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樹理論
畫出決策樹的方法,通常包括三步:
第一步,列出你想要實現的目標或者解決的問題(一般用正方形表示)
第二步,在它的右側畫出能夠實現這一目標的所有方案(一般用圓形表示)
第三步,在所有方案下面再列出這種方案可能的各個結果及其實現的概率(結果一般用三角形表示)
舉個例子。你已工作三年,想要進一步增加自己的收入。你的可能選擇有:
那麼你到底應該出去創業、兼職,還是在公司更努力地工作呢?讓我用決策樹的方法來思考一下。創業、兼職和繼續工作,形成了提高收入的三種解決方案。
對每種選擇帶來的收入結果和可能概率進行估算
比如,出去創業年收入超過100萬元的概率是多少呢?可能有5%
年收入在50萬元到100萬元之間,可能概率是20%
年收入在10萬元到50萬元之間,可能概率是30%
年收入在5萬元到10萬元之間,可能概率是30%
年收入還不到5萬元的概率,可能是5%
創業失敗,還有賠錢的可能。賠錢10萬元的概率,可能是10%
把兼職和繼續留在公司的情形也列出來就形成了決策樹。
那麼怎麼做決策呢?計算每個方案的可能收益,比較高低。方法是:把一個方案下每個結果的收入和它的發生概率相乘,然後求和。這就是這個選擇的收入期望。
例如創業這個環節,收入期望的下限是:
100✖5%➕50✖20%➕10✖30%➕5✖30%➕0✖5%➕(-10)✖10%=18.5萬元。
而兼職的收入期望下限是:
100✖1%➕50✖30%➕10✖20%➕5✖40%➕2✖9%=20.18萬元。
同樣的方法,留在公司的收入期望下限是:
100✖1%➕50✖10%➕10✖30%➕5✖59%=11.95萬元。
通過計算,你可以發現:
收入期望:兼職20.18萬元>創業18.5萬元>留在公司11.95萬元。
這樣對比就可以得出結論。當然,這個例子中的收入和概率是隨便寫的。不過我們可以看到,對概率和結果的主觀判斷的準確性非常重要,它直接決定了我們最終要採取的行動。如果我們對自己的能力評價偏高,可能會認為自己在創業中賺大錢的概率比較高。如果我們對自己的評價相對偏低,可能會認為自己在創業中賺大錢的概率比較低。
概率不是固定值,而是動態值。應用好決策樹理論的方法是通過不斷實踐,提升概率判斷的準確性,從而提升決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