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膽小在外面總被戲弄,媽媽教會孩子四不要,強大自身不受欺負

2020-12-17 Matt老師家庭教育

哈嘍,我是matt,高級家庭教育指導師,堅持科學育兒、理性育兒。

今天我想和大家聊的是:孩子在外面總被戲弄怎麼辦?

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但之所以要說是因為這種現象太普遍、很典型。孩子受欺負不光只發生在幼兒園或者學校,只要在外面這種情況可能就會發生,家長又不能時時刻刻陪著孩子,所以,很多父母也會為此而擔心、憂慮。

Matt老師講案例

在家庭教育課堂裡有這樣的一案例很典型。4歲的悅悅從幼兒園放學後就一直悶悶不樂,回到家裡就進了自己的房間,媽媽看到後先是以為女兒是不是不舒服,可悅悅的表情讓媽媽覺得今天在幼兒園裡一定發生了什麼事讓悅悅不開心了。

晚飯後,媽媽陪悅悅一起看書,感覺孩子心情好一些的時候,媽媽就詢問今天發生了什麼事。悅悅委屈地看著媽媽,眼睛裡還含著淚說,「今天在幼兒園裡,有小朋友把一條毛毛蟲放在她枕頭邊上,嚇得她大哭,小朋友們都笑她」。

媽媽聽到後把心放了下來,原來是在幼兒園裡被其他的小朋友戲弄了,這種情況從悅悅上幼兒園之後就偶爾會發生,悅悅膽子比小,平時不愛說話,是一個很文靜的女孩,所以,可能是因為這個原因讓悅悅總是那個被戲弄的對象。

遇到這種情況,媽媽應該怎麼做呢?

發生在悅悅身上的事也會發生在其他孩子身上,因為性格、脾氣等原因讓他(她)們成為別人欺負、戲弄的對象。雖然去找老師或者家長能夠阻止一時,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問題。

在案例中媽媽的做法是正確的,媽媽看出悅悅心裡有事但沒有馬上去問,也沒有強迫孩子說,媽媽在孩子心情平靜的時候再詢問,這樣可以建立有效地溝通,能夠讓孩子正確表達自己的想法。

那麼,對於孩子被欺負的問題,媽媽可以把這四招教會孩子。

Matt老師劃重點

解決問題的根本是孩子本身,如果孩子學會對付欺負自己的人,那麼這種事以後就不會再發生,這才正確的做法。

著名哲學家尼採曾經說過,「凡是不能殺死你的,都將使你變得強大。」

雖然這句話或許對幼小的孩子來講過於殘酷,但它的確說明了一個真理,那就是只有讓自己變得強大才不會被別人欺負。

所以,當你的孩子在幼兒園、學校或者外面某個場所被別人欺負或者戲弄時,你一定要這樣告訴你的孩子。

第一,不要膽怯,正面面對對方。

你越怕對方越開心,如果你能夠鼓起勇氣正面面對對方,那麼,心虛的是一定是對方,用你的行為告訴對方,「你不怕他,你不喜歡他所做的一切」。

第二,不要忍氣吞聲,第一時候告訴老師或家長。

不要擔心別人會說你打小報告,在原則問題上應該堅持立場。有些調皮的熊孩子需要老師和家長去管教,這是保護自己的方法,所以,告訴老師或父母,讓他們來保護你。

第三,不要逞能,學會保護自己。

面對比自己強大的人時,要學會克制,不要衝動、不要逞能,實力的懸殊會因為自己的衝動而導致讓自己受傷,所以,轉身離開不要顧及別人的笑。

第四,不要放棄,堅持鍛鍊強大自己。

只有自身強大,別人才不會欺負你,所以,父母應該經常帶孩子鍛鍊強健身體,無論是做運動也好,還是去培訓一項技能也好,當身體變強時,大腦、四腳都會變得更靈活,這樣在面對別人欺負時能夠更好地應對。

每一個父母都是疼愛孩子的,在養育他(她)們的同時,也一定要教會孩子自我保護的方法,這樣,無論在什麼方法,無論年幼還是進入社會之後,當孩子面對任何人時都不會是那個戲弄的對象。

