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昊談女兒被欺負瞬間崩潰:孩子被欺負,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

2020-09-03 伯爵書院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出自《三國志·蜀書·先主傳》

為人父母的,最不能忍受的,當然是看到孩子被欺負,被排擠。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的正確做法是什麼樣的呢?

之前秦昊在節目中,因為女兒米粒被欺負而落淚。

女兒膽子小,又剛轉到一個新學校,同學們都不和她打招呼、不理她。
甚至還經常被一個小男孩欺負。
起因是,有一次小男孩不小心撞到了女兒。
女兒很聰明,立刻報告老師。老師隨即要求男孩道歉,事情很快解決了。
卻沒想到,此事成了女兒被針對的導火索。
從那以後,男孩每天都會有意無意撞米粒一下。
一節舞蹈課上,那個小男孩故意侵佔了女兒的位置,還把女兒緊緊逼到牆壁角落裡去。
最令人心疼的是,女兒竟然也沒有任何反抗,就弱弱地縮著身體,緊貼著牆壁,對著媽媽笑著揮手。
聽到這裡,一旁的秦昊瞬間崩潰,掩面忍不住哭了。

兩人一心想為女兒討回公道,可是一旁的媽媽覺得他們太小題大做:

「小孩子嘛,就要受一點挫折,忍一忍就過去了,重要的是要把孩子教育好。」

最後,秦昊無奈地問道:

「當你有個孩子,在學校總被欺負,和老師、家長都說了,也還是被欺負,那你怎麼辦?」

是啊!我們永遠也不知道,孩子被欺負那一刻,她有多需要父母。

「校園暴力」,是許多孩子都有面對的事,更是父母無法拋開的話題。

因為走錯一步,都會讓孩子墜入無盡的深淵。

伯爵書院就這一話題,談一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們很能理解秦昊夫婦的心情,甚至我也相信,很多家長們面對這一問題,也會用同樣的方法去處理。

家長們帶著孩子去找別人父母理論,發洩完心中的情緒,便拉著自家孩子揚長而去。誠然,作為父母,孩子是我們心中最柔軟的部分。

我們不希望孩子受委屈,想給他們最好的保護。可是,過度的保護,反而讓孩子不分真假,顛倒黑白。

我們自認為為孩子出的頭,將會成為他們的禍,後患無窮。

其次,會讓孩子錯誤的以為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很高,覺得遇到什麼困難家長都有父母的保護,從而喪失了獨立處理事情的能力,最終成為「媽寶」。

最後,家長們關注點錯誤。在孩子受到欺負的時候,最應該關心的是孩子的情緒。對於被欺負的孩子來說,沒有及時正確的處理,孩子會出現自卑、膽小等負面情緒;對於欺負人的孩子來說,沒有經過正確教育,孩子會越來越囂張,脾氣暴躁等不良行為。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接觸社會,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未來還會經歷更多突如其來的事情,到時候孩子怎麼辦呢?


這幾天熱播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尖尖爸爸被廣大網友評為「模範爸爸」。尖尖和小朋友打架,她爸爸的做法就很值得提倡。

小胖子欺負子秋,尖尖上去幫忙,三個孩子扭打成一團。小胖子媽媽上門爭論,並沒有起到什么正能量的作用。

而尖尖爸爸的一番話,不僅讓小胖子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還結束了一場孩子們的戰爭。並且主動提出請小胖子經常來麵館吃麵,完美的安撫了孩子們的情緒。

身為父母,我們把孩子帶到世上,是希望他們有美好的人生,而不是讓他們受欺負的,也不是讓他學會總是以暴力反擊。

我們要讓孩子擁有不打人的教養,但更要有不被欺負的氣場。

伯爵書院認為,面對孩子被欺負這件事情,我們父母能做的,該做的,應該是防患於未然,教會孩子可行的解決方案。

你決定不了別人,但你可以保護自己。

當孩子被欺負的時候,伯爵書院建議以下三種方法:


