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安在線訊 據市場星報報導,記者從合肥市地震局獲悉,新一代《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定於2016年6月1日實施。根據新圖,合肥市七度區面積也有了較大幅度提升,巢湖、廬江等地的多個鄉鎮由原來的六度區提高到了七度區。
合肥市7度區面積有較大幅度提升
據了解,地震動參數區劃圖,是以地震烈度和地震動參數為指標,將國土範圍劃分為不同地震危險程度或抗震設防等級的地圖。根據防震減災法規定,一般建設工程應當按照區劃圖確定抗震設防要求,學校、醫院等人員密集場所應當高於一般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要求。
在新圖中,合肥市七度區面積也有了較大幅度提升,巢湖、廬江等地的多個鄉鎮由原來的六度區提高到了七度區。
「地震造成的傷害,主要是建築物、山體滑坡等造成的,所以『防』很重要。」地震專家說,目前,安徽地震活動屬於中等水平,抗震設防工作極其重要。合肥地區按照基本烈度7度設防、重點區域是8度設防。
6月1日起所有建設工程要按新圖設防
6月1日起,所有新建、擴建、改建的一般建設工程,都要按照新一代區劃圖確定的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抗震設防,新一代區劃圖將成為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行政審批的最重要依據。
新圖的實施,意味著合肥市抗震設防要求提高,對建築物抗擊地震損壞的要求提升,居民以後可以住上更結實的房子。
據了解,抗震設防烈度與平常所說的震級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我國的抗震設計規範中,將建築抗震設防烈度分為6、7、8、9度,並對不同設防烈度的地區如何進行建築工程的抗震設計及隔震、消能減震設計進行了說明。所謂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及房屋等建築物受地震破壞的程度。抗震設防烈度。一般情況下取基本烈度。但還須根據建築物所在城市的大小,建築物的類別、高度以及當地的抗震設防小區規划進行確定。
「烈度7度設防,防個5.5級左右地震沒問題。」專家表示,地震烈度7度的地震,是指發生時的影響主要為房屋損壞——房屋輕微損壞,牌坊,煙囪損壞,地表出現裂縫及噴沙冒水。
合肥只是靠近地震帶 目前尚處「免疫」狀態
「李四光曾預言全國有四大地震帶,合肥所在的郯廬地震帶是其中之一。唐山、四川等地都應驗了。」這樣的傳言在民間始終存在。加上新一代區劃圖中合肥市七度區面積較大幅度提升,是否意味著合肥遭遇地震的風險比較大呢?
地震專家表示,這些傳言不準確。實際上,合肥只是靠近郯廬斷裂帶。郯廬斷裂帶是一條大斷裂,以山東郯城和安徽廬江首字命名,在這條斷裂上有可能發生地震。這條斷裂通過肥東的王鐵-撮鎮到廬江,過桐城、潛山擦大別山的東緣而過。
據地震專家介紹,有歷史記載以來,郯廬地震帶發生的最大地震是在1668年,震級是8級。這次地震波及了大半個中國,還影響到朝鮮和日本,也對合肥造成了7到8度的破壞。
不過,大地震是有免疫作用的。一般情況下,7級以上的地震,積累時間需要2000-3000年,應力和能量釋放光了,後期再發生需要很長時間。郯廬地震帶安徽段目前已經有了「免疫」,未來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