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被欺負了,到底要不要叫他打回去?

2020-08-28 卡卡爸爸

最近教育專家李玫瑾老師,受到了不少心理學家的攻擊,說她的育兒方式是有問題的,其中一個觀點被攻擊的最多,就是:孩子挨打了一定要打回去。


這個問題也是家長們問的最多的育兒問題之一了,李玫瑾老師的觀點是,孩子如果被欺負了一定要打回去。她還舉了一個自己家小孫女的例子,最後還告訴了小孫女下次遇到了這種事請,用什麼方法打回去。



這個觀點一時間收到了眾多家長的追捧。因為家長們對於這個問題其實也沒有太多的「主心骨」,李玫瑾老師說完,大家突然覺得有道理啊,就都當成了正解。


在對80、90後這批年輕爸媽的調查中,有接近50%的家長都選擇了讓孩子打回去,甚至有6%的家長選擇了幫孩子打回去。



但是卡爸其實並不贊成簡單直接的「打回去」,原因有三:


第一,別人打你,你就打回去,那不就是弘揚「以暴制暴」嗎?


很多家長都看不得自己家孩子吃虧,看見孩子被欺負,解決辦法就是,別人怎麼打你的,你就雙倍還回去。


其實聽到這種解決辦法的時候,我覺得有點恐怖,這跟電影裡面演的反派之間的恩怨報復有什麼區別呢?


小時候我們可能也都遇見過,因為自己「兄弟」在學校挨打了,然後找了一群小混混在學校門口等著報復打群架的壞孩子。



如果只是簡單的告訴孩子挨打了就要打回去,會不會有可能愈演愈烈,最後變成這種結果呢?


再說之前福建一所實驗小學發生的慘劇:女兒被欺負了,爸爸竟然闖到學校裡把欺負女兒的同學捅死。


從小受到教育都是「冤冤相報何時了」,但為什麼我們教育孩子的時候,卻又這麼簡單粗暴的告訴他要打回去呢?


第二,孩子需要的是內心強大,而不是虛張聲勢


那麼在被欺負的時候,我們到底應該告訴孩子做些什麼呢?


我的建議是,不向「受害者身份」認同,要找到正確的「心理社交地位」。


什麼是「受害者身份」呢?


就是不論你還不還手,都會覺得自己是無法拒絕傷害。


所以有受害者身份的人,情緒的遙控器是在對方手裡,只有對方停止對自己的攻擊,才能好。即使我還手了,打回去了,還是站在一個弱小的角度去還擊。


那麼什麼是&34;呢?


就是「你是班幹部所以我就要聽你的」,你就是比我強大,主動權是在你那裡。在社會中我們也能看到很多這樣的人,認為就應該對領導卑躬屈膝,領導讓幹什麼都是對的,我就是一個職員,我能怎麼辦?


所以心理社交地位和孩子的自尊自信程度是息息相關的。有些孩子受到欺負就會大聲的反抗,但是事情過後就馬上回復平靜,也不會耿耿於懷,甚至好幾天都過不去。



所以被欺負之後,到底是不是打回去,並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教會孩子,不要認為被欺負了,對方就一定是強大的,自己就是弱小的,每個人都是平等的,不要在心裡就變得害怕恐懼。對方怎麼樣,是無法左右自己的情緒的。


第三,家長要更加關注孩子的感受,而不是甩一句「那你也打他啊」


還是接著上面的說,怎麼讓孩子心理上強大起來?


就是多用感受去引導他。


很多家長都會說一句話,「你怎麼這麼笨呢,他打你你就打回去啊,不會還手啊?」


孩子在被別人欺負了之後,告訴家長,又被家長訓一頓,想想這個孩子心理什麼感受?


以後這種事可能就不會跟家裡說了,被欺負就只能忍著,這時候如果沒有人幫他,就很有可能走上很危險的道路,要麼就是精神崩潰了,要麼就是過激的反抗。



所以家長們應該多去關心孩子的感受,多問一些開放性的問題,或者可以去「還原現場」。


千萬別說什麼「沒關心,沒放在心上。」就問問如果我們自己被人欺負了,又生氣又委屈,朋友來一句別放心上,難不難受?


多問問孩子的感受,比如,當時他打你,你是不是特別生氣,沒有想到他會那樣對你?


孩子的感受只有被父母看到,他的傷才能好起來,才能感受到父母對他的理解與愛。一個有父母無條件愛的孩子,才會更加有安全感,更加強大自信。


最後,是不是還手,由孩子來決定。


那麼被欺負了到底要不要還手!


最重要的是:父母不要替孩子做選擇。


首先,我們可以告訴他,如果被欺負了,可以大聲的表達自己的感受和立場「你打到我了,很疼!請你向我道歉!」



如果對方不道歉,我們可以加重語氣並表示如果還這樣的話,我會還擊或者告老師的!


