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窩裡橫,窩外慫」的孩子,多半都有這樣的父母,現在還來得及改

2020-10-03 快樂小黎兒

父母是孩子的模仿對象

孩子在出生以後,他們的行為形成都是來自於對外界的模仿。生活中,父母是孩子最親密、接觸最多的人,因此也成為了孩子的模仿對象。

小林的爸爸每天在工作回家之後,都喜歡躺在沙發上,把雙腳架在茶几上看電視和玩手機;而小林媽媽是一位脾氣比較暴躁的人,每當看到小林爸爸的這幅情形,都會生氣地數落小林爸爸。

久而久之,當小林到了上三年級的時候,小林每天回家後也會像爸爸一樣躺在沙發上看電視,面對媽媽的教育時,不僅不接受媽媽的意見,還喜歡和她頂嘴,變得暴躁,但是去到外面又很慫,只敢在家裡為非作歹,把小林媽媽氣得夠嗆,但自己也拿他沒有辦法。

小林回家後喜歡躺在沙發上看電視的壞習慣;小林的性格和脾氣也變得和媽媽差不多,這些其實都是小林在爸爸媽媽長時間影響之下,慢慢模仿他們行為的結果。

易把孩子養成''窩裡橫,外面慫''的父母類型

1、對孩子不管不顧

一些父母由於忙於工作而騰不出時間來教育、陪伴自己的孩子,放任孩子自己成長,不管不顧。在這種家庭之下,由於孩子長年感受不到父母對他們的關心和愛,內心會開始出現扭曲,形成一定的心理障礙,性格也因此受到了影響。他們在家裡時也往往會出現蠻橫的現象,不準家人對他進行說教;但真正到了外面,這種蠻橫卻變成了膽小。

2、寵溺孩子

一些家庭由於家裡的孩子是獨生子女,父母會對孩子格外的寵愛,不讓孩子受一點苦、一點累;有的家長則對孩子百依百順,對於他們的任何要求都滿足。

在父母的寵溺之下,孩子不僅缺乏了基本的自理能力,還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這樣的孩子在家裡往往很會使喚自己的父母幹活;而一旦到了外面,由於沒有人撐腰和寵愛,他們會變得膽小,成為一個''窩裡橫,窩外慫''的人。

如何正確教育孩子

1、樹立正確的榜樣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也是孩子的模仿對象。正確教育孩子,需要家長在生活中能夠端正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榜樣,讓孩子學習,成為一個正義、樂觀的人。

2、多陪伴孩子

孩子是在父母給予的愛和關心之下才能夠健康長大的。缺少了父母的陪伴,孩子們也就很難感受到父母親的愛,他們的心理健康會因此受到影響,形成不良的性格和心理;同時,孩子和父母之間的關係也會因此變得生疏、陌生。

3、適當管教孩子

在生活中,父母適當給孩子立下一些規矩,有利於規範孩子的行為舉止,成為一個言行正確的人;除此之外,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家長也要及時管教孩子,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改正,不能放任孩子,這樣只會讓他們一錯再錯,誤入歧途。

