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當上爸媽後,孩子自然是心肝寶貝,作為父母都希望給孩子最好的生活,讓孩子上最好的學校。為此,在職場中努力奮鬥,帶孩子事情上難免會有些分身乏術,想到現在流行「隔代親」,搬來孩子的奶奶也不失為是一件壞事。
然而年輕父母們不知道的是,在奶奶圈裡「假帶娃」興起,看似老人在帶娃但根本沒有付出實際行動,甚至還會因為這3種方式讓孩子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還在認為「隔代親」的年輕父母,長點心吧。
前幾天,閨蜜小王向我吐槽,小王婚後十分幸福生了一對雙胞胎,由於帶兩個寶寶過於辛苦,小王和老公商量把二寶給孩子奶奶帶,小王帶老大。
可有一次小王無意間發現孩子奶奶是假帶娃,不是打麻將時抱著娃,就是給娃看手機幹別的事,還從來不給娃洗漱。小王每次讓孩子奶奶帶二寶多出去走一走,到最後都得給小王送回來。
事實上,老人帶娃一心多用,或許是因為沒有過多的精力,也或許是不知道怎麼帶,但發生任何事情都是有原因的。如果年輕父母發現老人的這種現象,及時和老人溝通,真的沒有這個精力,再和家人調整帶娃方案,別拿孩子的未來做賭注。
隨著生活壓力逐漸加大,年輕人把更多時間精力放在了工作上,只能下班到家才能陪孩子2~3個小時。
小張的家庭亦是如此,白天小張和孩他爸出去上班,把孩子交給婆婆帶,但小張詫異的是「孩子都9個月了,為什麼還不知道爸爸、媽媽怎麼說?」後來和孩子奶奶溝通,原來孩子溝通能力差,多是因為孩子奶奶經常「沉默式」帶娃,平時只是看著孩子卻不和孩子有過多的交流。
而這樣帶娃的後果,通常會延緩孩子語言發展,本是9個月左右就可以說出爸爸媽媽或含糊的詞語,卻造成孩子說話過晚還不願意和其他人交流。
也有一種可能是老人不懂得「科學育兒」,不知道孩子各個階段都應該學習什麼,寶媽都應該及時告訴老人,避免耽誤孩子的日後發展。
很多老人帶娃都十分謹慎, 好不容易帶著孩子出去玩兒,為了保護孩子的安全也會限制他的活動,甚至會包辦孩子的生活。
章蕾婆婆的做法就有點過度了,不僅很少帶孩子出去玩兒,還不讓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玩兒,本是能自理的孩子,孩子奶奶卻親自上陣,小到穿衣服大到餵孩子吃飯。
其實,這位孩子奶奶的方式也屬於「假帶娃」。殊不知,孩子在和多種人群交流的過程中,不僅能豐富交際能力還能從其他孩子身上學到不一樣的知識。
心理學專家和教育學博士俆雲曾說過,父母過於包辦孩子的成長,那麼,遲早有一天孩子不會獨立思考。
今日話題: 你家有「假帶娃」的情況嗎?不妨留言和各位父母說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