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害羞、膽小、不愛說話,別擔心,做好這幾點,孩子社交能力強

2020-09-05 文海話育兒

大家有沒有發現,自己的寶寶平常在家裡面的時候總是表現出來活潑可愛、落落大方的情形,但是一旦到外面和陌生人接觸,常常害羞、膽怯、不願意和陌生人交流。出現這樣的情況,到底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慧慧家的孩子今年兩歲半,平時慧慧也比較注意教育自家寶寶,甚至常常和做幼師的朋友一起交流,想要了解如何避免孩子出現心理上的問題?本以為在自己的教育之下,孩子在任何時候都會比較自信,但直到有一次孩子去小區參加活動之時展現出來膽怯的情緒,慧慧才認識到自己的孩子也是有不自信的心理的。出現這樣的情況,慧慧非常擔心。

大家在日常生活中有沒有同樣的遭遇呢?相信必然是存在的。實際上,在孩子2~3歲左右的時候,爸爸媽媽的存在對於他們來說是極其熟悉的。當父母把他們帶到陌生環境之時,孩子內心也會存在一定的迷茫心理。也就是說,不清楚外界環境對自己是否安全?在這樣的情況之下,不自信、膽小、不願意別人和自己親密接觸,這樣的行為也就慢慢出現。所以我們也不要過多的擔憂,更應該考慮如何快速的去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當然在提交社交能力的過程之中,也不要做這樣傷害孩子的事情:

1、訓斥孩子,強迫社交

你怎麼這麼膽小沒用,出去和別的阿姨打個招呼都不會,你讓我這老臉往哪放?

有一部分較為暴躁的父母,可能會通過棍棒教育、訓斥打罵的方式,讓孩子認識到在外面應該如何講禮貌,如何和別人交流溝通,但卻沒有從根源上解決問題,只會讓孩子變得越來越膽小,我們也要杜絕這種錯誤行為哦。

2、無視孩子,容忍過錯

除了上面暴力型的父母之外,還有一部分父母從來沒有認為自己孩子出現膽小情況是有錯誤的,所以常常表現出來漠不關心無視的情況。可是長時間如此,孩子就有可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之中,不願意和別人交流。即使等到他們以後進入其他群體,也成為透明人。從現代社會來說,這樣的人他們並不能更好的適應社會。

父母到底應該如何去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呢?做好這幾點

父母提升孩子社交能力也要有一定的方式方法,棍棒教育不可取。以下這三點,在日常生活中多堅持。

1、多帶寶寶參加社交活動

除了讓孩子在家裡面和親人交流之外,父母也應該帶孩子多外出,讓他們認識到其他人。在這樣的過程之中,孩子也會慢慢地適應,並且和別人進行一定的交流。如果孩子長時間封閉在自己的空間,也會讓他們變得越來越害羞,甚至之後一和陌生人說話就會臉紅。當然除了父母帶孩子參加社交活動之外,大家也應該多讓孩子和小區裡面其他小朋友玩耍,這也是一種社交模式。

2、以身作則影響孩子的行為

當我們外出時遇到自己熟悉的人,是否會打招呼呢?或許有一部分父母本身就是性格較為內向的人,這時候就會畏縮,這樣的行為是錯誤的。

如果我們想讓自己的孩子變得開朗活潑,就應該從自己的行為習慣開始做好榜樣,讓孩子認識到遇到熟悉的人,到底應該如何做?

3、用知識讓孩子認識到社交的重要性

我們應該讓孩子認識到人生活在群體關係之中,而不是單獨的個體。不管是從遊戲還是平常生活都能夠體現這一特徵,所以爸爸媽媽在給孩子講繪本或者他們看電視的時候,或多或少就可以將這樣的觀點提出。相信孩子在這種知識的薰陶之下,也能變得越來越外放。

當然孩子的社交能力主要還是由孩子本身的溝通能力、交流能力決定,也希望大家能夠注重一些細節化的能力培養。

文海話育兒:已出版作品《走過花開的石林》;一孩之媽,專注孕產、育兒話題,歡迎大家關注我,如有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感恩遇見!

