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祖輩輩傳下來的10句老話,超經典,百讀不厭!

2020-12-20 國學筱豆芽

祖祖輩輩傳下來的10句老話,超經典,百讀不厭。

1. 打殺人償命,氣殺人不償命。

打死人按律應判死罪,氣死人卻無律法使其償命。

2. 惡貫不可滿,強壯不可恃。

貫:古時串錢的繩子。線串滿了,就要取下用掉。喻作惡過分。意味壞事不可做絕,一時的強大也不足以永遠倚仗。

3. 風裡言,風裡語。

指沒有根據的或不確切的傳聞。也指私下散布的流言蜚語。

4. 父母的家當,兒一分,女一分。

家當:家產。指父母的遺產,兒子、女兒各有一份。

5. 婦去夫無家,夫去婦無主。

去:離開。一旦婦人離去,丈夫也就沒有了家,丈夫離開了,婦人也就失去了依靠。指家庭中妻子、丈夫都不可或缺。

6. 得飽家常飯,衝寒粗布衣。

衝:抵擋。勸人惜福知足不忘本,不慕虛榮。

7. 墩葫蘆,摔馬杓。

墩:即蹾,重重地往下放。葫蘆:指葫蘆做的水瓢。馬杓:盛飯用的大勺,多為木製。指摔打家具以發洩心中的怒氣。指發怒、生氣。

8. 冬裡無雪,春裡缺雨。

北方地方氣候,冬天裡若不下雪,來年春天裡雨水就稀少。

9. 倒吊兩三日,要點墨水也沒有。

墨水:俗言學問多為喝墨水多。把人倒吊兩三天,口裡也吐不出一點墨水。比喻毫無學問。

10. 赴席不吃肉,不如在家瘦。

宴席上多肉食,與家裡相對清淡的飯菜來說更易使人發胖。意謂參加宴席不吃肉,來幹什麼?比喻到特定場合,就要做特定的事。

相關焦點

  • 祖祖輩輩傳下來的12句歇後語,話雖糙,但理不糙
    祖祖輩輩傳下來的12句歇後語,話雖糙,但理不糙 1. 包公斬包勉——正人先正己 包勉:包公的侄子。指要想讓別人遵紀守法,自己首先要做到。 2.
  • 祖祖輩輩傳下來的10句老話,話粗理不粗!
    10、人在世上練,刀在石上磨。翻譯:人要經歷世事,經過磨練才懂得道理,才能成就事業。刀要在石頭上磨礪才能鋒利。感悟: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 《菜根譚》精華10句,經典透徹,百讀不厭
    《菜根譚》精華10句,經典透徹,百讀不厭1. 德者,才之主。出自明·洪應明《菜根譚》。品德是才學的主人。10. 貧家淨掃地,貧女淨梳頭,景色雖不豔麗,氣度自是風雅。士君子一當窮愁寥落,奈何輒自廢弛哉!出自明·洪應明《菜根譚·閒適》。貧窮的家庭房子乾淨,貧窮家庭的女兒頭髮乾淨,擺設和穿著雖然不算豪華豔麗,卻有脫俗高雅的感覺。所以,有才華的人一旦處於困境中,也無需自暴自棄,一切困難都會過去的!
  • 十句農村經典老話,句句經典,你都聽過嗎?
    在農村有很多經典的老話,這些都是農民們智慧的結晶,也被大多數農民所接受,成為大家常說的經典語錄。這些老話雖然來自民間,但也是農村老一輩人的智慧的精髓,經歷了歲月的洗禮,這些老話一代代傳承下來,很多都成為了農民生活中的必備常識。1、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
  • 農村20句經典俗語,句句精闢,百讀不厭!
    農村20句經典俗語,句句精闢,百讀不厭。1. 可為知者道,難為俗人言。可以向明智者說,卻難以與庸俗的人談。2. 恨如頭醋。10. 趨時則吉,違眾則危。順應大勢、跟上潮流就吉利;違背大多數人的意志就危險。11. 牆頭一蔸草,風吹兩邊倒。比喻立場不穩,容易動搖。12. 望天的日子遠,入地的日子近。
  • 中國古代10句經典勵志名言,百讀不厭!
    這句話比喻平凡的人哪裡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句中以「燕雀」比喻見識短淺的人,以「鴻鵠」比喻有遠大的志向的人。3、人無善志,雖勇必傷。出自《淮南子·主術訓》。一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志向,即使很勇敢,也必會受到挫折而失敗。這句話說明人不能胸無大志而單靠匹夫之勇。
  • 《離騷》裡的10條經典句子,富含哲理,百讀不厭
    《離騷》裡的10條經典句子,富含哲理,百讀不厭。1. 紛總總其離合兮,斑陸離其上下。出自戰國·楚·屈原《離騷》。此句即「光怪陸離」的由來,形容顏色紛繁雜亂。2. 回朕車以復路兮,及行迷之未遠。出自《楚辭·離騷》迷途指迷失道路。指迷失了道路之後,知道後再返回來。比喻在錯誤的道路上醒悟過來,不再繼續下去,知道改正。3. 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
  • 10句古代民間諺語老話,句句經典深刻!
    自古農民通過自身的經歷和睿智的觀察,總結出了一句句對自然和人性概述精準且現實的農村老話,一代代的流傳下來,至今仍然受用。怪不得現代人都說「智慧來自民間」,不得不佩服勞動人民的智慧。一、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 《公羊傳》濃縮的10句精華,句句經典,刻骨銘心
    《公羊傳》濃縮的10句精華,句句經典,刻骨銘心《春秋公羊傳》簡稱《公羊傳》,是《春秋》三傳之一,為儒家經典之一,上起魯隱公元年,止於魯哀公十四年
  • 古人10句經典老話,教你如何為人處世!
