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福州古厝備受矚目,你去過幾個?

2020-12-23 福州新聞網

時光飛逝,春去秋來,2019年已經步入尾聲,回顧這一年,生活在「有福之州,幸福之城」的我們歡笑過,奮鬥過,也感動過。23日起,福州新聞網和掌上福州客戶端推出2019年年終盤點特別策劃,陪您一起回顧我們的這一年。

2019年6月8日,人民日報重刊《〈福州古厝〉序》再次將世人的目光引向福州古厝。

7月26日-29日,福州舉辦「福州古厝保護與文化傳承論壇」活動,重溫習總書記的《<福州古厝>序》,牢記囑託發揚古厝文化全力做好新時代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工作。來自國內外文化遺產保護領域知名專家學者,以及國內部分城市代表共500餘人齊聚福州,圍繞古建築、傳統村落的保護等進行交流研討,福州古厝再成「主角」。

那麼,福州有如此多的古厝,你都去過哪幾個?

戚公祠

戚公祠位于于山山頂。1562年,戚繼光將軍率六千戚家軍歷寧德、福清、莆田等戰役,平定了福建沿海的倭患。班師返浙時,福建省城官紳在於山平遠臺設宴餞別,勒碑紀其功。後人在此建戚公祠。祠宇後廢,現祠是1918年重建的。祠廳系硬山頂土木結構建築,內祀戚公戎裝塑像,威武莊嚴。1936年鬱達夫謁祠時,曾賦詞《滿江紅》一闕。

馬尾昭忠祠

馬江昭忠祠位於馬尾,是中法馬江海戰烈士埋骨處,與名聞遐邇的羅星塔遙遙相對。1885年,為紀念甲申馬江海戰陣亡將士建祠追祀,迄1886年12月落成。1920年時海軍當局及船政校友從京、滬等地募資重修。1984年政府又予重建。

林文忠祠

林文忠祠位於鼓樓區澳門路,靠近烏山風景區,建於1905年。1982年,按原樣重修,並闢為林則徐紀念館。

開元寺

開元寺坐落在鼓樓區經院巷。548年始創初建時名「大雲寺」,735年改名為「開元寺」,是福州現存最古老的佛寺之一,曾數度遭災被焚。1979年重修後,現存鐵佛殿、靈山堂和佛化社等數座殿宇。開元寺內有許多珍貴文物。

還有這些刷爆你朋友圈的古厝

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起於晉,成於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格局至今基本保留完整,是中國都市僅存的一塊「裡坊制度活化石」。

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古建築極具福州地方特色,馬鞍牆鵲起、風火牆如浪、木雕石刻精美雅致、彩繪灰塑造型靈動......

坊巷內保存有200餘座古建築,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有15處,省、市級文保單位和歷史保護建築數量眾多,是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築博物館」。

經過修復,三坊七巷原有的文物得到了保護,完整再現了多個名人故居,保存下來的名人故居向遊客開放,已成為很多遊客的首選去處。在這裡可以遇見古老坊巷不一樣的面孔,它煥發出新生的活力與浪漫,讓人流連忘返。

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

上下杭處於福州城市的中軸線上,佔地面積約為31.73公頃,它被稱為「福州傳統商業博物館」。

上下杭街區內現有各級文保單位15處,建築面積約2.5萬平方米,省級文保單位8處。

上下杭充滿著浪漫、懷舊、潮流等各種元素,適合全年齡層來玩,是個不折不扣的「網紅打卡地」。

朱紫坊

朱紫坊街區始建於唐末五代,那時候,福州人稱它為「達善境」,又因過去有安泰橋、廣河橋、福枝橋,被稱作「三橋」。到了南宋時期,坊內有朱敏功兄弟四人皆登士榜,朱紫盈門,於是把它稱作「朱紫坊」,過去的「朱紫達善境」古蹟石牌坊,如今仍存留於坊內。

朱紫坊是福州市「兩山兩塔兩街區」的主要組成部分,街區被列入《全國「十一五」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保護設施建設規劃》,內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3個點:文廟、三坊七巷——朱紫坊古建築群(薩氏民居、芙蓉園);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方伯謙故居、陳兆鏘故居;區級文保單位2處:董見龍先生祠、張鈺哲故居。

永泰愛荊莊

鄒家驊/攝

有著「鄉村中的皇家園林」美譽,它保留著古代罕見的「女紳士文化」。它還曾榮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8年度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優秀獎。

陳建國/攝

作為典型的閩中土寨堡建築的「愛荊莊」建於清道光年間,為土石木混合方形寨堡式建築,佔地面積5200多平方米,共有361間房屋。

陳建國/攝

從2010年至2016年,經過落架重修,愛荊莊得以恢復原貌,重現歷史文化功能,展示生動的活力。作為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這個從深山走向聯合國的愛荊莊,必將重現光芒,成為福州的一張旅遊金名片。

三落厝

重重白牆、片片黛瓦的三落厝坐落於連江縣丹陽鎮坂頂村,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它是連江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民居群落。

