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烈士譜】佟麟閣:誓與盧溝橋共存亡

2021-02-19 wiseTV總支部

佟麟閣

誓與盧溝橋共存亡

    

       深秋時節,河北省高陽縣佟麟閣小學裡書聲琅琅,「傳承民族魂,紅色愛國心」的紅字標語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提起自己學校的名字,說起英雄佟麟閣的故事,孩子們的眼神中透著滿滿的自豪。

  佟麟閣,1892年出生於河北省高陽縣一個農民家庭,早年投身馮玉祥部隊,因英勇善戰、善於用兵,先後升任連長、營長、團長、旅長。1933年,佟麟閣參加長城抗戰,取得喜峰口大捷。同年,他與馮玉祥等組織察哈爾民眾抗日聯盟軍,先後收復康保、寶昌、沽源、多倫等失地,重創日軍。後退居北平香山。1936年,佟麟閣任第二十九軍副軍長,駐守平津一帶。在對抗日軍訓團進行軍訓時,他提出:「要為民族生存而戰鬥,為國家榮譽而獻身。」  1937年7月7日夜,日軍在北平西南盧溝橋發動盧溝橋事變,佟麟閣時任北平南苑駐地指揮官,他在全軍將校會議上慷慨陳詞:「日寇消滅中國,是其根本目的。中國人只有一條出路,就是抗戰!日寇陰謀侵佔平津、吞併華北,吾輩首當其衝。戰死者光榮,偷生者恥辱!榮辱繫於一人者輕,而繫於國家民族者重。國家多難,軍人當馬革裹屍,以死報國!」並以軍部名義發出命令:「凡是日軍進犯,堅決抵抗,誓與盧溝橋共存亡,不得後退一步。」  大敵當前,佟麟閣視死如歸,堅守南苑。當時其父在北平城內病重,家人屢促歸省,佟麟閣揮淚給妻子捎去書信:「大敵當前,此移孝作忠之時,我不能親奉湯藥,請夫人代供子職!」部屬聞之,無不為之感動落淚,紛紛表示願隨將軍共生死,奮勇殺敵。  1937年7月28日,日軍發動猛攻。佟麟閣在指揮右翼部隊向敵突擊時,腿部被機槍擊中,部下勸其退後裹傷,他對部下說:「大紅門失守,全局被動,事急如此,我不能臨陣而退。」佟麟閣不顧傷痛依舊堅守一線,官兵們見此場景聲淚俱下,與日軍捨命拼殺。日軍地面進攻遭到重挫後,派戰機狂轟濫炸。佟麟閣頭部不幸被擊中,壯烈殉國,時年45歲。  1938年,毛澤東在延安追悼抗敵陣亡將士大會上,說佟麟閣等人「給了全中國人以崇高偉大的模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佟麟閣被追認為革命烈士;2009年,佟麟閣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做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  在佟麟閣的家鄉河北省高陽縣,以佟麟閣名字命名的街道、廣場和學校每時每刻都在提醒著後人,緬懷先烈,勿忘歷史,發憤圖強,秉承佟麟閣將軍遺志,將愛國主義精神貫穿於高陽經濟社會發展中,接續奮鬥,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作出更大貢獻。