相關焦點

  • 孩子膽小、害羞,家長別不要擔心,無條件接受孩子靜等花開
    看到一個自信陽光,落落大方地孩子,總是會在心底油然而生一種喜愛之情,可是也有地孩子從小就十分膽小,見人害羞,從來不敢主動去接觸別人,和前一種孩子相比,後一類孩子往往會被忽視,也會錯失很多地機會。上了學之後,她不敢大聲在班級裡說話,老師課堂上提問,即使她會,也不敢站起來回答,被老師點到名之後,還沒有回答問題,臉已經漲得通紅,緊張到說話吞吞吐吐。她也很想和同學們一起去玩耍,可是內心裡卻總是會擔心別人會嫌棄自己,因此從來不敢主動和同學玩,總是一個人獨來獨往。每當看到別的孩子自信陽光,再看看自己的孩子,劉女士會從心底流露出一絲失落。
  • 孩子膽小、害羞、不合群,責任在家長,孩子社交能力如何培養?
    周末,總是想帶著孩子出去「秀一下」,與親朋好友增進距離的同時,還能鍛鍊孩子社交能力。可是事與願違,孩子在家像個「話癆」,在外人面前卻不願意說話、不願意喊人,只會自己默默在一邊玩耍。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種情況,孩子特別不喜歡和生人接觸,對社交有牴觸感。當孩子出現「社交恐懼」,家長們別著急埋怨孩子,先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
  • 孩子害羞、不敢說話?除了擔心,我們還可以這樣做
    孩子害羞、膽子小不喜歡和人打招呼也很少跟其他同伴玩見到陌生人就躲在爸爸媽媽後邊外人面前不敢表達也不敢在公開場合才藝表演……很多家長擔心,自己家孩子害羞、不敢說話,會影響將來的生活和工作。其實,每一種性格,都有優劣勢。
  • 孩子害羞、不愛交流?5個妙招提高孩子社交能力,變身社交小達人
    鄰居家的女兒瑩瑩最近總出來跟孩子們一起玩,以前瑩瑩可以是一個很害羞的女孩子,我頭一次見他的時候,想跟孩子握個手,孩子都會躲到她媽媽身後,也不怎麼跟小朋友說話,每次都是自己玩。那時候還沒有上幼兒園,一直覺得孩子的小,害羞,長大就好了。
  • 孩子害羞,不愛表達?家長做到這幾點,培養出可以高聲表達的孩子
    心理學家巴布洛夫將孩子分為四類氣質,氣質並無好壞,但每一個氣質的孩子所表現的特性並無不同。粘液質的孩子表現特點為安靜,抑鬱質的孩子個性敏感,具有較強的內傾型。這倆種性格特質的孩子多內向而易害羞。下邊這張表可以看出這兩種氣質孩子的心理特徵。
  • 幫助孩子做好這幾點,讓你的孩子不再是「膽小鬼」
    兒子上課不愛舉手發言,這是我知道的,也跟他說過讓他改一改,但都沒什麼效果,今天能突破自己,老師又給了他信心,我也非常為 他高興。幫助孩子做好這幾點,讓你的孩子不再是「膽小鬼」雖然這只是一件小事,但讓孩子克服掉膽怯的心理,
  • 孩子害羞膽小不合群,不是怕生,這幾大原因是「導火索」
    導讀:孩子害羞膽小不合群,不是怕生,這幾大原因是「導火索」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害羞膽小不合群,不是怕生,這幾大原因是「導火索」!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家庭教育:孩子膽小、自卑、討好他人、不會社交,怎麼辦?
    孩子太膽小、害羞、不懂社交、不願與他人打招呼等等,是很多父母心中的傷。「寶寶兩歲三個月很害羞,在家還好,一出門就低頭髮呆。別人和他說話也一動不動不搭理,怎麼糾正他?」「寶寶16個月不愛和小朋友玩,只和媽媽玩,去戶外也不和別人交流,如果有別的小朋友搶玩具,他要麼大哭,要麼大喊。我很擔心他以後的社交能力,怎麼辦?」
  • 想讓孩子走出自我,家長做這三件事,孩子社交能力強
    想讓孩子走出自我,家長做這三件事,孩子社交能力強相信很多的人都有過同樣的體會,就是自己的孩子見到人總是會害羞,和別人一說話就臉紅,社交能力非常差,但孩子出現這樣的情況,有的家長還不知道從何下手,那麼今天這篇文章,希望能夠給你帶來一定的幫助。
  • 羨慕別家孩子說話早,表達能力強?做好這幾點,你的孩子也可以
    後面的祖輩跟過來,讓他喊我阿姨,孩子不會。我估摸著孩子還不太會說話,正好恆恆想玩其他的,我便將籃球遞給了小朋友。男孩的約有一米的身高,還不太會說話,我很驚訝。孩子奶奶告訴我,孩子馬上兩歲了。我回想起恆恆這個年紀的時候,已經會說簡單的句子了。「我要吃飯。」「我餓了。」
