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的心》:感受繪本力量,教你3招,搞定3—6歲閱讀黃金期

2020-09-03 壹九壹十

2020年4月23日,是第25個「世界讀書日」,全稱「世界圖書與版權日」。每年的這一天,世界一百多個國家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慶祝和圖書宣傳活動 。在今年這個特殊的居家抗疫時期,「好讀書、讀好書」更是一個好的選擇。

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曾說:「讀書對於我來說,是驅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沒有一種苦惱是讀書所不能驅散的。」

中國有句古話:「三日不讀書,便覺語言無味,面目可憎」,或許有些誇張,但充分說明了讀書這件事的重要性,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父母在孩子嬰兒期,就為其讀童話、誦兒歌。美妙的閱讀感受,就藏在我們與幼兒的每一次親子閱讀中。

所以,在「世界讀書日」這一天,我選擇和5歲的孩子再一次共讀《媽媽的心》,用心感受繪本閱讀的力量,並教你3招實測有效的辦法,幫你搞定孩子閱讀問題。

《媽媽的心》封面封底


01

《媽媽的心》是一本溫暖的書

繪本《媽媽的心》是一本溫暖的書,引進自葡萄牙,曾獲2013年博洛尼亞國際兒童書展最佳兒童出版社大獎(歐洲區),LER雜誌童書設計獎,併入圍韓國CJ國際繪本大賞。

這是一本寫給3—6歲幼兒的書,講述了一位母親最溫柔的愛。作者將「媽媽的心」當做是一個單獨的生命體,它的喜怒哀樂都跟孩子聯繫在一起。文字描寫雖通俗易懂,卻令人感動。

繪本開頭是這樣的:

媽媽的心,不僅僅是一團不停跳動的肌肉,

更是一個神奇的地方,會發生最不可思議的事情。

仿佛有那麼一根很細很細,若有若無的絲線,把媽媽的心同孩子的心緊緊相連。緊緊相連。


《媽媽的心》內頁1

我們常說,媽媽對孩子的愛是「大愛無言」,其實這不僅是中國的媽媽們不善於直接的表達,而且相對於說出來,媽媽更願意通過生活裡的點滴行動來告訴孩子:這是我愛你的方式。

而這本具有現代感的,展現媽媽和孩子之間關係的繪本,不僅能夠觸動媽媽心裡最柔軟的地方,更是能夠讓孩子把媽媽的愛「讀」出來。

讓孩子理解,媽媽的心裡每天都在想些什麼。「當我開懷大笑的時候,媽媽的心是怎樣的?當我難過悲傷的時候,媽媽的心是怎樣的? 當我生病的時候,媽媽的心是怎樣的?當我調皮搗蛋的時候,媽媽的心是怎樣的?」孩子其實也很在意媽媽的感受。

《媽媽的心》內頁2

當我和孩子一起讀完一遍繪本後,她沒有走開,而是從頭開始,自己又翻看著讀了起來。我想,她正在通過繪本走進媽媽的心,去體會媽媽對自己的愛,那種愛是那麼純粹、勇敢和無私。


02

從繪本中讀出文字力量和藝術價值

(1)文字力量:用排比連續畫面,用比喻形象表達。

文字有聚焦、穿引故事線的作用,在繪本中能引導我們把眼睛放到作者最想讓人關注的地方。尤其在表現心理活動、人物情感、思考感悟等一些比較抽象的東西時,文字提供的信息更明確,不僅能指明故事點,還能表達畫外之意。

羅蘭•巴特說過:「文本引導讀者在意象眾多可能的意指(signified)中做選擇,使他能夠避免這些、接受那些……將讀者導向事先選擇好的意義上。」

在繪本中,圖畫所提供的信息往往是發散的,而文字所提供的信息則往往是明確的。繪本《媽媽的心》文字簡潔、信息明確,用排比的形式,讓文字串聯起整個畫面;用各種形象的比喻,表達情感,幫助幼兒理解。