相關焦點

  • 抗日英雄佟麟閣之子 「家庭成分」曾三度變更
    1979年8月被正式追認為「抗日陣亡革命烈士」。佟兵,系佟麟閣之子。1937年7月7日,周六,隆隆炮聲從郊外傳來,日軍的戰鬥機群不斷掠過城市。佟兵記得,往常每個周六中午,父親都會回來與家人共進午餐。七七事變爆發後,佟麟閣以軍部名義向全軍官兵發出命令,凡是日軍進犯,堅決抵抗,誓與盧溝橋共存亡,不得後退一步。
  • 佟麟閣之子憶父抗戰往事:尋回屍骨 畢生難忘
    中新網8月19日電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時任國民革命軍29軍副軍長佟麟閣積極指揮將士報國殺敵。日前,已經90歲高齡的佟麟閣將軍之子佟兵接受香港文匯報專訪,表示「抗戰精神應當永遠激勵中華民族前進。」  回想起父親當年抗擊日寇的經歷,九旬老人佟兵記憶猶新。盧溝橋事變後,29軍個別將領在戰與和之間徘徊不定。
  • 北青:佟麟閣將軍墓前冷清(組圖)
    ———  本報記者報導 北京有街道是以趙登禹、佟麟閣兩位抗日將領的名字命名的,但很多人可能並不了解他們的生平,甚至不知曉他們死後埋葬在哪裡。就此,記者探訪了兩人的墓地,感受到佟麟閣將軍的墓地有點冷清。  佟麟閣將軍的墓地位於香山公園南側狼澗溝一家單位大院內的小山崗上。昨天下午,記者一路打聽找到那家單位時,門口沒有佟將軍墓地就在院內的標誌。向保安打聽後,記者順著山路來到佟將軍的墓地時,沒有看到拜祭者。一張花崗巖供案上擺著兩個花籃,花籃裡的菊花已經枯萎。
  • 抗戰中犧牲的首位高級將領佟麟閣 文革被抄家遺物毀壞殆盡
    雖然佟麟閣去世那年佟兵才12歲,但他影響了兒子整個人生的命運,早在讀高中的時候,佟兵就是班裡「滿洲國留學生」經常欺負的對象。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佟麟閣家文革中遭受衝擊,所有遺物毀壞殆盡。鳳凰衛視10月16日《中國記憶》,以下為文字實錄:佟麟閣盧溝橋戰役殉國 成抗戰犧牲第一將解說: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打開了抗日的序幕,駐紮盧溝橋的第29軍,以10萬兵力與日軍對抗,慘烈的激戰持續了近一個月的時間。而在戰爭打響後的僅僅第21天,副軍長佟麟閣、趙登禹先後壯烈殉國。
  • 王崇典烈士侄女回憶伯父 臨刑時昂首怒目誓不屈膝
    2019-07-10 07:05圖文來源:南京日報 王崇典烈士侄女回憶伯父——臨刑時昂首怒目,誓不屈膝  【烈士小傳】 王崇典,1903年生,安徽渦陽人。
  • 英雄烈士的人格權不容侵犯
    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和榮譽等不僅是個人權益的重要內容,同時也蘊含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民族的共同情感。2018年5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正式實施,從法律層面對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予以保護,禁止歪曲、醜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的事跡和精神。
  • 張國富:人民警察 為民殉職(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1952年6月3日下午,當地在黃沙溪舉行追悼大會,參加大會的各界群眾2000餘人,都為張國富捨己救人、壯烈殉職的英雄模範事跡所感動。  張國富犧牲後,獲救兒童王鈺鑫和他的母親馬素貞一道,來到張國富墓碑前獻花。王鈺鑫還寫下了這樣一段話:「張國富叔叔為救我犧牲了,我要好好學習,為國爭光,用實際行動來報答張國富叔叔。」
  • 英雄的事業不朽,和平的光芒永在
    重溫佟麟閣將軍在「七七」盧溝橋事變時的慷慨陳詞,仍然振聾發聵、壯懷激烈。從楊靖宇、趙尚志、左權、彭雪楓,到佟麟閣、趙登禹、張自忠、戴安瀾……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有一段誓與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情懷。  戰爭硝煙早已逝去,悲壯歷史卻有著史詩般的迴響。  時序進入秋天,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的各項活動漸入高潮。
  • 法律知識:《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