如果對方還是沒有停下來,甚至變本加厲,這個時候我們可以告訴孩子,如果你太生氣想還擊,或者已經動手了,我不會怪你的。如果你有點害怕,不敢還手,也沒有關係,還可以去告老師或者遠離他。


還不還手,一定是要孩子自己去決定的,不要總是和孩子講一些「君子動口不動手」,或者「以牙還牙」之類的大道理。


讓孩子從小知道心理的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

相關焦點

  • 孩子被欺負,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無論什麼時間,有關孩子的新聞一出現,尤其是孩子之間出現欺凌事件,都會引起無數家長朋友們的擔憂。  01 孩子被欺負,要不要讓孩子打回去?  看到這樣的新聞,總感覺觸目驚心,有時候我就在想,如果我兒子長大了遇到被欺負的事,我應該怎麼辦?要不要讓孩子打回去?  捫心自問,如果不考慮對孩子是否有不利因素的影響,我第一反應肯定是讓孩子打回去,相信這也正是大多數家長的心聲。
  • 孩子被欺負時,到底要不要教孩子打回去,李玫瑾教授這樣說
    孩子被欺負時,到底要不要教孩子打回去,李玫瑾教授這樣說孩子是上天派來的天使,當這些小天使受到傷害時,是所有父母最不願面對的事。近期,孩子被欺凌事件的持續曝光,更是不斷地提醒父母,壞人真的存在,應對的方式刻不容緩。面對孩子被欺負,李玫瑾教授說:先要教孩子保護好自己。
  • 小孩被人欺負打了,要不要叫小孩打回去?
    做父母的都害怕孩子被欺負,畢竟孩子是自己的心肝寶貝啊,自己不捨得打,何況還會讓別人打。孩子在外面受欺負了,要不要打回去?回答很明顯,別打回去。家長要明白,眼前「被欺負」「被打」並不代表孩子永遠是受苦的一方,所謂傻子還有傻福呢,但是,不打回去也不代表他永遠受苦。
  • 孩子被欺負時,這句話比叫他「打回去」更有效
    要不要打回去?打人的方式被孩子視為解決衝突的方式如果鼓勵孩子被打了就打回去,孩子也可能會覺得打人是解決衝突的最好手段。兩個孩子都受到嚴重身體傷害被打了打回去很可能變成一場嚴重的打架,誰能保證在這個過程中不給對方造成意外傷害呢?但讓孩子默默忍受更加錯誤。
  • 靈魂拷問:孩子受欺負了,你是叫他打回去,還是告老師?
    打回去和講道理,兩大主流觀點的碰撞只要孩子開始進入集體生活,我們就會不可避免的遭遇受不受欺負的問題,幾乎每個家長都會問自己,如果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學校裡被別的孩子打了,我要不要叫他打回去?我弱弱地問一句,你家孩子是你叫他打回去他就真的打回去的性格嗎?如果是,咱還真得想想能不能這麼簡單粗暴的教育他;如果不是,那咱說這話不是等同於沒說?關於這個問題,時下最流行的觀點就是「打回去」!
  • 孩子被欺負了,到底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曾經有家長問,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或者小區裡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但是每每碰到別的小孩子欺負他,他就是不敢反抗。輕一點的比如別人搶他的玩具,排隊玩滑梯、後面的小朋友推開他先玩,家長覺得重一點的就像:別的小朋友在他耳朵邊大吼大叫,甚至動手打他了,孩子都是不知道還手,不知道反抗,搞得家長很是著急。
  • 孩子被人欺負挨了打怎麼辦?心理學專家:一定要讓他打回去!
    孩子被打為何要他打回去? 溫嶺中學的「神女」王晶晶,因為一個水杯,被霸凌了10年。 高一時,兩個男生打鬧摔碎了王晶晶的茶杯。同桌的一句玩笑「你倆慘了,王晶晶的茶杯價值300萬」,為校園霸凌埋下了伏筆。
  • 孩子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打,全家人嫌我太淡定,到底要不要打回去?
    現在回想起來,當時鑰匙並沒有丟,他也只是小男孩的調皮心性捉弄我。如果我當時回家告訴了爸爸媽媽,頂多就是配一把鑰匙還給他。哪會天天被焦慮、害怕折磨,以致留下心理陰影。這件事讓我得出的經驗就是:和彤寶做好心理溝通,告訴她在幼兒園有不開心、被欺負的事情一定要告訴爸爸媽媽。
  • 孩子被欺負了,該讓孩子「打回去」嗎?
    隨著越來越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成為家長,大多數父母都有這樣的疑惑:我教孩子不打人,要守規則,要分享,做個文明人。我的孩子做到了。可是總有別人的孩子來搶他的東西,還打人。但是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回擊,任由別人搶,該怎麼辦?
  • 孩子被欺負教他打回去?這樣做效果更好
