羨慕別家孩子說話早,表達能力強?做好這幾點,你的孩子也可以

2020-12-19 筱妹說育兒

前幾天陪恆恆在樓下玩籃球,有個小男孩跑過來,指著我手上的球說:「球,球」。後面的祖輩跟過來,讓他喊我阿姨,孩子不會。我估摸著孩子還不太會說話,正好恆恆想玩其他的,我便將籃球遞給了小朋友。男孩的約有一米的身高,還不太會說話,我很驚訝。孩子奶奶告訴我,孩子馬上兩歲了。

我回想起恆恆這個年紀的時候,已經會說簡單的句子了。

「我要吃飯。」

「我餓了。」

「我渴了。」

「要玩那個玩具。」

類似這樣的短句子已經成了他的日常用語。當小區裡大部分兩周歲的孩子還只會蹦出一個字或者重複的疊詞時,恆恆開口說話相對要早很多。

記得恆恆六個月時開始叫「爸爸」,但那個時候並沒有所指。可以說,他並不清楚自己在說什麼,就跟說「咿咿呀呀」一樣尋常。所以那個時候還不能算得上會說話。

他開口表達是在一歲十個月的時候,開始從嘴裡蹦出單個字或諸如「飯飯」這樣的疊詞。到後來就一發不可收拾的會說短句子,兩歲半左右已經會說長句子了。上幼兒園時,他更是已經能完成基本的溝通了。

當很多的爸爸媽媽擔心孩子到幼兒園,會因為語言限制受委屈時,我變得淡定了許多。因為他每天放學回來都能詳細的告訴我幼兒園當天發生的一切,只要我想知道。另外,我還能從他的言辭裡感知到他過的是否開心,就這樣,他上幼兒園我一直很放心。

讓恆恆早早的學會了說話,我很欣慰親自帶娃的幾年裡,做對了這樣幾件事情。

一、日常生活裡,與孩子交流頻繁

恆恆開始說話的日子,小區裡寶媽們很驚訝,問我是怎麼做到的。我說自從出了月子,全權接管了照顧他的重任後,我就將他視做獨立的個體,每天都會跟他正常的說話交流。有寶媽笑話我:「他都不會回話,這樣交流,感覺好傻,像自言自語。」我知道很多寶媽都有這樣的想法。

其實我曾經也有這種想法,那是在胎教時期。我拿著睡前故事在那裡讀,故事太簡單,我讀的很無趣,最糟糕的是肚子裡的寶寶無法給我回應。但他出生後我的感覺就變了,因為這個時候的孩子會笑,會哭,會鬧,會給我們一個眼神,會咿咿呀呀學語,到後來還會用手指,用腳踢,用嘴親……這些都是他與我們溝通的語言,我通過這些表情,動作和語言了解到了他的需求,所以我一直用正常的語言與他交流,就像我與他爸爸溝通一樣。

二、從十個月開始進行親子閱讀,並且一直堅持到現在

研究表明,孩子三歲前大腦的發育可以完成成人的80%。當孩子幼小時,某方面啟蒙的越早,那麼大腦在這方面的發育就會更完善,語言更是如此。

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首先是通過大量的聽,到一定的積累後,慢慢的說出單個的字,再到說出疊字,如爸爸,媽媽,再到後來能說出簡單的句子,到最後可以說出長句子的過程。想讓孩子早早的開口說話,我們就需要給孩子足夠的語言輸入量,親子閱讀便是讓孩子獲取更多的語言能力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了。

說起親子閱讀,當我有這個想法的時候,孩子才五個月大。我買來了三套色卡,還有十多本蔬菜水果和動物的小書。偶爾會陪他一起看看,但他的興趣並不大,我也就沒有再堅持。

直到恆恆十個月時,我給他買來了一套《小豬佩奇》的繪本,一冊共十本。我開始帶著他一起閱讀,剛開始他也不聽,一個人在床上爬來爬去,只顧玩自己的。後來我用很誇張的語調讀給他聽,還好奇的自言自語的說著書上的圖畫內容。他很快就被吸引過來了。一個月後,他養成了睡前閱讀的習慣,甚至當我偶爾某個晚上想偷個懶,不想讀書時,他卻早早的把想看的書搬到了床上,等待著我。就這樣,他逼著我將親子閱讀堅持到了現在。

