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窩裡橫、在外慫,責任多在父母身上,「亡羊補牢」來得及

2020-12-16 好孕

文|好孕姐

周末的時候,跟表姐相約帶著孩子一起出去玩。在公園的時候,她家孩子總是緊緊跟在她的後面,不敢跟別的小朋友一起玩。表姐苦笑著說:「也不知道咋回事?這孩子在家裡厲害得無法無天,爺爺奶奶都拿他沒辦法。但是,一出門就跟只小老鼠似的,膽子小的很。」聽她這麼說,再看這孩子的表現,其中的原因也就略知一二。孩子「窩裡橫、在外慫」這樣的性格特點,大多跟父母的教育有關,現在改還來得及。

現實生活中,太多的家庭,過度重視孩子智力的發展,而對其他方面的培養往往不那麼上心。就比如以下兩方面,父母如果沒有做好,孩子往往就發展成「窩裡橫,外面慫」的特徵。

沒有培養好孩子的規則意識

生活當中,什麼樣的孩子最受大家歡迎?往往是那種喜歡跟別的孩子一起合作,還很好商量,同時又非常遵守規則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在外面,因為自己的行為舉止會受到大家的肯定,所以內心就沒有懼怕感。

而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家長往往不具有培養孩子規則的意識。大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因為溺愛而滿足孩子的任何需求,或者是心情不好的時候孩子說什麼都是不被承認的。家長沒有規則意識,當然也就沒辦法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所以,孩子在家裡的行為完全不受約束,發展到無法無天的地步。而爺爺奶奶或者是姥姥姥爺把孩子捧在手心裡,更不會指責孩子的行為。

孩子在家中沒有規則的意識,已經成為習慣。但是等到孩子出門就不一樣了,如果處在一個集體當中,如果不注意遵守規則,就會經常犯錯,會很容易成為一個大家都不歡迎的人。孩子很敏感,自然在這樣的環境中躲躲閃閃,感覺不自在。

沒有讓孩子有好的安全感

雖然大人一味的溺愛,讓孩子在家裡成為為所欲為的「小霸王」,但是這樣的教養方式,也讓孩子對大人的依賴性很強。但是這樣的孩子,並沒有從家長的溺愛和縱容上,培養出多麼強大的安全感。在家裡再厲害,等到出了家門,就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做,所以喜歡待在大人後面尋找依賴。

孩子出生後都是一張白紙,形成什麼樣的性格,當然跟大人的教育分不開。當孩子窩裡橫、在外慫的時候,別忘了對照一下自己,是不是在這兩方面沒有做好,「亡羊補牢」現在開始還來得及。

