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家長不想娃成為受氣包得重視早期教育

2020-10-11 啞鈴媽媽

文|啞鈴媽媽

閨蜜小陳是某重點小學班主任,他給我們分享了這樣一個案例:

一個叫小偉的男生長期被小明欺負,可是小偉從來不敢還手。一天,小偉和小明恰巧同時去廁所,廁所裡沒有其他人。調皮地小明使勁敲打小偉廁所的門,小偉嚇得氣都不敢出。

小明更加肆無忌憚,他拿起廁紙從廁所門上往裡倒,沾滿屎尿的廁紙全部落到了小偉頭上,小明得意地哈哈大笑,小偉氣得瑟瑟發抖。即使這樣,小偉還是不敢從廁所裡出來,直到外面沒有聲響後,他才怯生生地走出來,結果正好被守在門口的小明撞上,小明尿得小偉滿身都是。

回家後,小偉茶不思飯不想,還常常從噩夢中大叫著醒來,還吵著再也不願意去學校了。在大人的追問下,小偉才說出了實情。

媽媽氣勢洶洶地來到學校,結果老師卻說:「小明那孩子是出了名的調皮,我會好好教育他的。」

原來,調皮的小明是校主任的孩子,老師也不敢得罪他,媽媽為了孩子能夠繼續留在這所重點小學上學,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我們聽得都很氣憤,小陳告訴我們,這種「受氣包」其實在學校並不少見。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孩子6歲之前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其中0-3歲是人格初步形成的重要時期,進而有了三歲看大,七歲看老的說法,3-6歲是孩子情感形成的關鍵時期。

這些孩子之所以養成了這麼懦弱怕事的性格,其實就是父母在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做了這些錯事:

①沒有原則的忍讓

上文中提到的小偉的媽媽就是一個沒有原則的媽媽,她為了孩子能繼續在這所小學上學,不惜讓孩子過上壓抑的小學生活。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楊振武先生曾說過,「家長既要負責孩子身體的發育,又要負責孩子的心理髮育;既要教會孩子怎樣學會知識,又要教會孩子怎樣做人。」

一些沒有原則的父母,他們只重視孩子的智力發育,重視孩子的學習成績,卻不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這就是粉末倒置的做法。

②一味充當 「老好人」

有些父母自己就是別人眼中的「老好人」什麼都為別人考慮,他們認為自己在別人心裡的印象要比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更重要。

比如鄰居小王,帶孩子到小區玩耍,孩子的玩具被小夥伴搶走了。孩子忍不住打了小夥伴,小夥伴也還了手,小王為了不影響鄰裡和睦,要求孩子給搶玩具的小夥伴道歉,孩子那是一百個不願意,小王硬是對孩子威逼利誘讓孩子道歉。

這種「老好人」似得父母往往將這種「舍己」的性格遺傳給了孩子,長此以往,孩子習慣了委曲求全,非常容易成為班裡那個「受氣包。」

③濫用權威和冷戰

還有一類父母認為孩子應該無條件地服從自己的要求,孩子但凡犯了錯誤,父母就會對孩子嚴厲懲罰,附加冷戰。

我的一個同事就生活在這樣的家庭中,小時候哪怕吃飯慢了些,父親就會拿起戒尺打他,還會幾天不跟他說一句話,他每次只能就地求饒。漸漸地,他特別害怕衝突,特別害怕旁人不理他,養成了「討好型」的人格。

凱恩斯曾說過,「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孩子一旦習養成了這種一味退讓、膽小懦弱、自卑自責的習慣,往往會被人當「軟柿子「捏。

那麼孩子的未來會產生不可估量的危害:‍

(1)一生成為「受氣包」

據調查,那些強勢愛欺負的人孩子,只要一次成功得手且沒有遭到反抗,那麼他們一定會對同一個對象再次實施暴力手段。

不敢反抗的孩子往往助長了施暴的壞孩子的威風,這些受欺負的孩子今後無論走在哪裡都是別人眼中無能的「受氣包」。

(2)形成心理疾病

電影《少年的你》開頭那個片段讓我印象深刻,那個長期受到校園欺凌的女孩,最終不堪重負,選擇了跳樓來結束自己的生命。

那些長期遭受校園欺凌的孩子,他們生活在被人壓迫的陰影下,軟弱的性格導致他們不敢反抗,更不知道如何排解心中的不滿,容易形成心理疾病,嚴重的可能威脅到孩子的生命安全。

