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家活躍在外卻膽小?兒童心理專家:3個方法改善社交退縮症

2020-08-23 4399小評菓快樂育兒


《孩子的神秘生活》中,5歲許家潤在家裡很活躍,可在外面卻很膽小。

· 剛到班級,見沒人理他,就偷偷地走到角落觀察玩得歡快的同學們;

· 被嶽昊誤會受委屈了,他一句話也沒說,走到門外找老師哭著喊&34;;

· 想和同學們一起玩轉圈圈,結果同學們玩累不玩了,他就一個人坐蹺蹺板,看著他們玩。

……

他的姥姥表示:&34;

像許家潤這樣的孩子有很多,他們本身的氣質特點相對偏抑制,如果碰上難搞的對象,很容易被打回去,失去人際交往自信心。

雖然他們內心渴望融入小團體中,但很可能害怕再一次不被接納、不被信任、不被認可,就乾脆自己一個人獨自玩耍。

對此,人類科學博士沈尹婧將其稱之為社交退縮症。

為什麼孩子在家活躍,出門膽小?

這絕不單純只是孩子內向、膽小所致,關鍵還受幾個內外因素影響。

內因1:在家裡感覺輕鬆自在

很多孩子在家裡活波出門膽小,主要因為家裡是屬於自己的地盤,到處都是熟悉的環境,疼愛自己家人,自然感覺輕鬆自在。

然而在外面,面對陌生的環境和形形色色的人,孩子則容易緊張害怕,變得無所適從。

內因2:對家人十分依賴

孩子在外膽小在家活波,往往對家人也十分依賴,依賴家人幫助自己解決問題。而在外面受到的委屈挫折相對較多,孩子的依賴性比在家裡更強。

外因1:家長的控制欲強

&34;的家長控制欲較強,小到今天穿什麼顏色的襪子,每頓飯吃多少飯量等,導致孩子缺乏主見,使其在陌生環境下表現得更加木訥內向。

外因2:家長的恐嚇話太多

家長經常用&34;、&34;等話恐嚇,使孩子對外面事物容易產生恐懼,生怕一不小心,受到傷害。

外因3:交往自信受到打擊

孩子想和同伴們一起玩,可同伴的多次忽視、排斥、拒絕,打擊到孩子的交往自信心,從而使孩子縮回自己的保護殼,在家裡表現活波在外面表現膽小。

當父母發現孩子有這種傾向時,就想多帶孩子去遊樂場、兒童樂園、公園,讓他/她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

可這個時候,主動上前和小朋友一起玩,對孩子來說,是件十分困難的事情。

很可能家長多次鼓勵,孩子依舊原地不動,眼巴巴地望著其他小朋友玩;或者搖一搖頭、擺手推拒、說不要,拒絕加入同伴的活動中。

同事的兒子就是這樣,參加幼兒園舉辦的親子活動,總是坐在一旁看著別人玩。

媽媽鼓勵他上前加入,他說我不行,我膽小,我不過去。

直到過了很久,才見他鼓起勇氣,跟在別人後面,一起玩了起來。

如何幫助孩子改善在外面膽小?

兒童心理學博士何潔提出以下3種方法:

1、鍛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當孩子退縮時,家長可以教孩子嘗試著上前和對方說話,比如&34;、&34;、&34;等,為能和他們接下去一起玩起個頭。

2、教孩子一些拿手絕活表演。

家長可以教孩子一些相對他拿手的,又是別的小朋友喜歡的節目表演,增強孩子的人格魅力和自信心,拉近和同伴們的關係。

3、幫助孩子找合適的人相處。

家長和老師可以讓孩子去找一些相對他也喜歡,而且個性特點也是比較溫和,容易跟人相處的同伴,跟他進行互動,滿足孩子的交友需求。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是在外面膽小在家卻很活潑嗎?歡迎在留言區暢所欲言。