當孩子難過悲傷,媽媽的心也跟著碎了,像魚缸摔了一地。

當孩子生病,媽媽的心會軟弱得如同果凍,而且變得十分窄小。

當孩子不慎在人群中走失,媽媽的心就像掉進了冰窟窿一樣。

如果媽媽很久見不到孩子,她的心會慢慢生鏽。

可是到了放學接孩子的時間,媽媽的心就像噴氣式飛機一樣,早早就飛到了幼兒園。

……

《媽媽的心》內頁3

《媽媽的心》內頁4

所以,此繪本非常適合3—6歲幼兒去閱讀。這也體現了繪本文字的重要性。

日本繪本之父松居直曾在《繪本之力》中指出,對於孩子來說,文字即是語言,講給孩子的故事,要寫得如眼前發生一樣,這是很難的。但真正好的文字語言,卻可以讓孩子從已有的畫面中看到、聽到、捕捉到更加細微的畫面感,腦補出繪本中沒有的畫面,故事自然就連起來了。

就如繪本《愛心樹》,以隱喻的手法,講述了一段施與受、愛與被愛的故事,讓我們窺見了生活中的許多人。在這個故事中,「大樹很快樂」這句話一共出現了5次,作者巧妙地將它們放置在不同的前後語境之中,簡簡單單一句話就寫出了不同的味道。

這就是繪本中文字的力量。

《媽媽的心》內頁5

(2)藝術價值:畫風獨樹一幟,情感表達鮮明。

繪本是一種視覺的藝術,構圖、色彩、圖像,很多時候都帶有特定指向的意義,藝術總能把生命中不易具體說明白的事物表達清楚。而繪本的重心,一定是圖畫。圖畫表面上是用眼睛看的,實際上它能夠引發各種感官共同感受,給人情感和心靈的啟發。

3—6歲幼兒充滿好奇心,感官敏銳,當父母陪伴他們閱讀繪本時,通過引導思考畫中含義,就能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文字所表達的意思,體會繪本所傳達的情感,也能慢慢培養起孩子的藝術素養。

《媽媽的心》繪畫作者貝爾納多•卡瓦略是葡萄牙童書插畫家、編輯,作品獲得過萊比錫書籍藝術基金會「世界最佳圖書設計提名獎」、「葡萄牙國家插畫獎」等諸多獎項。繪本中,畫面線條簡單、畫風簡潔,主要用大色塊對比和象徵的方法,作者通過獨樹一幟的畫風,區別於傳統用繪畫來表現母子間的親情的繪本,情感表達更加鮮明,更加強烈。

《媽媽的心》內頁6

《媽媽的心》色彩運用極其乾淨,要麼是熾烈的純色大色塊對比,要麼是沒有色彩傾向的黑白色呈現。當媽媽感受到孩子的喜怒哀樂,媽媽的心就像橙色、紅色、藍色這些純粹熾烈的顏色一樣鮮豔;當孩子生病、受傷、媽媽搞不懂孩子的時候,媽媽的心也會失去顏色……

這種「別有用心」的設計,就是用藝術化的手段,來表現媽媽對孩子的心是最為純粹的,沒有一丁點的雜質。而鮮豔的大色塊也表達了母子間感情的熾烈。

繪本中的畫面是一種非常具象,但又具有抽象性的藝術表達方式。幼兒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往往容易被畫面中顏色吸引,尤其是這樣對比強烈的大色塊。所以,我們在親子閱讀時,可以引導幼兒去探索色彩背後的隱喻信息,拓展幼兒的閱讀想像空間。

《媽媽的心》內頁7

直到一口氣讀了3遍《媽媽的心》,孩子才愛不釋手地放下了,眼中閃爍著光芒,一邊喊「媽媽」,一邊一頭扎進我的懷裡。我立即回以深切的擁抱,因為我知道,她讀懂了媽媽的愛。

這就是繪本閱讀的魅力,必須適時為孩子開啟閱讀之門!


