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啞鈴媽媽
閨蜜小陳是某重點小學班主任,他給我們分享了這樣一個案例:
一個叫小偉的男生長期被小明欺負,可是小偉從來不敢還手。一天,小偉和小明恰巧同時去廁所,廁所裡沒有其他人。調皮地小明使勁敲打小偉廁所的門,小偉嚇得氣都不敢出。
小明更加肆無忌憚,他拿起廁紙從廁所門上往裡倒,沾滿屎尿的廁紙全部落到了小偉頭上,小明得意地哈哈大笑,小偉氣得瑟瑟發抖。即使這樣,小偉還是不敢從廁所裡出來,直到外面沒有聲響後,他才怯生生地走出來,結果正好被守在門口的小明撞上,小明尿得小偉滿身都是。
回家後,小偉茶不思飯不想,還常常從噩夢中大叫著醒來,還吵著再也不願意去學校了。在大人的追問下,小偉才說出了實情。
媽媽氣勢洶洶地來到學校,結果老師卻說:「小明那孩子是出了名的調皮,我會好好教育他的。」
原來,調皮的小明是校主任的孩子,老師也不敢得罪他,媽媽為了孩子能夠繼續留在這所重點小學上學,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我們聽得都很氣憤,小陳告訴我們,這種「受氣包」其實在學校並不少見。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孩子6歲之前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其中0-3歲是人格初步形成的重要時期,進而有了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說法,3-6歲是孩子情感形成的關鍵時期。
這些孩子之所以養成了這麼懦弱怕事的性格,其實就是父母在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做了這些錯事:
①沒有原則的忍讓
上文中提到的小偉的媽媽就是一個沒有原則的媽媽,她為了孩子能繼續在這所小學上學,不惜讓孩子過上壓抑的小學生活。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楊振武先生曾說過,「家長既要負責孩子身體的發育,又要負責孩子的心理髮育;既要教會孩子怎樣學會知識,又要教會孩子怎樣做人。」
一些沒有原則的父母,他們只重視孩子的智力發育,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卻不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這就是粉末倒置的做法。
②一味充當 「老好人」
有些父母自己就是別人眼中的「老好人」什麼都為別人考慮,他們認為自己在別人心裡的印象要比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更重要。
比如鄰居小王,帶孩子到小區玩耍,孩子的玩具被小夥伴搶走了。孩子忍不住打了小夥伴,小夥伴也還了手,小王為了不影響鄰裡和睦,要求孩子給搶玩具的小夥伴道歉,孩子那是一百個不願意,小王硬是對孩子威逼利誘讓孩子道歉。
這種「老好人」似得父母往往將這種「舍己」的性格遺傳給了孩子,長此以往,孩子習慣了委曲求全,非常容易成為班裡那個「受氣包。」
③濫用權威和冷戰
還有一類父母認為孩子應該無條件地服從自己的要求,孩子但凡犯了錯誤,父母就會對孩子嚴厲懲罰,附加冷戰。
我的一個同事就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小時候哪怕吃飯慢了些,父親就會拿起戒尺打他,還會幾天不跟他說一句話,他每次只能就地求饒。漸漸地,他特別害怕衝突,特別害怕旁人不理他,養成了「討好型」的人格。
凱恩斯曾說過,「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孩子一旦習養成了這種一味退讓、膽小懦弱、自卑自責的習慣,往往會被人當「軟柿子「捏。
(1)一生成為「受氣包」
據調查,那些強勢愛欺負的人孩子,只要一次成功得手且沒有遭到反抗,那麼他們一定會對同一個對象再次實施暴力手段。
不敢反抗的孩子往往助長了施暴的壞孩子的威風,這些受欺負的孩子今後無論走在哪裡都是別人眼中無能的「受氣包」。
(2)形成心理疾病
電影《少年的你》開頭那個片段讓我印象深刻,那個長期受到校園欺凌的女孩,最終不堪重負,選擇了跳樓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那些長期遭受校園欺凌的孩子,他們生活在被人壓迫的陰影下,軟弱的性格導致他們不敢反抗,更不知道如何排解心中的不滿,容易形成心理疾病,嚴重的可能威脅到孩子的生命安全。
兒童心理學研究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如果想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那麼最重要的時間是在6歲以前,」因此,家長不想讓孩子成為任人宰割的「軟柿子」,必須在孩子6歲前就足功課。
(3)學會據理力爭
比如前面提到的小區裡的老好人小王,如果我遇到了同樣的情況,我一定不會讓自己的孩子給搶玩具的小夥伴道歉,我會告訴孩子,是小夥伴先搶了你的書,如果他先向你道歉了,你才能給他道歉。
閨蜜小陳給我們推薦一套名為《幼兒情商與性格培養雙語繪本》第二輯,其中有本叫作《輕易不認輸》,這是用卡通動畫的形式,讓孩子在有趣的故事情節中學會據理力爭,輕易不認輸。
(4)學會傾訴和尋求幫助
據調查,70%的孩子都有過在學校受到欺負和挑釁的經歷,可是大部分孩子會與父母傾訴自己的遭遇並尋求幫助。
而那些長期被人欺負的孩子恰恰是自怨自艾,從來不向父母尋求幫助的孩子。
這套書中《記住媽媽的話》、《有話好好說》非常適合讓孩子們學會向家長傾訴自己的感受,讓孩子們明白父母自己最信任的人,能夠給自己無微不至的保護。
這套書共有10冊分別為《輕易不認輸》、《媽媽,有話好好說》、《我長大了》、《從小養成好習慣》、《我是幼兒園小主人》、《我也能做到》、《記住媽媽的話》、《我們一起來分享》、《我不再生氣》、《我不怕天黑》,作者旨在教會孩子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能傷害自己,也不能影響別人,讓孩子們善於傾訴自己的感受,與家人和朋友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這樣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好的習慣和性格。
這套書非常適合2-8歲的孩子閱讀,每個閒暇的夜晚,父母和孩子一起睡前共讀,忙碌的時候還可以通過「掃碼閱讀「功能,引導孩子聽著故事入睡。
其中配備的雙語閱讀功能,不但提高了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還能提高孩子的英語口語能力,一舉多得。
這套書原價89元,現在活動價僅售59元,感興趣的家長們可以點擊下方連結下單。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