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孩子在學校受欺負的時候,父母總是給孩子灌輸這樣一種思想,別人在欺負你的時候你就去找老師,或者是說別人在欺負你的時候你就去報警。可是在面對孩子在學校的每一次被受欺負的時候,他總是忍氣吞聲,依然被欺負。但是卻沒有家長仔細的想一想,我們的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我們的孩子為什麼總是習慣性的被別人欺負而選擇忍氣吞聲?當孩子面對別人欺負自己的時候,父母有沒有想過孩子的種種反應,其實也正是父母一手培養的。就是因為在孩子的小時候,父母對他進行了太多的控制。過多的約束自己的孩子。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這個不可以,那個不可以,這個不行那個不行,幾乎沒有什麼事情,是在父母的嘴裡能應允的。就是因為我們在孩子小的時候,給孩子傳授了太多太多這樣的語言,所以讓孩子不敢去嘗試,他們甚至不敢去探索自己所感興趣的一些事情。
如果我們的孩子在現實生活中會遇到這種情況的話,父母就應該反思自己,反思我們的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是那樣的,而我們家的孩子卻是這個樣子的呢?其實每一個孩子的出生就像白紙一樣,我們的父母把他培養成什麼樣子,父母與父母的教育方式是有很大關係的。父母哪些帶養的方式會容易讓我們的孩子受欺負呢?首先就是父母經常否定我們的孩子。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呢,總是有不少的父母否定自己的孩子。很多父母呢就感覺到孩子就應該多受一些打擊,這樣他的承受能力才會更強,孩子將來了才不會驕傲,才更有上進心,在生活中的不管孩子做什麼,不管是對是錯,都會得到父母更多的否定。
其實如果孩子在這種情況下長大的話,他們會失去自信,失去自我價值,因為他們知道不管做什麼都會得到父母的否定,時間久了以後呢,孩子就會認為自己不行,別人做到的事情自己也做不到。所以不管在任何時候,自己受到欺負的時候,他也會覺得是自己不行不敢反抗,一直都沉浸在那種情緒當中,沒有時期的有效的方法去對應。久而久之,我們的孩子就會在學校或者是走入社會以後,成為一個受氣包,被別人欺負。現實生活中父母總是喜歡幫助孩子代辦,或者是代替孩子做一些事情。父母從小就對孩子包辦代替,什麼都替自己的孩子安排的好好的,什麼都為自己的孩子想的那麼周到,就會失去這種主動的意願。
就這孩子在被欺負的時候也沒有主動的自我保護意識,因為孩子已經習慣了被安排。所以就算別人欺負自己的時候自己也會接受,即便是再被動他也會接受。在孩子的生長過程中,父母經常限制孩子。有很多的父母在自己的孩子成長過程中,總是喜歡限制他們,限制孩子主動探索和主動學習冒險,甚至是限制孩子的自由。當如果大人限制孩子而被孩子反抗的時候,父母總是拿出一種高高在上切我是你的父母,你就該聽我的的態度。不管什麼事情,最終都是胳膊擰不過大腿,自己再怎麼努力,最後的結果還是被有自己的父母所限制住。慢慢的時間久了,孩子就會放棄反抗,這與現實中在學校受欺負也是一樣的道理。大學當我們的孩子被欺負的時候,父母是有推卸不了的責任的。
我們經常對自己說,我們都是很愛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我們愛孩子的同時,我們也給孩子上上了一層枷鎖。孩子小時候的沒有表達能力,說不出來也不敢反抗,但是長大了以後種種的行為呢就會不輕易地帶到現實生活中來。那麼經常被人欺負的孩子對以後的生活會有什麼影響呢?經常被欺負的孩子會影響自己的心理健康。因為孩子受欺負內心就會受壓抑,而且又不能疏導,時間長了就會出現一定的心理問題。比如有的孩子會走錯路,走上犯罪的道路,有的孩子呢會選擇隱忍,更嚴重的還會讓我們的孩子對生活產生失望絕望,甚至會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再就這孩子的性格也非常有影響。
長期被欺負的孩子內心脆弱膽小,而且他還會出現一種很自卑的心裡,這就是這種孩子很容易出現一種情況,就是不是在沉默中爆發,就是在沉默中死亡。可見被欺負的孩子內心所承受的壓力是多麼的巨大。還會影響孩子對未來的信心。正是因為孩子長久被欺負不敢說,所以沒有精神的依靠,慢慢的呢,也看不到希望了,對於自己的未來呢,孩子也會失去信心。如果到那個時候,家長才會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就已經來不及了。因為那已經把我們的孩子內心傷到了最低點。那麼面對孩子被欺負,家長應該怎麼做呢?就是疏導孩子的情緒,和孩子做溝通。只有了解了孩子的內心感受,並了解以後的孩子,也會願意去分享事情的,經過分享的過程中他可以釋放出來,我們可以給孩子力量和支持,讓孩子勇敢的戰勝自己內心的膽怯,不再讓自己受欺負。
教會孩子說不。不管在任何情況下,只要是孩子反抗的不樂意的,我們就讓孩子有權利把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都表達出來。當有人欺負我自己的時候,從聲勢和聲音中得到別人聽到,別人就會感到害怕的,孩子就會讓他學會拒絕。首先讓孩子不要害怕的,也許他也是一個紙老虎。也就是說當別人欺負我們的時候。不管是從氣聲音上還是氣勢上,我們必須要壓過他。
我們要學會反抗,學會說不。我們的孩子只有在內心強大了以後才不會被別人欺負,其實孩子的內心裡的真實感受以及孩子的性格都是由父母傳入的。唯有父母多多的學習,孩子才會受益,在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才能夠幫助孩子順利的度過,去讓孩子更能健康的成長。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喜歡的點讚轉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