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一笑少一少——相聲演員趙恆一家(圖)

2020-12-18 北方網
圖為趙恆、趙利鑫父子在春節晚會演播現場表演《天津地名趣談》。

  北方網消息:相聲大師馬三立生前愛看《今晚報》,他的不少作品如膾炙人口的單口相聲《追》,就是根據《今晚報》副刊上的一篇小幽默改編創作的。如今,他的再傳弟子趙恆又根據《今晚報》上刊登的信息創作了對口相聲《天津地名趣談》,將在農曆大年三十的天津電視臺春節晚會上亮相。

  趙恆是天津市曲藝團演員,有三十多年的相聲表演經驗。1991年,他參加全國相聲大賽榮獲捧哏一等獎。1996年到1997年,與女演員張楷合作表演的系列小品《侉妮進城》(12集)和《長途汽車站》(8集)在螢屏上反覆播出,受到觀眾好評。2000年春天,趙恆拜馬三立弟子於寶林為師,並得到馬三立長子、代師馬志明的指點,藝術上有了長足的進步。

  此後半年多時間,趙恆的相聲大「火」,全國各地的演出邀請紛至沓來,飛機、火車、汽車趕場,電臺錄音,電視錄像,一天幾次登臺。同年10月,趙恆積勞成疾突發腦血管病,住進醫院動了大手術。記者聞訊趕去看望時,他已經脫離危險正在恢復期。誰能想到,他見到記者的第一句話竟是「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又衝記者伸手抓了幾下說:「趙哥,您看我還能說相聲!」在場的人都為他對藝術的執著追求感慨不已。

  趙恆在事業上有所成就,與他的賢內助鄭學蘭的幫助密不可分。每次排練新節目,鄭學蘭都當仁不讓地成為「第一觀眾」,對段子的內容和包袱評頭論足,有褒有貶,還經常提出修改意見。這次創作《天津地名趣談》,就是鄭學蘭發現素材後給趙恆提出的建議。她根據《今晚報》上刊登的一幅天津最新樓盤分布圖,耐心地將三百多個小區名字按字數和韻腳分類,供趙恆以傳統相聲《報菜名》的形式組成一段「貫口」。

  藝術界常講一句話,「我們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老一輩藝人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後人應當有選擇地加以繼承,使之為我所用。趙恆創作的《天津地名趣談》,在借鑑傳統的基礎上,以飽滿的激情謳歌了天津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變化,抒發了人民群眾對市委和市政府為民造福無比感激的心聲。趙恆的兒子、天津市曲藝團青年演員趙利鑫,看了本子十分激動,用很短的時間就拿下了這段「貫口」。父子倆在一些小區為居民群眾試演,現場氣氛非常火爆,於是入選了今年的春節晚會。

