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心媽
編輯/心媽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尤其是在上學的時候,校園暴力無處不在,而他們欺負的對象往往是受氣包孩子。
這些孩子平時喜歡自己默默承受壓力和委屈,也不太習慣跟別人訴說生活中的苦楚
而對於父母來說,他們要重視孩子的教育環境。
受氣包的孩子大多出自這三種家庭:
過於強勢的家庭有些父母過於強勢,即便是為了孩子好,但是他們的處理方式就會比較偏激,他們習慣插手孩子生活的點點滴滴,並且絲毫不想聽孩子的意見。
嘴上總是限制著孩子的言行舉止,行動上也不放過孩子。因此在這種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就會極度壓制向父母表達的欲望,他們的內心只想順從父母的想法,哪怕有意見也不敢說。久而久之,在學校就很容易變成受氣包。
讓孩子過度謙讓的家庭中華傳統美德中的謙讓是很多父母教育的根本,孔融讓梨更是很多家庭的模範。但是如果父母過度強調謙讓就很容易導致孩子內心產生偏差。
父母經常性讓孩子從自身找問題,不要總是指責他人,那麼孩子久而久之就會潛意識認為是自己的錯誤。因此哪怕是在爭執的時候,他們也從來不會為自己辯解,只會默默承受。
缺乏父母關愛的家庭父母的關心能夠讓孩子獲得安全感,孩子有了父母的愛意之後就能更好的面對外界的紛爭。但是要是孩子缺少了父母的關愛,那麼在孩子面對困難的時候他們就不會主動想要找父母傾訴,更多的是選擇自己獨自承受。
並且這樣孩子容易養成討好型人格,為了更好地融入群體,他們會選擇謙讓、退步和妥協。
受氣包孩子在生活中不僅不能得到很好地照顧,反而容易受人欺負。
所以父母要採用三個技巧避免孩子成為受氣包:
教導孩子學會拒絕不懂拒絕是很多孩子成為受氣包的原因之一,很多人在自己的請求得到滿足之後就會變本加厲想要提出更多的要求,因此這就會對受氣包孩子造成很大的影響。
受氣包孩子在面對這樣的情況時,他們不但不懂得反抗,反而會選擇打碎了牙往肚子裡吞。所以父母應該要教導孩子學會拒絕他人,學會明確自己的立場,這樣才能更好地捍衛自己。
多給孩子一些關愛缺愛的孩子大多存在性格缺陷和情感上的障礙,所以在人際交往中他們容易無所適從,更多的是吃啞巴虧,受到一定的窩囊氣。
所以父母在生活中不要太過於疏忽孩子的成長,多給孩子一些關愛,這樣孩子才能有更多的底氣來面對人生。孩子在生活中需要自信,他們需要父母的支持和愛,才能更好地面對人生,更好地處理人際關係。
鍛鍊孩子的獨立性父母太過於強勢就會導致孩子不敢說話,而包辦型父母會讓孩子變成巨嬰,所以父母在生活中應該要有意識地鍛鍊孩子的個性發展和獨立能力。
只有孩子擁有了一定的思考能力,那麼他們在生活中才不會受人欺負,才能更好地思考對錯是非。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應該要試著放手,這無疑能夠更好地鍛鍊孩子的辦事能力,讓孩子的身心得到全面發展,處理好人際關係。
受氣包孩子的人生是不好的,不僅做事能力會受影響,並且人際關係也會非常的差勁。所以父母應該要多加鼓勵孩子,這樣才能讓孩子更好地成為自己人生的主角,更好地面對人生。
想要了解更多育兒小知識和育兒故事,可以關注我!幫助你成為一名成功的父母~
(本文內容皆是原創,轉載請註明,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