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圖為人民幣匯率指數中盯著的「一籃子貨幣以及部分貨幣被賦予的權重」。在2005年之前,我們國家的人民幣匯率曾長期盯著美元。之後人民幣採取了「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不再與美元直接掛鈎的新體制」。
人民幣指數籃子的簡述
起初,人民幣指數籃子中的樣本貨幣為八個,分別是:美元、歐元、日元、韓元、新臺幣、港幣、英鎊、新加坡元,並給予這些貨幣分配不同的比重——通俗的說,對人民幣匯率指數的影響主要是看這八類貨幣,且各種獲得的影響力是不一樣的。
但隨著中國經貿的不斷發展,我們與更多國家有著更加緊密的聯繫,於是在2015年底推出貿易加權的CFETS指數——將籃子中盯著的貨幣數量增加至13種。旨在減輕美元對人民幣指數的影響,並實現對更廣範圍夥伴貨幣的跟蹤。
到了2019年,為進一步增強人民幣匯率指數貨幣籃子代表性,我們國家將盯著的貨幣數量擴大至24種,並依據這些國家與我國的貿易程度,給這些貨幣重新分配權重——即調整各貨幣對人民幣指數的影響率。
美元依然獲得了最大的權重
新版人民幣指數自2020年1月1日起生效,南生經過多方整理,只獲得了15種貨幣的權重,其他9種貨幣仍無相關數據。其中,「美元在人民幣匯率指數中的權重被下調至21.59%,日元權重下調至11.16%」,但卻將歐元權重上調至17.40%,其他各種貨幣的權重也做了相應調整。
雖然美元在人民幣指數籃子中的影響力有所下滑,但與其他貨幣相比,美元仍是影響人民幣指數變動的最大因素(歐元排第二)。這主要是因為,美元仍是當世界影響程度最高的貨幣,並且美國與我國的貿易數量、聯繫程度仍然是很高的。
有意思的是,英國雖然在全球具備較高的地位,英鎊在全球貨幣格局中也經過的第三或第四名,但英國與我國的經貿聯繫卻低於韓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俄羅斯等國。因此,英鎊獲得的權重並不突出,只有2.75%。
美元指數中,有人民幣嗎?
看完了人民幣匯率指數籃子中的各類貨幣以及相關權重,相信很多網友會想知道「美元指數中,有人民幣嗎」——答案是沒有的!當前美元指數盯著的貨幣只有六種,分別是歐元,權重高達57.6%;日元,權重為13.6%。
還有英鎊,權重為11.9%;加拿大元(加元),權重為9.1%;瑞典克朗,權重為4.2%;瑞士法郎,權重為3.6%——沒有人民幣,我們對美元指數影響力為零,而美元卻對人民幣有很大的影響力。那問題來了,為什麼美元指數籃子中沒有咱們國家的人民幣呢?
在1973年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之前,美元是盯著黃金的,是一種金本位的貨幣。但1973年之後,美元不再盯著黃金,改成浮動匯率制度,於是就盯著「當時10個西方國家的貨幣」。
到了1999年歐元問世,德國、法國、義大利等國的貨幣統一更改為歐元。於是,將這些國家的貨幣權重都轉移給了歐元,使得美元指數中「歐元權重擴大至57.6%」。之後,美元指數未曾出現大的修改。
因此,歷史因素是「美元指數中沒有人民幣的最重要原因」。當然了,這也從側面說明當前的人民幣國際化程度仍不足。如果我們的人民幣在全球影響力達到很高的程度,相信美國會將人民幣納入的——即人民幣國際化程度不足,算第二個重要原因吧。網友們還能想到更多的原因嗎?本文由【南生】整理並撰寫,無授權請勿轉載、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