相關焦點

  • 2種家庭的孩子,容易「窩裡橫、外面慫」,責任多在爸爸身上
    然而,當她與老師對質時,孩子拒絕承認。回家之後,孩子還在生父母的氣,全然沒有在學校時的慫樣。這種「窩裡橫、外面慫」的行為,可以說跟她老公一模一樣。於是這位母親絕望了,想到古代的「孟子三遷,而她能做的就是把兒子從他父親身邊帶走。雖然我不是很贊成孩子媽媽的做法,但是我們也要理解母親這樣的想法。你要知道,這兩個家庭的孩子很容易「窩裡橫、外面慫」,責任大多在父親身上。
  • 「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多半有個這樣的爹,現在改還來得及
    導讀:「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多半有個這樣的爹,現在改還來得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多半有個這樣的爹,現在改還來得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窩裡橫"的娃,是缺乏從內到外的"契機"
    "窩裡橫"的誘因1、父母過度寵溺現如今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比以前提升了許多,很多父母有餘力承擔孩子的開銷,因此經常會無意間作出無條件滿足孩子需求的行為,這其實是對孩子的一種過渡寵溺。那麼,父母要想改變這種現狀,應該如何對孩子進行引導呢?更正"窩裡橫"的方法1、強調原則底線父母寵愛孩子,這是一種無可厚非的行為。但寵愛並非溺愛,為了避免孩子繼續作出在家肆意妄為的舉動,父母應該明確原則底線,不能毫無節制地滿足要孩子的要求。
  • 有的孩子在外面很慫,在家裡卻是小霸王,育兒師:家長作的
    在接到老師的電話時,王女士以為自己聽錯了,再三確認後才相信自家孩子真的被欺負了。王女士向老師吐槽說"我家寶寶在家裡可是個淘氣大王,真沒想到在外面居然成了慫包。孩子這麼小還兩副面孔呢,打小就會窩裡橫!"老師聽後很無奈地表示"這其實很大程度上是家長的教育出了問題。
  • "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多半有個這樣的爹,現在糾正還來得及
    &34;的孩子,多半有個這樣的爹,現在糾正還來得及有些孩子在生活中,總是會讓父母非常的頭痛。比如有些孩子,他們在家裡不講理,喜歡和父母對著幹,但到了外面變得很膽小,跟家裡完全不同,一直被其他孩子欺負,典型的&34;。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情況呢?
  •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原因多半出在家長身上,很多人還不自知
    :很多家長總是會抱怨,孩子「窩裡橫,外面慫」,總是覺得會出現這種情況,全都是因為孩子的錯。但其實家長也是要佔一部分責任的,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孩子確實要負責任,但是家長也逃不掉。因為孩子在一生下來的時候,就是一張白紙,全靠父母來教。如果父母平時沒有做好教育的話,那孩子身上會出現問題也是很正常的。
  • 「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背後大多站著怎樣的父母?
    他的媽媽告訴我,他在幼兒園裡,從不和別的小朋友打鬧,即使別的孩子從他手中搶走玩具,他也只是站在一旁乾巴巴地看著,不敢要回來。因為不敢跟老師互動,連上廁所都不敢跟老師匯報,寧願自己憋著。在家「小霸王」,在外「小綿羊」,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窩裡橫」。窩裡橫、出門慫,是現實生活中很多孩子的通病。
  • 窩裡橫的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災難
    他說,母親是一個「窩裡橫」的人,在外表現得很大方、很有禮貌,一副老好人的模樣。但是一回到家,就將在外所有的不甘與委屈,全部傾瀉到他的身上。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他在家拼積木,母親回來後他開心地招呼他們去觀賞。沒想到的是,母親壓根沒理會他,反而教訓他:「就知道玩,生你有什麼用!」
  • 這2種家庭的孩子,容易「窩裡橫,外面慫」,責任多半在爸爸身上
    孩子之所以會外面慫,窩裡橫,其實更多的還是家庭原因造成的。說得具體一點,孩子的這一屬性,多半都是父親傳給孩子的。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很容易窩裡橫。但是到了外界,很少有人會再慣著他,這會讓他有很大的落差。這種落差,在外界他是得不到寬慰的,只能回到家裡欺負家長,以此來尋求心靈上打補償。如此一來,孩子就會養成外面慫,窩裡橫的性格。