    ;60%的家長表示,如果自己孩子被欺負,他們會讓孩子「打回去」;25%的家長會告訴孩子打人是不對的,叫他們不要和對方玩了;而15%的家長表示不知該怎麼處理。當孩子受欺負時,家長內心時常矛盾衝突:好想憤怒還擊,又覺得反擊不對;好生氣又怕打不過;想文明溝通又發現總被不文明對待......那麼,家長到底該怎麼辦呢?1.了解其中的緣由其實,得知孩子受委屈的本能反應是讓孩子回擊。
  • 孩子被欺負,要不要教他打回去?看看這對律師父母是怎麼做的
    於是,孩子被欺負了,到底要如何教他應對,就成了一個很現實的話題,我們在帶孩子的時候或多或少會遇到這樣的情況。可是如何教呢?直接教他「打回去」或者自己站出來給孩子「出氣」?明顯不妥!前車之鑑太多,不言自明。教他忍耐?明顯也不行!可能會養出一個「小綿羊」。
  • 孩子被打要打回去嗎?如何讓孩子具備自我保護的力量,不被欺負
    果寶著急了硬要衝過去,他們開始推搡,果寶被推倒在地,坐在地上的他眼裡含著淚水,滿臉的無助,似乎在說:你們為什麼要這麼對我?把果寶帶回家之後,我問他,那兩個哥哥堵住你、把你推倒了?你為什麼坐在地上一聲不吭、一動也不動呢?他回我說:媽媽說過,不可以打人,就算被打了也不能打回去。
  • 孩子被欺負,與其教孩子打回去,不如這樣……
    孩子被欺負,與其教孩子打回去,不如這樣……​孩子在外面被欺負社會上有的孩子不因為你的孩子不招惹他他就讓你孩子安寧的,家長應多了解和關心自己的孩子,遇事不能太簡單化處理。第二種家長告訴孩子,你也有手啊,你可以狠狠打回去啊有些孩子相對而言,身體比較高大,只是性格怯弱,你鼓勵他打回去,可能是好事。
  • 校園暴力屢禁不止,孩子在學校被打,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現在學校都提倡素質教育,要求校風好,讓孩子不要打架。但是禁止了聽話的孩子,卻讓那些「調皮蛋」有機可趁。我孩子所在的班級老師開始也是要求不要打架,但是同學群裡經常看到這個孩子被誰欺負了,那個女同學臉被人劃傷了。不要打架,成了愛打人孩子的「護身符」校園暴力屢禁不止,被打要不要打回去?‍
  • 男童在幼兒園被多次打傷:如果你的孩子被欺負,該教他打回去嗎?
    無論什麼時間,有關孩子的新聞一出現,尤其是孩子之間出現欺凌事件,都會引起無數家長朋友們的擔憂。01 孩子被欺負,要不要讓孩子打回去?前些日子,在廣州從化街口商業幼兒園裡,有一個叫睿睿的小男孩在幼兒園的一學期內,被同學欺負的事情又上了新聞。
  • 孩子被欺負,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
    如果你孩子,在學校總被人欺負,你跟老師說,回來還是欺負,第二天跟老師跟家長說,還是欺負,難道只能轉學嗎?其實,這也是很多父母的困惑。孩子被欺負了,父母該怎麼辦?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說:「肯定要打回去,孩子不能欺負別人,這是家教問題。防止孩子被欺負,也是父母要教會的問題。」
  • 孩子被欺負時,這句話比叫他「打回去」更有效,家長一定要知道!
    孩子母親很生氣,朋友安慰了一個多小時,才算是勉強解決了這件事。朋友說,現在當幼兒園老師挺為難的,他們總是叮囑孩子們不要打架。可是小孩子怎麼可能控制住自己脾氣,老師也不能一直都看著每個孩子。有些家長鼓勵孩子被別人打了就要打回去。但作為老師,他們很清楚如果被打的孩子還手,打人的孩子不僅不會住手,很可能會更憤怒,再打過去。
  • 孩子被欺負要不要打回去?知道這些,比教娃直接打回去更有效
    在每一位父母眼裡,孩子是他們心中最心愛的寶貝,每天無微不至地照顧著,深怕他們受到一丁點傷害。可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特別是上學之後難免會碰到被人欺負的情況,此時父母除了難過外,到底應該怎麼做呢?其實這得看情況,不同情況處理方式不同。一、如果孩子被大人欺負,家長該怎麼做?
  • 保護自己就是在被「欺負」打回去?
    孩子被欺負,到底要不要打回去?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是該「告老師」還是「打回去」?
    隨著各地公布開學時間,家裡的「神獸」終於要回籠了,家長們是不是很期待呢?可是有些家長也會擔心孩子在學校受欺負,如果是你家孩子在學校被人欺負了,你是怎麼教育孩子的呢?是告訴孩子打回去還是告老師。我有以下幾點建議一、孩子的問題應該交給孩子來解決,家長只要適當的加以引導即可。家長可以告訴孩子暴力不能解決問題,教會孩子如何避免被別人欺負。我家女兒今年七歲,經常去廣場和一群小朋友玩,其中一個小女孩兒脾氣不太好,生氣時就發脾氣、扔東西、打人,我看到後就告訴女兒以後不要和她玩兒了。女兒問我:「為什麼?」我說:「她打人呢,打人又不是好孩子」。然後我女兒說我喜歡跟她玩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