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負,除了「打回去」,爸媽這種做法更聰明

2020-09-04 1分鐘育兒知識

昨天小編刷微博看見一個話題,講的就是近日上海一男子因自己孩子積木被搶,掌摑推搡對方孩子,後因毆打他人被拘。

圖片來源@021視頻微博截圖

小孩子一起玩的時候起爭執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但話雖這樣說,作為父母,自己的小寶貝在外面被欺負了,心裡自然難受。

在一次節目中,秦昊談女兒小米粒在學校被其他孩子欺負的時候,甚至一度哽咽落淚。

圖片來源:網絡

站在成年的角度,孩子被欺負了肯定不能忍,稍微脾氣不好的家長一聽自己孩子被欺負了,可能第一個反應就是「以暴制暴」。

被打了就還手,東西被搶了就搶回來,這樣想想好像並沒有毛病。

但作為成年人,在面對孩子受欺負這件事情的時候,更應該注意自己的情緒。家長應該做的角色是孩子起爭執的「消防員」,而不是讓這把火越燒越旺。

01

情緒不穩定的家長

毀掉的是孩子未來

還記得前段時間那個新聞,因女兒在學校被同學弄傷了眼睛,父親最後氣不過,竟然狠心將女兒9歲同學殺害。

圖片來源@網易財經微博截圖

在這件事情中,受傷害的不僅是受害同學一家,該家長的衝動行為,也讓自己在女兒的成長中過早缺席。對女兒又何嘗不是另一種傷害?

心理學專家李雪說:孩子之間發生衝突,若不存在病態性的以大欺小,或者在衝突中使用槍枝、刀具等危險物品,原則上是不應該幹預和評判的,除非孩子主動要求家長介入。

圖片來源:Pixabay

孩子之間發生衝突在所難免,但如果家長一昧地偏袒或是採用謾罵、打架互毆甚至更為極端的方式處理,只會讓孩子陷入更為被動之中。

02

孩子被欺負了怎麼辦?

家長的做法至關重要

了解真相

孩子受欺負,很多時候自然認為是對方的錯。但事實究竟是怎麼樣呢?家長在做判斷之前,應該先問清楚狀況。

有時候孩子會不願意說,這時候不妨先不著急問原因,先給孩子安慰。爸爸媽媽可以這樣說:「我知道寶寶現在很生氣/傷心,要是媽媽/爸爸我遇到這種情況,我也會很生氣/傷心的。」

先給寶寶必要的安慰,讓寶寶知道自己是被理解的,爸爸媽媽是站在自己這一方的,給寶寶以安全感。那麼後面的事情自然能夠引導寶寶開口了。

正確引導

在問清楚狀況後,父母可以通過分析事情的經過、示範和引導孩子,思考下次再發生這種情況該怎麼辦,還可以利用這個機會鍛鍊孩子的表達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反省能力,致謝致歉、人際交往能力等。

圖片來源:Pixabay

在《接納孩子》一書中,作者提到,衝突是孩子學習社會規則的寶貴機會。

我們不可能一輩子護著孩子,作為父母,應該做的就是教會孩子當暴力和不公正的事情發生時,應該怎樣去解決,這才是給孩子最好的保護。

不一味忍讓

相對於「護犢心切」的父母,還有另一類十分「友愛」的父母。在孩子受欺負的時候,總會不分青紅皂白認為是自己孩子的錯,總一昧地要求孩子要與人和睦相處,甚至明明是對方不對還要反過來責備自己孩子的不懂事。

如果孩子從小被教育一味地忍讓,久而久之只會讓孩子失去反抗的能力,漸漸地性格也就變得懦弱,即便受了委屈,也只會把苦水往肚裡吞。

圖片來源:soogif

我們可以教孩子禮貌謙遜,但若是遇到暴力傷害,故意刁難時。我們也應該教會孩子反抗,擁有自我保護的能力。

學會尋求幫助

受欺負時,一味地逃避不能解決問題,只能讓施暴者變本加厲。在受到欺負時,一定要教會孩子及時尋求幫助,而不是默默地承受。

加強鍛鍊

很多時候,受欺負往往都是外表比較瘦弱的孩子。家長可以帶孩子多進行一些體育鍛鍊,比如練一些既可以強身健體又能在受到暴力時可以自我保護的運動項目。

圖片來源:soogif

告訴孩子鍛鍊並不是要欺負別人,而是為了保護自己。不欺負別人是教養,受欺負有能力自我保護是氣場。

比粗暴的「打回去」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如何引導孩子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孩子受欺負的時候,除了給孩子理解和安全感外,更重要的是父母對孩子的陪伴,不讓這件事影響到孩子的心理健康,良好的家庭教育才是孩子成長路上最好的保護傘。

圖片來源:Pixabay

喜歡今天的內容記得點擊分享和關注查看更多育兒知識喲!

