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開學季,很多孩子又要去學校迎接新學期了。有的孩子在家呆的無聊,特別盼望開學,可有的孩子卻還沒過夠假期,一點也不想去學校。大一點的孩子還好,最讓家長們頭疼的是上幼兒園的小朋友。小朋友還非常依賴家長,不願意去學校,而且因為年紀小,所以喜歡哭鬧。不過沒辦法,該上的學還是一定會上的。
最近微博上一則視頻中,就有一個小姑娘,哭著不願意去上學,然而真的到了學校,即便還是不開心不情願,但是哭著也要和家長說拜拜。視頻中小姑娘剛開始是在汽車上。爸爸和小姨一起開車送小姑娘一起去上學。可能媽媽有事情所以不能親自送孩子,所以孩子特別想找媽媽。小姑娘邊哭邊說:「下雨了,我想去玩水。」小姨說那我們到地方了先讓你玩會水。孩子又說:「我還想玩過水,回家和媽媽一起趴著。感覺今早沒睡醒呢!」小姨又說:「去了學校也可以睡啊!」小姑娘沒辦法反駁了,哭著說她就是想擱家裡睡!爸爸安慰女兒說下午就來接你回去,可是孩子還是哭得很傷心。不過到了學校後,老師給她進行完測體溫等工作,要進去的時候,小姑娘哭著給爸爸揮手說拜拜。
網友們在微博下留言說:「太可愛了。上了幼兒園,小孩子內心都變得成熟了。」、「啊,孩子都一模一樣的,眼淚汪汪的各種拖延。」、「這是知道逃也逃不了,說完拜拜熬著熬著就能放學啦!」
孩子不願意去上學,是不是讓很多家長都頗覺苦惱。不過孩子為什麼不願意去上學呢?這可不僅僅是有「孩子愛玩,不愛學習」這一個答案。
學校的環境,氛圍,老師同學的態度和行為等都有可能成為孩子不喜歡去上學的原因。還有一種重要的影響因素,就是分離焦慮症。
什麼是分離焦慮?所謂「分離焦慮症」,顧名思義就是指孩子與主要的養育人分離時,就會處於一種過於焦慮的狀態。分離焦慮主要出現在低年級的學生和女孩子身上。在這個狀態下孩子會覺得非常的不安,排斥探索陌生環境和與陌生人交流接觸,而且迫切想要回到爸爸媽媽身邊。
孩子在分離焦慮的時候,嚴重的可能會出現一些異常的行為。比如一到去學校的時間,孩子就肚子疼,頭疼等。家長這時候先別覺得孩子在裝病,事實上,當孩子不願意上學的心情特別強烈的時候,他們的確會產生痛感的。也就是說,此時此刻的孩子是真的感受到了「痛」,並沒有撒謊啊。家長們還是應該仔細觀察了解孩子的情況,必要時候可以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一下。這樣既可以避免孩子真的生病了而家長不知道的情況,又能讓孩子從心裡安定下來,知道自己的健康並沒有關係。
當孩子有了分離焦慮,家長先不要慌。找對方法給孩子一些安慰,讓孩子突破和克服心理的障礙,才能減輕焦慮。如果爸爸媽媽給了孩子足夠多的安全感,孩子自然能夠慢慢學會獨立,習慣學校的生活。愛孩子,並且讓孩子感覺到。這是家長們最應該要做好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