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那些被『外貌焦慮症』毀了的女孩們

2020-09-05 柳卜珠

這個「看臉」的社會,我們每個人或多或少經歷過「外貌焦慮」。


但更多地集中於女性,這種焦慮可能來自他人的評價,來源於和他人的比較,還有社會的審美綁架。


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商品,不應該被視,被評判,我們也不需要對自己的外貌太過嚴苛,只要每個人都有自信陽光的態度,就能去定義自己的美。


「審美定式」下的外貌苛求,我們到底能做什麼?


打破被固化的審美


大家有沒有感覺到,現在有太多詞彙來定義女生的「好身材」了,A4腰、直角肩、漫畫腿……前些年對自己外貌特別嚴苛的,主要是需要靠形象謀生的群體,比如星、愛豆、網紅等。


這幾年,明顯感到普通人也越來越焦慮,甚至中學生都開始化妝減肥,存錢整容。


因沒有傲人的胸脯、身體微胖、腿不夠長……被嘲笑、羞辱,特別是不符合「主流審美」的外貌特別容易獲得一些「刺耳」的評價。


火箭少女101隊長Yamy就是最近的受害者之一。自從她出道,網上關於「醜」和「年紀大」等評價就一直存在,就連她的老闆,竟然也在會議上當著其他員工的面,對Yamy的外貌、衣品、時尚度進行了抨擊。


這讓本來很有自己獨特的美麗又自信的Yamy,因為外界長期的評論,讓自己變得自卑,甚至進一步影響她的生活。


一個女孩在對抗外貌焦慮的時候,其實她不僅在跟自己鬥爭,也在跟社會鬥爭。


因為當一個女孩來到這個世界,她迎來了這個社會對她的「美麗規範」,不自覺變得有外貌焦慮。


為了避免整容整形趨於低齡化、流行化,倡導多元化審美必不可少,這樣審美才不會掉入千篇一律的美顏怪圈。

美不是用身體換來的


無論高矮肥瘦,每個人的美都是不一樣的,我們都要由衷地接納自己的身體,並敞開胸懷盡情享受生活。


最近幾年,國內有很多女性在致力於打破這種外貌焦慮。比如女星「辣目洋子」,從草根搞笑藝人,晉升演藝界。


辣目洋子給大家的印象就是自信又愛笑。即使身材胖胖的也無所謂,很多人都會被她的笑容感染。


很多人對自己的相貌感到不自信,其實也是因為她拒絕接受自己本來的樣子。


有些女孩,甚至會為了他人的眼光和審美減肥,往往會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在綜藝《現在就告白》中,女孩小野為了滿足男友的審美,盲目「為愛減肥」,當瘦到不能再瘦後,她決定上節目給男友表白,給他一個驚喜。


可那個男友並沒有對她的改變動容,透露了他自己其實有女友,對她只是玩玩,還順便嘲諷現在的她:「你瘦下來70多斤的樣子,就像是行走的骷髏。」

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我很心疼這個女生。如果我們身邊也有這樣的傻女孩,我希望我們可以給她一個擁抱,並告訴她:「你本來就很好看。」


接納自己、了解自己、揚長避短,就能成為更好的樣子。


美,應該由自己定義


或許,我們身邊可能就有這樣的人,越是美麗,越是追求美麗,也越是焦慮。


首先,我們每個人都不可能都完全達到符合大眾的審美標準。其次,美的形式不應被制約,越是局限在狹隘的眼光,越難以發現更多可能性的美。


比如,像為維密和香奈兒走秀的超模Cameron Russel,她曾在TED上坦誠美麗帶給自己的不安全感:「因為我必須每天都要擔心自己看上去怎麼樣。」

很多人想要好看,這無可厚非,但你除了能接受自己光彩照人的那一面,還得平和地接受自己真實的樣子,學會慢慢開始接受自己外表上的瑕疵,那些雀斑、單眼皮、厚嘴唇、贅肉、法令紋……


現在,看似萬惡的小雀斑和痣,也成為了時尚流行的風格——雀斑妝,很多明星和美妝博主們爭相效仿,它已經佔領了T臺和各大海報雜誌。


雀斑女孩Sara Grace Wallerstedt為品牌ZARA擔任春夏季的時尚模特,她的雀斑讓皮膚看上去更自然,給人活力嬉皮的感覺。


其實我們可以重新定義了美,就算女性在自己臉上發現第一個色斑的時候,也不至於過於擔憂。


據我了解,很多對外貌感到焦慮的人,焦慮的內核是女孩們對人生的焦慮,希望自己用美貌可以快速得到其他東西的捷徑。


美,應該由自己實現


最後,我也不認為所謂的接受自己就是完全放棄,什麼努力也不做,不學穿搭、不學化妝、不整理頭髮、不鍛鍊。


平和地接受自己的真實狀態,同時也不放棄對自我的提升,這兩件事並不矛盾。


生活中,我們可以學些外形提升的技巧,然後見證自己一步步變得更漂亮的過程。


例如,有些人學著化一點妝,不僅自己會開心點,也能對五官有個修正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能慢慢建立起自信。


「變美」是我們追求優秀和自信的途徑之一,但不是唯一的途徑。切記,不要把外貌帶來的便捷和紅利看得太重,你也沒必要通過別人的肯定來獲取自我肯定。


與其陷入無止境地外貌焦慮中,不如多給自己一些選擇,多把時間和注意力用在更有意義、回報率更高的事情上。


最重要的是,擺脫了否定和自卑,我們每個獨立個體都是可以發光的。

//今日話題//

你是否也曾經歷過外貌焦慮呢?

