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帶娃——媽媽一走,奶奶撒手!從孩子的三大表現就能分辨出來

2020-09-14 萌主媽咪育兒經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現代社會競爭越來越大,年輕人的壓力也越來越重,每天上班已經身心俱疲了,實在是沒有時間、精力再去照顧孩子。老人帶娃也順其自然成為了社會常態,可老人真的會好好帶孩子嗎?答案是不一定。

「隔代親」令人羨慕的同時,也麻痺了一部分家長的眼睛。有一種奶奶「假帶娃」正在上演,媽媽在的時候盡心盡力,媽媽一走奶奶就撒手了,很多媽媽被蒙在鼓裡,耽誤了孩子的成長。

其實,遭受「假帶娃」的孩子早早就對媽媽表現出三大信號,只是媽媽沒有發覺,看看你家孩子是嗎?

假帶娃——媽媽一走,奶奶撒手!從孩子的三大表現就能分辨出來

表現一:晚上不睡覺,可能是白天睡多了!

假帶娃的老人往往只是「帶娃」,只要孩子安靜、不哭、不餓就萬事大吉,睡覺就成了最好的哄娃方式。

孩子睡覺的時候奶奶也可以休息,還不用擔心孩子自己跑出去發生危險,不過白天覺睡多了,晚上就睡不著了。

如果你家的孩子經常晚上不睡覺,可能就是白天時間在睡覺,長此以往打亂了孩子的時差,顛倒的生活作息也會影響父母,耽誤孩子身體白天發育、夜間排毒的規律。

表現二:孩子視力下降,看電子產品太多!

要說最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不是玩具、不是零食,而是手機等電子產品,這也是假帶娃奶奶的一大法寶。

成年人刷手機不知不覺能刷一天,孩子也會對手機上癮,不負責任的老人就會給孩子一部手機,或者打開電視機看動畫片,讓孩子乖乖地呆在一個地方,還不能告訴爸爸媽媽自己玩了手機。

爸爸媽媽一定要關注孩子的視力健康,短時間內下降比較快,可能就是看多了電子產品,即便孩子怕懲罰不說,家長也應該明白。

表現三:喜歡粘著媽媽,明確表示不喜歡奶奶!

孩子雖小也有自己的感受,能夠明確的表現害怕、討厭、生氣等情緒。如果每次媽媽回家孩子都喜歡粘著媽媽,表示不喜歡奶奶,也是老人「假帶娃」的信號。

爸爸媽媽在的時候老人仔細照料孩子,等媽媽走後老人就撒手讓孩子自己去一邊玩,孩子不聽話還會教訓孩子,慢慢的孩子就會害怕嚴肅的奶奶,表現出強烈的不喜歡。

如果你家的孩子也有此現象,一定要追問孩子原因,分辨孩子說的是否真實,再做決定。

遇上老人「假帶娃」,媽媽該怎麼辦?三步教你保護孩子

孩子需要大人照料一般是在3歲前,孩子沒有自理能力,也沒有學校老師照顧。這個時間正值孩子的身體、智力發育的黃金階段。長輩的「假帶娃」耽誤孩子的身體、智力發育,媽媽要及時採取措施。

