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12月1日訊 科技與金融自始就緊密聯繫在一起。當科技迎來重大技術突破,必然對金融領域有所影響。大數據、AI,是當今科技行業的大趨勢革命,這些技術也正在被金融機構吸納、使用並帶領著整個金融行業走向轉型道路。
當前,疫情影響下的國際政治、經濟格局都發生深刻調整,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不穩定性進一步加大。如何全面提升普惠金融服務水平,加快構建普惠金融服務體系,是金融行業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談及數字科技的運用如何為普通人帶來普惠金融的價值,百融雲創CEO張韶峰指出,中國普惠金融目標客群大部分都是「信用白戶」,即在人民銀行徵信中心沒有信用記錄,這是制約惠普金融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這些人群不僅包括有借貸消費需求的個人,還包括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等具有經營性質的個體。
解決「信用問題」就是為當前的惠普金融的發展掃除一大難題,如何使用科技手段實現這些「信用白戶」信用的轉移和創造,助力普惠金融發展,幫助這些中小企業更容易地獲得銀行信貸支持,是百融雲創重點關注和思考的問題。
百融雲創主要運用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數位技術手段幫助小微主體重塑信用背書。比如運用供應鏈金融的形式,百融雲創通過數字挖掘建立起核心企業與非核心企業之間的財務及非財務信息的深入交流,從而讓眾多處在信貸劣勢的鏈上非核心小微企業擁有更多的信用數據。此外,百融雲創還為金融機構設計信貸風控模型,通過降低金融機構的風險警惕而進一步幫助小微企業降低信貸申請門檻。
此外,百融雲創與相關政府部門通力協作,積極承建多個信用服務平臺,充分發揮多年來在賦能金融信貸業務及智能風控引擎設計、研發等方面的優勢,提昇平臺中小微企業信用水平,有效解決銀企雙方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
百融雲創不斷錘鍊「金融+科技」的業務能力,為小微企業和個人帶來邁入普惠金融門檻的機會,為小微企業的健康發展提供金融血液,真正落實普惠金融。
實現普惠金融良性的可持續發展,可創新的領域很多,但在這些領域之中科技都是不可缺席的存在。未來,百融雲創將持續關注普惠金融,將更廣泛地聯動政府、產業和網際網路平臺,協同推進普惠金融良性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