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我是matt,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堅持科學育兒、理性育兒。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的是:孩子在外面總被戲弄怎麼辦?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之所以要說是因為這種現象太普遍、很典型。孩子受欺負不光只發生在幼兒園或者學校,只要在外面這種情況可能就會發生,家長又不能時時刻刻陪著孩子,所以,很多父母也會為此而擔心、憂慮。
Matt老師講案例
在家庭教育課堂裡有這樣的一案例很典型。4歲的悅悅從幼兒園放學後就一直悶悶不樂,回到家裡就進了自己的房間,媽媽看到後先是以為女兒是不是不舒服,可悅悅的表情讓媽媽覺得今天在幼兒園裡一定發生了什麼事讓悅悅不開心了。
晚飯後,媽媽陪悅悅一起看書,感覺孩子心情好一些的時候,媽媽就詢問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悅悅委屈地看著媽媽,眼睛裡還含著淚說,「今天在幼兒園裡,有小朋友把一條毛毛蟲放在她枕頭邊上,嚇得她大哭,小朋友們都笑她」。
媽媽聽到後把心放了下來,原來是在幼兒園裡被其他的小朋友戲弄了,這種情況從悅悅上幼兒園之後就偶爾會發生,悅悅膽子比小,平時不愛說話,是一個很文靜的女孩,所以,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讓悅悅總是那個被戲弄的對象。
遇到這種情況,媽媽應該怎麼做呢?
發生在悅悅身上的事也會發生在其他孩子身上,因為性格、脾氣等原因讓他(她)們成為別人欺負、戲弄的對象。雖然去找老師或者家長能夠阻止一時,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問題。
在案例中媽媽的做法是正確的,媽媽看出悅悅心裡有事但沒有馬上去問,也沒有強迫孩子說,媽媽在孩子心情平靜的時候再詢問,這樣可以建立有效地溝通,能夠讓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
那麼,對於孩子被欺負的問題,媽媽可以把這四招教會孩子。
Matt老師劃重點
解決問題的根本是孩子本身,如果孩子學會對付欺負自己的人,那麼這種事以後就不會再發生,這才正確的做法。
著名哲學家尼採曾經說過,「凡是不能殺死你的,都將使你變得強大。」
雖然這句話或許對幼小的孩子來講過於殘酷,但它的確說明了一個真理,那就是只有讓自己變得強大才不會被別人欺負。
所以,當你的孩子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外面某個場所被別人欺負或者戲弄時,你一定要這樣告訴你的孩子。
第一,不要膽怯,正面面對對方。
你越怕對方越開心,如果你能夠鼓起勇氣正面面對對方,那麼,心虛的是一定是對方,用你的行為告訴對方,「你不怕他,你不喜歡他所做的一切」。
第二,不要忍氣吞聲,第一時候告訴老師或家長。
不要擔心別人會說你打小報告,在原則問題上應該堅持立場。有些調皮的熊孩子需要老師和家長去管教,這是保護自己的方法,所以,告訴老師或父母,讓他們來保護你。
第三,不要逞能,學會保護自己。
面對比自己強大的人時,要學會克制,不要衝動、不要逞能,實力的懸殊會因為自己的衝動而導致讓自己受傷,所以,轉身離開不要顧及別人的笑。
第四,不要放棄,堅持鍛鍊強大自己。
只有自身強大,別人才不會欺負你,所以,父母應該經常帶孩子鍛鍊強健身體,無論是做運動也好,還是去培訓一項技能也好,當身體變強時,大腦、四腳都會變得更靈活,這樣在面對別人欺負時能夠更好地應對。
每一個父母都是疼愛孩子的,在養育他(她)們的同時,也一定要教會孩子自我保護的方法,這樣,無論在什麼方法,無論年幼還是進入社會之後,當孩子面對任何人時都不會是那個戲弄的對象。
今天我們的分享就到這裡,我是Matt老師,感謝大家關注,歡迎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