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小靈。
01
兩天前一位網友李某向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
今年的國慶李某回了老家,碰到了正在讀初中的小表妹,李某從小就特別喜歡他這個表妹,於是在吃飯的時候就聊了特別多新鮮事。
聊天時他發現表妹的價值觀已經全部被金錢佔據,甚至說了:「他們有一個同學家裡就是做不正規生意的,但非常有錢,日子過得很好」這樣的話,李某覺得表妹這樣的思想十分危險,於是就給她說了一些錢不是萬能的,要有良好價值觀之類的話。
沒想到表妹反問了他一句你一個月多少錢,他說一個月7K,表妹非常不屑地看了他一眼,畢業四年才7K,你這種掙不到錢的人,憑什麼教我價值觀。
這一句話驚呆了李某,所以和我聊天時說到,原來這個世界的價值觀已經要以金錢為導向了。
02
自古衙門朝南開,有理沒錢莫進來。
沒有想到直到今天我依然可以看到這種以金錢至上的理論,這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一位同學向我借錢。
他和他的女朋友相戀多年,已經準備買房結婚了,可首付還差幾萬,他想著借點錢把首付給了再說。
可沒有想到過一段時間看到他時,他已經孑然一身,才兩個月不到的時間,他與女友分手了。
紅豆熬成相思,只差半步成詩。
畢業後的幾年時間是一個人價值觀迅速成長的時候,因為看多了學校裡的風花雪月,再接受社會的現實打壓是一個特別讓人難以接受的事情。
畢業後你會發現,曾經一起逃課打遊戲的宿友身家百萬,年紀輕輕就已經在公司當上了小高層鍍金。畢業後你會發現,周圍的男孩子都十分厲害,可能20好幾的年紀就已經買房買車,再看看自己身邊那個人百般嫌棄。畢業後你會發現,那些從事不正規行業的人工資很高,生活水平是自己暫時不可觸及的高度,那種失落和不平衡感很難讓人接受。畢業後你會發現,有些同事雖然家裡沒有錢,自己工資也不高,但卻可以經常跨著一些名牌包包,帶著名牌項鍊。
我很清楚這樣不平衡的感覺會讓一個人逐漸在繁華的城市迷失自己的方向,我也很清楚那種被金錢所困擾的時代有多麼讓人感到可怕。
可我真正想說的是,難道一個人的掙錢多少真的和他的價值觀有所關聯嗎?難道掙錢不多的人就不能擁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嗎?
其實並不是,雖然有錢人在某一個領域確實比我們普通人要厲害得多,但並不代表他們的所有言論都是正確的。
就像前段時間阿里被約談後我們才知道,原來貸款的槓桿定律可以讓他們掙那麼多錢,但那些錢從道德的角度來說是應該的嗎?
並不是,如果單純從道德角度來說那些錢十分不應該,因為一旦出現問題受傷的將是我們這些普通人。
再比如說這段時間鬧得如此大的某殼事件,他們讓無數租房和房東飽受其害又是正確的嗎?並不是。
也許金錢真的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一個人的社會定位,但絕對不覺得他的價值觀是否正確。
都希望社會上有不同的聲音,但我更希望多一點窮人的聲音。
因為他們的聲音真的太小了,小到無法聽到,可也正因為這樣,他們的聲音才是最值得聆聽的聲音,因為他們代表了這個時代最小的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