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學校總受欺負?聰明的父母這樣處理,讓孩子不當「受氣包」

2020-08-21 寶媽生存筆記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一定會經歷自己的第一次上學,第一次上學很多孩子都是在幼兒園,這裡也是孩子第一次面對陌生的環境和陌生的事物,很多孩子在這裡也收穫到很多小夥伴和新知識。但任何事情難免也會有很多不好的回憶。在幼兒園的孩子莫過於受欺負最令家長揪心,甚至有不少家長每天回家都會問孩子在幼兒園有沒有被欺負。


一旦家長一聽說孩子被欺負,就會立刻的怪罪對方,有的家長還會立刻去幼兒園讓其他人道歉,其實這樣的事情已經已經屢見不鮮了,但這對孩子的成長顯然不會有很好的引導作用。但是面對孩子所說的被欺負,家長又覺得十分不放心,所以面對這種事情,聰明的家長都應學會這幾招,輕鬆化解孩子被欺負的難題。


1.多和老師進行溝通

家長其實並不能從孩子的描述中知道事情的真實過程和結果,孩子往往都會因為自身所存在的保護感而把很多責任都推卸到別人的頭上,所以家長在事情發生的第一時間應該主動和老師溝通。向老師了解具體情況。經常和老師溝通還能讓家長了解一些孩子在幼兒園的日常情況,也更能確定孩子在生活中是否在一些方面十分欠缺,對待孩子的缺點也能觀察的更為仔細,家長能夠從老師的描述中更加知道自身教育方式都存在著哪些問題,也方便更好的改正。


如果孩子是因為老師的欺負而和家長哭訴,那麼在這個時候家長更應該保持理性的狀態,要對老師抱有信任的態度,但如果事情比想像中更為嚴峻,家長一定也要到學校親自了解孩子的具體情況,必要時一定要去調查孩子班級的監控錄像,保護孩子的安全。


2.多了解孩子的成長情況,和孩子保持溝通

很多家長在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後,往往就會因為減少了很多帶孩子的壓力而覺得十分輕鬆,每天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也比以前少了,自然而然也會減少和孩子的交流時間。其實這是一個十分不正確的想法, 孩子從自己身邊離開後,獨自在陌生的環境下,家長更要注重多和孩子進行溝通。很多時候其實往往因為家長減少了這種溝通,才會讓孩子變得十分內向,發生了什麼事也不和家長說,最後才會變成孤僻的性格。


所以家長一定要重視和孩子的溝通情況,多詢問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幫助孩子慢慢樹立起自信心,尤其是去幼兒園初期,一定要讓孩子能夠逐漸的適應環境,引導孩子對陌生事物始終保持著接受的心態,減少因為環境的陌生而封閉自己的內心


除此之外,其實很多時候孩子並不知道自己是在被傷害,因為孩子經歷的事情很少,對於一些事情也沒有清楚的認知,會把一些別人傷害他的行為當作是在做遊戲,也不會對此感到在意。這個時候其實就需要家長通過平時和孩子的溝通中進行了解,在平常情況下,也要注意多給孩子講一些保護自己的小知識,從多種角度來避免孩子受到傷害。要知道孩子小時候受到的傷害是會伴隨孩子一生的,千萬不要因為一時的疏忽而產生一些不可挽回的後果。