  趙恆屬龍,今年52歲,正是當演之年。看他生龍活虎的勁頭,很難讓人相信是動過大手術、險些告別舞臺的人。他說:「笑一笑,少一少。把觀眾逗樂了,我也越活越年輕了。」

相關焦點

  • 耿殿生把脈青島相聲 作品沒生活演員練功少
        7月22日,剛剛結束了新加坡教學工作回青的青島相聲界元老級人物耿殿生接受了本報記者採訪,作為青島曲藝團最早的相聲演員和原團長,他見證了青島相聲的發展,認為創作人才缺乏、作品不能深入生活和一些演員荒廢基本功練習等都是困擾青島相聲發展的難題。而新加坡在相聲普及和創新方面的一些嘗試都有可借鑑之處。
  • 笑一笑,十年少丨九種「笑」的英文表達
    有圖有真相哦↓↓↓網友們用他的表情再配上各種段子,可以說是沒有任何違和感,因此Gavin也成為了表情包界的「扛把子」。好啦,言歸正傳!其實小天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與「假笑」有關,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各種笑的相關英語表達吧~一、Smile 微笑smile是用途最廣的一種笑容,表示微笑,面露笑容,多表示開心,溫暖,幸福等正能量滿滿的表情。
  • 德雲社的相聲演員裡哪些是有幽默感的
    不過德雲社裡的好幾百相聲演員的水準也肯定都參差不齊了,不過也正常,像郭德綱老師說的一樣,德雲社裡全是郭德綱也不行,有麵條有餃子。雖然不專業,但作為普通聽眾,聽相聲的觀感還是有的。覺得說相聲是要有幽默感的,不是把臺詞表演出來就算行了,最恐怖的是沒有幽默感的人以為自己有,這就太可怕了。什麼都能裝可幽默是裝不來的,也是勉強不了的。
  • 如何區分相聲演員的「合理笑」跟「笑場」,前者是表演後者是事故
    相聲演員逗樂觀眾,調侃兒叫「裂了瓢」,讓觀眾裂瓢兒,你才有資格去找他們打錢,否則就是學藝不精,會被同行恥笑。而相聲演員在表演的時候自己裂瓢兒,那也是舞臺禁忌,也就是所謂的笑場。當年萬人迷李德鍚為什麼名揚天下,就是因為他技藝太高,是相聲演員裡少數能逗樂觀眾,而且自己全程不笑場的藝人。
  • 德雲社全能的相聲演員,果然說相聲才是副業!
    德雲社大部分演員說相聲才是副業,真正賺錢的在其他領域。德雲社純粹靠相聲當主業,而且一腦門子鑽進去,其他領域基本上玩不轉的人,大概只有高峰等少數幾人。因為高峰是屬於綜藝影視都不玩的人,而這兩個領域其實來錢遠比說相聲容易,郭德綱于謙嶽雲鵬的大頭收入也是綜藝影視領域。相聲商演其實沒那麼賺錢,是典型的虛假繁榮,郭德綱于謙做商演的目的,也是維繫自己的知名度和曝光度,立穩了相聲壟斷者的人設,然後再去其他領域賺快錢。
  • 相聲的倫理哏,不是不能用,而是要少用慎用妙用
    倫理哏有合理性倫理哏是相聲包袱兒的一個種類,是指相聲演員從倫理角度比如祖孫、父子關係等方面設計的包袱兒。從傳統相聲來看,涉及倫理哏或者以倫理哏為主的作品有不少,包括《翻四輩》、《反七口》等等。之所以出現這樣的作品,與早年間相聲包袱兒組織比較直接簡單有關,也是迎合那個時代老百姓的口味。在倫理上沾光,這符合很多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又非常容易理解,再加上相聲演員的一些設計和表演,非常容易引發觀眾的笑聲。
  • 德雲社名場面,相聲演員大型嘴瓢現場,攝像大機成出圈包袱
    同樣,鬥笑社給觀眾們帶來了非常多的歡樂。有的時候相聲演員努力的製作包袱,不如突發的情況更逗笑。當德雲社的相聲演員們開始嘴瓢,說出的話變成令大家捧腹大笑的梗。今天就帶大家來看一看,發生在德雲社的大型嘴瓢名場面。在《德雲鬥笑社》中,有一個場景是郭德綱帶大家看兒徒們小時候的照片。
  • 聽相聲揮舞螢光棒?相聲演員想做偶像索性轉行
    相聲大師侯寶林有個拿手名段《關公戰秦瓊》,說的是大軍閥韓復榘家裡唱堂會給韓老爹慶壽。韓老爹有點地圖炮,嫌《千裡走單騎》不好——山東人不聽山西人的戲,要聽一出《關公戰秦瓊》。唱戲的忌憚韓家的勢力,不敢笑話他不懂,就現編把相差四百年的兩位攢到一塊兒,來了段大亂鬥。相聲諷刺的是舊軍閥不學無術,但也說明了外行觀眾會破壞藝術創作的道理。
  • 「992 | 出行」笑一笑十年少——來虎山大笑吧!
    聲明:虎山風景區路已暢通虎山風景區「笑口常開館」即日起對遊客免費開放對於 70 、80後的童年,那時候沒有「美圖秀秀」,哈哈鏡是屬於他們的「美圖神器笑一笑十年少 大笑有五大保健功能一、促進血液循環,增加代謝能力捧腹大笑時連接四肢的肌肉也一起運動,促進全身新陳代謝,進而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改善膚質,連帶有美容效果。
  • 傳統相聲雜談——相聲演員服裝上的一些小講究