相關焦點

  • 「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多半有個這樣的爹,現在改還來得及
    導讀:「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多半有個這樣的爹,現在改還來得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多半有個這樣的爹,現在改還來得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多半有個這樣的爹,現在糾正還來得及
    &34;的孩子,多半有個這樣的爹,現在糾正還來得及有些孩子在生活中,總是會讓父母非常的頭痛。比如有些孩子,他們在家裡不講理,喜歡和父母對著幹,但到了外面變得很膽小,跟家裡完全不同,一直被其他孩子欺負,典型的&34;。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呢?
  •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原因多半出在家長身上,現在改還不晚
    作為家長,都希望孩子是自信、陽光開朗的,無論走到哪裡都表現的得體大方。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很多家長都發現孩子變得「窩裡橫,外面慫」。在家裡稱王稱霸一幅很厲害的樣子,但是一旦到了外面孩子就變得特別膽小,甚至在外連最基本的招呼都不敢打,遇到熟人還要躲在家長身後。相信孩子有這樣的表現家長都很生氣,因為從了另一方面看也代表孩子窩囊。
  • 孩子窩裡橫、在外慫,責任多在父母身上,「亡羊補牢」來得及
    聽她這麼說,再看這孩子的表現,其中的原因也就略知一二。孩子「窩裡橫、在外慫」這樣的性格特點,大多跟父母的教育有關,現在改還來得及。現實生活中,太多的家庭,過度重視孩子智力的發展,而對其他方面的培養往往不那麼上心。就比如以下兩方面,父母如果沒有做好,孩子往往就發展成「窩裡橫,外面慫」的特徵。
  •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多半有個這樣的爸爸,現在不改早晚吃虧
    導讀: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多半有個這樣的爸爸,現在不改早晚吃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多半有個這樣的爸爸,現在不改早晚吃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多半與這4個原因有關,現在改還來得及
    生活中,應該有不少家長碰到過這種事:孩子在家裡時蠻橫霸道、動不動就窩裡橫,一不高興就肆意的亂發脾氣、跟父母頂嘴,對父母呼來喝去的;但是一到外面,就跟小綿羊般老老實實的,甚至別人動手搶他的東西還不敢反抗。
  • 「窩裡橫,窩外慫」的孩子,多半是性格缺陷,爸媽需要做好這2步
    還對小優誇孩子真乖,小優嘆了一口氣說:「你是沒看見上午躺地上耍脾氣的時候呢!差點沒氣死我,這孩子典型的窩裡橫,窩外慫」。其實孩子的這種子性格缺陷,也是有原因的,了解原因後,父母只需做好這2步,就能解決這個頭疼的問題了。
  • 李玫瑾:孩子「窩裡橫,外面慫」的性格,多半與家長的行為有關
    俗話說得好:「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如果一個人養成的性格,未來是很難改變的,所以,家長們要從小注重培養孩子性格的發展方向,不過,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往往會陷入一個誤區,最後將孩子培養成為了一個「窩裡橫,外面慫」的性格!
  • 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爸爸的教誨很重要
    相信父母都有這樣一個疑問吧?為什麼孩子在家裡脾氣暴躁像個「小霸王」,一出家門就變成了任人欺負不敢還手的「小慫包」?曾有心理學家表示: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多半和自己爸爸的教誨脫不了干係!>1、爸爸媽媽的溺愛現在的父母對孩子都很溺愛,因為很多家庭都是重男輕女的,爸爸媽媽會對孩子格外照顧,不捨得讓孩子受一點傷害,什麼事情都讓著孩子,正是因為家長一味的溺愛,導致孩子在家裡無法無天誰都不怕,孩子之所以會在家裡橫就是這個原因。
  •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原因多半出在家長身上,很多人還不自知
    文/小熊育兒日記在生活中,相信我們一定有遇到過一些「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這些孩子雖然平時對自己的家人態度非常蠻橫,十分霸道。可當他們到了社會中去的時候,他們又會表現得格外膽小、內向,總是一副很「慫」的樣子。
  • 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多半原因出在爸爸身上