一起來聊聊~


作者簡介:柳卜珠,業餘寫文,混跡知識付費策劃,累積過百萬銷量,私信可交流

相關焦點

  • 德雲女孩「毀了相聲」?
    德雲女孩指的就是一群喜歡相聲的女孩子,以上所提到的對相聲「愛到骨子裡」的除外。什麼是德雲女孩?是那些熱愛德雲社,熱愛相聲,熱愛傳統文化,熱愛優秀相聲演員的女孩子們,不是那些因為長得好看就追、相聲說得好就捧、毫無原則以及底線騷擾角兒們正常生活的女孩子們。
  • 美的繭房:那些困在外貌焦慮中的女孩
    有一次,她和一個很瘦的女孩一起出去玩,女孩把兩人的合照發在朋友圈,她覺得自己顯得很胖,「特別受不了」,於是讓女孩把照片刪掉。「我永遠在意別人的目光,而且我自己會做比較」「我怕被別人否定」,她如此解釋自己對外貌的關注。這種心理,今年23歲的袁媛也很熟悉。
  • 美的繭房:那些困在外貌焦慮中的女孩
    有一次,她和一個很瘦的女孩一起出去玩,女孩把兩人的合照發在朋友圈,她覺得自己顯得很胖,「特別受不了」,於是讓女孩把照片刪掉。「我永遠在意別人的目光,而且我自己會做比較」「我怕被別人否定」,她如此解釋自己對外貌的關注。這種心理,今年23歲的袁媛也很熟悉。
  • 7歲女孩也有焦慮症?
    7歲女孩患兒童焦慮症  案例二:7歲的朵朵,從小一到陌生的地方,就會拼命哭鬧。現在到了陌生的地方,仍然心理恐慌。前段時間考試不理想,父母嚴厲地訓斥了她,朵朵就變得不願意說話,甚至不願意上學,說同學會嘲笑她。最近媽媽因為出差沒有陪朵朵睡覺,朵朵出現了食欲不振、心跳、氣促、出汗、尿頻、頭痛等症狀。
  • 媽媽「奪走」女兒一張臉,6歲女孩每天以淚洗面,醫生:毀了
    下面這個小女孩的遭遇就讓人感到非常心疼,原本一個好看的外貌,卻因為自己的親人而「毀容」。媽媽「奪走」女兒的一張臉,年僅6歲女孩每天以淚洗面小花原本應該是一個每天在外面玩耍的普通小女孩,然而現在才6歲的她卻不敢出門,每天在家裡面以淚洗面。
  • 外貌焦慮症,為什麼普通人難以有持續性的精緻感
    艾米身邊就有很朋友,有嚴重的外貌我們總是習慣性拿自己不好的一面,去和別人的優勢相比較,哪怕那些所謂的優勢含有很大的水分今年一年,整個時尚行業也開始走向了白熱化階段,那些遙不可及的時尚大牌,但也正是這種反差轉變,抓住了屏幕前很多女孩的心理,要變美,要變精緻。
  • 外貌協會是什麼意思?外貌協會是什麼梗?
    「外貌協會」英文名稱叫做good-looks club,指的是對特別注重外表,奉行「外貌至上」理念的人的統稱。是那些特別以對方的外貌作為評判標準,甚至以此決定是否繼續交往的族群。該詞還有一個另外的說法叫做「顏控」,也特指這一族群,2007年電腦網路時代開啟,QQ聊天中被經常使用到此詞。
  • 焦慮症的自我治療 焦慮症的症狀有哪些
    在日常生活中,焦慮症是一種常見的病症。它也是普遍存在的,剛開始很多患者正是因為初期感覺沒什麼,但是後來導致症狀越發的嚴重。那焦慮症的自我治療方法有哪些呢?焦慮症的症狀體現在哪些方面呢?下面我們呢一起來看看焦慮症產生的原因吧。
  • 《悲傷逆流成河》校園霸凌,毀了2個女孩
    在《悲傷逆流成河》中,這兩個女孩易遙、顧森湘讓人心疼,校園霸凌毀了這兩個女孩的一生。   齊銘學習成績好,受人喜歡,而易遙是他的鄰居,易遙卻被人們討厭,家長們都不允許孩子跟她玩,同學們也經常欺負她,孤立她。易遙十分羨慕齊銘,對自己的處境充滿無奈卻也無可奈何。
  • 「只是ps女孩的不雅照,你的曝光毀了我的人生!」
    更何況,能看到她們的隱私公布在淫穢網站——一個聚集了人性惡意和陰暗的地方,這相當於給女孩們的身邊埋伏了無法統計的潛在犯罪者。當你P圖發布的時候,已經毀了她們的人生。就在距離揚州徐某時間曝光不到一周,又一起類似的事情發生了。
  • 寫給媽媽們的一封信
    親愛的媽媽們,你們好: 我也是一位媽媽,有一個兒子,現已成年了,我的這封信主要想寫給家裡有小學生、初中生、高中生的媽媽們,因為你們的心情、你們的焦慮我感同身受過,我想把內心的一些觀點與你分享,希望對你有一些幫助哈!
  • 兒童焦慮症
