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禮相迎》馬志明追憶父親 展示馬三立珍貴相聲創作手稿

2020-12-24 北晚新視覺網

2018年6月1日訊,今晚天津衛視《笑禮相迎》推出「津味相聲」主題專場,相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表演藝術家馬志明坐陣主嘉賓席,與老友楊少華重聚講述年輕時逗趣往事,現場展示父親馬三立珍貴相聲創作手稿。劉亞津時隔30年「回歸」家鄉相聲舞臺,與老搭檔王宏一同帶來津味兒相聲《糾紛》。

2003年2月11日,中國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馬三立逝世,享年90歲。新華社資料圖

在天津相聲的歷史版圖裡,張壽臣、周德山、馬三立都是相聲大師,而「津味相聲」中,馬氏相聲深得觀眾喜愛。此次,馬氏相聲傳人馬志明作客《笑禮相迎》節目,在他看來,「津味相聲」一定是貼近生活,真實、接地氣的:「天津人有一種樂活精神,愛生活,他們平常之間愛玩笑,說一句可樂的話,含義都特別深。所以相聲演員面對觀眾提取這個精華,還得高一點,才能讓這些觀眾滿意,觀眾要求高了,演員自然更努力。」

此次,劉亞津時隔30年「回歸」家鄉相聲舞臺,與老搭檔王宏帶來相聲《糾紛》。實際上,觀眾心中的劉亞津是電視劇《王保長新篇》中的潘駝背,是春晚舞臺上逗趣幽默的小品演員,卻不知他年輕時竟曾是一名相聲演員,與戴志誠、鄭健、王宏等一起任職天津曲藝團。此次,劉亞津「回歸」演繹津味兒相聲很是興奮:「一晃這就是30年了,我跟王宏從小就在一起,這麼多年沒有合作過了,正好天津衛視給了我們合作的這個機會,真的也很高興,另外也很長時間沒有來天津了,給父老鄉親演出,高興多於壓力。」

節目現場,馬志明追憶父親馬三立,展示其生前相聲創作的珍貴手稿:「我父親熱愛生活,不管處於什麼環境下,只要愛就會鑽研,他哪怕做飯,做的都比我們好吃,鋸塊木頭都比我們好,因為他自己研究。相聲是他熱愛的事業,就會更加嚴謹和敬業。」實際上,在父親的巨大光環下,馬志明說相聲也是壓力與動力並存:「因為老爺子這個水平別說到頂點吧,也夠高了,我剛一說相聲的時候特別積極,越幹膽越小。開始我爸爸不樂意讓我說相聲,因為他知道說相聲苦、難,成功太不易了,他自己講話,『我這一輩子,是一個很可憐的人』,精神上、業務上下的功夫太大了。」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 邱偉

