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說話不等於表達能力強,想要孩子敢表達,家長可以利用"力量"

2020-08-27 好媽媽育兒小課堂

語言是一門藝術,一個人只有懂得這門藝術,學會正確的說話,才能在工作、生活中表現的更好更突出。孩子也是如此,小小年紀就能做到彬彬有禮,不管和誰都能聊到一起去,這樣的孩子也更容易受到歡迎。

樓下有一個男孩,一看就特別有教養,看到長輩主動打招呼,和別的小朋友在一起玩也會特別照顧比較小的孩子,聽說這個孩子的學習成績非常好,一直都擔任班幹部,因為班級有事他會主動表達自己的想法,相比較那些一棍子打不出幾句話的孩子,這個孩子簡直是&34;。


家長都會認為孩子還小,有些事情說了他們也聽不懂,倒不如等他們長大了再一起說,但是事實上,等他們長大了,習慣也已經養成了,那時候再說就已經晚了。想一想,不管你的孩子有多小,在公眾場合指著一名殘疾人士大聲的喊&34;,等到這時候還有人會因為你的孩子&34;而覺得無所謂嗎?

對於說話這件事情,家長一定要從小培養,不僅僅是為了避免他們在不應該的場合說出不適宜的句子,更是為了讓他們成為更好的自己,會說話的孩子會哪些好處?


更受歡迎

一個懂得說話藝術的孩子無論到哪裡都會受到別人的歡迎,長大之後的他們也更容易融入集體,要知道,這樣的孩子更懂得分寸,無論是說話做事都會為別人考慮,相比較而言,那些說話不經過大腦,滿口胡言亂語的孩子就顯得&34;很多。

更有自信

正是因為自己走到哪裡都受到歡迎,他們知道怎樣做能夠得到別人的喜歡,因此他們更容易表現出自信的一面,即使是公眾場合也願意表現自己,不會表現出膽怯、退縮的一面。


邏輯更強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會說話的孩子在一些邏輯問題上表現得會更突出,而且理解能力也會更強,一般別人說一遍他就能聽懂。等到他們上學之後,也會有著很大的幫助,尤其是語文方面。

那麼,家長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成為一名&34;的人:


榜樣的力量

家長是孩子接觸最多,也是最信任的,懵懂的他們堅定的認為爸爸媽媽做的事情就是正確的,所以,他們會有意無意的模仿父母,無論是言行還是舉止都是他們的模仿對象。所以,想要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家長就要先變成什麼樣的人。

如果家長在生活中經常是說謝謝,對不起等禮貌用語,孩子也會在潛移默化中變成一個懂禮貌的人,如果家長總是&34;,那麼孩子也會說髒話,甚至會表現出暴力的一面。

閱讀的力量

閱讀是幫助人們練習語言能力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的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教育,在他們很小的時候就準備了大量的繪本,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家長利用繪本向孩子描述他不了解的事情,學習新知識的同時還能學習到新鮮的詞彙。

等到孩子的年齡再大一些,家長就可以讓孩子講故事給自己聽,比如看圖說話,讓他看著圖片想出一個故事,既能練習說話的藝術,還能夠鍛鍊他們的想像力,一舉雙得。

遊戲的力量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想要孩子積極的配合自己,找到孩子感興趣的方式很重要,家長要&34;孩子開口的機會,比如角色扮演,家長是記者,孩子是受訪者,家長在提問中引導他們多說,多想;還可以是老師和學生,讓孩子當老師模仿上課時的樣子,練習的同時回顧書本內容,家長一定要全力配合,否則孩子很容易感覺到無聊,便不想再繼續下去了。

如果家庭成員比較多,可以時不時舉行一次小型辯論賽,辯論的題目最好能夠改掉孩子的壞習慣,比如小朋友經常挑食,就可以以&34;為題,讓孩子為&34;辯證,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行為是不對的。

孩子的語言表達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他未來的競爭力,想要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以上的方法家長可以嘗試,同時尋找適合自家孩子的方式,幫助他們提升語言表達能力。可以讓孩子參加一些朗誦、演講等活動,通過比賽激發潛能,增長見識,積累經驗,向著更優秀的自己前進。

