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海200多處優秀歷史建築為創作題材,94位藝術家的109幅作品脫穎而出……昨天下午,「世紀經典匠心營造——上海歷史建築風景油畫創作展」在上海久事美術館揭幕。
即日起 - 2019.10.31
上海久事美術館
黃浦區中山東一路27號6層
免費
▲布面油畫《中共一大會址》任敏
繪畫與建築藝術交融
上海這座國際化大都市在其發展歷史進程中,匯集了一大批近代歷史建築,其中包括許多在中國城市發展史和近代建築史上有一定地位和有代表性的優秀歷史建築。這些建築歷經歲月沉澱,是凝固的藝術,是城市的無價之寶,人們更能從中「閱讀」到這座城市的歷史沿革、精神內涵和人文氣質。
▲布面油畫《榮氏老宅》陳偉德
▲布面油畫《新華路》安靜
▲布面油畫《永康路》李淜
上海市美協副主席、久事藝委會主任陳琪介紹,此次創作展所選取的上海七大類200餘處歷史建築,涵蓋了名人故居、工業建築、特色民居等各具中外風格的歷史建築悉數在列。入選展出的109幅作品中,既有方世聰、俞曉夫、陳燮君、陳逸鳴、姜建忠等名家的手筆,也有通過社會徵集並經甄選產生的中青年畫家的優秀畫作。藝術家們用繪畫的語言和人文視角對當代城市背景下歷史建築所蘊含的歷史、文化價值及其保護和重生做出全新的詮釋和解讀。這種新老藝術家共聚一堂、各展風採的場面,同樣構成了一道令人欣悅的文化風景。
▲布面油畫《沐恩堂》姜建忠
▲布面油畫《節日盛裝》方世聰
▲布面油畫《汾陽路79號》傅鋼
「我特別創作了一幅《1949.5.27上海》,以南京路為背景,上海市民在南京路迎接解放軍的場景,慶祝上海解放70周年。」久事美術館藝委會成員黃阿忠表示,用油畫的形式去表現城市的風景、建築的風貌是一次創作,也是一種創造;用西方藝術表現海派建築,使它們之間有多種聯繫,兩者相得益彰。把建築的元素和繪畫語言、形式結合起來,共同為留下城市記憶做一個全新的嘗試,油畫功不可沒。
▲布面油畫《1949.5.27上海》黃阿忠
▲布面油畫《江南製造》楊啟恆
▲布面油畫《漢口路309號申報社》張安樸
從文化視角保護歷史
作為一家坐落於外灘歷史建築內的美術館,上海久事美術館通過繪畫藝術與建築藝術的融合,進一步推廣和弘揚以上海歷史建築為代表的海派文化,助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
▲布面油畫《愚園路750弄》趙以夫
▲布面油畫《中國銀行虹口大樓》杜海軍
▲布面油畫《楊樹浦電廠 1924》申娟娟
以建築風景為主題的畫展並不多見,而以歷史建築為主題的創作展更少之又少。對於主辦方而言,將繪畫藝術與歷史建築相融合,已經不是第一次嘗試。2017年10月,久事集團就在劉海粟美術館舉辦了以外灘建築為創作題材的「百年交響——上海外灘百年歷史變遷油畫作品展」。此次畫展是「百年交響展」之後又一次大型主題創作展,也是久事美術館自2018年10月設立以來舉辦的首個主題創作展。
▲布面油畫《美琪大戲院》俞曉夫
▲布面油畫《外灘英領館舊址》陳逸鳴
▲布面油畫《愚園路541弄2號》李朝華
久事美術館設立至今,久事已先後在上海久事美術館(中山東一路27號6樓)和外灘18號久事藝術空間(中山東一路18號2樓)舉辦了3次以海派文化為主題的免費公益畫展,得到了市民的熱情參與和社會的積極評價,數萬人次的觀眾通過久事美術館走進外灘歷史建築,在欣賞藝術的同時,親近建築,閱讀建築。
▲布面油畫《陽光下的德慶裡》方世聰
▲布面油畫《小桃園清真寺》張自申
本次畫展免費向公眾展出,將持續至10月31日。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楊玉紅
圖 片|採訪對象供圖
編 輯 |陸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