今天我們的分享就到這裡,我是Matt老師,感謝大家關注,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看到孩子膽小懦弱被人欺負,我恨自己生了他」
    每個做父母的最心痛的,最不願看到的,便是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打被欺負,卻膽小懦弱到任由別人去欺負,不敢還手,甚至連跑都不敢跑。記得《婆婆和媽媽》裡,秦昊因為聽到自己的女兒在學校被欺負,便心疼到落淚,甚至想要坐飛機回去找對方家長。只想說,孩子,永遠是父母的軟肋。
  • 女兒四歲,膽小懦弱,在幼兒園被欺負,回家不敢說,如何解決?
    四歲的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了,不願意告訴家長,還誤會家長。最讓人難過的是,家長還以為是這孩子的問題。但實際上我們導致孩子膽小懦弱,又不願意與家人交流。這裡存在兩個教育的問題:1.家長習慣性處在主角位置,造成孩子膽小懦弱。相信孩子養成膽小懦弱,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 不想孩子懦弱膽小受欺負!就不要做三種父母!
    比如前兩天,她兒子正在吃餅乾,親戚家孩子來了,上前一把就搶走。朋友生氣地呵斥兒子「XX,是你的,去拿回來」,然後還抓著兒子的手去拿。誰知她兒子死命往後退,說什麼都不敢上前。沒辦法,總不能餓到孩子,她又拿了牛奶遞給兒子。親戚家的孩子扔下餅乾,就過去搶牛奶。她兒子則蹲下去撿起餅乾吃。
  • 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怎麼辦?如何教會孩子應對同伴「欺負」的方法
    我們首先是要擁抱孩子,接納孩子的委屈情緒,引導孩子表達出自己的心理。「媽媽知道你很難過。「寶貝很傷心,是嗎?」這些話會讓孩子覺得媽媽是自己的知音,孩子的難過程度很快就會降低很多。等孩子情緒稍微平靜一些,媽媽再鼓勵孩子說說事情的經過。孩子可能一時說不清楚,媽媽不要急著追問,越是追問她越著急,她越說不清楚。
  • 秦昊談女兒被欺負瞬間崩潰:孩子被欺負,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出自《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為人父母的,最不能忍受的,當然是看到孩子被欺負,被排擠。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的正確做法是什麼樣的呢?之前秦昊在節目中,因為女兒米粒被欺負而落淚。
  • 孩子受欺負怎麼的辦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傑語媽媽,今天我們來說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受欺負怎麼辦?作為父母孩子,任何事都會掛心,就算是明星也不例外,也會因孩子被欺負了而困擾。秦昊就因為小女兒小米粒在學校被欺負,自己卻無能為力,上了熱搜,節目播出當天,秦昊因為女兒被欺負落淚,佔據熱搜榜第一名,起因是伊能靜和秦昊媽媽婆媳倆再聊搬家的事,中間就提到了米粒因為轉學被欺負,而一貫不善言辭的秦昊,在聽到伊能靜描述女兒被欺負的時候,忍不住潸然淚下。
  • 孩子受欺負家長怎麼辦?教會孩子如何不被欺負!
    教給孩子自我保護的基本方法  欺負人的事件總在大人不在場的時候發生,所以要教你的孩子避免去無人監管的走廊、浴室、操場等地方。坐在校車的前面,站在隊伍的前面,食堂吃飯的時候坐在教職員工附近的位置,等等。  6.
  • 孩子受欺負了,應該「打回去」嗎?如何教會孩子不被欺負?
    俗話說「打在兒身,疼在娘心」,孩子上學後家長難免擔心孩子被欺負。孩子受了欺負,要告訴孩子打回去嗎?這個話題也一直備受爭議。很多小孩子,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很缺乏。如何讓孩子不被欺負,如何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這是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
  • 孩子在外老被欺負?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不讓娃再受傷害
    孩子在外老被欺負?家長不妨試試這3招,不讓娃再受傷害父母之所以擔心孩子離開自己的身邊就是害怕孩子被欺負,但是孩子終會長大,會獨立面對父母保護以外的天地。有時候家長會怪自己地位不高,成不了孩子的靠山,所以孩子總被欺負。但其實與這關係並不大,還是看孩子自身的性格。
