活也和他的妻子有著非常重要的原因,用少馬爺自己的話說:「她知道心疼我」。

人過中年之後的馬志明接到過許多演出,妻子每次都勸他:「咱不去了,身體要緊,咱們有吃有喝,別不知足,錢沒有賺夠的時候,但身體不能因此而透支」。

有一次,馬志明接到了蘇格蘭的邀請,在當地說幾個段子,玩上七天,他想到妻子也沒出過國,藉此機會出去旅遊一趟,挺美的事。但妻子卻說:「你腰不好,坐那麼久的飛機身體吃不消,咱犯不上,咱天津就最好,蘇格蘭也不比咱天津好,再遠的天涯海角,咱電視裡也都有。」

縱觀馬志明的相聲生涯,他紮實的相聲功底令人嘆為觀止,業界常有句話,叫做「文怕文章會,武怕大保鏢」而兩個段子卻都是馬志明的拿手絕活。雖然今天資深相聲聽眾以及業內人士公認「少馬爺」是唯一活著的大師,但馬志明的名氣卻似乎與他的相聲造詣大相逕庭。

儘管相聲界是個是非之地,但馬志明向來都獨善其身,一生低調的他歷來都與一些負面新聞絕緣,他留給人們更多的是他舞臺上瀟灑的形象。因此我們不得不感嘆,上天雖然拿走了馬志明一些東西,卻加倍還給了他一個更好的妻子以及一個更美好的人生。

