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受欺負了,應該「打回去」嗎?如何教會孩子不被欺負?

2020-08-28 菁菁談育兒

俗話說「打在兒身,疼在娘心」,孩子上學後家長難免擔心孩子被欺負。孩子受了欺負,要告訴孩子打回去嗎?這個話題也一直備受爭議。

很多小孩子,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很缺乏。如何讓孩子不被欺負,如何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這是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

孩子受欺負,應該教育「打回去」嗎?

小李的女兒魯魯今年5歲了,平時非常乖巧懂事。

一天魯魯在小區裡面玩玩具,一個小男孩想搶魯魯的玩具。魯魯沒給,小男孩打了魯魯一下,魯魯大哭了起來。

小李聽見哭聲趕來,問女兒發生了什麼事。魯魯哭著含糊地說「一個哥哥打我」。

小李聽了很生氣,「他打你,你不會打他嗎?你怎麼這麼傻,等著被打啊?」小李的一頓數落,讓女兒哭得更厲害了。而那個小男孩早已跑得不見蹤影。

一次魯魯跟爸爸聊天時說:「爸爸,有個哥哥搶我玩具,但我不敢告訴媽媽,怕媽媽說我。」

因為小李的數落和讓女兒打回去,讓女兒不敢跟媽媽說實話。

預防為主,做好這些讓娃遠離霸凌與被霸凌

孩子不能總在家長的保護下成長,需要獨立面對困難,甚至傷害。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才是保護孩子最好的方法。

1、給孩子多些關愛

被欺負的孩子中,大多數是缺乏關愛和內向的孩子。家長平時要多關心和關注孩子的情緒。

有的家長外出打工,對孩子疏於關心和照顧。孩子即使受了欺負也不敢說,家長也不知道,可能會造成孩子多次被霸凌。

2、保護孩子大過說教

很多家長告訴孩子,如果被欺負就要打回去。有時孩子沒有還手打回去,家長還會很生氣和憤怒。

這樣的憤怒,可能讓孩子再次受到欺負,不敢告訴家長。家長要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面對欺負不妥協。

比如:「寶貝,別人欺負你,媽媽是堅決不允許的,會和你一起反抗。」

3、遠離品行不端的孩子

在學校裡,會有一些品行不端、橫行霸道的孩子。有的孩子會向這些孩子示好,認為能躲過一劫。

但這些示好會被當成軟弱,甚至把自己推進「被霸凌」的行列。

家長要教育孩子,對於會欺負別人的孩子,要遠離不交往,對自己也是一種保護。

4、培養自我保護意識

孩子離開家長,進入學校和集體生活後,不可能時刻在家長和老師的監控保護下。

此時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是非常重要的。膽小內向的孩子,可以學一些防身術,增強體質和自信心。

如果孩子被欺負,要怎樣維權呢?

當自家孩子被欺負時,家長都會心急如焚,怎樣維權呢?掌握這四個步驟,爭取更好地解決問題。

1)冷靜

如果孩子被欺負,家長會容易衝動解決問題,出現以暴制暴的情況。這樣只會讓暴力升級,並不能解決問題,還是儘量冷靜一些處理問題。

2)聯繫學校

如果孩子被欺負時,家長要聯繫學校。商討合理的方案,以便於解決問題。

3)了解事情經過

當孩子被欺負,家長會著急為孩子打抱不平。此時家長應該傾聽一下孩子的訴說,了解事情的原因和經過,有利於解決問題。

4)心理疏導

當孩子被欺負時,家長一定要及時為孩子心理疏導。多鼓勵孩子,遇到事情勇敢面對,家長是孩子的堅強後盾,會跟孩子一起承擔。

最後,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矛盾和衝突難以避免。家長要正確教導孩子,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同時還能很好的處理問題。

今日話題:您覺得還有哪些方法,能讓孩子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呢?