    這句老話提示我們要注重保護自己,防範小人。4.久住令人賤,頻來親也疏。【釋義】在別人家住久了,難免會遭到嫌棄。往來過於頻繁,即使再親近的人也會感到倦煩而疏遠。5.守口如瓶,防意如誠;寧可負我,切莫負人。
  • 老祖宗8句經典老話,言簡意深,值得收藏一輩子!
    老祖宗8句經典老話,言簡意深,值得收藏一輩子。1. 理治君子,法治小人。一作:理治好人,法治壞人。
  • 農村老話:「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是什麼意思?
    在我的老家農村,村民們從古至今世世代代以種田為生,千百年來鄉間勞作之中總是會總結出很許多具有科學依據的老話諺語。這些靠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經驗被後世口口相傳,被廣大人民所傳唱。不過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些大多數都已經被人遺忘,接下來這些俗語,你能看懂多少呢?
  • 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有道理嗎?
    今天要分享的這句「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下面就來一起看看這句話作何解釋吧!農村老話「大屋摞小屋,三年二年哭」,是啥意思呢?這句俗語有道理嗎?看看大家怎麼說?@李阿冰雖然俗語「大屋摞小屋,三年兩年哭」有點誇張,但是卻很有道理。
  • 高適很經典的一首唐詩,第三句更是一語雙關的妙句,讓人百讀不厭
    原題:高適很經典的一首唐詩,第三句更是一語雙關的妙句,讓人百讀不厭盛唐時期,國泰民安。在此期間,一首首著名的唐詩也如雨後春筍般地湧現出來。比如王翰經典的《涼州詞》,「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徵戰幾人回。」今天小編要給大家推薦的也是唐朝著名的邊塞詩詩人高適寫的一首經典唐詩,在這首詩中高適用詞清快、豪放,而且詩中虛景、實景皆有,其中第三句更是一語雙關的妙句,讓人百讀不厭!那麼我們就一起來欣賞下這首唐詩《塞上聽吹笛》!
  • 老祖宗流傳至今的10句老話,務下學而上達,毋舍近而趨遠
    老祖宗流傳至今的10句老話,務下學而上達,毋舍近而趨遠1. 壁有縫,牆有耳。語見《管子·君臣下》:「牆有耳,伏寇在側。牆有耳者,微謀外洩之謂也。」這句的意思是:要下學人事而上達天理。後句見《後漢書·臧宮傳》:「舍近謀遠者,勞而無功;舍遠謀近者,逸而有終。」4. 量入為出,湊少成多;前句見《禮記·王制》:「冢宰治國用,必於歲之抄,五穀皆入,然後制國用,量入以為出。」是說根據收入的數量來決定支出的多少。後句見《漢書·董仲舒傳》:「臣聞眾少成多,積小致鉅。」
  • 老祖宗留下的8句老話,簡短經典,句句都是大實話!
    老祖宗留下的8句老話,簡短經典,句句都是大實話。1、吃力不賺錢,賺錢不吃力。吃力:費力氣。意謂幹體力活的掙不到錢,掙到錢的都不是幹體力活的。
  • 100句世界名人金句,百讀不厭,永世經典!
    1. 生活總是讓我們遍體鱗傷,但到後來,那些受傷的地方一定會變成我們最強壯的地方。2.11. 不要放棄你的幻想。當幻想沒有了以後,你還可以生存,但是你雖生猶死。12.31. 被人揭下面具是一種失敗,自己揭下面具卻是一種勝利。32.
  • 口口相傳的人生經驗、受益一生的老話——老人言
    讓你受益一生的老話——老人言俗話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做事之前先做人,處事之前先懂事。…………不立文字的草根經典語言,口口相傳的人生經驗,流傳千古的處世智慧。五千年代代相傳,祖祖輩輩的人生總結。先輩用經驗和實踐留下的忠告,你聽了終身受益,聽了不會吃虧。
  • 「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傳子孫」,老話要告訴我們什麼道理?
    而說到農村裡最值得繼續傳承下去的,則屬於農村的文化了,其中俗語、老話就是農村文化中的重要部分,其歷經數百年,甚至近千年依然還在流傳,可見其也是具有很高價值的。這些農村的老話,不比其他的文化,都是通過老百姓的口口相傳,也是老祖宗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有好些就凝結著老祖宗做人的智慧與處世之道,還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 農村老人常說「父子不同舟,酒是色媒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不過很多人即使討厭農村人的封建守舊,但是對於農村老人講的一些老話,還是很認同的。農村的一些老話俗語也出現在我們的課本中,不過大多數是關於天氣和節氣,也算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了,在以前還沒有天氣預報的時候,農村人往往根據自然現象來推測天氣,做好防禦措施,像「蜻蜓飛的低,出門戴鬥笠」、「螞蟻搬家天將雨」、「魚兒出水跳,風雨要來到」等,這些俗語被農村人祖祖輩輩傳下來,一直到今天,即使有了天氣預報,人們也會相信這些老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