相關焦點

  • 會「說話」不等於「會」說話,孩子的表達能力你有重視嗎?
    因為比起別人家的孩子,自己家的孩子實在是太令人頭疼了:在家是喋喋不休,出門變「啞巴」;有陌生人在場就害怕,一直沉默,不敢說話;上課不敢發言,回答問題臉紅心跳班上競選,本來條件可以,但膽小,不敢發言,錯失機會!與同學相處,無話可說,要不就怕說錯話,遭取笑,越來越不自信,社交圈也越來越小,幾乎沒有朋友!在家又唱又跳,學校有演出卻從來不敢上臺表演......
  • 父母迷惑行為:剝奪孩子說話的權利,卻還要怪他表達能力不強?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表達能力,是日常社交中最重要的一項技能。一個表達能力比較強的孩子往往在團隊中處於中心位置,因為他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敢在眾人面前進行表現自己的優點。而且這一能力也註定了他們會在學校生活中如魚得水。
  • 孩子膽小不敢表達,不敢大聲說話怎麼辦?兩個方法讓孩子敢於表達
    穎寶媽媽/文前幾天有一個粉絲朋友留言:我家寶寶快3歲了,膽子特別小,在公共場合都不敢說話?說話聲音特別小。不知道怎麼給陌生的小朋友交流,小朋友搶了玩具也不知道要回來,有時候給別人說話不敢直視對方的眼睛,特別害羞,怎麼辦啊?
  • 語言表達能力強,對孩子好處多多,家長可以通過這些方式培養
    而語言能力差的孩子,則會表現的膽小怯懦,不敢表達,說話沒有條理沒有邏輯。在競爭激烈的當代社會,有效溝通才能提高做事效率,如果不會與人溝通,往往很難有所發展。因為相信自己,對自己的話語力量有信心,所以孩子也會形成良好的性格,更好的面對人生帶來的挑戰,不會畏首畏尾。很多家長非常關注孩子的健康和學習,但是卻覺得語言就是說話,是與生俱來的本能,所以疏忽了這方面能力的培養。
  • 孩子表達能力堪憂?利用「講故事」方法,輕鬆提高孩子表達能力
    文 | 朗朗育兒課堂(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快兩歲的孩子才只會叫「爸爸」和「媽媽」?前幾天在網上看見一位寶媽求救,說自己的兒子從出生到現在其他方面表現的都還可以,但是在說話這方面,顯得有些不一樣。
  • 怎樣培養「會」說話的孩子?表達能力好的孩子,一開口就贏了
    孩子「會說話」,是一種優勢,因為他掌握了能跟大人溝通的語言能力,他自然可以得到更多的資源來解決問題。 會說話的孩子,更自信。因為總是得到對方好的反饋或表揚,孩子更容易培養出領導力和更廣的知識面。 1 怎麼培養表達能力好的孩子?
  • 口語表達是生活的必備技能,怎樣培養孩子的口語表達能力?
    然而說到內外部因素的影響,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並不像我們想像中的那樣好。有的孩子天生語言能力比較強,所以他很善於去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有的孩子比較內向,在語言方面表現得更加明顯,不僅不能夠將自己想要說的話完整的表達出來,甚至還出現說話聲音低不敢說等問題。
  • 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差?學會這4招,提高表達能力,讓孩子愛上說話
    孩子會說話的是成長的裡程碑,從孩子的說出第一聲「爸爸」或者「媽媽」,就說明這孩子已經可以學會說話,學習語言表達的能力。父母的溺愛現在家裡都是一家一個,所以家裡都比較寵孩子,所以很多時候都不需要孩子自己去做,只要孩子在臉上出現了任何不一樣的變化家長就能很清楚並且能很清楚分析出孩子需要什麼。之後孩子就得到了他想要的東西,這樣就少了很多表達的機會,少了表達機會就少了鍛鍊的機會,語言能力也就會差了很多。
  • 如何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愛說話會表達善溝通
    我們都希望孩子能說會道,善於溝通,一個會說話的人在生活中往往更受歡迎,為人父母我們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除了跟先天的遺傳因素有關,受環境因素的影響更大,家有二胎的父母應該很有感觸,往往老二的語言表達能力會比老大的更強一些!
  • 孩子說話有這些「毛病」,是語言表達能力有障礙,家長們要幫改善
    其實很多孩子非常優秀,但是往往在表達上常常出現障礙。說話其實是一門藝術,家長從小就應該培訓好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會表達的孩子往往在人際關係上也受人歡迎,能夠和小朋友們玩得快樂,也不會懼怕老師,很容易融入到集體中,並且易獲得成功。
  • 羨慕別家孩子說話早,表達能力強?做好這幾點,你的孩子也可以
    後面的祖輩跟過來,讓他喊我阿姨,孩子不會。我估摸著孩子還不太會說話,正好恆恆想玩其他的,我便將籃球遞給了小朋友。男孩的約有一米的身高,還不太會說話,我很驚訝。孩子奶奶告訴我,孩子馬上兩歲了。我回想起恆恆這個年紀的時候,已經會說簡單的句子了。「我要吃飯。」「我餓了。」