方法一:讓孩子自己「打回去」

在孩子成長的路上,矛盾和衝突在所難免。
與其擋在孩子面前替孩子遮風擋雨,包辦一切,不如教會孩子學會處理。
「教孩子學會回擊」,不是單純的力量較量,不是你勝我負的輸贏比賽。
而是讓孩子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練就孩子強大的心臟,鍛鍊孩子在社會中為人、處事的能力。

方法二:讓孩子大聲說「不」

教會孩子說「不」!眼睛要直直地看著對方,挺胸叉腰,要表現出一副「我是不好惹」的模樣。

然後氣洶洶地說:

「停!你們不要再欺負我了,不然我要打你了!」

「你再打我,我就還手了!」

「你說別人是什麼,自己就是什麼!」

父母帶領孩子多練幾次狠話,孩子下一次才能信心滿滿地「回懟」。

一般情況下,在語言的威懾下,普通的孩子打鬧會得到快速制止。

方法三:做孩子堅實的後盾

請你一定要成為孩子內心可以依靠的父母,當孩子被欺負、霸凌傷害時願意跟你傾訴,你才不會養出一個因為壓抑而傷害他人的孩子。

孩子告訴父母「被欺負了」「被打了」,家長們一定要予以重視,溫柔的詢問孩子為什麼被欺負,告訴他不要怕,你是爸爸媽媽最珍貴的,誰欺負你回來媽媽給你「報仇」。(這裡指的報仇不是以暴制暴,是正確給予孩子安全感的。)

事後,我們可以再去和老師了解情況,對別的小朋友負責,更對自己的孩子負責。

我們要讓孩子知道,無論發生什麼事情,爸爸媽媽永遠都是他們最堅實的後盾。

父母積極的回應,會給孩子無限的勇氣。

努力地讓孩子強大起來,然後再溫柔地面對這個世界,這或許才是每個父母需要教給孩子的必修課。


伯爵書院青少年厭學叛逆行為矯正中心表示,如果發現孩子面臨校園霸凌、被同學欺負,不願與家人溝通、存在心理問題等青春期行為,自己也無能為力的時候,可以求助我們心理導師,撥打心理熱線尋求專業幫助。