我很慶幸,我們當初的堅持。它讓我們將閱讀變成了習慣,更讓恆恆早早的學會了說話。

三、經常帶孩子出門玩

我們的日常溝通畢竟還是有限的,在外面就不一樣了。遇到的每個人,都會讓我們聽到不同的語言,孩子的語言積累又可以增加很多。尤其與一些會說話的小哥哥,小姐姐們一起玩。同齡人更容易溝通,也更容易成為他們語言模仿的對象。

所以我們日常裡,只要不是寒冷的冬天和下雨天氣,我們基本都在外面玩。夏天更是每天會在外面玩上四五個小時。

當然大部分的孩子都會正常說話,只是時間有早晚。

然而有些孩子兩歲多了還不會開口說話,出現這種情況基本有這兩種可能:

1、 家裡有暴力現象,家長也忽略了與孩子的溝通。

這種情況是很可怕的,因為它很可能導致孩子患有自閉症,不願意開口說話。以前在社群認識一位寶媽,她家孩子三歲時被確診患有自閉症。她說自己平時工作特別忙,孩子都交由婆婆照顧。婆婆是個很強勢的人,對待孩子很兇,經常會責罵孩子。

她老公很不爭氣,錢賺的少,每天下班到家就沉迷於遊戲,她看不過去,家裡常常會發生無休止的爭執。她每天拖著疲憊的身體,面對家裡的一地雞毛,也沒有心力管孩子。但後來發現別人家兩歲左右的孩子陸續會開口說話了,她兒子還不會,聽別人說孩子開口說話有早晚,她也就沒有在意。

後來孩子三歲了還不會說話,她就急了,到醫院檢查後才知道,原來孩子患有自閉症。她這才知道,孩子經常一個人躲在角落裡玩,不是因為乖,而是感知不到家庭的愛。她很自責,為了幫孩子治病,她只好辭掉了工作每天陪伴孩子。

孩子長期處於緊張的環境中,缺少關愛,缺少交流,孩子就會出現不會說話,不願意說話的情況。愛默生說:「家庭是父親的王國,母親的世界,兒童的樂園。」想要孩子幸福,我們就要給予孩子足夠的愛,也努力給予孩子溫馨的家庭。

2、家長共情能力太強。

有個三歲的孩子還不會說話,全職的媽媽很奇怪,帶孩子去醫院檢查,醫生看了半天,也沒發現孩子有什麼問題。醫生以為遇到了疑難雜症,到她家裡觀察後發現,原來問題出在這位媽媽的共情能力太強了。

每次孩子需要什麼東西,還沒等孩子說出來,媽媽已經將東西放到了孩子手上,孩子根本沒有表達的機會。醫生建議媽媽要適度的裝傻,三個月後孩子便開口說話了。

很喜歡有人說的關於教育的這樣一句話:

教育就是把自己變成孩子,把孩子變成自己;教育就是心裡有話,大膽說;教育就是傾聽孩子的聲音。

可見育兒路上,家長學會做傻子,把說話的機會讓給孩子多麼重要。

恆恆經常滔滔不絕的跟我詳細的描述一件事情或他的觀點,還用上了『因為,所以,但是』這樣的詞彙銜接,我經常把自己當做一臉無知的少年,然後提出諸如「為什麼會這樣呢?」「後來呢?」「不會吧,那怎麼辦呢?」的一系列問題,使得他總有表達不盡的欲望。不僅如此,良好的溝通能力也為他贏得了滿滿的自信心。

讓孩子早早說話,好好說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再加上我們一點小小的智慧,孩子便能將語言能力發揮得更好。給予孩子足夠的愛,日常裡多與孩子溝通,堅持親子閱讀,多帶孩子出去交友,把自己當成一無所知的孩子,多問問孩子為什麼……只要我們能做好這些,孩子的語言能力會給我們帶來意外的驚喜。