03

擁抱繪本閱讀黃金期,開啟閱讀好習慣

3—6歲是幼兒熱烈擁抱繪本的黃金期。對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繪本不但能帶給他們快樂的感受,也是他們重要的學習渠道。在這個成長階段,有趣的故事和藝術的圖畫,就如磁鐵一樣,深深地吸引著幼兒的目光,並虜獲了他們的心。

讀書,就是在智慧世界裡的一次次旅行,在知識海洋裡的一次次遨遊。

就如莎士比亞名言: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

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

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想要為孩子開啟閱讀的好習慣,就從親子共讀繪本開始。事實上,和3~6歲的幼兒共讀是件非常快樂的事,他們往往會熱情地表達特殊的幽默感,興奮地關注著每一個小細節。如,在讀《媽媽的心》時,孩子認真讀完給我大大的擁抱,我就很容易從中得到情感共鳴,這種感受很幸福。

《媽媽的心》內頁8

那到底該如何共讀繪本呢?教你3招,一起來發現繪本閱讀之美。

(1)學會立體化閱讀,實現繪本價值。

陪伴孩子進行立體化閱讀,主要從五個角度進行。

聽:一種是讀給孩子聽,另一種是讓孩子聽音頻,建議父母自己錄音頻,好處是聲音孩子熟悉,聽起來更親切。

讀:從聽繪本到和孩子共讀,再逐漸到孩子獨立自主閱讀。

畫:讓孩子將繪本故事畫下來,讓創造力和想像力最大化地發揮。

說:鼓勵孩子把自己畫的故事說出來,鍛鍊自信心。

演:再進一步,用肢體語言幫助演繹故事內容,並表達自己的情感。

對於3—6歲的幼兒,最優化的繪本閱讀,應該是不以識字、講道理為目的的,而是要用立體化的閱讀方式,幫助孩子讀懂繪本,愛上閱讀,才能實現繪本閱讀的真正價值。


《媽媽的心》內頁9

(2)先讀繪本中的圖畫,再讀文字。

每一本好繪本都是圖文合奏的典範,那一幅幅插畫,構圖精巧、線條流暢、色彩斑斕、意韻深遠,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繪畫作品的藝術之美,所傳達出來的意境,及情感的震撼。

就如《媽媽的心》獨樹一幟的圖畫,就是一種獨創性的藝術,畫面雖簡單,但蘊含著深刻的情感,這就是繪本之美、藝術之美。

松居直在《如何給孩子讀繪本》中提到:繪本裡有兩種語言:文和圖。誰都知道文是一種語言,也能用來閱讀。但對圖的理解,往往只停留在可以用眼睛看,或頂多拿來鑑賞的程度。實際上,繪本中的圖也可以拿來讀,作為語言來讀。即使是抽象畫,也能讀出豐富的語言。

《如何給孩子讀繪本》指導我們,在拿到繪本後,第一遍先一個畫面一個畫面地仔細閱讀,讀細節;第二遍留意畫面的連續和變化,即故事的流暢性、完整性和戲劇效果;第三遍再來大聲朗讀文字。

對於3—6歲的幼兒,雖識字量有限,但並不妨礙他們通讀繪本。因為孩子可以通過插畫讀懂故事,享受故事。

所以,當孩子獨立閱讀《媽媽的心》的時候,我並沒有嘗試去幫她讀文字,而是什麼也不做,就靜靜地陪伴在她的身邊,給她空間去自由感受和體會。

《媽媽的心》內頁10

(3)選擇適合3—6歲年齡段的繪本,更要「對症下藥」。

市面上的繪本不計其數、越來越多,選繪本、買繪本,也是一門很大的學問。

A.按照孩子的年齡段選擇繪本

3—4歲,是孩子語言敏感期和理解能力發展期,是培養孩子閱讀能力的關鍵期。

4—5歲,是孩子活潑好動期,整天蹦蹦跳跳個沒完,他們可以憑藉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的聯想來進行思維。

5—6歲,是幼兒口頭語言發展的最佳期,詞彙更加豐富,可以與人自由地進行言語交流。

總體而言,適合3-6歲幼兒閱讀的繪本,最好更偏重圖畫多、有趣的、跟情緒感受相關的;最好要先關注感受,再解決問題;重視情緒感受,勝過重視知識技能的學習。比如:《小藍和小黃》《媽媽的心》《猜猜我有多愛你》《花婆婆》《小黑魚》《鴨子騎車記》《我爸爸》《我媽媽》等。