其實孩子面對新的環境都會產生很強的緊張感,家長對待孩子回家之後的抱怨一定要注意明辨是非,不要總是根據孩子的描述就對一些事情產生偏見。一定要仔細了解事情的情況後再採取行動。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擺脫眼前的壞情況,但不能永遠的幫助孩子。所以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一定要多讓孩子了解一些自我保護的知識,讓孩子有足夠的自保能力和明辨是非的知識,只有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的降低孩子被欺負的情況,讓孩子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受氣包」孩子大多出於3種家庭,父母要重視,讓孩子不受欺負
    久而久之,在學校就很容易變成受氣包。讓孩子過度謙讓的家庭中華傳統美德中的謙讓是很多父母教育的根本,孔融讓梨更是很多家庭的模範。但是如果父母過度強調謙讓就很容易導致孩子內心產生偏差。父母經常性讓孩子從自身找問題,不要總是指責他人,那麼孩子久而久之就會潛意識認為是自己的錯誤。因此哪怕是在爭執的時候,他們也從來不會為自己辯解,只會默默承受。
  • 孩子在外受欺負不敢反抗,成受氣包,如何幫娃從「受氣」中走出來
    前幾天,閨蜜和我微信聊天,閨蜜聊著聊著不禁和我聊起她家孩子佑佑來。還說最近為孩子的事挺傷腦筋的。原來佑佑在家裡很活潑,可是到了外面就畏畏縮縮,孩子在外面受了欺負也不敢反抗,儼然成了「受氣包」。閨蜜還說平時和孩子到小區樓下玩。別的孩子搶他的東西,佑佑只會不知所措地站在那兒哭,也不敢向別人要回來。別人打他、撞他、掐他。佑佑也不懂得迴避,更不懂得反抗,只會哭著找媽媽。
  •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四個方法教你正確處理,娃不再當受氣包
    樓上阿姨的孫子就是個小小「受氣包」。每次從幼兒園回家都哭喪著一張臉,一問才知道,原來是在幼兒園又受欺負了。而面對這種情況,普通家長可以就會出現如下三種反應:第一種,告訴孩子打回去,第二種,告訴孩子不跟他玩了。第三種,索性忽視,不當回事。
  • 孩子懦弱缺少勇氣,父母該如何引導,才能讓孩子告別「受氣包」
    她沒有想到自己的兒子在學校裡居然成為了一個受氣包,同學都能夠欺負他。為了解決孩子在學校裡出現的問題,萱萱特地去尋求了一位育兒專家的幫助。育兒專家告訴萱萱,想要讓孩子在學校裡不受欺負,首先就要改掉「受氣包」的性格特徵。只有孩子從根源上進行改變,有勇氣反抗別人的欺凌,有勇氣拒絕別人的不合理請求,孩子才能夠在學校裡過得開心和快樂。
  • 不要把我們的孩子,打造成「受氣包」,讓他們在外面受「欺負」
    每一次孩子在學校受欺負的時候,父母總是給孩子灌輸這樣一種思想,別人在欺負你的時候你就去找老師,或者是說別人在欺負你的時候你就去報警。可是在面對孩子在學校的每一次被受欺負的時候,他總是忍氣吞聲,依然被欺負。但是卻沒有家長仔細的想一想,我們的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 「媽媽,我不想上學」,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聰明的家長這樣處理
    「媽媽,我不想上學」,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聰明的家長這樣處理 一般在孩子3歲的時候,很多家長就會把孩子送到幼兒園裡面學習。畢竟把孩子送到幼兒園,一方面可以減輕自己的重擔,另一方面可以讓孩子接觸小團體,對他們的成長教育有很深層次的意義。
  • 「受氣包」孩子多出自這樣的家庭,家長用三招,讓娃不再白受欺負
    活潑外向、勇於表達的孩子總是更能討人喜歡,相反,那些不愛訴說、習慣性自己承受壓力和委屈的娃,常常成為人們眼中的受氣包。劉娜見狀便問玩具去哪裡了,孩子答道丟了。其實事實是玩具都被別人拿走了,劉娜百思不得其解,明明自己那麼要強,兒子卻唯唯諾諾,典型的受氣包性格啊!
  • 孩子在學校受欺負挨打了,該不該「打回去」?聰明的父母這樣教
    一些父母一想到自己的孩子「被打了」,氣就不往一處來,恨不得親自上陣,把那個欺負自己娃的「壞孩子」暴打一頓。但冷靜下來想想,對方也不過是個孩子,要是讓自己的孩子看到父母如此「暴力」,會不會以後也變成一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不會智取的「野蠻人」呢?
  •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時,教他這6個處理方法,避免成為「受氣包」
    在孫巧鋒、鄭福明的幼兒欺負行為研究述評中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三四歲的幼兒與同伴交往的機會越來越多,在交往中出現磕磕絆絆是常有的事。但有的幼兒常常成為受欺負者,而有一些幼兒則又常常成為欺負者。」但是,在每一位家長的心裡,肯定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被欺負的。更重要的是,教育幼兒在被他人欺負時的處理方法,會間接影響到幼兒心智的成長與性格的培養。當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時,家長要教會他這6個處理方法,避免成為「受氣包」。
  • 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孩子在學校總被欺負,老師不管,怎麼辦?
    張小姐 本以為孩子上學後,父母可以放鬆一下,然而孩子最近從學校回來總是像個受氣包,本應該燦爛、快樂的臉一直下拉著關於孩子在學校受欺負、排擠,原因可能還相當複雜。 孩子受到老師不公正的對待 如果原因來自老師,直接原因可能有: 成績問題:學校對老師的教學考核以分數為準,老師們為了生存、工作考核,自然會對成績好的孩子好一些,對孩子也會更看重成績。