  • 孩子「說話慢」表達不清楚,長大後多半會吃虧,家長可以這樣糾正
    例如,如果老年人幫助帶孩子,那麼他們與孩子交談的詞彙可能相對簡單且重複,這通常是諸如吃飯,睡覺,玩遊戲,上廁所等單詞。這種情況會導致孩子表現的說話不僅慢而且表達還不清楚。小孩子語言能力差有哪些表現?說話不清楚孩子說話不清楚就是一種很明顯的特徵,比如孩子4歲了,「飛機」說成「杯機」,「廁所」說成「車鎖」等等類似的表達,像這樣的表達就是一種非常常見的語言能力差的表現。
  • 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弱,不敢開口說話?抓住語言敏感期是關鍵
    因此可見,一個人能否成功跟是否會表達的有很大的關係。懂得如何表達的孩子,一般都有好的人緣,能夠與小朋友和諧相處,並能受到老師和同學的認可,從而更容易獲得成功。相反,語言表達能力差的孩子,在與同伴交往時,由於不懂得如何表達,所以一直處於被忽略的狀態,在做任何事情時都會變得被動。
  • 寶寶說話太晚?不願說話?家長用這4招,提高孩子語言表達能力
    根據科學研究,一歲左右的孩子通常可以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但是,由於成長環境不同,每個孩子的情況也不同。有些孩子在兩歲左右就已經非常靈敏了,口齒伶俐,甚至可以說出完整的句子,但是有的寶寶在三歲左右還未開口說話,或者不願意表達。大家都明白,語言表達對孩子的未來尤其重要。
  • 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差,家長應該這樣教
    很多家長都會為自家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犯愁,孩子小的時候說話詞不達意,家長就會想長大點會不會好些。可有些孩子即便長大了,說話還是會「吭哧癟肚」。到底如何才能讓孩子擁有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呢?,就必須鼓勵孩子開口說話,那些不給孩子說話機會,家長作風嚴重的教育方式,會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孩子表達的天性,讓原本愛說的孩子都能變得不善言辭。
  • 會說話的孩子,一開口就贏了!做好這3點輕鬆幫孩子提升表達能力
    歡迎轉 發、收藏本文~蘇格拉底曾說:世間有一種能力可以使人很快完成偉業,並獲得世人的認識,那就是令人喜悅的講話能力。兒童心理諮詢專家也認為,家長應培養孩子的說話能力,尤其是孩子的演講能力,這是會給孩子在未來工作及生活中加分的能力。
  • 孩子到了語言敏感期,家長這麼做,提升寶寶語言表達能力
    不知道家長們有沒有發現,孩子在某一個時期內總愛嘮嘮叨叨,會不停重複說某一句話、提某一個詞或者重複不停的問為什麼。這時候,家長可能會擔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出現什麼問題了。其實,這只是孩子進入語言敏感期的一種表現。有的家長可能不知道什麼是語言敏感期?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 孩子膽小不敢表達,家長可以從這5點入手
    對於孩子膽小,可能很多家長會歸咎於孩子天生的性格問題,其實除了先天的性格內向外,還有幾方面的原因導致孩子膽小、不敢說話、不敢與人交流。1、學會放手,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有很多家長覺得要幫孩子料理好一切事情,孩子只需要好好學習就可以,平時什麼事情都不讓孩子自己動手去做。
  • 孩子說話囉嗦沒重點?想提高孩子表達能力,「大腦整理術」很重要
    ,可孩子越說越囉嗦,最後也不知道孩子想要表達什麼。一、孩子說話沒重點,很可能是大腦信息歸類出了問題孩子在語言表達時候,需要信息輸出,這個過程中大腦是在思維運轉,孩子一直處於思考狀態,所以孩子說話囉嗦,沒重點,一方面是語言表達能力欠佳,常常一句話連結不起來,斷斷續續,同時孩子在表達時大腦也在思考。
  • 孩子會說卻說不好?孩子「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家長別忽視了
    孩子說話好,不說話也不好,在語言表達上,可能沒有人是天生的勝利者。但是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是可以培養的,並且這對他將來的人生影響極大,試著培養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孩子不僅會說,還讓孩子說得好。會說但是說不好,是孩子表達能力欠缺。我們會發現,有的孩子想說什麼,卻不知道如何開口,所謂「愛在心口難開」就是這麼一種情況。語言的組織能力不好,直接影響了孩子說話的時候能否完整、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意思,不至於引起不必要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