  • 孩子「窩裡橫」,可能是父母太慣了,及時糾正很重要
    文/囧囧媽育兒(專注於原創優質文章,歡迎大家轉發分享)現在的孩子在家裡都是呼風喚雨的小皇帝,但是出了門就沒人再將就他們了。所以有的孩子也就是在家裡跟家長能,窩裡橫,在外面可能還是個小受氣包。孩子窩裡橫,可能是家長愛錯了方式,太慣孩子了。
  • 「窩裡橫,窩外慫」的孩子,多半都有這樣的父母,現在還來得及改
    生活中,父母是孩子最親密、接觸最多的人,因此也成為了孩子的模仿對象。''窩裡橫,外面慫''的父母類型1、對孩子不管不顧一些父母由於忙於工作而騰不出時間來教育、陪伴自己的孩子,放任孩子自己成長,不管不顧。
  • 孩子為什麼會「窩裡橫」?與父母的3個做法有關,現在看還來得及
    我想問問大家,是不是經常覺的自己的孩子,在家就是霸王,什麼都要爭,連比他大的孩子都不是他的對手,但是一出門就跟一根蔫了的黃瓜,膽子變的很小,老是喜歡躲在家長後面,大家都笑他是窩裡橫。很多父母工作忙碌,就把孩子留給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帶。而隔代撫養最大的問題就是,育兒觀念不一樣,長輩會相對溺愛孩子。孩子說要吃排骨,奶奶頂著大太陽去市場買;孩子亂發脾氣打了爺爺,爸爸剛想教育,爺爺上前阻止:他還是個孩子......孩子很會察言觀色的,敢「窩裡橫」是因為知道老人會護著他,知道只要一哭二鬧三打滾,老人就會妥協、讓步。
  • 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多半原因出在爸爸身上
    為什麼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多半原因出在爸爸身上現在在大部分孩子的身上都有一種特別有趣的現象,就是在家裡面是「一方霸主」,到外面卻變了樣子,甚至總是躲在大人的身後尋求庇佑。對此行為,大部分家長都會歲孩子說:「你就是典型的窩裡橫,真到了關鍵時候不頂用。」
  • 為何很多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心理學家:爸爸負主要責任
    「窩裡橫,外面慫」顧名思義,在家裡或是在熟悉的人面前非常橫,而到了外面,或遇到陌生人就變得非常慫,別說發脾氣了,可能連話都不敢說。如果爸爸總是溺愛孩子,就會養成孩子窩裡橫的性格,而外面慫就不難理解了,畢竟外人可不像父母那樣,即使是對於孩子也不會特別容忍。肯定不會慣著孩子的壞脾氣,時間長了孩子自己就能明白在外邊要收斂一點,最終養成窩裡橫,外面慫的性格。
  • 孩子在家「窩裡橫」,家長該如何糾正呢
    當孩子在家「窩裡橫」的時候,父母該怎麼去糾正呢?日本著名作家——稻盛和夫。就曾在自傳裡公開表示自己小時候就是「窩裡橫」。他說:小時候自己特別愛哭、愛撒嬌,如果母親不過來哄,他就會越鬧越兇。但是只要一出家門就會變得特別膽小,那麼為什麼孩子會」窩裡橫」呢?
  • 孩子只敢在家裡使壞,在外面卻很溫和?窩裡橫孩子如何教育?
    1.窩裡橫是因家長溺愛有些孩子的確會出現我的窩裡橫的情況發生,這是因為父母愛護孩子的方式不同而產生的原因。有些父母特別喜歡溺愛自己的孩子,覺得應該把所有一切全都賦予給孩子,讓孩子變得幸福快樂。所以說每個孩子出現這樣的狀況都是情之以理的事情,但是誰也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變成一個窩裡橫外邊慫的角色。那麼到底應該通過怎樣的辦法才能夠改變孩子身上的這一個缺點呢?
  • 孩子「窩裡橫,外面慫」,多半與這4個原因有關,現在改還來得及
    生活中,應該有不少家長碰到過這種事:孩子在家裡時蠻橫霸道、動不動就窩裡橫,一不高興就肆意的亂發脾氣、跟父母頂嘴,對父母呼來喝去的;但是一到外面,就跟小綿羊般老老實實的,甚至別人動手搶他的東西還不敢反抗。
  • 那些窩裡橫,外面慫的孩子,跟父母教育有關,家長犯了4個錯誤
    在生活中,父母都比較注重孩子性格的培養,希望孩子可以很好地與人相處。我們觀察到一些孩子,在父母、熟人面前「窩裡橫」,到了陌生的環境變成「外面慫」。面對孩子的性格的變化,很多家長找不到根源所在,其實很多問題都與父母、成長環境息息相關。
  • 孩子"窩裡橫,窩外慫"沒得治嗎?不是的,爸媽只需兩步走
    如果發現孩子有&34;的行為,家長首先看一下自己有沒有這種情況,若是有,一定要帶著孩子一起去改變,多抽時間帶他去外面走走,最好選擇人多的地方,比如公園、遊樂場窩裡有條件橫現在的年輕人壓力大,很多孩子都是由爺爺奶奶這些長輩帶大的,而老人對孫輩是很疼愛的,總是被孩子的哭鬧妥協,比如在超市裡看到想要的玩具,可能上一秒還在說
  • 父母別怪孩子慫,「窩裡橫、外面慫」的娃,家庭都有這2個特點
    大家好,我是王師傅帶悟空,如今,很多家長發現,自己的孩子有兩副面孔,在家裡對親近的人大吼大叫,但是出門在外,連話都不敢大聲說出口,而且對外人總是一副唯唯諾諾的樣子,大氣都不敢出一口,這是典型的「窩裡橫、外面慫」,讓父母很是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