兒童心理學研究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如果想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那麼最重要的時間是在6歲以前,」因此,家長不想讓孩子成為任人宰割的「軟柿子」,必須在孩子6歲前就足功課。

(3)學會據理力爭

比如前面提到的小區裡的老好人小王,如果我遇到了同樣的情況,我一定不會讓自己的孩子給搶玩具的小夥伴道歉,我會告訴孩子,是小夥伴先搶了你的書,如果他先向你道歉了,你才能給他道歉。

閨蜜小陳給我們推薦一套名為《幼兒情商與性格培養雙語繪本》第二輯,其中有本叫作《輕易不認輸》,這是用卡通動畫的形式,讓孩子在有趣的故事情節中學會據理力爭,輕易不認輸。

(4)學會傾訴和尋求幫助

據調查,70%的孩子都有過在學校受到欺負和挑釁的經歷,可是大部分孩子會與父母傾訴自己的遭遇並尋求幫助。

而那些長期被人欺負的孩子恰恰是自怨自艾,從來不向父母尋求幫助的孩子。

這套書中《記住媽媽的話》、《有話好好說》非常適合讓孩子們學會向家長傾訴自己的感受,讓孩子們明白父母自己最信任的人,能夠給自己無微不至的保護。

這套書共有10冊分別為《輕易不認輸》、《媽媽,有話好好說》、《我長大了》、《從小養成好習慣》、《我是幼兒園小主人》、《我也能做到》、《記住媽媽的話》、《我們一起來分享》、《我不再生氣》、《我不怕天黑》,作者旨在教會孩子要學會保護自己,不能傷害自己,也不能影響別人,讓孩子們善於傾訴自己的感受,與家人和朋友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這樣的孩子更容易形成好的習慣和性格。

這套書非常適合2-8歲的孩子閱讀,每個閒暇的夜晚,父母和孩子一起睡前共讀,忙碌的時候還可以通過「掃碼閱讀「功能,引導孩子聽著故事入睡。

其中配備的雙語閱讀功能,不但提高了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還能提高孩子的英語口語能力,一舉多得。

