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氨酸操縱子
出題角度
色氨酸操縱子的調控【答(1)和(2)】
舉一例說明原核生物的操縱子調控機制【可以選擇色氨酸操縱子或乳糖操縱子】
RNA參與基因表達調控(核糖開關)【答色氨酸操縱子細調】
(1)色氨酸燥縱子的結構特點:
大腸桿菌色氨酸操縱子含有7 個結構基因, 編碼色氨酸生物合成途徑中的五種酶。這些基因從一個啟動子起始轉錄出一條多順反子的mRNA,這個啟動子受到比鄰的操縱子順序控制。在色氨酸操宗子前面有一段前導序列,包括編碼前導肽的序列和弱化子的結構,由這個結構來負責弱化調控(衰減作用或細調控)。
(2)色氨酸操縱子存在兩種調控機制:
粗調: 由阻遏蛋白完成。當培養基中沒有色氨酸存在時, 阻遏蛋白,不與操縱區結合, 後面的結構基因可以轉錄,從而合成色氨酸;當培養基中色氨酸含量較高時, 色氨酸與輔阻遏蛋白結合形成有活性的阻遏物, 與操縱區結合併關閉結構基因的轉錄, 使色氨酸合成終止。
細調;轉錄的弱化理論認為mRNA 轉錄的終止是通過前導肽基因的翻譯來調節的。前導區的鹼基序列中有4 個區域, 分別以1 、2 、3 、4 表示, 該序列能以兩種不同方式進行鹼基配對形成發卡結構, 有時以1:2 和3:4 配對, 有時只以2:3 方式互補配對, 其中3:4 形成的發卡結構是典型的終止子結構。在1中有一段編碼14 個胺基酸的前導肽基因。因為在前導肽基因中有兩個相鄰色氨酸密碼子,所以前導肽的翻譯對色氨酸的濃度(空載的色氨醯氨醯tRNA)敏感。當培養基中色氨酸的濃度很低時, 負載有色氨酸的tRNA很少 , 這樣翻譯通過兩個相鄰色氨酸密碼子速度就會很慢, 當4 區轉錄完成後, 核糖體才進行到1 區, 這時的前導區結構是2:3 配對, 不形成3:4 配對的終止子結構, 所以轉錄可繼續進行, 直到將色氨酸操縱子的結構基因全部轉錄。而當培養基中色氨酸濃度很高時, 核糖體可順利通過兩個相鄰的色氨酸密碼子, 在4 區被轉錄之前, 核糖體就到達2 區, 這樣使2:3 區不能配對, 3:4 區可以自由配對形成莖環終止子結構, 轉錄終止, 色氨酸操縱子中的結構基因被關閉而不再合成色氨酸。因此, 弱化子對RNA 聚合酶的影響依賴於前導肽翻譯中核糖體所處的位置。
乳糖操縱子
出題角度
乳糖操縱子的調控【答(1)和(2)】
舉一例說明原核生物的操縱子調控機制【可以選擇色氨酸操縱子或乳糖操縱子】
乳糖操縱子的結構
結構基因:大腸桿菌乳糖操縱子含lacZ 、lacY 、lacA 三個結構基因。
LacZ:編碼β半乳糖苷酶, 它的作用是將乳糖水解為半乳糖和葡萄糖, 還可將乳糖異構為別乳糖。
lacY:編碼β半乳糖苷透性酶,負責將乳糖從胞外運送到胞內,穿過細胞壁和細胞質膜進入細胞內;
lacA:編碼β 半乳糖苷乙醯轉移酶,催化乙醯coA 的乙醯基轉移到半乳糖苷上, 形成乙醯半乳糖。
調節基因lacI :1 基因編碼的阻遏蛋白可以與操縱區0 結合,當阻遏蛋白與操縱區結合時, lac 基因的轉錄起始受到抑制。
操縱區0 :操縱區是DNA 上的一段序列, 是阻遏蛋白的結合位點;
啟動子lacP :可以與RNA 聚合酶結合;
CAP 位點:可以與CRP複合物結合。CRP 為cAMP 的受體蛋白,二者結合後形成複合物可以結合在啟動子上遊的CAP 位點, 促進結構基因的轉錄
乳糖操縱子的基因表達調節特點
轉錄時, RNA 聚合酶先與啟動子p 結合, 通過操縱區O 繼續轉錄, 按lacz 、IacY 、IacA 方向進行。
阻遏蛋白的負調節作用:
lacz 、1acY 、1acA 為結構基因, 反向依次是操縱區、啟動子和調節基因, 當細胞內無誘導物存在時,阻遏蛋白能夠與操縱區結合, 由於操縱區與啟動子有一定的重疊, 因此妨礙了RNA 聚合酶在-10 序列上形成開放性啟動子複合物, 不能啟動後面結構基因的轉錄。當加入乳糖後, 乳糖被異構化形成異乳糖, 結合在阻遏蛋白上從而改變阻遏蛋白的構象, 使之從操縱區解離下來。這樣, RNA 聚合酶就能與啟動子牢固結合, 並形成開放性啟動子複合物, 從而開始轉錄z 、1acY 、lacA 結構基因。乳糖操縱子的這種調控機制為可誘導的負調控。
正調節:在啟動子上遊有CAP 結合位點, 當大腸桿菌從以葡萄糖為碳源的環境時,轉變為以乳糖為碳源的環境時, cAMP濃度升高, 與CRP 結合, 使CRP 發生變構, 形成cAMP-CRP複合物, 結合於乳糖操縱子啟動序列中的CAP 結合位點, 激活RNA 聚合酶活性, 促進結構基因轉錄, 對乳糖操縱子形成正調控, 促進合成分解乳糖的三種酶
協同調節: 當阻遏蛋白封閉轉錄時, cAMP-CRP對該系統不能發揮作用;如無cAMP-CRP存在,即使沒有阻遏蛋白與操縱子結合, 操縱子仍無轉錄活性, 即cAMP-CRP複合物與啟動子區的結合是必須的。乳糖操縱子中的負調控和正調控二者互相協調,互相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