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媽媽說自己家兒子四歲多,在家很厲害,就像一個小霸王,一句話不合孩子的心意,就會在那裡大吵大鬧,甚至還會動手打人咬人。跟他講道理,不聽,爸爸媽媽訓得狠了,他就在那又哭又鬧,一直哭鬧到大人給他道歉才會停。但是一出門就跟一個小綿羊一樣,見到陌生人,經常就躲大人身後,說話也不敢大聲說了,別的小朋友欺負他,不敢說也不敢反抗。
孩子在家裡很任性,出門很膽小的原因是: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一個大家庭裡四個老人寵一個孩子。平時能給孩子都給最好的,捨不得孩子受一點點委屈,對孩子簡直是千依百順的,但是你要知道啊,在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會變得越來越以自己為中心,認為所有人就應該聽自己的,特別是在家人面前,不懂得尊重老人長輩,在家橫行霸道,必須聽他的。不然就會耍脾氣,甚至打人。但是當孩子出門以後反而會變得膽小,不想和其他孩子交流,別人欺負了他,他也不敢反抗,只敢回家和家裡人耍脾氣。
孩子出現這種性格通常跟父母的教育脫不開關係,正是因為平時家人的嬌寵溺愛才養成了孩子的這種無法無天、不懂得尊重長輩的性格。如果爸爸媽媽不早日糾正孩子的這種想法性格,孩子在外面會吃虧的,正如現在的一句話:如果你不好好教育自己家的孩子,到了社會別人會教給他怎麼做人。千萬不要等到那時候,等到哪一科刻,真正心疼後悔的還是父母自己。所以平時就要教會孩子尊重長輩,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也要講清楚。
我的建議是:
教育一定要提到首位,爸爸媽媽在家一定不能太過於以孩子為中心,讓他認為自己是家裡的老大,大家都應該聽他的。同時也要和家裡的老人打好招呼,做好溝通,在父母教育孩子時,讓家裡的老人不要護著孩子,讓孩子認為自己有「後盾」可以依靠。不然一旦孩子出門在外,不懂的溝通交流,受到同齡小孩子的排擠欺負,自己沒有能力和膽量,就會像皮球一樣任人欺負。所以,爸爸媽媽在孩子的小時候就要讓自己的孩子懂得規矩和道理,讓他知道不是什麼事情都會依著他。
在平時也可以多帶孩子出去玩,在玩的時候可以碰到什麼事情就教他應該怎麼去做,讓他自己動手,等他能理解你的意思以後,那就只要告訴他,那些事情是不能商量的,那些紅線是不準碰的就行,其他的不太重要不危險的事情讓他自己處理。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多出去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