相關焦點

  • 少馬爺不經意的一句話道出相聲界有多亂,馬季曾表示深深的失望
    這種情況下一大批優秀的相聲演員脫穎而出,比如解放前著名的「五檔相聲」之一侯寶林,之二常寶堃,之三馬三立,都用近乎苛刻的自我要求,極其優秀的相聲作品為大眾服務,常寶堃更是葬身朝鮮戰場,用生命譜寫讚歌。大師之後馬志明、馬季、蘇文茂、高英培、範振鈺、侯耀文、趙偉洲、田立禾等準大師級別的藝人層出不窮,相聲曾一度十分繁榮。
  • 「還有一句話我沒說:你根本不懂相聲」馬志明的悲喜劇
    相聲登堂入室至此,在父親馬三立的時代是不能想像的。那時京劇名角馬連良、梅蘭芳、譚富英、裘盛戎到天津,上中國大戲院。吳素秋、姜鐵麟略遜一籌,上華北戲院。而相聲,再大的角兒也進不了中國大戲院。「我爸爸一說當年他上『小梨園』,自己就挑大拇哥。擱現在,小梨園就是一個茶樓。」「老驥新駒」,67歲的馬志明和62歲的搭檔黃族民攢底,說新段子《黃袍加身》。
  • 孤獨一支馬志明:搭檔朋友必君子,總琢磨著如何讓別人不整自己
    網友們對馬氏相聲的傳人馬志明評價很多,其中有人說他是「孤獨一支馬志明」,少馬爺對此並不駁斥。馬志明老師說,「我這個人有個缺點,沒我事我還得罪人。老頭(馬三立大師)跟我條件不一樣,我從藝雖然說是五十年了,但是絕大部分經時間琢磨的是如何讓別人不整我。那個特殊的年代,老頭挨整,我琢磨我怎麼樣表態才能不傷著他,我還不能維護他,我還不能承認他的藝術,我很難。無數雙眼睛盯著我。他們說,你表態吧,你爸爸怎麼樣?你罵他,或者你打他。我覺得他不應該打,沒有犯錯我為什麼打他?」
  • 馬志明楊少華重聚《笑禮相迎》 說津味相聲
    此次,馬氏相聲傳人馬志明作客《笑禮相迎》談到,「津味相聲」一定是貼近生活,真實、接地氣的:「天津人有一種樂活精神,愛生活,他們平常之間愛玩笑,說一句可樂的話,含義都特別深。所以相聲演員面對觀眾提取這個精華,還得高一點,才能讓這些觀眾滿意,觀眾要求高了,演員自然更努力。」  此次,劉亞津時隔30年「回歸」家鄉相聲舞臺,與老搭檔王宏帶來相聲《糾紛》。
  • 馬志明與楊少華時隔三十年後罕見同框!與謝天順何時才能再聚首?
    馬志明與謝天順的搭檔時期正值兩人的藝術巔峰。不管是傳統活《賣五器》、《報菜名》還是創編段子《糾紛》《夜來麻將聲》都成為各自藝術生涯中的代表作品。在內行看來,馬謝檔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謝天順深諳馬氏相聲精髓,唯獨他知道該怎麼給馬家量活。
  • 郭德綱馬志明錄節目後臺無交流,並非關係不好,而是繞不開一個人
    馬三立大師的後人馬志明,為了錄製自己大年初二的相聲節目,也出現在了天津衛視,但是讓人意外的是,馬志明跟郭德綱兩個人卻沒有像其他人那樣親切的交流。 其實郭德綱跟馬志明的關係還是很不錯的,當年郭德綱被相聲界集體圍攻的時候,馬志明還力排眾議,公開支持郭德綱。既然沒有什麼過節,為什麼馬志明跟郭德綱在同一個電視臺錄節目,卻不像其他人那樣,坐下來聊幾句呢?
  • 《笑禮相迎》馬志明追憶父親 展示馬三立珍貴相聲創作手稿
    2018年6月1日訊,今晚天津衛視《笑禮相迎》推出「津味相聲」主題專場,相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表演藝術家馬志明坐陣主嘉賓席,與老友楊少華重聚講述年輕時逗趣往事,現場展示父親馬三立珍貴相聲創作手稿。劉亞津時隔30年「回歸」家鄉相聲舞臺,與老搭檔王宏一同帶來津味兒相聲《糾紛》。
  • 開心一刻:對不起,我們不合適,我不能和你處對象
    我再說一下,一碗光面,一碗光面,一碗光面……服務員沒有說話:走了。一會,端來了三碗光面:先生這是你的光面……顧客:怎麼端三碗了?服務員:你不連說了三遍一碗光面嗎?最簡單的開心不如來看個笑話:一日,媽媽要出去買菜,爸爸順便委託她買感冒藥。媽媽回來時,突然想起自己忘記買感冒藥了。爸爸可生氣了,說:「連感冒藥都不給我買,跳樓算了!」
  • 籤合同時就知道對方很可能無法履約的,不能要求賠償「預期利益」
    原則上,當合同一方違約造成合同無法實際履行的情況時,守約方可以要求違約賠償,其中就可以包括可得利益的損失。關於這個內容,我曾經在《追究違約責任,很多人居然不知道這個也可以要求賠償》具體聊過這個話題。但是,有這麼一種特殊情況,就是當事人在籤訂合同的時候,因為某些原因已經知道合同對方當事人很有可能無法履行合同。或者說,當事人完全知道可能因為對方的原因,這個合同有著巨大的不能實現合同目的的風險,對於合同不能實際履行的結果是有足夠的預期預判的。
  • 處對象的男女聊點什麼話題好 這些能讓彼此更加了解對方
    彼此之間要有話題可以聊這樣感情才能持續長久,處對象的男女可以聊很多的話題。但是話題選得好的話,聊天的過程就能碰撞出不同的火花。而且還能越說越開心,感情越聊越好。因此,戀愛中的男女聊天的時候可以聊些什麼話題呢?如果你感興趣就往下看吧!
  • 少馬爺為什麼不輕易收徒,看看張無忌、段譽、楊過等人就知道了
    估計王重陽在天有靈也會大罵:「我重陽真人,天下第一,我的師弟怎麼就與這麼個小輩結拜」。二、史小翠的開山弟子是石破天白自在氣急敗壞,打了妻子史小翠一巴掌,史小翠離開凌霄城決定自立能夠克制雪山派的門戶。結果史小翠半開玩笑半認真的還真成立了「金烏派」,並收了石破天為開山弟子。
  • 對相親對象的要求,家人只有四個字:男的,活的
    文|傑西編輯|旁立28歲開始,我就像案板上快過期的豬肉一樣,被家人安排參加了好幾場無疾而終的相親,他們對對方的要求只有四個字:男的,活的。我三嬸住在隔壁村,她鄰居家有個兒子37歲在北京工作,比我大9歲,奶奶一聽很興奮,立即讓媽媽問我要不要見見,但是那時候爸爸還是有要求的,覺得大太多了,先替我回絕了;兩年後,我30歲,男生39歲,奶奶依然還會時不時提起,讓我不要挑,但我也都是一口回絕了。
  • 康輝當年高考差點被人頂替,幸好康爸爸冷靜維權
    康輝的爸爸馬上意識到,這事很蹊蹺。康爸爸給北廣招生辦打了電話,詢問錄取情況。招生辦的老師回復,並沒有收到康輝的高考成績。整個河北省有三個人達到了北廣專業課和文化課,康輝的專業課排在第一,但沒有把文化課的成績寄到學校。原來出生於1972年的康輝,那一年參加高考的時候是1989年。當時,北京廣播學院在各省的錄取人數都是極少的。
  • 夏文璐:聽爸爸媽媽講當年「三大件」的故事
    小時候,我常常聽長輩們說起這些來,但是從未有過很深的了解。這個假期,因為一件小事情,才讓我真正明白了關於那個年代的特殊記憶。假期裡,因為我要去上補習班,所以隔三差五就要早起趕去上課。可是卻因為不喜歡戴手錶,而耽誤了時間。爸爸知道後,一下子從家裡找出大大小小十好幾塊手錶來,有老式機械的、新式電子的,指針的、數字的等等。
  • 「你對象不讓我動她東西,真小氣」他的回答,讓對方紅了臉
    很多人會在親戚朋友面前貶低自己的對象,什麼壞話都往外說,簡直把對方貶得一文不值。可是維護自己對象的面子,就是給自己一份體面,是希望家庭美好的祈願。而在別人來貶低你的對象的時候,你也要及時制止對方,理直氣壯說出來你在乎,你在乎對象的體面,容不得別人隨意潑髒水。夫妻彼此是對方的盔甲,一種保護的堅定力量。「哎!
  • 我都懷孕了,你還要拋棄我?男:我哪知道這是誰的孩子
    等到很多天以後,李雷主動聯繫我,讓我出來聊會天。後來我就約到一個餐館,我們聊了起來。原來李雷是受不了楊萌的性格與脾氣,索性提出分手,但是楊萌不同意,一直苦苦追著李雷,讓他不要放下這段感情。但是李雷實在受夠了楊萌的脾氣,因為動不動就拿自殺說事,根本無法在一起交流。而且楊萌還有更過分的要求,無論與誰吃飯都必須帶上她,包括李雷跟自己的親姐姐吃飯也是這樣。
  • 「誰殺了我的孩子?」當年遇害者母親還在等一個說法:張玉環無罪,那真兇是誰?
    (此前報導請戳→用錢買不回的張玉環的27年:認不出兩個兒子,也不認識會搖頭的電扇)他是全國各地媒體追逐的對象,但在他的老家張家村,除了村裡幾戶關係比較近的人家,其他村民並沒有來探視他。疑惑仍然瀰漫在張家村,張玉環雖然恢復了清白,但27年前殺害兩個孩子的兇手是誰?誰又該為張玉環的悲劇負責?輿論仍在等待一個說法。遇害的6歲男童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