相關焦點

  • 孩子被欺負,與其教孩子打回去,不如這樣……
    孩子被欺負,與其教孩子打回去,不如這樣……​孩子在外面被欺負作為有一定閱歷的小編,在這裡把孩子遭受別人孩子欺負時有的家長的做法揀典型的說一說,以供大家參考。社會上有的孩子不因為你的孩子不招惹他他就讓你孩子安寧的,家長應多了解和關心自己的孩子,遇事不能太簡單化處理。第二種家長告訴孩子,你也有手啊,你可以狠狠打回去啊有些孩子相對而言,身體比較高大,只是性格怯弱,你鼓勵他打回去,可能是好事。
  • 孩子被欺負後,應該讓孩子「打回去」嗎?聰明的父母會做這3件事
    群裡的很多寶媽都發表了自己的觀點,有一位叫倩倩的寶媽說:「孩子被打了,我讓孩子打回去,打不過就回家找爸媽。」,應該讓孩子「打回去」嗎?3件事1、安撫孩子很多家長聽到孩子被欺負了,會很心疼,也想幫孩子討回公道,或者鼓勵孩子打回去,實際上這些做法都是不對的,家長這樣做會讓孩子變得很懦弱,以後遇到問題時首先會找父母幫忙,對孩子的成長沒好處。
  • 孩子被欺負,「打回去和告訴老師」都沒用,聰明爸媽這麼做
    文 | 果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幼兒園開學,不僅孩子會感到焦慮,很多爸爸媽媽也會焦慮,著急孩子會吃不好睡不好,更擔心孩子會被同學欺負。最近網絡上又暴露出很多虐童的事件,更是害怕自己孩子會不會遇到這種情況。大一點的孩子可能還會直接回家告訴家長,但有些孩子膽小不敢說,又或者孩子太小,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來,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
  • 孩子被欺負,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
    如果你孩子,在學校總被人欺負,你跟老師說,回來還是欺負,第二天跟老師跟家長說,還是欺負,難道只能轉學嗎?其實,這也是很多父母的困惑。孩子被欺負了,父母該怎麼辦?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說:「肯定要打回去,孩子不能欺負別人,這是家教問題。防止孩子被欺負,也是父母要教會的問題。」
  • 我的孩子被欺負了,到底要不要叫他打回去?
    最近教育專家李玫瑾老師,受到了不少心理學家的攻擊,說她的育兒方式是有問題的,其中一個觀點被攻擊的最多,就是:孩子挨打了一定要打回去。這個問題也是家長們問的最多的育兒問題之一了,李玫瑾老師的觀點是,孩子如果被欺負了一定要打回去。她還舉了一個自己家小孫女的例子,最後還告訴了小孫女下次遇到了這種事請,用什麼方法打回去。
  • 當孩子在學校裡被欺負,父母做法很關鍵,不僅僅要告訴孩子打回去
    如果以後再遇到這樣的問題,媽媽支持你打回去。」「如果在學校裡被欺負了,一定不能夠瞞著媽媽和老師。否則只會讓打你的人變本加厲,認為你懦弱好欺負。以後他就會打你打得更加厲害。」這種形象的孩子容易變成一些壞同學的關注對象。他們仗著自己人多勢眾,或是在體格方面有優勢,欺負這些看起來懦弱自卑的孩子。
  • 娃被欺負,一直學不會「打回去」?試試這4招,更有效!
    「打回去啊」,真的好嗎?一聽孩子噘著嘴嚼著淚的那句:「XX打我」,很多寶爸媽第一反應就是:看著娃被打不還手,更是恨鐵不成鋼,覺得娃懦弱膽小,恨不得親自上陣!但,打回去,真的是最明智、或者說最優先的做法嗎?
  • 孩子被欺負,「打回去和告訴老師」都沒用,聰明爸媽這麼做
    文 | 果媽(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幼兒園開學,不僅孩子會感到焦慮,很多爸爸媽媽也會焦慮,著急孩子會吃不好睡不好,更擔心孩子會被同學欺負。最近網絡上又暴露出很多虐童的事件,更是害怕自己孩子會不會遇到這種情況。
  • 孩子被欺負?比教他打回去,更有效的是這麼做
    ,讓他在受到欺負時動手打回去其實有點難度。,說明有很多孩子在受到欺負時並不懂得向老師和爸爸媽媽求助。,在平時我們也要注意培養孩子的體格,如果孩子看上去就很強壯,別人大抵不敢去欺負他的。孩子被欺負爸媽肯定很心疼
  • 孩子被欺負,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教給孩子「自我保護能力」
    這一幕讓米粒爸媽異常難過,兩人一心想為女兒討回公道,甚至恨不得趕到女兒學校,親自教育那個欺負自己女兒的小男孩。沒想到秦昊媽媽潑了一盆冷水:「你們別再說了,誰家孩子不是個寶?你們的責任,就是教育自己的孩子。」
  • 孩子被欺負,除了打回去,家長還能這麼做!