相關焦點

  • 孩子不合群,容易出現「社交退縮症」,家長要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如果孩子出現了社交退縮症,那麼就會使人際關係變得很僵硬,孩子不敢與別人交往,最終導致孩子變得很孤僻,甚至可能會出現自閉症,所以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社交退縮症的苗頭,一定要及時幫助孩子改正。「社交退縮症」?
  • 兒童也有社交恐懼症?孩子膽小、怕人是表現,看看育兒專家的建議
    其實不然,教育專家針對此問題曾經建議:當孩子出現這種問題時,就是「社交恐懼症」的表現,這種順其自然在教育孩子時並不提倡,並且建議家長,如果發現孩子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要認真幹預,科學指導才是正確的處理方法。
  • 孩子膽小、懦弱怎麼辦?5個方法幫孩子克服膽小心理,變得自信
    你家孩子有沒有這樣一個現象,平時在家大大咧咧,但是一到外面就變得特別膽小,甚至不敢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遇到陌生人就喊「媽媽飽」。除了不敢面對外面的朋友,在家有時也很膽小,比如怕黑不敢獨睡、有打雷和閃電也會嚇哭,很多家長為孩子膽小犯愁,這樣的心理素質,怎麼去上學,怎麼能自己面對外面的大環境呢?一、有哪些原因導致孩子膽小、害怕?
  • 孩子膽小怎麼辦?家長從這3個方面,幫助孩子克服社交恐懼心理
    但是陳女士在家裡看到的孩子和老師表述的完全不一樣,在家裡孩子活潑愛說話,但是只要是出了家門,孩子就變得沉默起來,不敢大聲說話也不敢和人交流,有時候遇到小朋友搶玩具或者去和她玩鬧,她也不敢反抗或者跟著人家玩,會站在那裡哭,不知道要怎麼辦?
  • 孩子的「膽小、退縮……」可能增加心理問題發生風險
    行為抑制性給孩子帶來哪些影響對情緒的影響研究者發現,社交焦慮是典型的行為抑制型(膽小)兒童的發展結果, 並且行為抑制型的兒童(膽小)出現社交焦慮的概率是非抑制型(膽大)兒童的7.5倍。對心理健康的影響在一些老師和父母的眼中,膽小、退縮的孩子是聽話、文靜的「乖孩子」,這樣的孩子在學習上更專注,學習成績也相對較好,同時他們也不會與其他同學發生衝突,出現攻擊行為,遇到挫折也更能忍受。但是,由於這一類型的兒童在與同伴交往中的被動、退縮,也會使他們缺少朋友,這也導致這一氣質類型的兒童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
  • 孩子膽小怕事怎麼辦?家長運用這4個方法,幫助孩子克服膽小心理
    這裡我幫助大家整理出4個幫助孩子克服膽小心理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4個方法幫助孩子克服膽小心理1、去磨練孩子在家長看到孩子膽小怕事的一面時,就會忍不住指責孩子一番,但任憑說幾次都沒有效果,所以有時候家長不要插手管太多孩子的事,該讓孩子面對的事,就該讓他們面對。
  • 孩子性格膽小,可能是你管得太寬了,3個方法可以引導糾正!
    文/小魚芭芘孩子性格膽小?可能是你管得太寬了,送你3個方法儘快積極引導糾正!那麼如何正確幫助寶寶趕走膽小呢?哪些因素會導致孩子膽小?膽小性格的形成,與很多方面都有關係。比如說生活圈比較狹窄、恐嚇式教育方法、過度限制等等,這些都會造成孩子膽小。
  • 孩子在家霸道出門膽小?這4個遊戲幫你改善!(內附測試表)
    「膽小」。0~6歲是嬰幼兒性格形成的關鍵時期,家長所描述的膽小,排除先天氣質和敏感期等原因外,很有可能與觸覺敏感有著直接關係。什麼是觸覺?觸覺是人感受本身特別是皮膚的機械接觸刺激的感覺,是由壓力和牽引力作用於觸覺感受器而引起的。觸覺是人體七大感官之一,也是人類大腦最大的信息通道。
  • 孩子在家很活躍,出門就放不開?很有可能是慢熱型!
    有的人會發現,自己的孩子在家裡明明是一個十分活潑、膽子也很大的孩子,可是一到外邊,見了生人就放不開,老是在自己身後躲躲藏藏,說句話也是扭扭捏捏的,有的家長對此感到十分疑惑,為什麼小孩在外面膽小放不開?其實這種情況很正常,因為在家裡的時候,孩子周邊都是熟悉的人,面對的都是熟悉的環境和關愛他們的親人,自然在心情上更加放鬆,行為上更加活躍。
  • 孩子膽小怕事,聰明父母用4個方法,幫助孩子克服膽小心理
    導讀:孩子膽小怕事,聰明父母用4個方法,幫助孩子克服膽小心理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膽小怕事,聰明父母用4個方法,幫助孩子克服膽小心理!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在外很膽小,在家很「橫」怎麼辦?
