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會經歷自己的第一次上學,第一次上學很多孩子都是在幼兒園,這裡也是孩子第一次面對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事物,很多孩子在這裡也收穫到很多小夥伴和新知識。但任何事情難免也會有很多不好的回憶。在幼兒園的孩子莫過於受欺負最令家長揪心,甚至有不少家長每天回家都會問孩子在幼兒園有沒有被欺負。
一旦家長一聽說孩子被欺負,就會立刻的怪罪對方,有的家長還會立刻去幼兒園讓其他人道歉,其實這樣的事情已經已經屢見不鮮了,但這對孩子的成長顯然不會有很好的引導作用。但是面對孩子所說的被欺負,家長又覺得十分不放心,所以面對這種事情,聰明的家長都應學會這幾招,輕鬆化解孩子被欺負的難題。
1.多和老師進行溝通
家長其實並不能從孩子的描述中知道事情的真實過程和結果,孩子往往都會因為自身所存在的保護感而把很多責任都推卸到別人的頭上,所以家長在事情發生的第一時間應該主動和老師溝通。向老師了解具體情況。經常和老師溝通還能讓家長了解一些孩子在幼兒園的日常情況,也更能確定孩子在生活中是否在一些方面十分欠缺,對待孩子的缺點也能觀察的更為仔細,家長能夠從老師的描述中更加知道自身教育方式都存在著哪些問題,也方便更好的改正。
如果孩子是因為老師的欺負而和家長哭訴,那麼在這個時候家長更應該保持理性的狀態,要對老師抱有信任的態度,但如果事情比想像中更為嚴峻,家長一定也要到學校親自了解孩子的具體情況,必要時一定要去調查孩子班級的監控錄像,保護孩子的安全。
2.多了解孩子的成長情況,和孩子保持溝通
很多家長在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後,往往就會因為減少了很多帶孩子的壓力而覺得十分輕鬆,每天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也比以前少了,自然而然也會減少和孩子的交流時間。其實這是一個十分不正確的想法, 孩子從自己身邊離開後,獨自在陌生的環境下,家長更要注重多和孩子進行溝通。很多時候其實往往因為家長減少了這種溝通,才會讓孩子變得十分內向,發生了什麼事也不和家長說,最後才會變成孤僻的性格。
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和孩子的溝通情況,多詢問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幫助孩子慢慢樹立起自信心,尤其是去幼兒園初期,一定要讓孩子能夠逐漸的適應環境,引導孩子對陌生事物始終保持著接受的心態,減少因為環境的陌生而封閉自己的內心。
除此之外,其實很多時候孩子並不知道自己是在被傷害,因為孩子經歷的事情很少,對於一些事情也沒有清楚的認知,會把一些別人傷害他的行為當作是在做遊戲,也不會對此感到在意。這個時候其實就需要家長通過平時和孩子的溝通中進行了解,在平常情況下,也要注意多給孩子講一些保護自己的小知識,從多種角度來避免孩子受到傷害。要知道孩子小時候受到的傷害是會伴隨孩子一生的,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疏忽而產生一些不可挽回的後果。
其實孩子面對新的環境都會產生很強的緊張感,家長對待孩子回家之後的抱怨一定要注意明辨是非,不要總是根據孩子的描述就對一些事情產生偏見。一定要仔細了解事情的情況後再採取行動。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擺脫眼前的壞情況,但不能永遠的幫助孩子。所以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一定要多讓孩子了解一些自我保護的知識,讓孩子有足夠的自保能力和明辨是非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孩子被欺負的情況,讓孩子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