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被欺負,除了打回去,家長還能這麼做!

2020-12-25 父母堂

孩子在外面被人欺負了該怎麼辦呢?打回去or告訴老師?其實,家長們還有第三條路可以走。花媽的女兒小糰子近日就因被人欺負過不敢出去玩,快看看花媽的處理措施吧。

花媽如是說

女兒糰子最近情緒很低落,也不太願意出去玩

故事回放:

上周末花爸帶糰子到花園玩,鄰居家3歲的歡歡無故打了糰子一拳,雖然花爸及時地抱開了糰子,但之後就把糰子帶回家了並沒有後續處理,也許糰子就是因為這個一直走不出陰影......

花爸的不作為讓我很生氣,其實當孩子被欺負,家長要做的首先就是去「共情」孩子的情緒!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要讓孩子知道,爸爸媽媽get到了你的情緒,並且自己的恐懼、害怕是可以被理解的!「你現在可能感覺特別委屈、無辜,因為那個孩子無緣無故就打你了」「媽媽知道你現在一定很害怕,沒事媽媽會保護你。」

話說這個問題,兒子小一念幼兒園的時候也遇到過,當時花媽沒經驗,處理得不夠好。當小一告訴我他在學校被欺負時,我並沒有第一時間安慰他,只是讓他告訴老師。

沒想到的是,那個孩子表面上給小一道了歉,之後卻變本加厲地欺負小一,那一陣子小一再也沒有尋求過我們的幫助,直到有一回我發現他身上的傷他才告訴我是大壯欺負他的。

對於小一那件事,花媽最後悔的是沒有及時傾聽和共情孩子的感受,當孩子遇到欺凌,家長立刻要做的就是重建孩子的安全感,讓ta知道,爸爸媽媽是ta最該信任的後盾,永遠是與ta站在一起,並且會盡力為ta解決問題的。

所以,這回面對糰子的受欺負困境,花媽一定不會再坐以待斃!

處理完情緒,就是告訴孩子下一次再遇到欺凌,如何保護自己——即教會孩子表達自己的立場。比如明確「警告」對方:「你如果再欺負我,我會告訴老師」「你如果再欺負我,我就要打你了!」

其實我們並不是真的教孩子還手,知識希望她能明確並大聲地表達自己的立場,至少要將這份「警告」傳達給對方。在這個過程中,我告訴糰子,一定要大聲,聲音要足夠大到讓老師和周圍同學都聽見,爸爸媽媽和老師都是你的後盾,所以你不用害怕不能慫。▼

家長在教孩子這些「表達」的時候,不妨在家裡先「模擬演練」一下,在訓練中不斷提示孩子在「氣場」「音量」上需要提高和改進的地方。

學會了「表達」的糰子小朋友,順利解決了她人生中第一次人際交往危機,跟歡歡一起玩再也沒受到委屈,並且還成了好朋友。

其實人生就是這樣,會遇到各式各樣的人,一味地逃避或許並不能幫孩子真正解決受欺凌的難題,我們如何幫助孩子們處理好情緒,並且訓練ta們面對欺凌時的應對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這就是花媽的一點心得,在此想分享給大家。相信很多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外受欺負,如果「打回去」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那處理好孩子的情緒和安全感,並教會ta下一次應對困境的方法,或許是我們家長最應該立刻去做的!

對此,你怎麼看呢?你還有什麼更好的方法與大家一塊分享嗎?