    有個媽媽說自己家兒子四歲多,在家很厲害,就像一個小霸王,一句話不合孩子的心意,就會在那裡大吵大鬧,甚至還會動手打人咬人。跟他講道理,不聽,爸爸媽媽訓得狠了,他就在那又哭又鬧,一直哭鬧到大人給他道歉才會停。
  • 孩子害羞、膽小、不愛說話,別擔心,做好這幾點,孩子社交能力強
    本以為在自己的教育之下,孩子在任何時候都會比較自信,但直到有一次孩子去小區參加活動之時展現出來膽怯的情緒,慧慧才認識到自己的孩子也是有不自信的心理的。出現這樣的情況,慧慧非常擔心。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同樣的遭遇呢?相信必然是存在的。實際上,在孩子2~3歲左右的時候,爸爸媽媽的存在對於他們來說是極其熟悉的。
  • 孩子膽小、動不動就被嚇哭?學會4個方法培養出勇敢、自信的孩子
    其實,膽小是出於孩子的一種恐懼心理。同時,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在生長發育的某些階段,大多數同齡兒童都有共同的恐懼對象。0~3歲在孩子還很小時,這個世界對他們來說比較陌生,因而,他們比較害怕小動物,怕突然的異響,怕雷電等自然界的事物。
  • 孩子膽小、動不動就被嚇哭?學會4個方法培養出勇敢、自信的孩子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孩子像萌萌一樣膽小,動不動就被嚇哭。其實,膽小是出於孩子的一種恐懼心理。孩子膽小是因為恐懼的心理心理學家認為:兒童產生恐懼的直接原因是中樞神經系統對外界刺激過於敏感,其所做出的反應超出了應有的限度。
  • 孩子膽子小?家長不要擔心,5個方法幫助孩子克服膽小心理
    孩子膽小的表現形式有哪些呢?1、怕黑,尤其害怕獨自呆在黑暗的地方。2、怕生,見到生人不敢打招呼,總是躲在父母的身後。3、怕打雷、閃電、大風,只要遇到這種天氣,孩子不管在哪都是戰戰兢兢的。4、牴觸陌生環境,孩子只要來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就非常不適應,做什麼都放不開,畏手畏腳的。
  • 孩子問:「窩在家裡不出門,是膽小嗎?」你會怎麼回答?
    相信不少人都已經記不清,自己窩在家裡有幾天了——不信,你放下手機,試著想一下今天是星期幾?下午,孩子扒在陽臺前望著外面發呆。於是,一有機會,我們便把孩子「往外推」,如果孩子抗拒,我們甚至要怨其「膽子小」。久而久之,孩子便真的越來越膽小了。
  • 睿智燈塔-孩子膽小不自信怎麼辦?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膽小?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兒童心理學博士羅靜老師曾這樣說過:「如果孩子3、4歲之前膽子過小,父母不必過於緊張。因為孩子這時接觸的外界東西太少,當孩子進入幼兒園之後就會慢慢改變,膽子也會越來越大。那麼,孩子不敢膽小不自信怎麼辦?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膽小?以下是睿智燈塔導師給我們提出的建議和方法:1、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膽小:父母要耐心引導當孩子在某方面表現得過於膽小時,如果家長只是不停地說:你怎麼這麼笨,這麼膽小,這麼沒出息呀!
  • 如何利用感統訓練克服自閉症兒童的膽小心理
    二是支持,當自閉症兒童真的處於恐懼中時,他需要你實際的支持和陪伴,不僅限於口頭安慰,最好在行動上讓自閉症兒童感到你理解他。對於年幼自閉症兒童來說,父母就是依靠,和父母在一起是絕對安全的。他人的照顧、容易受到挫折、會做噩夢等,都是這個年齡段孩子的特點。
  • 兒童心理健康:預防網癮比治療更重要 社交障礙與家庭因素有關
    暑期來臨之前,我們特別邀請三位心理專家幫助家長梳理兒童常見的心理問題。網絡成癮 預防比治療更重要現在的孩子誰還沒有個手機?很難想像一個初中生沒有自己的手機,而不少小學高年級的孩子就已經天天捧著手機了,甚至還有一些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也和父母「鬥智鬥勇」,爭取更多的玩手機時間。如果是單純的玩玩手機,家長還能接受。但如果孩子玩手機、玩電腦已經到了上癮的程度,恐怕就需要醫療幹預了。
  • 孩子突然變得膽小還黏人,家長做好4件事,幫助孩子消除恐懼心理
    前不久有家長反應,家中孩子上幼兒園大班,平時樂觀又勇敢,做什麼事情都不會害怕。但是,最近不知道什麼原因,突然間好像膽子一下子變小了,不敢一個人睡覺,還非黏著媽媽一起睡。父母都在家的時候,房間不開燈不敢進去,上廁所也不讓關門,甚至問媽媽家裡的門安不安全,窗戶被打碎了怎麼辦。媽媽不明白,孩子為什麼變得這麼膽小,好像一下子就喪失了安全感,他的恐懼從何而來?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