相關焦點

  • 孩子受欺負被打,教會孩子做這三件事比「打回去」更有意義
    答案顯然是,不要打回去。但是父母要記住教會孩子:好欺負不代表懦弱,善良要有光芒。父母要明白,眼前的「受欺負」「被打」並不代表孩子永遠就是吃虧的一方,所謂傻人還有傻福呢,但是,不打回去也不代表自己就是慫的。在育兒路上,父母要懂得做孩子的「領路人」,而不只是「消防員」。當孩子遇到社交問題時,我們應該想想,該怎麼藉助這個機會教會孩子,學會更成熟的人際交往能力。
  • 孩子被打要打回去嗎?如何讓孩子具備自我保護的力量,不被欺負
    他這樣的表現,很自然的就被媽媽貼上了「懦弱」的標籤,不管是當下心疼孩子被打,還是害怕將來孩子被欺負,哈尼媽媽都覺得,必須教會孩子反擊,不然就只有被欺負的份兒了。孩子被打了,家長應該引導孩子如何處理,這個問題曾經困擾了我很長時間。果寶也被欺負過,就那種被欺負的毫無招架之力的情況。
  • 孩子受欺負家長怎麼辦?教會孩子如何不被欺負!
    教孩子捍衛自己的談判技巧  孩子需要知道,在受到冒犯時,他可以用受人尊重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而不是用暴力反擊。比如,可以教他們從以下說辭開始學習正確地表達自己的要求:  「現在輪到我了。」  「請把手從我的身上拿開。」  「打人是不對的。」  「我不喜歡被那樣叫,你應該稱呼我的名字。」
  • 孩子被欺負,除了打回去,家長還能這麼做!
    孩子在外面被人欺負了該怎麼辦呢?打回去or告訴老師?其實,家長們還有第三條路可以走。花媽的女兒小糰子近日就因被人欺負過不敢出去玩,快看看花媽的處理措施吧。花爸的不作為讓我很生氣,其實當孩子被欺負,家長要做的首先就是去「共情」孩子的情緒!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get到了你的情緒,並且自己的恐懼、害怕是可以被理解的!「你現在可能感覺特別委屈、無辜,因為那個孩子無緣無故就打你了」「媽媽知道你現在一定很害怕,沒事媽媽會保護你。」
  • 孩子被欺負後,應該讓孩子「打回去」嗎?聰明的父母會做這3件事
    ,應該讓孩子「打回去」嗎?還有一部分孩子很聰明,他們當時並不會反擊,但是過後會把這件事情告訴老師和家長,讓大人出面幫自己解決問題。由此可見,孩子如果被人欺負,家長不應該讓孩子「打回去」,不然孩子可能會受到更加嚴重的傷害。
  • 孩子被欺負,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
    如果你孩子,在學校總被人欺負,你跟老師說,回來還是欺負,第二天跟老師跟家長說,還是欺負,難道只能轉學嗎?其實,這也是很多父母的困惑。孩子被欺負了,父母該怎麼辦?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說:「肯定要打回去,孩子不能欺負別人,這是家教問題。防止孩子被欺負,也是父母要教會的問題。」
  • 孩子受欺負怎麼的辦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傑語媽媽,今天我們來說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受欺負怎麼辦?作為父母孩子,任何事都會掛心,就算是明星也不例外,也會因孩子被欺負了而困擾。伊能靜的則認為,在教會米粒保護好自己的同時,也讓他感受到關心和愛,其實秦昊和伊能靜女兒米粒所遇到的事情,很多家長都感同身受,所以此視頻播出後也很快引起大家的熱議,如果孩子在學校和同學鬧矛盾,家長該如何處理,要不要介入孩子在外面玩兒被欺負了,家長該怎麼辦?首先,第一點要教孩子如何保護自己,我們經常問,當孩子被打的時候,要不要教孩子打回去?
  • 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要打回去嗎?樹袋寶寶來告訴
    萬一被欺負被打了,該怎麼辦?孩子在學校被打了怎麼辦?很多父母會說:「當然是打回去啊!」但是,你讓一個被打了的孩子打回去,他能打的贏嗎?比起打回去,更好地應該是教會孩子:如何有效的面對被打這件事,並且預防自己以後被打。 我會這樣跟孩子說: 1、你可以大聲地用語言震懾對方,比如:你再推我,我就要生氣了!
  • 孩子受欺負了怎麼辦?除了教孩子「打回去」,這件事也要和孩子說
    隨著揭露校園暴力現象的影視作品越來越多,校園暴力也被越來越多人所重視,特別是有孩子的人群,更是擔心自己的孩子在學校也會受到欺負。部分父母也曾告訴過孩子受到欺負要懂得反擊,但是簡單的「打回去」是否真的能解決問題呢?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是該「告老師」還是「打回去」?
    可是有些家長也會擔心孩子在學校受欺負,如果是你家孩子在學校被人欺負了,你是怎麼教育孩子的呢?是告訴孩子打回去還是告老師。認為應該告老師的家長則認為:孩子打人沒有分寸,打回去會發生意外,而且一味灌輸孩子「打回去」的思想,對孩子的成長不利,讓孩子以為用暴力可以解決問題,孩子的事情就應該由大人來解決。