    孩子在外面被人欺負了該怎麼辦呢?打回去or告訴老師?其實,家長們還有第三條路可以走。花媽的女兒小糰子近日就因被人欺負過不敢出去玩,快看看花媽的處理措施吧。花爸的不作為讓我很生氣,其實當孩子被欺負,家長要做的首先就是去「共情」孩子的情緒!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get到了你的情緒,並且自己的恐懼、害怕是可以被理解的!「你現在可能感覺特別委屈、無辜,因為那個孩子無緣無故就打你了」「媽媽知道你現在一定很害怕,沒事媽媽會保護你。」
  • 孩子在幼兒園被欺負了?這些做法比「打回去」好100倍
    ,這反而會導致事情變得更糟糕:讓孩子「打回去」。孩子受欺負後本身就已經很沮喪了,再加上家長的責罵,以後受欺負就更不敢說出來了。讓孩子忍著。這不僅會讓孩子覺得你忽略了他的感受,還會讓孩子會誤以為欺負人的行為是對的,從而不懂得保護自己,逐漸變得懦弱膽小。那麼,孩子被人欺負的時候,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
  • 「媽媽我被打了……」當娃被欺負,這幾招比打回去好一萬倍
    孩子被打,為什麼不直接「打回去」?孩子被欺負,很多寶爸媽第一反應應該跟我一樣,就是「打回去啊!」但是,「打回去」對孩子一定是好的的嗎?我們可以想一想:①如果孩子天性溫順,不願意打回去呢?不僅是孩子,很多大人其實也做不到在被欺負的時候,及時反抗,以牙還牙!家長氣到上頭時的那一句:「你怎麼不打回去啊!」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怎麼辦?李玫瑾教授建議打回去,家長看一看
    而家長選擇的做法有這幾種,一是不當回事兒,二是讓孩子下次離「壞孩子」遠一點,三是找到學校與家長理論一番,四是讓孩子打回去。每一種選擇背後都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於是孩子被欺負這件事,如何處理一直成為了我的難題。
  • 孩子被欺負,到底該不該打回去。
    我的觀點自己我的做法都是打回去,我也不知道有沒有什麼問題,但至少現在我覺得沒出什麼問題。我的觀點是,應該打回去。第一,如果小孩子之間發生口角,打打鬧鬧很正常,他們的事情就應該他們自己去解決,除非他們自己需要成年人的幫助。第二,如果當下小孩子不打回去,只是一味的忍讓,只會讓孩子的童年萌生陰影。他會害怕一切,做事情會變得唯唯諾諾,而且膽子也會越來越小。
  • 「媽媽我被打了…」當娃被欺負,這幾招比打回去好一萬倍
    ,很多寶爸媽第一反應應該跟我一樣,就是「打回去啊!我們可以想一想:①如果孩子天性溫順,不願意打回去呢?不僅是孩子,很多大人其實也做不到在被欺負的時候,及時反抗,以牙還牙!,其實藏著「沒出息」「軟弱」「無能」「好欺負」的潛臺詞。對於天性溫順的寶寶來說,是比受欺負更重的心理負擔。②萬一孩子打回去,卻受到更多意外傷害呢?
  • 孩子受欺負了怎麼辦?除了教孩子「打回去」,這件事也要和孩子說
    隨著揭露校園暴力現象的影視作品越來越多,校園暴力也被越來越多人所重視,特別是有孩子的人群,更是擔心自己的孩子在學校也會受到欺負。部分父母也曾告訴過孩子受到欺負要懂得反擊,但是簡單的「打回去」是否真的能解決問題呢?
  • 孩子被欺負。除了打回去,還有4種方法讓孩子不被欺負
    這兩天發現,孩子從幼兒園回家後情緒不高,而且早晨去幼兒園前,還會說不想去幼兒園,想讓我給他換一個新的幼兒園之類的話。這些話讓我變得警惕起來。我有每天和孩子回顧在幼兒園一天的習慣。在幼兒園有什麼開心的事?學到了什麼新的知識?有沒有需要爸爸幫忙之類的話題。聊天中,孩子說,幼兒園有個壞小孩,總是亂扔東西,有時候還會推人、打人。說他自己也被打了,而且很疼。
  • 秦昊自爆女兒被欺凌:孩子被欺負直接打回去?打回去也要講究方法
    但是很少時候跟自己的孩子說:你不能欺負別人,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掌心寶,要懂得愛惜別人。要想別人不欺負自己的孩子,首先要從根源下手。我們不能一味叫自己的孩子反抗,更重要的是叫欺負人的人停止這樣的行為。2、要讓欺負人的孩子知道事情發展的後果每個家長都會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受到欺負,我們當遇到孩子遭人欺負的時候應該怎麼做呢?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對這個問題曾經說過:肯定是要打回去的,孩子不能欺負別人。同時防止孩子被欺負,也是父母要教會的問題。
  • 孩子被欺負了,該讓孩子「打回去」嗎?
    ,更不是教「打回去、把玩具搶回來」那麼簡單,它關乎孩子一生的性格和意識塑造。另外,當孩子被欺負時,我個人不建議教孩子立馬打回去!原因很簡單:打回去這一招會阻礙孩子的情商和與人交往能力的發展。試想一下,如果讓孩子覺得打回去很有效,會使孩子解決問題時簡單粗暴,不論遇到什麼事只要打回去就行,別的小朋友都就可能不敢和他玩了。拳腳相向永遠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