願我們都能做個愛孩子的傻媽媽,願孩子們都能擁有可以快樂表達的童年。

相關焦點

  • 孩子害羞、膽小、不愛說話,別擔心,做好這幾點,孩子社交能力強
    :1、訓斥孩子,強迫社交你怎麼這麼膽小沒用,出去和別的阿姨打個招呼都不會,你讓我這老臉往哪放?做好這幾點父母提升孩子社交能力也要有一定的方式方法,棍棒教育不可取。以下這三點,在日常生活中多堅持。在這樣的過程之中,孩子也會慢慢地適應,並且和別人進行一定的交流。如果孩子長時間封閉在自己的空間,也會讓他們變得越來越害羞,甚至之後一和陌生人說話就會臉紅。當然除了父母帶孩子參加社交活動之外,大家也應該多讓孩子和小區裡面其他小朋友玩耍,這也是一種社交模式。
  • 孩子表達能力差?你需要做好這點
    孩子表達能力差?你需要做好這點!孩子表達能力差?你需要做好這點!孩子表達能力差?你需要做好這點!孩子表達能力差?你需要做好這點!孩子表達能力差?你需要做好這點!
  • 會說話不等於表達能力強,想要孩子敢表達,家長可以利用"力量"
    語言是一門藝術,一個人只有懂得這門藝術,學會正確的說話,才能在工作、生活中表現的更好更突出。孩子也是如此,小小年紀就能做到彬彬有禮,不管和誰都能聊到一起去,這樣的孩子也更容易受到歡迎。邏輯更強細心的家長會發現會說話的孩子在一些邏輯問題上表現得會更突出,而且理解能力也會更強,一般別人說一遍他就能聽懂。等到他們上學之後,也會有著很大的幫助,尤其是語文方面。
  • 抓住孩子學說話關鍵期,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開啟孩子社交之門
    語言表達能力,是構建孩子和父母以及外界溝通能力的重要基礎。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孩子,智力發展水平高,理解能力強,社會性發展好。另外,除了在家裡多和孩子說話,我們家長還應該多帶孩子出去玩,多鼓勵孩子和其他的孩子自由玩耍,交往。家長經常帶孩子出門和小夥伴的交往與玩耍,通過「在玩中學,在玩中用」的方式,可以進一步增強孩子學說話的興趣,同時也不斷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 會說話的孩子,一開口就贏了!做好這3點輕鬆幫孩子提升表達能力
    歡迎轉 發、收藏本文~蘇格拉底曾說:世間有一種能力可以使人很快完成偉業,並獲得世人的認識,那就是令人喜悅的講話能力。兒童心理諮詢專家也認為,家長應培養孩子的說話能力,尤其是孩子的演講能力,這是會給孩子在未來工作及生活中加分的能力。
  • 開口說話早的孩子更聰明,還是「貴人語遲」?可以看下語言能力表
    從科學角度,可以明確的肯定,孩子開口說話時間的早晚,跟孩子的智商沒有直接的關係。不論孩子開口說話的時間早還是晚,都不能反映智商的高低。因此,當再次聽到有關孩子開口說話時間的早晚跟智商有關的言論的時候,各位寶媽們,可以勇敢的站出來進行反駁了。
  • 幫助孩子做好這幾點,讓你的孩子不再是「膽小鬼」
    幫助孩子做好這幾點,讓你的孩子不再是「膽小鬼」今天兒子放學回來,特別的興奮,一路都是哼著小調的幫助孩子做好這幾點,讓你的孩子不再是「膽小鬼」我問:「為了什麼誇你的?是作業寫的好?」幫助孩子做好這幾點,讓你的孩子不再是「膽小鬼」雖然這只是一件小事,但讓孩子克服掉膽怯的心理,
  • 別人的小孩說話得體,你的孩子也可以!如何培養自家孩子語言能力
    例如穿衣服時,你可以向孩子講述你在做的事情:「媽媽現在要給你穿褲子,先伸進左腿,然後再伸進右腿。」這樣做,你將會讓孩子明白:當你或者其他人說話的時候,他也應該仔細聽才對。孩子們在外面總是能聽到些不好的語句或者憤怒的聲音,然後他們可能就會去模仿,並認為這是真實世界中大人們說話的方式。
  • 孩子不會表達!除了詞彙量的缺乏,還有家長要做好這幾點引導
    答案是得,有些孩子天生喜歡說話,愛表達,這是難能可貴的優勢。孩子能說會道可後天培養麼?答案同樣是可以的,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同樣能讓他們的語言能力有個質的飛躍。0-6歲是孩子的語言表達敏感期,他們會經歷從接受語言到表達語言的過程,而這個階段對他們語言能力的培養是至關重要的。有些家長不解,語言還需要培養麼?
  • 會「說話」不等於「會」說話,孩子的表達能力你有重視嗎?
    每次看到別人家的孩子彬彬有禮、款款而談,很多家長心裡都非常羨慕。 一旦孩子有了語言表達能力,他就會變得有自信、敢表現;他的理解能力也會更強,思維邏輯都會顯著優於一般的孩子。今天推薦給大家家庭辯論會,這是鍛鍊孩子語言思維最好的辦法。晚飯過後,就某個議題展開辯論,可以是熱點、國家大事,也可以是學校裡發生的小事。只要雙發觀點不一致,就可以展開辯論。
  • 如何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愛說話會表達善溝通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說會道,善於溝通,一個會說話的人在生活中往往更受歡迎,為人父母我們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除了跟先天的遺傳因素有關,受環境因素的影響更大,家有二胎的父母應該很有感觸,往往老二的語言表達能力會比老大的更強一些!
