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習總書記教導我們「危機中育新機,變局中開新局」。佛科院全體師生停課不停學、不停研,不停教。按照教育部吳巖司長的說法:「我們再也不可能、也不應該退回到疫情發生之前的教與學狀態」,你們在戰「疫」中完成了論文、項目,正是「育新機、開新局」。佛科院新青年、新高度!加油!
讓我們在家、在線,和父母、親人們一起為今年這樣一個特殊的雲畢業典禮鼓掌加油!你們這一屆真的是太難了!攻堅克難,看著手機、隔著屏幕,全校師生為你們再鼓掌、再加油!
疫情未散,安靜的校園等待你們20天後回來看一看,取回畢業證書、學位證書。學校也為每一位2020屆畢業生準備了一套學位服,永久珍藏。今年,我們一直在雲上相會,從開學書記和我給大家上第一堂思政課的雲端見面,到此時此刻的雲畢業典禮。豔陽高照的仙溪、江灣、河濱都在等著大家高拋學位帽。母校也承諾歡迎每一位畢業生在今後的每屆畢業典禮中回校補拍畢業照。「明德博學、自強有為!」母校的校訓永遠鼓舞我們再出發,母校的老師永遠和你們一起奮鬥,鼓舞大家成家立業,加油!
今天是一個隆重的雲畢業典禮,有校長的雲致辭和全校師生對你們的雲祝福!首先請允許我謹代表學校黨委和行政向你們表示衷心的祝賀!向悉心教誨各位同學、與你們親如一家人的老師們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向辛勤養育你們的家人、給予幫助的朋輩,還有小學、中學、大學的老師們表示最誠摯的謝意!
高建的畢業典禮,我們有「人人有專利」的斜槓青年,我們有大灣區時代的追夢人!今天,我們有「未來已來,從頭越的新後浪、新青年」。習總書記在今年五四寄語中指出:「青春由磨礪而出彩,人生因奮鬥而升華。」高建新後浪,有責任有擔當有作為,有衝勁有韌勁有實勁!加油!
四年的高建時光,我們一同奮鬥、一起成長。廣東省評價我們探索出一條具有廣東特色的高水平理工科應用型大學建設的路子,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同學們,母校六十周年校慶,仿佛還在昨天,「凝心聚力、再創輝煌」,今天你們就成了新甲子、新徵程的新一代天驕。仙溪校區在大家的期盼中,拔地而起,美麗的仙溪湖畔又有了新的傳奇。母校從你入學時的排名507上升到你們畢業時的228,4年上升了279名,這就是跨越式的發展!
機電工程學院:學霸宿舍!仙溪校區D4-105!賴關林、梁傑、王興華、彭國豪全部考上研究生!黃銘賢,論文、專利雙豐收,6件授權,獲廣東省優秀研究生。
自動化學院:馮兆龍,獲國賽獎3次;何三毛,申請專利27項,獲國獎、省獎4項。魏翱翔,獲全國研究生電子設計大獎及最佳論文獎,也是廣東省優秀研究生。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仙女級學霸,仙溪校區D2-423,蔡曉清、謝賢婷、譚桂榕、張愛苓全部考取研究生!鄧百川,獲全國數學競賽一、二等獎,並考上電子科大研究生。
數學與大數據學院:曹婉盈,抗疫期間志願時長達776小時,獲五星志願者稱號,獲國賽、省一等獎及泰迪杯三等獎。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鍾蓉璇,發表論文2篇;獲「挑戰杯」省賽特等獎、國賽三等獎;「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中國電信獎學金」獲得者。林秋萍,專利達人,申請專利22件。
材料科學與能源工程學院:30%畢業生繼續深造,這也是史無前例,其中江灣校區學生宿舍411,巫燦宏、陳俊立、邱國健、李隆基、羅中通全部考取研究生!
工業設計與陶瓷藝術學院:黃惠慧,多次獲學業獎學金、潘銳雄獎學金,三好學生標兵併入選「宣講團」。吳藝淵,不斷追求音樂夢想,獲網易雲最強音華南賽區第一、全國第四,中國好聲音佛山前五,悅匯大賽冠軍。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可持續生物化學工程(SUS)團隊中首批5名成員,賴林浩、楊寶燕、吳易達、陳國浚、古偉明全部考上重點大學研究生!李穎詩,現為2018級研究生,原為我校本科生,也是論文、專利一批,成立六奇食品公司、廣州神目鳥教育科技公司,在全國、省創新創業大賽斬金奪銀。
生命科學與工程學院:岑家寬,獲「網際網路+」紅色築夢之旅國賽銅獎、全國生科雙創大賽一等獎和「創青春」省賽銀獎。
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陳文靜,申請專利10項,發表論文5篇。肖澤平,獲省大運會羽毛球亞軍。
交通與土木建築學院:何建華,獲全國結構設計競賽一等獎,省賽特等獎,累計獲得國家級、省級獎10多項。研究生張文超,發表SCI論文3篇,申請專利27件。
口腔醫學院:李宜寧,志願服務時長1000 個小時,馳援武漢戰疫一線,只為無悔的青春,展現出佛科青年的奉獻擔當,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員的擔當。
人文與教育學院:鄒洪純,根植電子商務和攝影服務兩大領域,現有5家企業,2個註冊商標。何藝珊,志願時數1211小時,獲「優秀志願者」、「傑出骨幹」,所在的D25-303宿舍的左文君、劉媛媛,區曉雯4人也同時考取研究生。董博翰,獲省師範技能大賽語文組第一名,全省誦讀賽、演講賽的優秀。
經濟管理與法學院:楊朔,連續三年擔任學校軍訓教官,為國防教育作出貢獻,獲挑戰杯省三等獎。鄭傑華,作為瞻雲網絡公司聯合創始人之一,團隊發展到40人,營業額過千萬。
研究生學院還有一批同學考取境內外名校的博士研究生:如張文超考取同濟大學,謝宏林考取西北農林大學,覃丹考取澳門科大學科,周壯壯考取深圳大學。
這些都是母校拼搏向前的新後浪、新作為!新青年、新高度!完美詮釋了校訓!未來已來、將至已至,從頭越,讓我們一起加油!新一代高水平的工程師和企業家,母校對你們充滿信心!此刻的你也許處在一個最難就業季,校門外就是江湖,站在這樣的一個人生路口,適度焦慮和彷徨也是對人生抉擇的慎重,改變就業觀念也是對職業發展成熟的理性對待,先就業後創業。就業這一門課,也需要大家調整心態,適應「雲」上求職新模式,迎難而上,順勢而為,不等不靠,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代接著一代幹,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