《媽媽的心》內頁11

B.根據孩子的個別情況選擇繪本

按年齡段選擇繪本之後,我們還可以根據孩子的行為模式、習慣引導等選擇繪本。

比如,孩子經常做出一些錯誤的行為,可以讀《大衛,不可以》,幫助糾正壞習慣。作為父母,雖然被大衛一樣的孩子鬧得雞犬不寧,卻也不能忘記像大衛的媽媽一樣,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永遠保持對孩子的愛,但不接受他錯誤的行為。

再比如,某段時間孩子特別愛哭,可以讀《眼淚海》,開導孩子的同時,還能教導家長,允許孩子哭泣,允許孩子生氣,帶領孩子在錯誤中學習。

而在面對孩子情緒問題的時候,可以通過《菲菲生氣了》《生氣的亞瑟》這樣的繪本來幫助引導。

一本本繪本就是一個個生動精緻的圖畫故事,擁有令成人難以置信的能量,可以幫助孩子糾正行為規範,修復心靈創傷,引導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長。

《媽媽的心》內頁12


04

總結一下

再與5歲幼兒共讀《媽媽的心》,繪本的力量顯而易見。

而繪本閱讀的關鍵,就在於啟發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在心裡埋下一顆閱讀的種子,逐漸養成終生閱讀的好習慣。

那麼,如何幫助孩子擁抱3—6歲繪本閱讀黃金期?請記住這3招。

(1)學會立體化閱讀;

(2)先讀繪本中的圖畫,再讀文字;

(3)選擇適合3—6歲年齡段的繪本,更要「對症下藥」。

好的繪本不僅僅是在講述一個故事,同時在幫助提升孩子的觀察力,豐富他們的想像力,升華他們的精神境界。孩子在與繪本進行心靈對話中,在閃爍著人性光輝、充滿大自然的和諧和童真童趣的字裡行間徜徉時,必定會開闊眼界、豐富內心、健全人格、茁壯成長。


(本文為原創作品,文中圖片均由拍攝並編輯。)