相關焦點

  • 孩子被欺負,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
    如果你孩子,在學校總被人欺負,你跟老師說,回來還是欺負,第二天跟老師跟家長說,還是欺負,難道只能轉學嗎?其實,這也是很多父母的困惑。孩子被欺負了,父母該怎麼辦?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說:「肯定要打回去,孩子不能欺負別人,這是家教問題。防止孩子被欺負,也是父母要教會的問題。」
  • 孩子被欺負,除了「打回去」,爸媽這種做法更聰明
    但話雖這樣說,作為父母,自己的小寶貝在外面被欺負了,心裡自然難受。在一次節目中,秦昊談女兒小米粒在學校被其他孩子欺負的時候,甚至一度哽咽落淚。被打了就還手,東西被搶了就搶回來,這樣想想好像並沒有毛病。但作為成年人,在面對孩子受欺負這件事情的時候,更應該注意自己的情緒。家長應該做的角色是孩子起爭執的「消防員」,而不是讓這把火越燒越旺。
  • 孩子被欺負不回手?家長該怎麼教育?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這5點
    後面兩人被分開後,還聽到爸爸在教育女兒:「別人打你,你就打回去,別這麼沒用。」……孩子被打後該不該教孩子打回去,總是可以聽到很多不同的聲音。有的家長會像上面的爸爸一樣,教孩子打回去。他們認為被欺負不還手,孩子會越來越懦弱,要讓對方知道自己不好欺負。
  • 秦昊因女兒被欺負落淚:父母這樣做,比教孩子「打回去」更重要
    他滿臉都是心疼,激動地給母親比劃著女兒被欺負時的情形。家長可以利用這些機會,以示範和引導的手段,讓孩子鍛鍊表達自己、體貼對方、解決問題、致謝致歉、友好相處等方面的能力。所以,在孩子被人欺負之後,家長應該以孩子自己的感受為主。不要斤斤計較自己的孩子是否「挨欺負」了,更不要試圖去幫忙「討公道」。
  • 孩子受欺負了,應該「打回去」嗎?如何教會孩子不被欺負?
    俗話說「打在兒身,疼在娘心」,孩子上學後家長難免擔心孩子被欺負。孩子受了欺負,要告訴孩子打回去嗎?這個話題也一直備受爭議。很多小孩子,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很缺乏。如何讓孩子不被欺負,如何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這是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
  • 孩子被欺負,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教給孩子「自我保護能力」
    這一幕讓米粒爸媽異常難過,兩人一心想為女兒討回公道,甚至恨不得趕到女兒學校,親自教育那個欺負自己女兒的小男孩。沒想到秦昊媽媽潑了一盆冷水:「你們別再說了,誰家孩子不是個寶?你們的責任,就是教育自己的孩子。」
  • 孩子容易被欺負怎麼辦?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這幾件事!
    1.安撫孩子受的傷這裡說的「受傷」並不只是外傷,更重要的是內傷。很多家長發現自己孩子被欺負了,往往自己的怒火先被點燃了,卻忽略了孩子委屈、難受的心情。2.先了解孩子是怎麼想的最後我們來討論一下,孩子被欺負,到底要不要讓他打回去。
  • 我的孩子被欺負了,到底要不要叫他打回去?
    最近教育專家李玫瑾老師,受到了不少心理學家的攻擊,說她的育兒方式是有問題的,其中一個觀點被攻擊的最多,就是:孩子挨打了一定要打回去。這個問題也是家長們問的最多的育兒問題之一了,李玫瑾老師的觀點是,孩子如果被欺負了一定要打回去。她還舉了一個自己家小孫女的例子,最後還告訴了小孫女下次遇到了這種事請,用什麼方法打回去。
  • 孩子被欺負,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無論什麼時間,有關孩子的新聞一出現,尤其是孩子之間出現欺凌事件,都會引起無數家長朋友們的擔憂。  01 孩子被欺負,要不要讓孩子打回去?  看到這樣的新聞,總感覺觸目驚心,有時候我就在想,如果我兒子長大了遇到被欺負的事,我應該怎麼辦?要不要讓孩子打回去?  捫心自問,如果不考慮對孩子是否有不利因素的影響,我第一反應肯定是讓孩子打回去,相信這也正是大多數家長的心聲。
  • 當孩子被欺負時,不能一味的教孩子打回去,說這些話更重要
    >他欺負你就打回去,他怎樣打你就怎麼樣去打他。其實這一做法是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說過:如果自己的孩子被打了,一定要教孩子打回去。我們不去欺負別人,這是我們的教養,但是也不不能被別人欺負,這是我們的能力。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是該「告老師」還是「打回去」?