  • 看起來怯生生的孩子,更易受欺負。不改變,教孩子打回去也沒用
    「哭,有用嗎?我跟你說了多少遍,有人打你就要還回去了。你看剛才別人打你,你不僅沒有打回去,還一聲不吭的讓著別人。你這是要氣死我對嗎?···」看得出弟媳此時非常的生氣。但看到我們進來了,她也有意的,整了整自己的情緒。 同時也向我們說起侄子被欺負的過程:弟媳下午去了幼兒園接4歲侄子放學。
  • 孩子被欺負,比「打回去」更好的方法,是家長教會孩子這樣做
    不僅非常沉默,而且遇到別人欺負,也從來都不敢反抗,不管是比他大的,還是比他小的孩子打了他,他都不還手。家長往往戲稱這樣的孩子是「家裡的老虎」,但沒有哪個家長是能夠看著自家的孩子被人欺負而無動於衷的。 看到自家孩子被打,家長的心裡一定很不是滋味,擔心這樣一味地忍讓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懦弱,長大以後也會到處受人欺負,但也總不能教他還手吧,以牙還牙、以暴制暴是無法解決根本問題的。 很多家長都有類似的困惑,遇到類似的情況時,到底怎樣才是合理的解決方法呢?
  • 拒絕校園暴力,孩子被欺負了,家長就要「打回去」?
    孩子被欺負了要不要打回去?是許多家長都在糾結的問題。前幾日,上海楊浦兩位家長因為孩子之間的矛盾,在校門口約架,結果打破頭進了醫院。今天,朋友圈又流傳著一條家長歇斯底裡地讓孩子「打回去」的視頻。實際情況時,很多原本就會還擊的孩子,其實不太容易受到欺負,而那些受到欺負的孩子,家長教他「打回去」,他卻很難真的做到。
  • 孩子被欺負,除了「打回去」,爸媽這種做法更聰明
    被打了就還手,東西被搶了就搶回來,這樣想想好像並沒有毛病。但作為成年人,在面對孩子受欺負這件事情的時候,更應該注意自己的情緒。家長應該做的角色是孩子起爭執的「消防員」,而不是讓這把火越燒越旺。我們不可能一輩子護著孩子,作為父母,應該做的就是教會孩子當暴力和不公正的事情發生時,應該怎樣去解決,這才是給孩子最好的保護。不一味忍讓相對於「護犢心切」的父母,還有另一類十分「友愛」的父母。
  • 孩子被欺負了,該讓孩子「打回去」嗎?
    其實孩子在受到欺負時,不敢回擊或者不知道如何保護自己是很正常的,這其中有性格原因,也與後天教育不足相關。,更不是教「打回去、把玩具搶回來」那麼簡單,它關乎孩子一生的性格和意識塑造。另外,當孩子被欺負時,我個人不建議教孩子立馬打回去!
  • 當孩子被打後,父母做到5要3不要,才是孩子不受欺負的關鍵
    當孩子挨打以後,我們應該如何教孩子呢?有一個聰明媽媽做的做法,老師聽了都說專業。孩子挨打、受欺負,不一定是發生在校園裡,所以我們不能一味告訴「打回去」或者「告訴老師」,而是應該教會孩子動腦去觀察,以及相應的應對步驟。
  • 秦昊談女兒被欺負瞬間崩潰:孩子被欺負,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
    家長們帶著孩子去找別人父母理論,發洩完心中的情緒,便拉著自家孩子揚長而去。誠然,作為父母,孩子是我們心中最柔軟的部分。我們不希望孩子受委屈,想給他們最好的保護。可是,過度的保護,反而讓孩子不分真假,顛倒黑白。我們自認為為孩子出的頭,將會成為他們的禍,後患無窮。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怎麼辦?李玫瑾教授:「打回去,我支持!」
    「如果你的孩子,有一天跑過來跟你說『我同學欺負我,他們打我』,你會不會跟他說『打回去孩子,我支持你』呢?」李玫瑾教授堅定地回答:「打回去,我支持!」遇到事情只會讓孩子進行自我反省,這反而是對不良行為的縱容,導致校園暴力事件的不斷發生。而教育孩子「打回去」並不是對暴力的縱容,而是用另一種方式減少暴力事件的發生,讓孩子少受傷害。我們經常教育孩子在受到欺負是的時候,要去告訴老師。然後你呢?孩子受到的欺負減少了麼?並沒有。
  • 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怎麼辦?如何教會孩子應對同伴「欺負」的方法
    下午放學去接二寶,在回家的路上,二寶向講述在幼兒園被欺負的事。類似這樣的事情,相信在很多幼兒園裡幾乎每天都會發生,而這些二寶所提到的「欺負」,我仔細想想,其實並不能算是真正的欺負,而應該說這些都是幼兒園中不可避免的衝突。為什麼這樣說呢?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家長應該說「打回去」嗎?
    孩子上學了以後,當家長的會一直被兩件事所打擾,首先就是自己的孩子欺負其他小朋友。還有一件就是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被欺負回來不和我們講!這兩件事都會讓家長很頭大,特別是第二種,眼看著自己孩子被欺負了,當家長的怎麼做,才算得上是「插手」而顯得不明確,並解決問題呢?可以說是家長處理的稍有不當,就會對孩子的成長留下很大的陰影,甚至還會讓孩子對學校留下很不好的印象,有的還會產生厭學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