相關焦點

  • 親子共讀《媽媽的心》:教你3招,讓繪本開啟3—6歲閱讀黃金期
    美妙的閱讀感受,就藏在我們與幼兒的每一次親子閱讀中。所以,在「世界讀書日」這一天,我選擇和5歲的孩子再一次共讀《媽媽的心》,用心感受繪本閱讀的力量,並教你3招實測有效的辦法,幫你搞定孩子閱讀問題。03擁抱繪本閱讀黃金期,開啟閱讀好習慣3—6歲是幼兒熱烈擁抱繪本的黃金期。
  • 親子繪本閱讀:感受愛與美的力量,適時開啟孩子閱讀之門
    3-6歲是親子閱讀和大量閱讀的黃金時期,一定要抓住,這會讓孩子受益終身。法國啟蒙思想家孟德斯鳩曾說:「讀書對於我來說是驅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沒有一種苦惱是讀書所不能驅散的。」 3-6歲這個成長階段的孩子,非常適合讀一些圖畫幅面大、細節內容多的繪本。
  • 3-6歲是孩子記憶力發展的黃金期,父母要幫孩子抓住機會
    記憶力發展黃金期要想從小培養好子女,就要注重記憶力的培養,而培養孩子的記憶力,切不可錯過黃金期。研究數據顯示,寶寶的記憶力發展黃金期比大人預想的早很多,2-4歲就是一個黃金期,家長可以用這些方法讓孩子記憶力超群。
  • 繪本,最適合3—6歲孩子讀的書
    3—6歲,是激發孩子閱讀興趣,培養孩子閱讀習慣的寶貴時期,而繪本,就是最適合他們閱讀的書。根據這個年齡段孩子的成長特點,我們可以為孩子選擇5類繪本,進行親子閱讀。一是培養孩子認知和行為習慣,讓孩子從繪本裡了解更多的知識,養成更好的生活習慣;二是感受親情和愛的力量,通過繪本能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如此愛我,閱讀讓我們更加親近;三是學會情緒認知和管理,讓孩子能正確認識到不同情緒的存在和管理方式;四是通過吟誦薰陶語感,提高語言表達能力;五是用益智遊戲益智促進交流,激發起孩子對閱讀的持久興趣。
  • 0-3歲分齡閱讀繪本,硬核乾貨(推薦收藏)
    0-3歲繪本大致有這幾種功能分類:0-2歲:認識書、洞洞書、手偶書、觸摸書、遊戲書2-3歲:圖畫書、百科、益智啟蒙、文學類、語言類接下來,咱們就結合以上2個標準,給新手爸媽們介紹下,不同月齡的寶寶適合閱讀哪些繪本書目。
  • 0-6歲是孩子「閱讀黃金期」,抓住時機,培養孩子獨立閱讀能力
    貝貝出生後確實比同齡的孩子說話要早,另外,對語言也非常敏感,很喜歡聽媽媽讀書講故事。不久後,貝貝就可以配合媽媽進行親子閱讀了,母女倆配合非常默契,每天睡覺前都要閱讀繪本,貝貝在母親的引導下積極思考問題。
  • 寒假推薦給3-6歲孩子的繪本書
    我不想和媽媽分開;我為什麼不能發脾氣……等等,面對這些問題,家長們知道應該如何引導嗎? 下面我們鄭重推薦一些世界上獲獎的,適合3-6歲孩子的繪本書,各種類型的都有,幫助解決孩子們的一些問題。繪本故事書推薦  (3-6歲)斯凱瑞金色童書作者:(美)理察·斯凱瑞適讀年齡:3-6歲必讀理由:
  • 給孩子的繪本故事書推薦(3-6歲)
    下面是給孩子的繪本故事書推薦  (3-6歲)斯凱瑞金色童書作者:(美)慶子·凱薩茲 適讀年齡:3-6歲必讀理由:美國著名繪本作家慶子·凱薩滋的經典繪本,一套4冊,包含《狼大叔的紅燜雞》、《秋秋找媽媽》、《豬先生去野餐》、《最強大的勇士》。
  • 3-6歲繪本推薦及理由,建議收藏
    下面是給孩子的繪本故事書推薦 (3-6歲)斯凱瑞金色童書讓我們的孩子通過幻想的力量,緩解負面情緒,使內心的情感得到宣洩和淨化,與自己和解,與世界和解!此版本是桑達克高度認可的50周年紀念版本,由著名繪本研究者、翻譯家宋珮傾情翻譯。
  • 李玫瑾:3-6歲前是性格養成黃金期,這3招可以幫孩子塑造好性格
    李玫瑾:3-6歲前是性格養成黃金期,這3招可以幫孩子塑造好性格!人民公安大學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說:3-6歲前是性格養成的黃金時期,在這一階段,如果父母會引導、教育孩子,培養孩子完善的人格,那麼他這一輩子都會順遂幸福。再加上自己的努力,成大器的機率很大。
  • 幼兒園園長推薦:抓住3-6歲閱讀黃金期,智慧媽媽選擇這4類書
    在孩子3-6歲這個階段,正是孩子大腦最好的填充期,孩子自我意識形成,開始對自我價值有需求,並且此時模仿能力是最強的,好奇心,求知慾都非常旺盛。就像海綿吸水一樣,不斷汲取知識的養分。並且現在教育改革「大語文」時代到來,幼升小有考試看圖說話,小升初有名著鑑賞等等,而且老師都要求每天閱讀打卡,所以3-6歲閱讀黃金期一定要抓住,為孩子上學打基礎。
  • 5年裡給娃讀了700多本繪本!附0-1、1-3、3-6歲繪本清單推薦
    你們給娃選繪本,可以按照上面的經驗給娃選書,踩坑機率會減低很多。之前也給媽媽們推薦過不少繪本書單(戳標題可回看):《書單推薦│這兩年我買過這些「好看不貴」的獨立繪本,分享給你們》《帶娃逛北京BIBF繪本展,這份攻略教你省力又省錢!》《這些不能開團的繪本,我想推薦給你》這兩年又發現了不少好的繪本,再給大家系統整理一下書單。