    相聲演員的服裝,早年間肯定是大褂為主,後來隨著電視相聲演員那一代興起,多數就變成了中山裝、西裝等,但也還是講究個正式、穩重的風格,近些年,隨著傳統相聲復興,穿大褂的又越來越多,穿西裝的反而又少了。德雲社年輕一輩基本也都傳承了這個習慣,但真提得好看的還是張雲雷和陶雲聖,年紀雖輕,風範卻是十足,氣場也是強大,有相聲前輩說過看一個相聲演員值多少錢都不用看他表演,只要看他往臺上一站那範兒,就可以知道了,很顯然這倆站在臺上的感覺就是值銀子的。
  • 白天是英語老師,晚上是相聲演員!大華書場給了杭漂藝人李小龍一個...
    如今,上城區青年路上的「大華書場」,已經是杭州僅存的一家專業書場了。 說書先生一襲長衫,拿一柄摺扇,就能在臺上說道個把辰光。三伏天的下午,戶外熱得像蒸籠,仍有80多位客人趕到書場,都是住在附近的老人。 儘管評彈觀眾的年齡偏高,但相聲和越劇的粉絲有很多年輕的。
  • 春晚相聲變得不搞笑了,不只是演員的退化,還因社會趨勢的變化
    春晚上面表演的相聲不搞笑了!這成了全國媒體春晚的一個通病。上至全球華人年夜飯的央視春晚,下到一個小縣城的聯歡晚會,都少不了相聲這項藝術的身影。演員不同,表演的內容不同,表達的方式不同,但效果卻是出奇的一致——味同嚼蠟。各地的春晚太多了,紛繁複雜,我們就以央視春晚為例,探究一下相聲發展的軌跡,又是從何時開始,因為什麼原因變成了加了醋的白開水。
  • 去德雲社聽相聲的「四大規矩」
    說是聽相聲的規矩,其實有很大一部分是對臺上演員的尊重。今天小編來給大家普及一下去德雲社聽相聲的「規矩」。「不要搭茬」因為相聲的表演方式,有的時候確實是需要臺下的觀眾來配合的。但是現在的德雲社的普遍現象是,觀眾搭茬太頻繁了,以至於演員在臺上沒法好好演出。記得張九南有一次在臺上求觀眾說:你們不要搭茬了,我就想好好說段相聲,行嗎?
  • 鞏漢林點評相聲不專業?其實他也是相聲演員,恩師生前曾搭檔姜昆
    上周末播出的《笑禮相迎》第二季第二期,請來的首席觀察員是大名鼎鼎的小品名家鞏漢林老師。不過,節目播出之後,就有網友發文,稱鞏漢林老師作為小品名家,做客相聲喜劇綜藝,表現的有那麼一點點的不夠專業。比如網上出現的下面這篇文章,就直言,鞏漢林這類導師,是《笑禮相迎》的最大軟肋。
  • 圖樂相聲社:讓小劇場相聲紮根包頭
    從最初的6個年輕人,到如今班底成員擴大到14人,圖樂相聲社裡老中青少幾代相聲演員的堅守,讓相聲這門藝術在包頭漸漸紮根、成長。五年半的堅守 打開本土相聲市場一張八仙桌圍6把椅子,8張八仙桌48個座位、80多平米的演出場地……每個周五、周六的晚上,在位於昆區青年路青年創業園旁的圖樂相聲社小劇場內,班主周宇都會帶領著一眾演員為前來捧場的人們說上五六個相聲段子。除此之外,還會有周六下午場專門用來說評書,給包頭觀眾帶來原汁原味的評書演出。
  • 《德雲鬥笑社》相聲粉圈文化下,看到的是德雲內鬥會
    擅長說學逗唱的哥哥們在老郭的幫助下發明了第五門功課「演」,《德雲鬥笑社》明顯領悟了真人秀節目的真諦,在自己人設的基礎上自由發揮,盡情陶醉於節目組設置的情節之中,但節目最後演出環節,從老郭和於大爺的打分來看,還是在這個環節更加得心應手,對相聲創作,表演的技巧方面,好壞評判標準,顯得更加專業性
  • 笑一笑真「十年少」?最新研究表明,笑帶給我們身體的影響
    我們經常都聽人說,笑一笑十年少。有時候我們笑起來挺逗的,並且笑這個動作本身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一份質感。其實常常笑是可以增強身心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笑17次,人類是目前發現已知生物中會笑的物種,而笑其實牽扯到人體一系列複雜的生理運動,當我們發自內心的大笑,我們身體的多個部位都會產生運動。研究表明,杏仁核是大腦內部的一個小的杏仁狀結構,海馬是一個微小的海馬形結構,其中是情緒的主要區域。
  • 這老兩口才是相聲演員的標杆吧
    事後採訪中,郭德綱談起自己救場之事笑道:「於老師這一場啊,哪兒也不挨哪兒!我就就合下來了。夜裡三點半他酒醒了,給我打電話說:對不起我喝多了!」 郭德綱、于謙醉酒版《汾河灣》 從1995年開始,郭德綱建立了北京相聲大會,2000年于謙加入,2003年更名為德雲社。
  • 著名相聲演員去世…
    著名相聲演員去世… 2020-11-29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相聲節目《笑禮相迎》展樂活精神
    原標題:相聲節目《笑禮相迎》第二季開播   日前,原創相聲節目《笑禮相迎》第二季在天津衛視開播,向全國觀眾展示了新時代發生了天津這片相聲沃土之上的相聲新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