這套書原價89元,現在活動價僅售59元,感興趣的家長們可以點擊下方連結下單。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孩子的這些「毛病」別慣著,該打也得打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孩子自主意識覺醒,家長千萬別忽略養孩子是一項時間跨度大且艱巨的任務,而其中最累的階段莫過於孩子3—6歲時期,如果說剛出生的寶寶乖巧如天使,那麼三至六歲的孩子就是調皮如惡魔。而當寶寶出現發脾氣就摔東西的行為時,家長就要及時制止教育了。若是放任不管,孩子會養成摔東西的習慣,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本加厲,形成暴躁易怒的性格。
  • 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關鍵期,這6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出色
    ,對於家長的話總是不去執行,甚至會進行反抗,這些種種跡象其實都是在說明孩子進入了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已經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意識,擁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見。6歲正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這段時間父母的言行舉止,都將會影響孩子的未來的性格,而性格一旦形成後,將會很難發生改變,所以家長在這期間一定要嚴格要求孩子,將他們培養成才,若發現孩子有這6方面的問題,一定要使勁管,只有這樣孩子將來才會更出色。
  •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在這5個方面「下功夫」,孩子將來更出色
    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孩子歸屬於學齡前兒童,處於接受幼兒啟蒙階段。剛步入幼兒園內,孩子會結識到很多同齡的朋友,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特點。有的性格會表現得很好,有的確卻表現得令人擔憂,如膽小、愛說謊、不懂得尊重人等,無論是先天形成或者後天影響,負面的性格特點,都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在這5個方面「下功夫」,孩子將來更出色!
  • 「受氣包」孩子多出自這樣的家庭,家長用三招,讓娃不再白受欺負
    活潑外向、勇於表達的孩子總是更能討人喜歡,相反,那些不愛訴說、習慣性自己承受壓力和委屈的娃,常常成為人們眼中的受氣包。其實事實是玩具都被別人拿走了,劉娜百思不得其解,明明自己那麼要強,兒子卻唯唯諾諾,典型的受氣包性格啊!
  • 3-6歲是性格養成關鍵期,父母要狠心立規矩,娃越大越難管教
    3-6歲是性格養成關鍵期,父母要狠心立規矩,娃越大越難管教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每家每戶基本都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因此在很多家庭中,父母們小時候長嘗夠了苦頭,所以長大後都捨不得讓孩子吃苦。如果父母們不想孩子養成不好的習慣,就一定得抓住孩子3—6歲的性格養成關鍵期,父母們狠心立下規矩,幫助孩子更好地長大。
  • 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關鍵期,有這5個「毛病」別慣著,該打就得打
    不斷的犯錯誤挑戰父母的權威,每天都會做出一些調皮搗蛋的事情,尤其是等到3歲以後,更加的過分。其實當孩子3歲之後,他們就已經開始有了「自我意識」,這意味著已經進入性格形成的關鍵期了,越來越不聽父母的話,感覺自己已經長大了,可以獨立了。
  • 2-7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這3方面要嚴格管,孩子將來更出色
    為什麼性格形成關鍵期非常重要?很多家長在小孩進入關鍵期後,並不是特別重視,甚至認為他們的一些反常舉動,隨著時間的推移就會逐漸消失,但事實並非如此。因為小孩的這個關鍵期對他們來說,其實是非常重要的階段,這將對他們各個方面都帶來一定的影響。
  •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這5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有出息
    當孩子到了3歲時,自我意識已經逐漸逐漸清晰,就會變得更加過分,家長說什麼也不聽,這主要是因為孩子進入了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此時的孩子已經具備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有著自己的主見和想法,所以才會反抗父母。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專家李玫瑾教授曾說過:3-6歲時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此時孩子出現一些問題家長不盡興管教,那麼孩子12歲之後,父母的話就是垃圾,他聽不進去。3歲的時候你管他,他可能會哭鬧一場,等到15歲再想管他,他能跳樓、能服藥自殺,因此3-6歲是管教孩子的最佳時期,尤其是這5個方面一定要「使勁管」。
  • 兒童心理學家表示:3~10歲孩子性格形成關鍵期,家長要針對性引導
    兒童心理學家表示,12歲以前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家長要想給孩子塑造一個良好的性格,就要在0—12歲這個階段下功夫,有針對性地去指導。小王覺得小孩子要是教育好了,能是一個很優秀的人,因為她有著太多太多的優點了,而且她也覺得不應該把孩子束縛在一個板凳上面,儘管這個孩子實在是太跳脫了。不過,小王也才成為一名幼兒園老師,很多時候經驗不足,常常有些束手無措。
  • 3-6歲是立規矩的關鍵期,娃這5個「毛病」別慣著,該打就得打