  • 抓住孩子0~3歲的大腦發育黃金期!牢記這6點,寶寶更聰明
    至今仍有很多人認為,寶寶聰不聰明是天生的,由父母的基因決定,不必過早幹預,以至錯失了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影響一生。到了1歲,大腦重量是出生時的2倍,是成人大腦重量的50%;2歲時的大腦重量已經是成人的75%;3歲時便是成人的80%。0~3歲寶寶的大腦發育之快,直接影響自身的智力、體能和個性,是寶寶智力發育的黃金期。
  • 抓住3-6歲兒童「閱讀腦」成長關鍵期,點燃孩子閱讀興趣
    相關研究發現,3~6 歲兒童大腦發育迅速,這一階段被稱為「閱讀前階段」,家長需要做的就是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淘淘是個調皮的孩子,媽媽整天說他上躥下跳,根本坐不住,可是只要媽媽給淘淘拿來他最愛的汽車圖書,淘淘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一坐一個多小時,看書看得入迷。
  • 孩子的閱讀黃金期只有6年,請一定不要錯過!
    我們都知道,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各個階段存在著不同的關鍵期,語言發展的關鍵期是0-6歲,這六年也被稱為「閱讀黃金期」。著名幼兒教育理論家和實踐家蒙臺梭利博士認為語言是自然賦予人類的一種本能,嬰兒生命內在有一種自發力量,讓語言在他們尚不能表達和自由活動時,就開始被吸收、儲藏。
  • 3-6歲是幼兒語言發展的黃金期,家長千萬別錯過了
    而人一生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就是3-6歲的幼兒階段,這個階段的語言學習與發展,奠定了孩子日後的語言能力基礎。如果家長能夠把握住3-6歲這個幼兒語言發展的黃金期,那麼孩子的一生都將因此受益。一方面,孩子懂得通過語言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更能贏得他人的理解和信任,幫助孩子更加自信;另一方面,孩子也會通過語言理解他人的感受、見解、想法,有助孩子的學習和知識吸收,幫助孩子更加進步。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談談如何把握住3-6歲這個幼兒語言發展的黃金期,助力孩子語言飛速發展。
  • 0~6歲是孩子語言發展黃金期,怕錯過怎麼辦?
    孩子2~3歲的時候,便會進入語言發展爆發期。不但喜歡自言自語,也特別會模仿成人說話。爸爸媽媽還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電視節目,通過開放性問題引導寶寶發表自己的觀點看法、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5~6歲寶寶在成人正確的教育與引導下,能夠發清全部語音,聽懂一些較為複雜的句子,理解一段話的意思。即進入語言發展黃金期。
  • 聰明的媽媽,才不會跟孩子講道理!教你三招搞定2歲寶寶的壞脾氣
    相信當過媽媽的人都有這樣的一個感覺,「寶寶2歲了」這五個字仿佛是最短的「恐怖」故事,那種隨時隨地上演的情緒崩潰,那種莫名其妙的哭天搶地,讓很多家長手足無措。這個時代已經不講究「棍棒底下出孝子」了,為了安撫這可怕的兩歲寶寶,很多有耐心的媽媽會不厭其煩地跟娃講道理,結果就是沒有結果。只能說這種媽媽是很有耐心,但是卻不聰明!
  • 6歲前是數學啟蒙的黃金期,3個方法,讓孩子成為數學「小天才」
    要說家長最擔心孩子哪個科目,相信大多數家長都會想到數學,其實,孩子之所以數學不好,多半是家長忽略了孩子數學啟蒙的黃金期!數學啟蒙不只是讓孩子數數,而且你就算讓孩子學會了從1數到100也沒有任何的意義,因為孩子可能連4和8哪個大都不知道,更不知道10的左右是什麼數字,教孩子數數僅僅是啟蒙中最小的一部分。
  • 孩子3歲早教黃金期,記住10個字,給你事半功倍的效果
    每天會有很多網友給我留言,諮詢孩子的一些相關問題,有的網友,希望提供一些快速的、立竿見影的方法,教養孩子是一個長期過程,沒有一招制勝的秘籍,但通過大家的反饋,我希望父母們,一定要抓住3歲前教養孩子的黃金期,同時也一定要記住這10個字,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您的孩子正處於這個年齡,這篇文章建議您一定要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