    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多半原因出在爸爸身上現在在大部分孩子的身上都有一種特別有趣的現象,就是在家裡面是「一方霸主」,到外面卻變了樣子,甚至總是躲在大人的身後尋求庇佑。對此行為,大部分家長都會歲孩子說:「你就是典型的窩裡橫,真到了關鍵時候不頂用。」
  • 父母別怪孩子慫,「窩裡橫、外面慫」的娃,家庭都有這2個特點
    大家好,我是王師傅帶悟空,如今,很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有兩副面孔,在家裡對親近的人大吼大叫,但是出門在外,連話都不敢大聲說出口,而且對外人總是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大氣都不敢出一口,這是典型的「窩裡橫、外面慫」,讓父母很是頭疼。
  • 這2種家庭的孩子,容易「窩裡橫,外面慫」,責任多半在爸爸身上
    孩子之所以會外面慫,窩裡橫,其實更多的還是家庭原因造成的。說得具體一點,孩子的這一屬性,多半都是父親傳給孩子的。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很容易窩裡橫。但是到了外界,很少有人會再慣著他,這會讓他有很大的落差。這種落差,在外界他是得不到寬慰的,只能回到家裡欺負家長,以此來尋求心靈上打補償。如此一來,孩子就會養成外面慫,窩裡橫的性格。
  • 孩子「外面慫,窩裡橫」,多半是有這3種爸爸,希望不是你
    文 | 小璐媽媽育兒(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現在大部分孩子身上都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在家稱王稱霸,在外乖巧如兔,用更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孩子總喜歡「窩裡橫,外面慫」。可是偶爾在小區看見小月帶著女兒出門時,看著躲著小月背後滿臉羞澀害怕的小姑娘時,讓我對孩子喜歡「外面慫,窩裡橫」的性格有了很大的認識。其實這種行為在家長看來可能只是一件小事,可是站在旁觀者的角度,這樣的孩子如果不及時糾正,對孩子日後的影響很大。
  •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家長應該這樣教育
    本文改編自優家教育 一位媽媽在社交軟體上發帖,吐槽自己的孩子「窩裡橫」:「我兒子在家裡蠻橫無理,稍不順心就大哭大鬧,甚至直接動手。一出門就慫,見到陌生人連招呼都不敢打。被其他小朋友搶了玩具也不敢說話,回家後和我發脾氣。這孩子咋就養成窩裡橫、外邊慫的性格了呢?
  • 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多半是爸爸帶出來的,不改正早晚碰壁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爸爸指責媽媽教育失職朋友家的兒子三歲多了,簡直就是窩裡橫,外面慫的典型代表。在家像個小霸王,兇巴巴的,想要啥家裡都要滿足,不然就各種威脅,撒潑打滾。正好朋友老公在旁邊,看到此抓著孩子打了一頓屁股。然後朋友老公說,你看看你把孩子教育成啥樣了,只會對家裡人橫,到外面像個綿羊一樣。朋友聽完直接惱了:「啥叫我教育的孩子,沒聽說過有其父必有其子,孩子還不是跟你學的」。朋友老公當場沒有話說了。
  • 「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背後大多站著怎樣的父母?
    孩子個頭不大,脾氣倒不小,說到「窩裡橫」這可能是每個小孩子的通病,也是讓爸爸媽媽頭疼的事情。我接觸過這樣一個孩子,在家是一個「小霸王」,說一不二,稍有不合心意的地方,就大發脾氣,甚至會罵髒話,甚至動手打人。
  • 「窩裡橫,出門慫」,不能全怪孩子,背後原因值得父母反思
    文|淘媽朋友小嬌和我抱怨她家孩子,說她每次帶孩子出去,孩子都是一副乖乖的樣子。他既不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也不會和小朋友爭搶玩具。見了熟人讓他打招呼,孩子也是一聲不吭,躲在媽媽身後。可是回到家就像換了個人一樣,對家人大吼大叫,一有不順心的就哭鬧、打滾。朋友不知道,孩子小小年紀為何會是「兩面派」。其實這就是典型的「窩裡橫,出門慫」。那面對這樣的孩子該怎麼辦呢?
  • 家中「小霸王」出門「小慫包」,窩裡橫的孩子,多半出自3種家庭
    其實對於孩子也是一樣的,很多窩裡橫的孩子,在外面不敢發脾氣,總是順從其他孩子,但是回到家裡後,就開始胡作非為。其實這就是一種「補償心理」,這種兩面性的孩子,多半處於這3種家庭。看著窩裡橫的兒子,寶媽也十分無奈。
  •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怎麼辦?
    生活中經常遇到這樣的孩子。當他們在家時,他們被稱為小霸王,任何事情都要說了算,別人違背他的意願就鬧脾氣,但是一旦出門,他們會立即變成小白兔,根本不會表現自己。在別人提出想法和意見時,他們只會默默地同意,只會迎合從而自己變得沒有自我。這種情況就是孩子的「「窩裡橫,外面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