楊勇/攝

葉誠/攝

如今古厝已被世人精心翻修變為「酒店民宿」,帶著一種歷史的韻味,卻又熠熠生輝,這裡充分保留了建築外觀庭院,幽深、溪流縈迴、白牆黛瓦的特質,讓古厝成為聚集人氣的「深山明珠」。

宏琳厝

在閩清縣坂東鎮新壺村,坐落著一片規模龐大的古民居——宏琳厝。宏琳厝歷經幾個世紀的風雨滄桑,是我國最大、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單體建築。

宏琳厝由藥材商人黃祖嘉始建於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並由其子宏琳建成於1823年。橫臥於美麗的梅溪邊,宏琳厝已度過200餘年的歲月。

置身宏琳厝,仿佛可見數百年來這裡的興盛、傳承、繁榮與變遷。歷經滄桑的宏琳厝成為閩清一大旅遊勝地。

在福州,你可以邂逅許多古厝,一座座布局對稱、大氣磅礴的古厝群落,經過合理的規劃與修繕後,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快和小夥伴約起,領略福州古厝之美!

相關焦點

  • 福州古厝勾連兩岸鄉愁
    中新社福州9月28日電 (記者 林春茵)殘破木樓變身舊時光沉澱的旅館,鄉人長輩舊照投影在路旁影壁上,木插銷木門裝在公廁裡……6年來,來自臺灣的鄉建團隊在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的嵩口鎮,進行了一場鄉土活化實驗,備受兩岸業界關注。  如今,在福州的永泰、閩清、晉安等地,越來越多臺灣鄉建鄉創團隊的身影活躍於此,從事古厝保護、修復工作,共建大陸美麗鄉村。
  • 福州古厝:遠行人的桃花源
    原標題:遠行人的桃花源福州多古厝,福州多故事。東南並海,襟江帶湖,自公元前202年無諸在閩地構築冶城,2200多年來,福州不僅譜寫了一幕幕波瀾壯闊的歷史篇章,產生了無數名垂青史的風流人物,也留下了許多底蘊厚重的歷史建築。
  • 《福州古厝》出版回憶
    長期以來,人們的印象更多停留在福州是東南沿海面對臺灣的一座中等城市。福州與臺灣一水之隔,人們在提及臺灣的時候才會想起福州。其實,福州的歷史底蘊非常深厚。為了讓人們更加了解福州,為了讓福州走向世界,2001年福建人民出版社策劃編寫「福州民俗文化叢書」,共計8冊,分別為《福州古厝》《福州習俗》《福州世家》《福州熟語》《福州老街》《福州地名》《福州老鋪》《福州老行當》。
  • 「行攝古厝 清涼一夏」2019福州倉山納涼季啟動
    閩劇、陳靖姑信俗文化表演、茉莉花茶文化展示……8月13日上午,一場別開生面的「非遺」串燒快閃表演在福州火車南站二樓候車大廳上演,吸引來往旅客駐足欣賞。原來這是「行攝古厝清涼一夏」2019福州倉山納涼季啟動儀式的現場。
  • 魏美琴:我畫古厝,更愛福州
    福州晚報記者 顧偉  「守護與傳承——福州古厝之美」美術作品展,明天將在工人文化宮鹿森五月風書城舉辦。值得一提的是,該畫展的主人是位年僅25歲、去年來榕創業的新福州人,名叫魏美琴。  來榕創業  用畫筆講述古厝故事  魏美琴是福建南平人,畢業於福州大學廈門工藝美術學院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去年獨自來榕創業。  認識魏美琴的人都知道,她是位「繪畫狂魔」,從大學二年級開始,連續6年每日一畫。她將繪畫和設計相融合,認為兩者是不可分割的,繪畫是一種有生命力的設計。
  • 福州古厝旅遊景點攻略規劃路線 8個必去打卡點推薦
    10日,記者從市文旅局獲悉,為方便市民體驗福州古厝,品味傳統文化,該局總結了四大經典福州古厝、8個必去打卡點和10條福州古厝主題旅遊線路,供市民出遊參考。四大經典福州古厝:戚公祠、馬尾昭忠祠、林文忠公祠、開元寺。
  • 福州古厝怎樣玩?市文旅局推出古厝主題旅遊線路
    福州新聞網6月10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阮冠達)10日,記者從市文旅局獲悉,為方便市民體驗福州古厝,品味傳統文化,該局總結了四大經典福州古厝、8個必去打卡點和10條福州古厝主題旅遊線路,供市民出遊參考。  四大經典福州古厝:戚公祠、馬尾昭忠祠、林文忠公祠、開元寺。
  • 林振壽:福州古厝的忠實記錄者
    2003年,時任福州新聞圖片社主任的林振壽參與了由福州市委宣傳部編撰的《閩都古韻》圖書配圖拍攝工作,在拍攝古厝過程中,他對古建築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此後,每當他得知某處古建築進行翻修、重建,就會去拍攝。從黑白底片到彩色照片,再到數碼照片,他用鏡頭記錄著福州古厝的保護、開發和利用,留下了許多珍貴的歷史影像資料。
  • 「福州古厝與文化遺產保護巡迴法庭」公開宣判首起涉古厝糾紛案