    我個人不贊同「放養」式教育,你仔細觀察會發現越是豪門家庭,家裡的規矩越多。比如《紅樓夢》中賈府的規矩就很大,不僅坐次講究,吃飯的時候也是規矩重重。那想要孩子有規矩,就要在3-6歲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去立規矩,這樣有利於規範孩子的行為習慣,從而塑造良好的性格。尤其在這個階段,娃身上這5個「毛病」別慣著,家長該打就得打。
  • 孩子是「受氣包」?運用這3個方法,家長幫助孩子找回失去的自信
    文|一凡朋友經常跟我訴苦,兒子都7歲了,在家裡表現得都好,就是犯愁孩子的人際關係。她發現兒子每次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都對別的小朋友有一種討好式的熱情。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成為「受氣包」呢?作為家長,我們應該重視這個問題,了解這種行為背後的原因,才能對症下藥,去解決問題。01.「受氣包」式的孩子是天生性格懦弱嗎?問題可能出在父母身上我發現,朋友的孩子雖然在外面是個「受氣包」,在家裡卻是個十足的「小霸王」。
  • 孩子是「受氣包」?運用這3個方法,家長幫助孩子找回失去的自信
    文|一凡 朋友經常跟我訴苦,兒子都7歲了,在家裡表現得都好,就是犯愁孩子的人際關係。她發現兒子每次出去和小朋友一起玩,都對別的小朋友有一種討好式的熱情。 比如說,他玩小火車正在興頭上,別的小朋友也要玩,他就主動給別人先玩;在廣場上,他滿懷熱情地追著認識的小夥伴玩,可是人家說不跟他玩就不跟他玩了,他只有悶悶不樂地一個人玩。
  • 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這4方面「使勁管」,孩子將來更出色
    3歲就更過分了,3寶寶的自我意識越來越清晰,家長說啥都不聽,專家的解釋是:3歲的寶寶已經進入了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具備了初步的思考能力和自我意識英國精神學家曾花費23年的時間,對1000名三歲孩子進行觀察實驗,將孩子們的性格分類,等孩子到20歲後,發現這些孩子的性格並沒有變化,可見3歲看大這句話不是胡說。
  • 3~6歲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這5個「壞習慣」別慣著,建議收藏
    孩子極容易受到這些負面情緒的影響而養成暴躁的性格。其實這是因為孩子的性格是從小養開始塑造的,所以在孩子性格早期形成的這個重要的階段最好多跟性格溫和的人在一起。6歲的孩子說謊一共分為2種情況:一種是4歲以下的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很弱,他們很難將自己正確的意思表達給大人而造成成撒謊的假象,這是表面上的謊言。
  • 孩子3-6歲是性格形成關鍵期,養成這個好習慣將來比同齡人更出色
    愛因斯坦曾說過:"一個人所取得的成就取決於他性格上的優秀,而構成一個人優秀性格的,往往是他日常生活中的一個個好的習慣。"李寧原是一位普通的體操運動員。但他有個好習慣:每天堅持訓練10多個小時,每次訓練一定要突破一個動作難度,不然就不離開訓練館。他終於成功了,在洛杉磯奧運會上,一人獨得3枚金牌。
  • 「受氣包」孩子大多出於3種家庭,父母要重視,讓孩子不受欺負
    文字/心媽編輯/心媽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尤其是在上學的時候,校園暴力無處不在,而他們欺負的對象往往是受氣包孩子。這些孩子平時喜歡自己默默承受壓力和委屈,也不太習慣跟別人訴說生活中的苦楚而對於父母來說,他們要重視孩子的教育環境。
  • 6歲前是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孩子這3方面「使勁管」,將來更出色
    、好習慣養成方法、學習乾貨等豐富內容,助力3-12歲兒童「學習、情商、性格」三方面優化!可見,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無疑成為了德育教育和素質教育的核心問題。3-6歲的兒童正處於人生的初始階段,他們可塑性強,愛模仿,愛探索,但自控能力較差,對是非的判斷能力也較弱。這個時期,既是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又是沾染不良行為習慣的危險階段,如果不適時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便會錯失良機,形成不良的行為習慣。
  • 李玫瑾:3-6歲是孩子性格塑造期,想遏制「壞脾性」,該打就得打
    要知道孩子在3-6歲時性格塑造關鍵期,這個年齡段,任何寵溺下慣出來的壞毛病,都有可能跟隨孩子一生,將來再想管沒準就晚了。這個年齡段的家長要學會正確管教,教會孩子什麼是規矩,什麼是道理,對於「壞脾性」明顯,犯錯屢教不改的孩子,該打就得打。
  • 李玫瑾:6歲以前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家長必須要引起重視
    著名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曾在她的講座中說過:6歲以前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孩子3歲時,自我意識逐漸形成,這個時候的孩子就像一塊海綿,迫切地吸收著外界環境給予的各種刺激,而這種刺激主要以家庭刺激為主。如果孩子6歲前你不管,等到青春期孩子開始變得叛逆,對你的話就會充耳不聞,打罵根本不管用,孩子還動不動就會拿跳樓相威脅,這時候你想管也管不了了。那麼父母如何在關鍵期幫助孩子培養一個好的性格呢?1、建立起早期的依戀關係。
  • 3~6歲是孩子的成長關鍵期,採取"使勁管"的方法,讓孩子更出色
    孩子第一個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就是三到六歲,這也是被稱為孩子的第一個人生叛逆期。在這個時期家長一定要好好的引導孩子的個性發展,要在以下這四個方面是&34;才能夠培養出一名性格好的孩子。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12歲到18歲之間是性格的定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