1)了解真實情況,和老人理智溝通

孩子有以上三大表現時,父母要保持冷靜觀察老人的舉動,詢問孩子的日常生活,確定是否是「假帶娃」。

當確定是老人不負責時,爸爸媽媽要保持理智,看老人是否有難言之隱,還是真的不關心孩子,冷靜地跟老人溝通「帶娃」的重點是陪伴教育。

2)調整帶娃策略,別讓老人全權管理

老人「假帶娃」的背後還有年紀大、體力透支、育兒觀念落後等因素,年輕父母要理解老人的不易,調整帶娃策略。

周末和下班後儘量自己帶娃,給老人放鬆的時間,讓父母高質量的陪伴助力孩子成長,老人也會更加珍惜短暫的帶娃時光。

3)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增強家人意識

「帶娃」重點不是哄孩子玩,而是給予孩子應有的教育,這一觀點要做到全家統一認可。

建議每周為孩子開一個小會,在家庭會議中提出孩子的缺點,家人共同關注糾正。或者吃飯時簡單提一提,逐步的轉變家庭教育觀。

今日話題:你家還有其他「假帶娃」表現嗎?歡迎留言討論。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爸媽一走,奶奶就撒手,老人「假帶娃」讓多少女性沒了工作?
    雖然老人帶孩子也是盡心盡力,但很多時候並不像父母所期待的那樣,一些看似在帶娃的老人其實是在「假帶娃」。爸媽一走,奶奶就撒手,老人「假帶娃」讓寶媽沒了工作琳琳是一名企業高管,這樣一個令人羨慕的職位曾讓她摸爬滾打了多年,所以她非常珍惜。
  • 老人「假帶娃」正流行,孩子三個表現可尋端倪,既傷身高又毀智力
    ,生活成本更是水漲船高,不少雙職工家庭為了經濟利益最大化,只能將孩子給老人來帶,但並不是每一個老人都是真心實意的帶孩子,不少家庭正在經歷著「假帶娃」。於是,露露思考了幾天,決定辭職自己帶娃,讓婆婆回了老家。像露露一樣,媽媽一走,奶奶撒手,經歷假帶娃的寶媽們不在少數,而現在,假帶娃已經成了一種社會常見現象。
  • 有一種帶娃叫奶奶「假帶娃」,不利於孩子的成長,寶媽要妥善處理
    因此,多數老人樂意帶娃,願意幫襯年輕人減輕負擔。只是,可惜的是,有些婆婆帶娃的心很好,但卻總是「幫倒忙」,演變成了「假帶娃」,真添亂啊!假帶娃,幫倒忙,真添亂的奶奶,竟然把娃帶成了這個模樣‍表現一:跟媽媽不親近,只喜歡粘著奶奶奶奶每天帶娃,跟娃之間有了深厚的感情,這本是值得開心的一件事。
  • 孩子奶奶用這三種方式「假帶娃」,不僅容易養成壞習慣還延緩發育
    然而年輕父母們不知道的是,在奶奶圈裡「假帶娃」興起,看似老人在帶娃但根本沒有付出實際行動,甚至還會因為這3種方式讓孩子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還在認為「隔代親」的年輕父母,長點心吧。可有一次小王無意間發現孩子奶奶是假帶娃,不是打麻將時抱著娃,就是給娃看手機幹別的事,還從來不給娃洗漱。小王每次讓孩子奶奶帶二寶多出去走一走,到最後都得給小王送回來。
  • 奶奶「假帶娃」興起,還在認為「隔代親」的年輕父母,長點心吧
    孩子奶奶帶娃「一心多用」:前幾天,閨蜜小王向我吐槽,小王婚後十分幸福生了一對雙胞胎,由於帶兩個寶寶過於辛苦,小王和老公商量把二寶給孩子奶奶帶,小王帶老大。可有一次小王無意間發現孩子奶奶是假帶娃,不是打麻將時抱著娃,就是給娃看手機幹別的事,還從來不給娃洗漱。
  • 為啥開始"流行"姥姥帶娃?爺爺奶奶為啥不帶?原因很無奈
    今日問題:姥姥帶娃,原因無奈還是現實?現在特別&34;姥姥帶娃,比較多的原因傾向於心疼閨女,或者寶媽放心姥姥帶。也有的覺得自己娘家媽說什麼話輕了重了都不會在意,對婆婆多多少少還是有的話沒法說。可是姥姥和奶奶怎麼覺得呢?