  • 如何正確處理孩子欺負人或者被欺負
    時常有家長問:「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孩子總愛欺負人,惹是生非,怎麼辦?」一個是「小受氣包」,一個是「小霸王」,兩者的爸爸媽媽們都有許多煩惱。是教「受氣包」強硬地反擊,「他打你,你也打他」?還是秉承吃虧是福,「算了,我們不和他計較」?抑或是「惹不起躲得起」,索性少出去和其他孩子玩,免得受欺負?
  • 孩子缺乏自信,容易成為一個「受氣包」,如何才能讓孩子更有勇氣
    這種「受氣包」孩子並不是天生就膽小懦弱,大多數與父母的教育方式密切相關。「受氣包」孩子具有哪些特徵?如何幫助孩子告別「受氣包」呢?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這個話題。,淪為「受氣包」。小時候孩子經常被人欺負,長大後,他就會帶著「受氣包」屬性步入社會,遭遇更嚴重的傷害,影響孩子未來的前途與發展。因此,當父母發現孩子經常被欺負,一定要及時引導孩子,幫他建立自信,遠離「受氣包」。
  • 作為家長如何處理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嘲笑的問題?
    2、孩子在第一次受欺負時的認知,對日後再受欺負的會產生影響;在向家長和老師反映後,往往後期還會受到同一個人的欺負,就會覺得是因為告訴老師和家長了,才會造成這樣的後果,形成了習得性無助的現象。3、同伴比較少,性格原因導致朋友比較少4、家庭成長過程中,父母不正確教育方式的影響,驕縱和溺愛的家庭,有嚴格虐待傾向的家庭5、學校的責任,對受欺負者的處理情況不重視,也會助長欺負者的行為6、非典型的受欺負者,攻擊性和言語不當,有令人不愉快的行為,容易被人排斥和欺負。這種情況是由於多次被拒絕,被同伴排斥,有孤獨感。
  • 孩子在外老被欺負?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不讓娃再受傷害
    孩子在外老被欺負?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不讓娃再受傷害父母之所以擔心孩子離開自己的身邊就是害怕孩子被欺負,但是孩子終會長大,會獨立面對父母保護以外的天地。有時候家長會怪自己地位不高,成不了孩子的靠山,所以孩子總被欺負。但其實與這關係並不大,還是看孩子自身的性格。
  • 孩子在校被欺負,秦昊落淚,霍思燕獲贊:聰明父母試試這三招
    原來,秦昊的女兒秦米粒在學校受到了同學的排擠和欺負,但性格善良膽小的女兒卻不懂得反抗。為人父母,最心痛的,莫過於看到自己的孩子受欺負。孩子在學校受欺負是讓很多家長頭疼的事情,尤其是近年來霸凌事件的頻繁上演,讓越來越多家長開始重視此事。那麼,孩子在學校受欺負,家長到底該如何做呢?教孩子反擊,怕孩子以後學會用暴力解決問題;總是迴避,又擔心孩子今後在校園裡成「受氣包」,家長們到底該怎麼做呢?小編在這一期內容中,就重點談談孩子受欺負的那些事兒。
  • 孩子在學校經常受人「欺負」?是個「受氣包」?背後原因令人深思
    很多孩子在學校被人欺負,打罵,要「保護費」、甚至被人扒衣服、拍照片等等,成年人也許都無法想像得到的惡劣手段,竟然出現在一個個孩子的手中。當一個女孩子在校園裡,莫名其妙的被人欺負,打罵,拉扯,不管她怎麼呼救,求饒,哭喊,沒有人向她伸出援助之手,我們可能無法想像她內心的絕望和那種無力感。很多孩子在遭受了校園霸凌後,因為害怕被報復或者其他原因,他們選擇了忍讓,沉默,然而換來的卻是變本加厲的欺凌。很多孩子最後走上了自殺的道路,令人唏噓。而在這背後,往往離不開父母的教育。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你還只教他告訴老師嗎?聰明的父母不這樣做
    現如今校園紛爭越來越多,許多孩子在學校都免不了被欺負。面對這樣的情況,不少父母們都非常苦惱。學校裡的孩子年齡都還小,老師對他們講的道理,他們是聽不進去的。那麼父母們在這樣的情況之下,都應該如何聰明的做出處理呢?孩子在學校被欺負,父母不能過度依賴學校的教育。現如今越來越多的父母都更加信賴於學校,信賴於老師對於孩子的管教。
  • 孩子受欺負了怎麼辦?
    父母一度為她的善良和寬容感到欣慰,覺得孩子小打小鬧在所難免,只要孩子能接受,父母就不介入。上小學之後,薇薇的同桌男孩天天欺負她,有時藏她的書本,有時在她手臂上畫畫,有時用筆打地她的腦袋,課間還推地、打她。看到孩子眼淚汪汪地回家,媽媽叫薇薇告訴老師,可薇薇說怕老師批評同桌後,同桌又加倍報復地。孩子在學校受了同學的欺負,受了委屈,父母可以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找原因。
  • 「媽媽,我被人打了」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怎麼辦?父母的做法很重要
    那小雨在學校裡被欺負的時候,小雨媽媽的處理方式可以說是非常合理的,值得各位家長借鑑。如果我們的孩子在學校裡被欺負的話,我們也要像小雨媽媽這樣,理智地對待這件事情,用正當的方式解決孩子之間的矛盾。·孩子性格比較懦弱膽小有個孩子因為性格原因,在與人交往的時候唯唯諾諾、懦弱膽小,一看就是個很好欺負的受氣包。
  • 孩子在學校受欺負了,你會怎麼做
    外婆看著心疼,對母親說:「你總要管一管,去找找校長或者其他孩子的家長。」母親瞟了孩子一眼,問了一個孩子根本不可能回答的問題:「為什麼那些孩子只欺負你,卻不欺負別人?」孩子在學校受欺負了,外婆認為家長應該去「找校長或者其他孩子的家長」;母親認為孩子自身有問題,只是淡然的問了一句:「為什麼那些孩子只欺負你,卻不欺負別人?」顯然這兩種態度和方法都不足取。它體現了家長沒有做好孩子人生的引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