相關焦點

  • 馬志明楊少華重聚《笑禮相迎》 說津味相聲
    天津北方網訊:6月1日21:20,天津衛視《笑禮相迎》推出「津味相聲」主題專場,相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表演藝術家馬志明坐陣主嘉賓席,與老友楊少華重聚講述年輕時逗趣往事,現場展示父親馬三立珍貴相聲創作手稿,稱說相聲太難。
  • 相聲節目《笑禮相迎》展樂活精神
    原標題:相聲節目《笑禮相迎》第二季開播   日前,原創相聲節目《笑禮相迎》第二季在天津衛視開播,向全國觀眾展示了新時代發生了天津這片相聲沃土之上的相聲新面貌。
  • 純相聲綜藝《笑禮相迎》邀請幾代相聲人 姜昆楊少華碰撞李菁何雲偉
    2018年5月18日訊,北京,由天津衛視打造的相聲節目《笑禮相迎》5月25日首播,相聲表演藝術家姜昆、馬志明、常貴田、姜寶林、楊少華等將作為主題嘉賓加盟,青年相聲演員李菁、苗阜、何雲偉、高曉攀、方清平等將登臺獻藝,雷恪生、楊蕾、劉亞津等跨界加盟,講述他們與相聲之間的緣分故事。
  • 《笑禮相迎》鄭健、楊蕾合作「相聲劇」
    主持人與《風吹水面層層浪》全體主創  天津北方網訊:7月20日21:20,天津衛視《笑禮相迎》「相聲劇」主題專場,鄭健、楊蕾攜眾主創講述相聲劇《風吹水面層層浪》臺前幕後的精彩故事付強、鄭健帶來相聲《美食家》  鄭健主演相聲劇  贊搭檔楊蕾入戲快  在《笑禮相迎》節目現場,來自中國廣播藝術團的鄭健
  • 「還有一句話我沒說:你根本不懂相聲」馬志明的悲喜劇
    別看尿不遠,哩哩啦啦,時間還挺長……」馬志明,人稱少馬爺,馬氏相聲的第三代傳人。爺爺馬德祿是相聲「八德」之一,父親是馬三立。相聲行業講究師徒傳承、論資排輩,馬志明是如今相聲圈輩分最高的——作為相聲大師朱闊全的徒弟,侯寶林的帶拉師弟,他相當於馬季的師叔、郭德綱的師爺。天津相聲界有句話:「無人不宗馬」。
  • 馬志明與楊少華時隔三十年後罕見同框!與謝天順何時才能再聚首?
    前不久,久未在公眾場合露面的少馬爺馬志明現身天津衛視《笑禮相迎》節目,與他一同到場的還有一位曾經合作過的老搭檔楊少華。對於四十歲往上的相聲觀眾來說,馬、楊兩位搭檔合作的《戒菸》、《地理圖》等都是耳熟能詳的段子。而他們從搭夥到裂穴的始末原由很多老觀眾也都瞭然於心。
  • 天津衛視《笑禮相迎》第二季定檔,歌詠祖國,郭德綱徒弟參賽
    文/馬慶雲天津衛視相聲綜藝節目《笑禮相迎》 第二季,剛剛宣布定檔9月29日晚間21點20分。這檔綜藝的官方海報顯示,《笑禮相迎》是「全國首檔原創專業相聲節目」。《笑禮相迎》第一季2018年天津衛視播出之後,反響非常強烈,這也是促成其播出第二季的根本原因。第一季當中,多位久別相聲舞臺多年的相聲名家登臺,有表演,有採訪,可謂是互動行為多樣。更是在第一季的舞臺上,大量的青年相聲演員第一次登上衛視舞臺,此後,這批青年才俊紛紛登上其它衛視舞臺甚至於央視的全國相聲小品大賽舞臺。
  • 《笑禮相迎》第一季收官 眾相聲人齊聚致敬經典
    武賓、賈旭明、陳曦、金霏、侯振鵬新編《五官爭功》  天津北方網訊:8月17日21:20,天津衛視《笑禮相迎》第一季「致敬相聲」主題收官之夜,眾多相聲人齊聚一堂「致敬相聲」主持人裘英俊、李丁各攜搭檔回歸本行、獻藝相聲,助陣收官之夜。節目播出時間恰逢中國傳統佳節「七夕」,李菁攜愛徒李涵帶來頗具節日特色的相聲《二人過七夕》,力證相聲是最與時俱進的藝術。
  • 姜昆《笑禮相迎》自我評價:認識的都說我好,說我不好的都不認識
    《笑禮相迎》,被認為是主流相聲屆抗衡「德雲社」的一個載體,實力嘉賓雲集,姜昆、馬志明、常貴田、姜寶林、楊少華等加盟,青年相聲演員李菁、苗阜、何雲偉、高曉攀、方清平等也將登臺獻藝,曾被寄予厚望,但收視卻尷尬但不行,觀眾不禁要問,節目採用「命題作文」式的做法,比如圍繞「家風」主題,幾組選手編排節目
  • 《笑禮相迎》「相聲生力軍」主題專場 苗阜何雲偉高曉攀同臺打擂
    2018年6月8日訊,今晚天津衛視《笑禮相迎》「相聲生力軍」主題專場,苗阜、何雲偉、高曉攀同臺打擂,三人爆笑互評。圖片來源:新華社苗阜直言相聲發展需要年輕生力軍,與馬凱強帶來相聲《職業用語》。相聲界「顏值擔當」高曉攀與徐宇澤一同帶來相聲《紙短情長》。何雲偉則搭檔嚴佳寶,以相聲《教你學英語》應戰。