  • 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差?學會這4招,提高表達能力,讓孩子愛上說話
    孩子會說話的是成長的裡程碑,從孩子的說出第一聲「爸爸」或者「媽媽」,就說明這孩子已經可以學會說話,學習語言表達的能力。因為工作原因,我閨蜜家孩子最開始是家裡的老人帶的,直到閨蜜周圍同事家的孩子都可以很好的表達出來玩自己的意識時,這才發現孩子落後了。說出來的話依舊是咿咿呀呀的含糊不清。
  • 抓住孩子學說話關鍵期,培養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開啟孩子社交之門
    語言表達能力是培養孩子與父母和外界交流能力的重要基礎。語言表達能力強的孩子智力發展水平高,理解能力強,社交能力發展好。通過觀察和研究表明:語言發育良好,吐字清晰,語言表達流暢、敏捷、準確,是兒童敏銳思維能力的表現。另一方面,兒童語言能力的發展可以同時促進大腦發育和邏輯思維能力的進一步發展,使兒童的智力發展形成良性循環。
  • 父母迷惑行為:剝奪孩子說話的權利,卻還要怪他表達能力不強?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表達能力,是日常社交中最重要的一項技能。一個表達能力比較強的孩子往往在團隊中處於中心位置,因為他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敢在眾人面前進行表現自己的優點。而且這一能力也註定了他們會在學校生活中如魚得水。
  • 說話早的孩子智商高,但說話晚智商就低嗎?還有這幾點潛在因素
    不過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說話早的孩子智商一般都是非常高的,這個是有研究表明的。科研專家表示:說話早的孩子智商往往都比較高,因為智商高的原因,所以語言的能力就會強很多,而不是語音的能力強,就是智商比較高。
  • 寶寶說話晚就是自閉症?孩子說話晚可能是你這幾點沒做好
    很多人會說自閉症怎麼診斷,孩子說話遲緩,不愛說話就是自閉症嗎?而自閉症患者數據的日益增長,更是讓很多家長對孩子說話晚這一問題感到草木皆兵。根據調研大部分人認為自閉症屬於心理問題,是孩子內向不愛說話的一種表現,實際上自閉症的核心症狀在於社交障礙,無法與人正常溝通導致與社會脫節,最終導致無法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
  • 說話早的孩子特別聰明,說話晚的孩子就情商低嗎?
    對於父母來說都希望寶寶能夠早日開口說話,莎莎說,看到很多同齡的孩子比自己家女兒說話多。她最近非常擔心寶寶的語言能力有問題。她聽說,說話早的孩子都特別聰明,說話晚就會情商低。其實莎莎不用太緊張的,因為有的孩子說話早,而有的孩子說話就會晚一點,這都是因人而異的和情商沒有關係,這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 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欠佳,若想幫孩子提升,父母要做好這4點
    二、總是誇大其詞有些孩子總是誇大其詞。這就是兒童大腦中缺乏表現,這也證明了兒童不知道如何表達,對怎麼說沒有完整的想法。三、完全中斷有些家長認為打斷孩子的話是不禮貌的,其實,孩子們的打擾一般都是孩子們急於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由於語言表達能力差,表達不清,急於打斷家長的談話。
  • 孩子學說話,父母要裝傻,想讓孩子說話早,父母一定不要這樣做
    在孩子的成長路途中,走路和說話是父母最為關注的兩點,也是很多父母津津樂道的談資,誰家的孩子走路早,誰家的孩子說話早,誰家的孩子三四歲了說話還不清晰等等。雖然說每個孩子的花期不同,父母無需為孩子說話早晚焦慮憂心,但是說話早的孩子還是有很多規律可循的,有一部分原因是父母可以掌控的。
  • 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弱,說話不清楚,需注重左腦思維開發
    原因在於「有些媽媽當孩子還在肚子裡的時候,就已經在培養孩子的聽覺能力了」也可以將這些訓練過程稱之為「胎教」,在很多家庭父母都覺得胎教沒有用,其實啊孩子在肚子裡,媽媽的一些言語與教育方式是會影響到孩子的大腦發育的,人的大腦分:左腦與右腦,一般左腦注重邏輯思維的培養,而右腦則主要培養孩子的情商,而語言表達能力恰恰是屬於左腦的開發,左腦開發得越好孩子智商越高,同時語言表達能力也會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