    可是有些家長也會擔心孩子在學校受欺負,如果是你家孩子在學校被人欺負了,你是怎麼教育孩子的呢?是告訴孩子打回去還是告老師。認為應該告老師的家長則認為:孩子打人沒有分寸,打回去會發生意外,而且一味灌輸孩子「打回去」的思想,對孩子的成長不利,讓孩子以為用暴力可以解決問題,孩子的事情就應該由大人來解決。
  • 秦昊自爆女兒被欺凌:孩子被欺負直接打回去?打回去也要講究方法
    父母總是牽掛著孩子的一舉一動,明星也不例外。明星也會牽掛自己的孩子在學校生活怎麼樣,有沒有收到欺負,肯定給最好的東西給自己的孩子。前段時間,秦昊自爆自己的女兒在學校受人欺凌,自己感到無能為力,留下眼淚上了熱搜。節目播出的當天,以&34;佔據熱搜榜的第一位。
  • 孩子被欺負後,父母第一步要告訴他「勇敢打回去」,第二步更重要
    一檔綜藝節目中,秦昊談到自己女兒米粒在班上的經歷。米粒經常被班上的一個小男孩欺負,不僅霸佔米粒的位置,還把米粒逼到了角落裡。最後,秦昊忍不住掩面哭泣,並且說道:「當你有個孩子,在學校總被欺負,和老師、家長都說了,也還是被欺負,那你怎麼辦?
  • 孩子被欺負?比教他打回去,更有效的是這麼做
    只有20%的孩子進行了反擊,他們有的反擊成功了、有的反擊失敗,也有向尋求老師和家長幫助的。結果發現,自己反擊成功的孩子,很少再被欺負;反擊失敗的孩子,之後還會被欺負,且更頻繁。而老師或家長的介入會讓攻擊者收斂自己的行為,或者轉移目標。
  • 孩子被欺負了,該讓孩子「打回去」嗎?
    ,更不是教「打回去、把玩具搶回來」那麼簡單,它關乎孩子一生的性格和意識塑造。另外,當孩子被欺負時,我個人不建議教孩子立馬打回去!原因很簡單:打回去這一招會阻礙孩子的情商和與人交往能力的發展。試想一下,如果讓孩子覺得打回去很有效,會使孩子解決問題時簡單粗暴,不論遇到什麼事只要打回去就行,別的小朋友都就可能不敢和他玩了。拳腳相向永遠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
  • 告訴孩子:被欺負要「打回去」有多重要?孩子還不還手區別很大
    小傑拿起講臺上的三角尺打了回去,從此以後同桌再也沒有欺負過他。保護孩子,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告訴孩子:絕對不欺負別人,也絕對不能被別人欺負。主張「打回去」,目的是讓孩子學會自己保護自己,絕不是為了讓他學會仇恨。告訴孩子吧:誰打你,就打回去。然後再告訴老師和家長,你有權利保護好自己,咱們絕對不欺負別人,也絕對不能被別人欺負。
  • 秦昊因女兒被欺負落淚 小米粒被孤立秦昊聽說後瞬間崩潰心疼落淚
    秦昊因女兒被欺負落淚 小米粒被孤立秦昊聽說後瞬間崩潰心疼落淚時間:2020-06-19 09:37   來源:中華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秦昊因女兒被欺負落淚 小米粒被孤立秦昊聽說後瞬間崩潰心疼落淚 秦昊和伊能靜說起女兒米粒在學校被小男孩欺負的事,秦昊回憶女兒被欺負之後還努力和自己打招呼的樣子之後
  • 孩子被欺負,除了打回去,家長還能這麼做!
    孩子在外面被人欺負了該怎麼辦呢?打回去or告訴老師?其實,家長們還有第三條路可以走。花媽的女兒小糰子近日就因被人欺負過不敢出去玩,快看看花媽的處理措施吧。花媽如是說女兒糰子最近情緒很低落,也不太願意出去玩故事回放:上周末花爸帶糰子到花園玩,鄰居家3歲的歡歡無故打了糰子一拳,雖然花爸及時地抱開了糰子,但之後就把糰子帶回家了並沒有後續處理,也許糰子就是因為這個一直走不出陰影......
  • 李玫瑾孫女在幼兒園被欺負:孩子,如果有人打你,請務必打回去
    所以,不要小瞧了個別孩子的惡。作為家長,我們既要教孩子不要欺負人,但更要告訴孩子不能被別人欺負。但有的孩子,不知悔改,告訴老師也沒多大作用,只能用"打回去"的方式制服。3.出手反擊"打回去"直接讓孩子"打回去",孩子可能還是不知道怎麼做,一定要告訴孩子怎麼"打回去":如揪耳朵、擰胳膊、踩腳尖、向後推……總之,要讓打人者有所畏懼,而這麼做也不會傷到要害。
  • 小朋友被欺負了,該不該打回去?
    今天無意中看到一篇帖子,說自己一歲半的女兒經常被堂哥家的兒子欺負,求助網友遇到這種問題該如何引導孩子?記得2015年有一期奇葩說,當時的題目就是《小朋友被欺負了,是打回去還是告老師》,100位嘉賓中有77位選擇打回去,看來,作為一個家長,誰都希望自家的寶貝不能受到任何的欺負。那今天咱就說說如果你家小朋友被欺負了,你該怎麼教育他,真的讓他打回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