  • 孩子由爺爺奶奶帶還是爸爸媽媽帶,6歲後差距明顯,很容易分辨
    公公希望我把孩子放老家上學,我們夫妻兩人在外面掙錢。我婆婆希望我在家一邊顧娃一邊上班,讓老公一個人在外面掙錢。我從小看到那些例子就想,如果兩口子不能在一起,我寧願一輩不結婚,免得各自出軌。如果孩子小的時候就要和父母分開,我寧願不生,不想孩子繼續走我的老路,我做過留守兒童。而我老公說,夫妻不在一起,我結婚幹嘛,生了孩子不管,不給好的教育我生孩子幹嘛?
  • 為啥開始「流行」姥姥帶娃?爺爺奶奶為啥不帶?原因很無奈
    今日問題:姥姥帶娃,原因無奈還是現實?現在特別&34;姥姥帶娃,比較多的原因傾向於心疼閨女,或者寶媽放心姥姥帶。也有的覺得自己娘家媽說什麼話輕了重了都不會在意,對婆婆多多少少還是有的話沒法說。可是姥姥和奶奶怎麼覺得呢?
  • 爺爺奶奶是真疼還是假疼孩子,根本瞞不住,「演戲」過火招人煩
    執筆:檸兒我一個朋友,孩子剛出生的時候,爺爺奶奶就說,身體不好,帶娃力不從心,讓孩子的奶奶帶吧。好不容易,姥姥帶到上幼兒園了,爺爺奶奶又說「姥姥帶了幾年娃辛苦了,以後就交給我們帶吧。」於是,爺爺奶奶隔三差五來看看孩子,還天天「寶貝孫子」地叫。小孩子不懂事,覺得爺爺奶奶寵著自己,凡事百依百順,對自己最親。
  • 為啥「帶娃主力」從奶奶變成了姥姥?三大原因,現實又心酸
    前不久,網上發起一起投票:你家的娃誰在帶?姥姥以近五成的票位列第一。而奶奶僅在保姆之前,倒數第二。正對應,現在育兒屆裡廣為流傳的一句話:媽媽生、姥姥養、爸爸遊戲、奶奶觀賞。孩子的奶奶過來後,一直說自己身體不好沒辦法帶孩子,呆了兩天就走了。視頻時看著女兒憔悴的樣子,成成姥姥又帶上了行李奔向福建。姥姥們溜娃在一起聊天時感嘆道:當媽不容易啊,這不是心疼自己孩子嘛。
  • 「奶奶又來假裝帶娃了」,兒子童言無忌,卻說出了媽媽心聲
    不一會兒,小傢伙指著陽臺下面說:「奶奶又來假裝帶娃了,媽媽快來看!」聽孩子這麼說,朋友一臉尷尬。我們順著孩子指的地方看,只見孩子的奶奶邊走跟人打招呼,邊說話還邊指指我們這邊。朋友家兒子趕緊解說:「奶奶肯定說,是來幫兒子兒媳帶娃,讓他們周末休息一下。」看我一臉吃驚,孩子說:「是真的,每次奶奶帶我出門,都會說她是來幫忙帶娃的。
  •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娃從「露西」變「翠花」,網友:這是親奶奶
    性格上雖然變得十分活潑,但是令張麗驚訝的是孩子原本白皙嫩滑的皮膚現在卻變得很黝黑,著裝上也沒有裝扮得那麼細緻,還經常弄得髒兮兮的,而且在生活習慣上也變得十分隨意。對於奶奶帶娃和媽媽帶娃方式的不同,很多人都十分有共鳴。看到孩子前後的表現,網友紛紛感嘆:這是親奶奶。
  • 奶奶帶娃更放心?一大批奶奶「假帶娃」被揭穿,年輕父母悔青腸子
    為什麼給奶奶照顧就會覺得放心呢?主要是因為孩子是奶奶的親孫兒/孫女,覺得他們肯定是不會虧待孩子的。最近卻有一批奶奶「假帶娃」行為被揭穿,很多年輕父母看完後腸子都悔青了。張曼生完孩子就一直待在家裡,現在女兒已經5歲了,已經上學了,不需要有人時時刻刻地照顧她。
  • 這「3種打扮」的媽媽,一般都是自己獨自帶娃,走在路上很好辨認
    生娃難,養娃更難。孩子出生以後,就面臨了誰帶孩子的問題。一般情況下,帶孩子的主力不是媽媽就是老一輩的爺爺奶奶。走在大街上,當你看到一個媽媽帶著孩子,你能分辨得出這個媽媽平時是獨自帶娃的嗎?,醫生一眼就看出寶媽平時不帶娃小美夫妻倆平時都忙於工作,兩人的女兒一直是爺爺奶奶帶在身邊。