相關焦點

  • 孩子被欺負?比教他打回去,更有效的是這麼做
    只有20%的孩子進行了反擊,他們有的反擊成功了、有的反擊失敗,也有向尋求老師和家長幫助的。結果發現,自己反擊成功的孩子,很少再被欺負;反擊失敗的孩子,之後還會被欺負,且更頻繁。而老師或家長的介入會讓攻擊者收斂自己的行為,或者轉移目標。
  • 孩子被欺負怎麼辦?李玫瑾教授:不但要打回去,家長還要這麼做
    一、孩子被欺負怎麼辦?李玫瑾教授這樣說當自己家的孩子被其他人欺負了,李玫瑾教授告訴各位家長,當然是要打回去了!而且還是絲毫不猶豫和客氣的那種!雖然人們常說吃虧是福,但是也要分情況對待。況且還是面對孩子被人欺負的事,有些家長自己家小孩欺負了別人,作為父母還覺得理直氣壯,沒有做錯什麼,如果雙方溝通無效,自然是要打回去的。但是家長要注意的一點是,比打回去更好的處理方法是,教育孩子更好的保護自己。在處理孩子之間的問題上,還要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做好以下這幾點。
  • 拒絕校園暴力,孩子被欺負了,家長就要「打回去」?
    孩子被欺負了要不要打回去?是許多家長都在糾結的問題。前幾日,上海楊浦兩位家長因為孩子之間的矛盾,在校門口約架,結果打破頭進了醫院。今天,朋友圈又流傳著一條家長歇斯底裡地讓孩子「打回去」的視頻。實際情況時,很多原本就會還擊的孩子,其實不太容易受到欺負,而那些受到欺負的孩子,家長教他「打回去」,他卻很難真的做到。
  • 孩子被欺負,比「打回去」更好的方法,是家長教會孩子這樣做
    不僅非常沉默,而且遇到別人欺負,也從來都不敢反抗,不管是比他大的,還是比他小的孩子打了他,他都不還手。家長往往戲稱這樣的孩子是「家裡的老虎」,但沒有哪個家長是能夠看著自家的孩子被人欺負而無動於衷的。 看到自家孩子被打,家長的心裡一定很不是滋味,擔心這樣一味地忍讓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懦弱,長大以後也會到處受人欺負,但也總不能教他還手吧,以牙還牙、以暴制暴是無法解決根本問題的。 很多家長都有類似的困惑,遇到類似的情況時,到底怎樣才是合理的解決方法呢?
  • 孩子被欺負,「打回去和告訴老師」都沒用,聰明爸媽這麼做
    01李玫瑾:跟孩子做情景遊戲孩子都喜歡玩遊戲,所以在遊戲中"套話"最是容易了。著名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專門給孩子還在上幼兒園的父母,錄過這麼一段視頻,告訴家長怎麼在遊戲中得知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這樣的場景,在校園中也時常發生,有些孩子就喜歡欺負弱小的同學,而且還得寸進尺。所以,不要小瞧了個別孩子的惡。作為家長,我們既要教孩子不要欺負人,但更要告訴孩子不能被別人欺負。
  • 孩子在學校被欺負怎麼辦?李玫瑾教授建議打回去,家長看一看
    而家長選擇的做法有這幾種,一是不當回事兒,二是讓孩子下次離「壞孩子」遠一點,三是找到學校與家長理論一番,四是讓孩子打回去。每一種選擇背後都會帶來一系列的問題,於是孩子被欺負這件事,如何處理一直成為了我的難題。
  • 孩子經常被欺負,聰明的父母都會這麼做,比「打回去」更有效
    孩子總是被欺負,相信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種事情,而在我們小的時候,父母們經常說讓我們要打回去孩子被欺負,聰明的父母往往會選擇這麼做,往往效果會更好。可是孩子說,自己告訴老師之後,老師雖然會批評那幾個孩子,但是並沒有什麼效果。久而久之亮亮也不說了,每次被別的小朋友欺負都會選擇默默忍受。而後來媽媽也說,如果別的小朋友在欺負你,那麼你就打回去。可是天性善良的亮亮,並不會做這樣的事情。
  • 孩子被欺負怎麼辦?超半數家長表示「打回去」
    如果你的孩子在幼兒園被其他小朋友欺負了,你覺得該怎麼辦?據《成都商報》報導,4月24日,樂山市啟明星幼兒園選擇兩個班級,對家長做了一次小範圍的問卷調查。約60%的家長認為,如果自己的孩子受了欺負,他們會讓孩子「打回去」;有25%的家長會告訴孩子打人不對,下次不要和對方玩了;另有15%的家長則表示不知道怎麼處理。
  • 孩子受欺負了,應該「打回去」嗎?如何教會孩子不被欺負?
    俗話說「打在兒身,疼在娘心」,孩子上學後家長難免擔心孩子被欺負。孩子受了欺負,要告訴孩子打回去嗎?這個話題也一直備受爭議。很多小孩子,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很缺乏。如何讓孩子不被欺負,如何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這是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
  • 孩子被欺負,「打回去和告訴老師」都沒用,專家教你這麼做