    第三條 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共同歷史記憶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體現。  國家保護英雄烈士,對英雄烈士予以褒揚、紀念,加強對英雄烈士事跡和精神的宣傳、教育,維護英雄烈士尊嚴和合法權益。  第十條 英雄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應當健全服務和管理工作規範,方便瞻仰、悼念英雄烈士,保持英雄烈士紀念設施莊嚴、肅穆、清淨的環境和氛圍。
  • 赤膽忠心 疾惡如仇(為了民族復興·英雄烈士譜)
    同年12月15日,公安部追授王光生同志一級英雄模範稱號。王光生犧牲的那一年,兒子王偉才12歲。在王偉的印象中,父親最令人崇拜的一刻,是穿上警服、戴上別有國徽的大蓋帽,讓自己騎在頸背上的時候。「對黨和人民赤膽忠心,對敵人疾惡如仇。」這是王光生留給兒子王偉的箴言。
  • 電影《英雄兒女》王成原型或為志願軍烈士於樹昌
    我作為團長兼政委向巴金介紹了我團三打「紅山包」戰鬥中很多英雄故事。特別提到了我團2營6連副指導員趙先友和他的戰友們在堅守67號高地戰鬥中所表現的大義凜然、視死如歸,最後全部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巴金聽完我的介紹被趙先友等英雄不顧個人安危,主動呼喚炮火,誓與陣地共存亡的英雄壯舉深深感動,深有感觸地說:「你們團三打紅山包,打得很漂亮。美國人武器強,我們的士氣強。」
  • 全省各地各校紀念我國首個法定烈士紀念日
    」的人們免費發放手繪的「紅色揚城」和「星火江蘇」地圖,弘揚紅色革命精神,向人民英雄致敬,表達緬懷追思。江蘇科技大學:觀看英雄紀錄片首個國家法定烈士紀念日,江科大青年學子自發參加「國慶勿忘祭先烈」主題活動深切緬懷烈士不朽功績。
  • 在緬懷烈士中追尋初心力量——寫在第5個烈士紀念日到來之際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人大常委會相繼通過關於確定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的決定、關於設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的決定、關於設立烈士紀念日的決定。2018年4月通過的英雄烈士保護法再次明確,每年9月30日為烈士紀念日,國家在首都北京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前舉行紀念儀式,緬懷英雄烈士。
  • 小店區:「英雄烈士知識進社區」宣傳
    11月11日,小店區黃陵街道煤機社區聯合山西財貿職業技術學院開展「英雄烈士知識進社區」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首先組織居民學習《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知識,志願者結合宣傳版面的法律條文和一些英雄烈士的故事,向過往群眾介紹英烈保護法的重大意義,宣傳紅色正能量,生動細緻地闡述了飲水思源、不忘初心、緬懷英烈、維護英烈尊嚴的重要意義,弘揚愛國情懷。
  • 【問答民法典·以案說法】如何捍衛英雄烈士的榮光
    一段時間內,社會上一度出現以各種手段歪曲歷史事實,詆毀、侮辱英雄人物和烈士的現象,尤其是網絡上惡搞紅色經典,惡意解構、醜化英雄烈士形象的事件,給社會帶來不良影響。  英雄者,國之幹。肆意歪曲、褻瀆英烈事跡和英烈精神,損害英雄烈士人格利益的行為,觸碰了社會的底線,需要承擔法律責任。
  • 習近平講抗戰故事:英雄母親將丈夫孩子送上前線
    英雄事跡之佟麟閣:  佟麟閣(1892-1937),原名佟凌閣(因犧牲後報紙誤寫為「麟閣」,此後就沿用了下來。),字捷三,河北省保定市高陽縣人1928年,佟麟閣任第二十九軍副軍長,1933年,趙登禹第29軍第132師師長。他們同參加過長城抗戰,取得喜峰口大捷。喜峰口戰役,共殲滅日軍五六千人,狠狠地打擊了敵軍的囂張氣焰。
  • 洪江區40首詩詞悼烈士,讀完已淚目
    洪江區新聞網訊(記者 向玉龍)清明時節,哀思縷縷,在痛迎第六批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之際,又驚聞涼山三十位滅火英雄赴國殤,舉國上下,哀樂低回。清明重誓英魂志,振興中華代代推。高壽頤無題綠水青山你可知,曾經炮火烈煙時。捐軀救國為民主,烈士英靈萬世垂。
  • 應勇等向英雄烈士敬獻花籃並瞻仰烈士...
    應勇等向英雄烈士敬獻花籃並瞻仰烈士紀念碑 2020-09-30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