  • 膽小、害羞、愛哭、粘人、「難搞」,孩子到底怎麼了?
    為什麼孩子到了新環境後很難適應?為什麼周圍一有變化他的情緒就變動?為什麼每次哭鬧都沒完沒了?膽小、害羞、愛哭、粘人、「難搞」,孩子到底怎麼了?1、膽小不愛說話。4、害羞、怯懦,不敢自我介紹。5、怕打雷、怕鞭炮聲等。6、怕蟲子、怕動物。7、常常挨欺負,既不敢爭吵,也不敢還手,只有哭。8、經不起挫折,抗挫能力特別差。9、膽小愛哭易流淚。
  • 孩子「膽小害羞不開口」,跟家長帶娃方式有關,3個方法完美解決
    自家孩子剛剛一歲半,感覺他最近突然害羞起來了,有陌生人跟他說話的時候,他馬上就鑽進家長的懷裡,怎麼也不願意叫叔叔阿姨。等他們走了,他才慢慢抬起頭小聲的喊了叔叔阿姨。帶著孩子回老家時,一群奶奶都圍著孩子轉。
  • 李玫瑾:孩子害羞見人愛躲,父母做好這3點,讓孩子不再害羞
    李玫瑾教授曾經說過:膽小的孩子就一點,缺練。孩子在家庭中無疑是生活在父母的保護傘之下,家長們教育孩子,卻也讓孩子生活在了自己的羽翼之下,孩子出門見到人容易害羞,無論家長帶到哪裡孩子話都很少,這也著實讓家長很頭痛,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 孩子性格內向不愛說話,孩子膽小不自信,怎麼辦?
    在家長眼中,自己的孩子各方面都是最棒的、最優秀的。但在有些親戚、朋友的口中自己的孩子是內向、性格害羞的。儘管外人的評價並不一定準確,但家長也會發現自己的孩子比較內向、不愛說話、不擅長交流等。
  • 孩子怕生,不愛說話,家長千萬別大意,謹防兒童社交恐懼症的出現
    直到後來到越發嚴重了,他可能會對任何這種與人接觸他都會恐懼,這種情況就是比較重了,這是叫社交恐懼。為什麼會有社交恐懼症呢?四個原因需要重視1.自身的遺傳基因,如果父母有相應的情況,孩子也有一定機率遺傳一個易患因子。
  • 孩子膽小不敢表達,不敢大聲說話怎麼辦?兩個方法讓孩子敢於表達
    穎寶媽媽/文前幾天有一個粉絲朋友留言:我家寶寶快3歲了,膽子特別小,在公共場合都不敢說話?說話聲音特別小。不知道怎麼給陌生的小朋友交流,小朋友搶了玩具也不知道要回來,有時候給別人說話不敢直視對方的眼睛,特別害羞,怎麼辦啊?
  • 孩子社交障礙?人際交往能力差?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不能掉以輕心
    孩子社交能力弱的原因1、缺乏自信有些孩子缺乏自信,所以在面對別人的時候,自發的會少說話、不說話,來避免人際交往。孩子自信心缺乏多與孩子的生活氛圍,家庭教育有關。有些父母總會習慣性地去否定孩子,限制孩子的行為、限制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反而對孩子說「錯就錯了,別在這裡給我找藉口」。
  • 為啥孩子在幼兒園不合群?教你3招讓孩子人見人愛,提高社交能力
    老師回應稱,靜靜來到幼兒園時,很喜歡和其他小朋友搶東西,如果是對方不聽話的話,就會被靜靜打。長此以往,其他小朋友都不太喜歡和靜靜一起玩。沒有了其他小朋友的陪伴,靜靜只能是獨自在一旁玩耍,時間久了靜靜就變得不愛說話了。
  • 孩子去到新環境總發脾氣,是不自信?社交能力弱?還是害羞?
    萌萌也被孩子催得有點心煩意亂了,於是強忍著不開心,帶著兒子往家趕,接下來一整個上午,孩子的心情似乎都不太好。如果我們了解到孩子每一次行為背後的原因,就能想辦法去真正幫助到孩子。 孩子到了新環境,會無緣無故發脾氣,想離開,綜合起來,可能有幾個方面的因素:孩子不夠自信、社交能力弱、情緒管理能力弱和害羞。
  • 孩子害羞內向不愛說話?家長別大意,小心是「兒童社交恐懼症」
    張莉的兒子今年6歲了,已經是幼兒園的大班了,從小孩子就很性格內向,不怎麼愛說話,也不喜歡跟小朋友一起玩。 只不過那個時候張莉一直認為兒子只是內向而已,因為她和老公就是內向的人,喜歡在家安靜地看書,不喜歡熱鬧的環境,還以為兒子隨自己和老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