    很多家長會像上面的媽媽一樣,第一反應是打回去,第二反應是找老師,甚至有少數家長會發狠,打回去回家有獎勵,打不回去回家還要挨打。可這些家長不知道的是,這兩個辦法都不好使。為什麼呢?仔細想想就明白了。>首先,簡單粗暴教孩子打回去不可取有些家長一聽孩子被打了,激動之下就會教孩子打回去。
  • 孩子被欺負,「打回去和告訴老師」都沒用,聰明爸媽這麼做
    大一點的孩子可能還會直接回家告訴家長,但有些孩子膽小不敢說,又或者孩子太小,也問不出個所以然來,這個時候該怎麼辦呢?李玫瑾:跟孩子做情景遊戲孩子都喜歡玩遊戲,所以在遊戲中&34;最是容易了。著名心理學專家李玫瑾教授專門給孩子還在上幼兒園的父母,錄過這麼一段視頻,告訴家長怎麼在遊戲中得知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首先,孩子到家後,家長不要表現得情緒很激動或很焦慮,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得到放鬆,為我們下一步的行動做好鋪墊工作。其次,找機會,詢問孩子是否願意跟自己玩一會。當孩子回答&34;的時候,就可以順勢跟孩子玩&34;的遊戲,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了。
  • 孩子被欺負,比打回去更重要的是......
    如果你孩子,在學校總被人欺負,你跟老師說,回來還是欺負,第二天跟老師跟家長說,還是欺負,難道只能轉學嗎?其實,這也是很多父母的困惑。孩子被欺負了,父母該怎麼辦?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說:「肯定要打回去,孩子不能欺負別人,這是家教問題。防止孩子被欺負,也是父母要教會的問題。」
  • 孩子被欺負,與其教孩子打回去,不如這樣……
    孩子被欺負,與其教孩子打回去,不如這樣……​孩子在外面被欺負社會上有的孩子不因為你的孩子不招惹他他就讓你孩子安寧的,家長應多了解和關心自己的孩子,遇事不能太簡單化處理。第二種家長告訴孩子,你也有手啊,你可以狠狠打回去啊有些孩子相對而言,身體比較高大,只是性格怯弱,你鼓勵他打回去,可能是好事。
  • 孩子被欺負,除了「打回去」,爸媽這種做法更聰明
    圖片來源:網絡站在成年的角度,孩子被欺負了肯定不能忍,稍微脾氣不好的家長一聽自己孩子被欺負了,可能第一個反應就是被打了就還手,東西被搶了就搶回來,這樣想想好像並沒有毛病。但作為成年人,在面對孩子受欺負這件事情的時候,更應該注意自己的情緒。家長應該做的角色是孩子起爭執的「消防員」,而不是讓這把火越燒越旺。
  • 孩子被打,除了讓孩子打回去,明智的家長還做些什麼?
    孩子長大後,一旦進入集體生活,就有可能面臨被打的問題。當孩子被人打的時候怎麼辦?首先家長應該教會孩子應對被打時的應對方法,其次事後家長要及時正確處理被打事件,最後應該幫助孩子提高自身能力,防止再次被欺負。
  • 孩子受欺負被打,教會孩子做這三件事比「打回去」更有意義
    父母要明白,眼前的「受欺負」「被打」並不代表孩子永遠就是吃虧的一方,所謂傻人還有傻福呢,但是,不打回去也不代表自己就是慫的。在育兒路上,父母要懂得做孩子的「領路人」,而不只是「消防員」。當孩子遇到社交問題時,我們應該想想,該怎麼藉助這個機會教會孩子,學會更成熟的人際交往能力。
  • 孩子被欺負了,該讓孩子「打回去」嗎?
    隨著越來越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成為家長,大多數父母都有這樣的疑惑:我教孩子不打人,要守規則,要分享,做個文明人。我的孩子做到了。可是總有別人的孩子來搶他的東西,還打人。但是自己的孩子不知道回擊,任由別人搶,該怎麼辦?
  • 孩子被欺負,要不要教他打回去?
    無論什麼時間,有關孩子的新聞一出現,尤其是孩子之間出現欺凌事件,都會引起無數家長朋友們的擔憂。  01 孩子被欺負,要不要讓孩子打回去?  對此,睿睿父親直接帶著孩子找到欺負人的孩子,並告訴睿睿:「爸爸在這裡,你敢不敢打回去?」  但即使這樣,孩子也只是抓住對方小朋友的手打了一下。
  • 孩子被打應不應該打回去?科學實驗給了答案,高情商的父母這麼做
    ,孩子這麼懦弱怎麼辦呢?「打架」現狀在這個發帖的下面,有很多家長跟帖,都說自己的孩子都有過類似經歷:「我家孩子被欺負了,我就讓他打回去,我說別怕,打不過回家找你爸!」當然除了直接反擊和妥協,還有一部分孩子在被攻擊的時候會暫時性妥協,隨後向老師和家長求助。這樣做的孩子,通常不會在遭受攻擊,因為在小孩子的世界,大人代表權威。
  • 孩子被欺負,家長只能選擇沉默或打回去?
    有時候她聽她兒子講的那些被欺負的過程很心疼,有時氣極了真恨不得衝去學校替孩子打那些欺負他的同學。可是等她冷靜下來又覺得不妥,畢竟對面那個欺負兒子的人,也只是一個十來歲的初中生。任何一個階段的孩子都需要家長的尊重、鼓勵和愛,更需要恰到好處的引導。相信在家長的呵護和關愛下,孩子不僅不會被「欺負」,還會變得張弛有度,有理有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