  • 孩子奶奶帶,回家發現奶奶認真帶娃是「裝的」,如何判斷真假帶娃
    現在「4-2-1」(雙方老人4個,一對夫妻,一個娃)的家庭模式很普遍,年輕夫妻為了養這一大家子人,生活壓力很大。孩子奶奶帶,回家發現奶奶認真帶娃是「裝的」現在把孩子放手給長輩帶娃的媽媽很多,孩子不在家長眼皮子底下生活,家長也不知道長輩是如何帶孩子的。有些長輩為了「省事」,面對孩子就不是很用心,「暗度陳倉」式帶娃正在慢慢普及到很多家庭。
  •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寶媽曬圖後:一目了然
    而這些孩子,都統一有個特徵,那就是,一般都是由年輕媽媽親自照顧的,如果有老人,那頂多也就是搭把手。那麼,奶奶帶的娃又是什麼樣的呢?「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因為有些好奇,兜媽就在網上搜了一下,奶奶帶娃的樣子,沒想到類似的帖子還真不少。寶媽們紛紛曬出娃的對比照,表示:「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還真大!
  • 「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寶媽曬圖後:一目了然
    」和「奶奶帶娃」區別有多大?寶媽們紛紛曬出娃的對比照,表示:「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還真大!孩子被奶奶裹得一層又一層,臉上兩坨高原紅,那個時尚萌帥的孩子,就這樣一去不復返了。通過寶媽們的現身說法,加上對比足夠強烈的照片,不得不說「媽媽帶娃」和「奶奶帶娃」,區別可真是一目了然啊!
  • 寶爸帶娃打針,孩子扒著醫院牆壁不撒手,網友調侃:求生欲太強了
    02寶爸帶娃打針,孩子扒著醫院牆壁不撒手網上有個寶爸帶娃打針的視頻火了,視頻中這位寶寶在打針前生動形象地演繹了「我不願意打針」的一幕,一系列可愛的小舉動萌化了許多網友。寶爸抱著寶寶剛走到接種室門口,寶寶好像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於是扒著醫院牆壁不撒手,臉上表現出一副委屈巴巴的表情,似乎在暗示爸爸:「你一定要讓我進去,我就哭給你看。」寶爸似乎馬上看出寶寶的恐懼,馬上從門口退了出來,這時候,這個寶寶就機智地笑了,因為感覺自己的方法好像對老爸有用。
  • 奶奶帶娃VS媽媽帶娃:從「公主」變「翠花」,只需要一個奶奶
    在養育孩子的這個問題上,年輕的媽媽們可能都喜歡把孩子整理得清清楚楚、漂漂亮亮的,體現自己的審美。而老一輩的爺爺奶奶們可能就相對沒有這麼注意外表,他們帶孩子可能會糙一些,但是對孩子們的愛可是絕對不會少的。在育兒觀念上,兩代人也多少會有一些出入,比如說在飲食上,年輕的父母都傾向於科學餵養,均衡飲食,保證孩子能夠攝入每日所需的營養就好了,不要吃太多以免發胖。
  • 孩子由誰來帶好?媽媽,奶奶,姥姥還是爸爸
    孩子.出生的時候,大人都想自己帶孩子,尤其是媽媽,看著自己新出生地寶寶,自己身上掉下來地肉,真是害怕稍微受到一點傷害。那麼,爸爸媽媽,奶奶姥姥誰帶孩子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好處呢?現在很多的家庭,爸爸媽媽都是自由職業者,所以,爸爸也有時間帶孩子!帶孩子呢,分孩子是男寶還是女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