    1.什麼是兒童焦慮症 兒童焦慮症是一組以緊張不安為主的情緒體驗。有些以軀體症狀表現出來,如口乾、頭痛、軀體疼痛等。國外流行病學研究表明,兒童焦慮症的患病率是3.1%~17.5% 。患有焦慮症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發展為成人焦慮症、抑鬱症,其精神疾病的發病風險增加。 2.
  • 寫給女孩的十條建議 你一定要逼自己變得優秀
    每個人都有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但縱觀身邊那些活的漂亮、有滋有味、越來越自信的女孩子,發現她們其實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永遠對生活充滿熱情。生活是用來享受的,而不是用來浪費和虛度。這裡有幾條關於生活的小建議,寫給親愛的女孩們嗎,願你們的生活愈來愈濃烈和精彩。
  • 什麼是廣場焦慮症,廣泛性焦慮症,特定焦慮症...
    在人類歷史的早期階段,先民們面對掠食者和即將到來的危險會在體內啟動警報,並引發逃避行動。這會使人心跳加快、流汗並對周圍環境更加敏感,並且導致大腦中一種名為腎上腺素的激素分泌增加,繼而在「戰鬥或逃跑」反應的過程中觸發焦慮反應,這使人類有能力面對或逃避任何潛在的威脅並使得自己安全。
  • 每天照鏡子2個多小時,越看越自卑,女孩如何擺脫「外貌焦慮」?
    關於女生外貌、身材的嘲諷,甚至羞辱無處不在,貫穿女孩的一生。更可怕的是,女孩們在這樣的嘲諷聲中逐漸生出了羞恥心。每天照鏡子2小時37分鐘,不滿意的時候多,滿意的時候少。對自己的外貌感到不滿,對自己的身材感到自卑。
  • 焦慮症令她差點毀了自己的女兒,一位焦慮症媽媽是如何自救的?
    去醫院檢查,最後轉到精神科,醫生說是焦慮症。」我為之一震,「是不是工作壓力太大了?」「估計是吧,產品每個月都要靠數據說話,這二年移動端和直播行業飛速發展都在搶用戶,感覺每天腦子一團漿糊。」心理學研究,自我要求高、患得患失的人容易患上焦慮症和抑鬱症。很慶幸的是欣欣媽通過自己一年多的努力改變,終於走出了焦慮。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患了焦慮症的人,不願看醫生,不想和親朋好友交流,長期地壓抑自己,直至心理扭曲,身體出現嚴重的問題,難以調節。
  • 自我訓練如何打敗焦慮症抑鬱症
    丟掉那些消極的想法,用更客觀的、以事實為依據的方式來思考,將事實和假設分開來,用「自我交談」的方法,再輔助以訓練,培養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就能達到效果。一旦病人們不再有寸步難行的感覺,接下來的動機訓練自然也就不在話下了。
  • 老人養娃喜歡平躺睡扁頭,寶媽:有多毀顏值看這張圖就知道了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細心的你不知道有沒有發現,那些上了年紀的長者或者是我們的媽媽們,後腦勺幾乎都很扁平,這是在嬰幼兒時期睡扁頭形成的。老人養娃特別熱衷於給孩子睡扁頭,在我小的時候還有聽過別人家的孩子要綁上睡覺的。
  • 性別焦慮症:「異裝」文化讓孩子深陷其中
    什麼是性別焦慮症?性別焦慮症,又稱性別認同障礙,是焦慮症的一個小分支。這種症狀主要是針對那些對自己性別不認同的人。比如生理上的男性,卻認為自己是女性,或者生理上是女性,內心卻認為自己的男性的人。這樣的焦慮症主要是患者因為無法認同自己的生理性別而產生的。這種焦慮症狀通常在幼年時期就形成,比如不參加同性的活動,拒絕穿同性特點的服裝等。
  • 上海哪些醫院治療焦慮症
    答案顯而易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面對日漸增加的重負,表現出了焦慮、恐慌、煩躁等不適行為,嚴重的將有極大的可能性影響到精神心理健康,其實有的時候,焦慮可能並不只是一種我們面對困境產生的不良情緒,焦慮也可能是因為你患了焦慮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