  • 孩子在外受欺負不敢反抗,成受氣包,如何幫娃從「受氣」中走出來
    前幾天,閨蜜和我微信聊天,閨蜜聊著聊著不禁和我聊起她家孩子佑佑來。還說最近為孩子的事挺傷腦筋的。原來佑佑在家裡很活潑,可是到了外面就畏畏縮縮,孩子在外面受了欺負也不敢反抗,儼然成了「受氣包」。閨蜜還說平時和孩子到小區樓下玩。別的孩子搶他的東西,佑佑只會不知所措地站在那兒哭,也不敢向別人要回來。別人打他、撞他、掐他。佑佑也不懂得迴避,更不懂得反抗,只會哭著找媽媽。
  • 不要把我們的孩子,打造成「受氣包」,讓他們在外面受「欺負」
    每一次孩子在學校受欺負的時候,父母總是給孩子灌輸這樣一種思想,別人在欺負你的時候你就去找老師,或者是說別人在欺負你的時候你就去報警。可是在面對孩子在學校的每一次被受欺負的時候,他總是忍氣吞聲,依然被欺負。但是卻沒有家長仔細的想一想,我們的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 性格軟弱,總受人欺負的孩子該怎麼去引導教育?
    我表面上很平靜很耐心地教她解決,其實內心已經有一股火了,只是我在外面不會衝她發火,要教育也是回家教。回到家,我一開始還細聲細語地問她:「為什麼在外面,你被人家欺負了,你自己不知道反抗呢?」「我忘了。」她竟然說出這種話! 我當場就火冒三丈!
  • 孩子受欺負了怎麼辦?
    當孩子傷心地哭訴在外面受到的欺負或委屈時,父母不免心疼又惱火。作為父母,應該以何種心態去面對孩子所受的委屈?又該怎樣去幫助孩子?看到孩子眼淚汪汪地回家,媽媽叫薇薇告訴老師,可薇薇說怕老師批評同桌後,同桌又加倍報復地。孩子在學校受了同學的欺負,受了委屈,父母可以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找原因。1.不正確的溝通方式。
  • 孩子在外很膽小,在家很「橫」怎麼辦?
    但是一出門就跟一個小綿羊一樣,見到陌生人,經常就躲大人身後,說話也不敢大聲說了,別的小朋友欺負他,不敢說也不敢反抗。孩子在家裡很任性,出門很膽小的原因是: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一個大家庭裡四個老人寵一個孩子。
  • 當孩子被打後,父母做到5要3不要,才是孩子不受欺負的關鍵
    第二天,欣欣按照媽媽方法做了,不過還是失敗了。後來她又告訴女兒:」被欺負的時候,先要大聲警告,然後告訴老師。如果沒用,一定不要軟弱,她怎麼打你,你就怎麼打回去。後來,欣欣和同桌又發生了爭執,在警告無效後,做出了反擊。
  • 幼兒園資深老師:3種類型的孩子更容易「受欺負」,家長別不在意
    但是事情並不像想像中那麼簡單,接連幾天孩子放學的時候都不高興,有時候還哭鬧不上幼兒園了,經常說有孩子欺負自己,媽媽這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於是就和老師溝通了一下,老師也表示:孩子在幼兒園裡面很內向,平時都不合其他小朋友溝通和交流,也不在一起玩耍,這樣的孩子在幼兒園裡面,就經常會受到其他小朋友的欺負,日後也會加強注意,家長也要多培養孩子的性格
  • "媽媽我被欺負了"孩子被打回家哭訴,媽媽一句改變了孩子的性格
    "樂樂媽回嘴道"咱們樂樂平時就很乖巧,這樣的孩子不受同伴和老師的喜歡也太說不過了吧!"可是沒想到,樂樂剛上幼兒園一個星期就被同伴抓破了臉。樂樂帶著臉上的傷回家後哭著對媽媽說"媽媽我被同伴欺負了!你去幼兒園幫我報仇!
  • 看女兒被欺負,媽媽受不了直接帶女兒"打回去",對方家長不幹了
    今日問題:孩子被欺負要不要直接反擊?現在哪個孩子不是家裡的寶貝,都是捧在手心怕化,含在口裡怕化了,如果知道孩子在外面受了欺負,家長除了心疼外,更多是氣憤,自己都捨不得打一下的孩子,被別人打,這怎麼能容忍呢。因此就會發生一系列的事情。那麼當孩子被同學欺負了,要怎麼做才是最合理的呢?
  • 有女兒的家庭,從小要教會她3件事,長大後才不容易被欺負
    從兒時起,女性一般都處於弱勢群體,家裡有女兒的家庭,對女兒的教育和關心要比對兒子更多一點。我們常說女兒要富養,不僅僅是指在物質生活上的富足,更要對她們精神和思想上的多培養和灌輸。隨著孩子的成長,女孩子應提前懂得這幾件事,才能在成長過程中不被外在迷惑,不被欺負。
  • 孩子受欺負被打,教會孩子做這三件事比「打回去」更有意義
    答案顯然是,不要打回去。但是父母要記住教會孩子:好欺負不代表懦弱,善良要有光芒。父母要明白,眼前的「受欺負」「被打」並不代表孩子永遠就是吃虧的一方,所謂傻人還有傻福呢,但是,不打回去也不代表自己就是慫的。在育兒路上,父母要懂得做孩子的「領路人」,而不只是「消防員」。當孩子遇到社交問題時,我們應該想想,該怎麼藉助這個機會教會孩子,學會更成熟的人際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