  • 馬三立在北閘口的日子
    1970年,時年56歲的相聲名家馬三立攜全家下放到南郊區,落戶在北閘口大隊第四生產隊(第四生產隊在北閘口村的東南側,時有新蓋的土坯房,從南往北是泥人張第三代張明,王麥稈,他的側面是馬三立,後面是蘇文茂,再後面是呂汶,還有天津評劇院姓焦的兄弟二人)。當時,四隊和五隊的隊長見馬三立消瘦,派到園田看夜。
  • 《笑禮相迎》中,唯一未經姜昆指導的相聲,效果卻特別好
    本期《笑禮相迎》節目,請來了姜昆老先生。其實,小編對他的印象還不錯,因為當初趙本山能上春晚,他可謂是功不可沒。沒有姜昆就沒有趙本山。作為東北人的小編也非常喜歡趙本山。所以喜歡趙本山的觀眾,對姜昆無形中會心存一份感激。
  • 「少馬爺」馬志明:當年處對象第一要求是對方不能知道我爸爸是誰
    其中被稱為「少馬爺」的馬志明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馬家先後出了恩緒、馬德祿、馬桂元、馬三立、馬四立、馬敬伯、馬志明、馬六甲八位相聲演員。而當馬志明長大以後,馬家的命運就發生了重大轉折,父親馬三立因著名作品《買猴》而闖下禍事,全家被下放到農村,從此馬三立闊別了他熱愛的舞臺,只能每天和農用工具培養感情,那段時間儘管生活上還過得去,但精神上馬三立卻很空虛,他早已習慣了在舞臺上眾星捧月的感覺,他渴望收穫觀眾的喝彩。也正是那段時間,馬志明每天也覺得憋悶,就開始聽父親每天給自己說相聲。
  • 笑一笑少一少——相聲演員趙恆一家(圖)
    北方網消息:相聲大師馬三立生前愛看《今晚報》,他的不少作品如膾炙人口的單口相聲《追》,就是根據《今晚報》副刊上的一篇小幽默改編創作的。如今,他的再傳弟子趙恆又根據《今晚報》上刊登的信息創作了對口相聲《天津地名趣談》,將在農曆大年三十的天津電視臺春節晚會上亮相。  趙恆是天津市曲藝團演員,有三十多年的相聲表演經驗。
  • 馬三立兒子說自己輩份最高,馬家「四輩兒」作藝是從鹹豐年算起
    馬志明,相聲大師馬三立之子,被尊稱為「少馬爺」,2020年已經75歲。光看外表,少馬爺年輕得很,實際上,這位少馬爺的輩分在當今相聲界,算得上是最高的。在2018年謝天順先生、尹笑聲先生病逝以後,健在的寶字輩的相聲演員應該不到二十人,比如楊少華等,能登臺演出就更少。
  • 馬三立侯寶林在春晚唯一一次「合作」,被侯耀武突然叫停
    馬三立倒是正兒八經上了一次春晚舞臺,可惜沒趕上好時候,他上的1985年春晚被稱為歷史上最失敗的春晚,現場不僅非常冷舞臺效果也極差,馬三立的單口相聲《大樂特樂》(也叫《起名的藝術》)顯得比較溫。從那之後,馬三立再也不上春晚舞臺了。
  • 侯耀華為何不拜馬志明為師,除去年齡差異外,還有歷史因素
    但是侯寶林曾經做的一件事情,讓馬三立極為感動,那就是帶拉馬志明進入朱闊泉門下。相聲極為看重門第,而帶拉又是一個極為隆重的儀式,也就是像侯寶林這樣有權有勢的人物,帶拉才能得到相聲界的承認。因此,馬三立在後來的李文華問題上模稜兩可,也是這個原因。
  • 相聲泰鬥馬三立的經典單口《家傳秘方》素材出自侯耀華!
    作為相聲界的泰山北鬥,馬三立的相聲造詣可謂登峰造極,早年與張慶森搭檔表演的《開粥廠》成為相聲行內教科書式的範本,「馬善人」三個字更是深入人心。「小蘑菇」常寶堃犧牲後,又有亙古一人的趙佩茹輔佐馬三爺。再後來王派快板創始人王鳳山先生為其量活,搭檔都是相聲界頂尖捧哏巨匠。
  • 相聲史上的擺知儀式,馬三立的拜師禮可謂典型,馬季拜師禮很隆重
    擺知,也有人寫作擺枝,是曲藝界的一種儀式,並不為相聲所獨有。到底是擺知還是擺枝?其實第一種說法比較妥切,進行一個儀式,廣而告之。與之相對的情況叫「口盟」,顧名思義是師父口頭承認弟子,但有名無分,不能入相聲的家譜。像是郭德綱將歐弟列入《德雲家譜》口盟弟子的行列,雖有師徒的名分,但並不為相聲界所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