    中新網福州8月12日電 (鄭江洛)日前,福州市臺江區人民法院「福州古厝與文化遺產保護巡迴法庭」公開宣判一起涉古厝糾紛案件。據悉,這也是該法庭成立以來受理並審結的首起案件。臺江法院「福州古厝與文化遺產保護巡迴法庭」於去年11月21日成立,是福建省首個文化遺產保護巡迴法庭。
  • 鼓嶺藏著一座不為人知的百年古厝!你去過嗎?
    根據資料記載,富品德於1921年至1951年在福州地區傳教,同時是1949年後最後一批離開福州的傳教士之一,該建築被當地人稱之為「富家(傅家)」。鼓嶺管委會發現這棟老宅時,老厝左半部已遭到改造,僅右半部尚留原樣。
  • 福州:古厝春濃
    這是3月22日拍攝的福州烏山歷史風貌區一景(無人機照片)。 近日,福建省福州市烏山、三坊七巷等歷史文化街區內草木吐綠,鮮花盛開,掩映著一座座傳統古厝,更顯濃濃春意。
  • 走福道、逛古厝、泡溫泉……春節到福州這樣玩
    在為期一個月的時間內,福州市將圍繞「文化、溫泉、生態、美食」元素,舉辦海峽兩岸民俗文化節、「迎世遺 逛古厝 萬人免費泡溫泉」、「走福道 有福到」、「福州請你吃好料」、新春惠民粉絲節等五大主體活動。  據悉,福州新春文化旅遊月活動已連續舉辦兩年,成為兼具文化內涵和旅遊特色的文旅節慶品牌,有力地拉動了福州市旅遊消費市場。
  • 福州古厝集團正式揭牌成立
    據悉,成立福州古厝集團,是市委、市政府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重要指示以及《<福州古厝>序》重要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遺產保護的科學理念與具體實踐為指引,推動古建築保護不遺餘力、傳承歷史文脈一以貫之的重大戰略部署。
  • 福州古厝文創大賽 厝厝有「瑜」
    古厝文創大賽的參賽作品。福州晚報記者 毛小春/文 葉誠/攝福州古厝文創大賽正在徵集文創作品。有的作品承載著設計師對兒時古厝生活的回憶;有的作品是古厝元素的化身;有的作品看上去是古厝,卻能變身為日用品……文化底蘊深厚的福州古厝,讓設計師靈感如泉湧,好作品頻出。4日,記者採訪了幾位參賽的設計師,聽聽他們創作的思路。
  • 福州:古厝春意濃
    這是3月22日拍攝的福州烏山歷史風貌區一景(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近日,福建省福州市烏山、三坊七巷等歷史文化街區內草木吐綠,鮮花盛開,掩映著一座座傳統古厝,更顯濃濃春意。3月22日,在福州烏山歷史風貌區,繁花綠樹掩映著一處傳統古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姜克紅 攝
  • 福州這些古厝,想把故事說給你聽
    原標題:「厝」遊攻略第四彈 | 福州這些古厝,想把故事說給你聽(文末附中獎名單) 福州山水相依
  • 福州:重溫《〈福州古厝〉序》 豐富孩子暑期文化生活
    「我宣誓,保護福州古厝,傳承歷史文脈,從小做起,從我做起!」19日上午,由福州日報和福州市教育局聯合舉辦的「探訪總書記牽掛的福州古厝」夏令營活動在鰲峰書院啟動。> 誓做福州歷史文脈傳承者  19日起,來自福州市各校的27名少先隊員代表將在4天時間裡,走進林則徐紀念館、中國船政文化博物館、戚公祠、華林寺、三坊七巷,聆聽專家講座,並通過分組活動、自主探索、分享匯報等形式,了解福州古厝承載的歷史,探究其保護現狀,積極提供保護意見,並為福州古厝代言。
  • 留住每一座古厝的故事
    摸清家底、精準修復,留住文化特質屋簷飛翹、白牆灰瓦,福州市倉山區建新鎮幾座民國時期的民居,在經歷百年風雨之後重煥生機。自2019年7月動建到9月27日開放,短短兩個月,幾座古厝修繕如初,其中的陳祺厝還被改造成建新臺嶼鄉村博物館。
  • 林徽因——福州古厝走出的文化遺產守護者
    1992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和香港三聯周刊聯合出版「中國現代作家選集」叢書,選取了五十位中國現代作家的作品,林徽因是其中唯一不曾出過書的「非專業」作家。1993年林徽因的兒女梁再冰和梁從誡將系列叢書之一的《窗子內外憶徽因》贈與母親生前助手、好友常沙娜。
  • 福州繕後古厝成新打卡地 年輕人遊老宅尋傳統
    【解說】近年來,福州古厝保護方興未艾。中秋國慶假期,古厝遊成為了許多福州市民和外地遊客的首選。10月2日,假期的第二天,福州市的各大景區也迎來了遊客高峰。記者走訪了福州市區幾家歷史文化街區發現,遊客對傳統文化有了更濃厚的興趣。【解說】下午2點,位於福州市郊的梁厝特色歷史文化街區人頭攢動,前來遊玩的市民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