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傑語媽媽,今天我們來說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受欺負怎麼辦?
作為父母孩子,任何事都會掛心,就算是明星也不例外,也會因孩子被欺負了而困擾。秦昊就因為小女兒小米粒在學校被欺負,自己卻無能為力,上了熱搜,節目播出當天,秦昊因為女兒被欺負落淚,佔據熱搜榜第一名,起因是伊能靜和秦昊媽媽婆媳倆再聊搬家的事,中間就提到了米粒因為轉學被欺負,而一貫不善言辭的秦昊,在聽到伊能靜描述女兒被欺負的時候,忍不住潸然淚下。
伊能靜說她的女兒米粒新學校的情況說,他回來兩三天都跟我說說,大家都不理他,我可心疼了,收到女兒被小男孩欺負的經歷,秦昊回憶,米粒在那站著,那個小男孩兒就過來咣的一聲推了米粒一下,伊能靜補充說,女兒被整個擠到牆壁上也不推,人家秦昊瞬間崩潰,掩面哭了起來[流,伊能靜的理解秦昊的反應也說,我能感覺到他的遺憾,無奈,力不從心。
秦昊表示,這個事情反饋給老師之後,反而換來了小男孩變本加厲的欺負人,他知道這件事之後特別難過,也特別無奈說,總不能因為自己的女兒被欺負了,然後就給他轉學,如果這樣一直轉學也不是一個解決的辦法,伊能靜婆婆呢,則認為秦昊對於女兒在學校受欺負的事情情緒過於激動,大人在孩子的問題上,你的責任就是教育自己的孩子,誰家的孩子,不是小孩呢?咱們當父母的太對另一個欺負米粒孩子的態度太過偏見。
伊能靜的則認為,在教會米粒保護好自己的同時,也讓他感受到關心和愛,其實秦昊和伊能靜女兒米粒所遇到的事情,很多家長都感同身受,所以此視頻播出後也很快引起大家的熱議,如果孩子在學校和同學鬧矛盾,家長該如何處理,要不要介入孩子在外面玩兒被欺負了,家長該怎麼辦?
首先,第一點要教孩子如何保護自己,我們經常問,當孩子被打的時候,要不要教孩子打回去?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卻又複雜的問題,不讓孩子打孩子會顯得懦弱,經常被欺負,教孩子打回去,擔心打不過對方受更大的傷害,究竟怎麼辦?其實,打不打回去並不是核心的問題,核心應該是教孩子如何保護自己,重點是讓孩子有保護自己的能力,最好的方式是鍛鍊身體。學一些保護自己的本領,比如跆拳道,空手道柔道,身體健康強壯,可以避免孩子成為被欺凌的對象,那些身段靈活,有點運動技巧就有一點防身本領的孩子,受欺負的可能性就小,因為他不是軟柿子,沒人敢捏,即使有人來捏,孩子也有底氣還回去,因為他有這個本領啊。
我們還要教會孩子,打不過要躲得過,那怎麼躲得過呢?就算跑 跑也需要跑得比別人快,否則沒跑兩步又被追回來,豈不是被打得更慘,但我們還是要告訴孩子,真遇到霸凌正面暴力對抗,其實只是不得已的下下策,因為這可能會導致對方更嚴重的暴力情緒,打輸了會遭受更多的傷害,打贏了,這可能嚴重傷害別人,儘快離開,尋找成人的幫助才是重要的。
第二點,提高孩子社交能力,另外一點就是要提高孩子社交能力,受歡迎的孩子霸凌的機會少之又少,因為他總有好朋友在身邊,從小鍛鍊孩子社交技能就是撒開孩子,讓孩子讓他參與到孩子群中,孩子逐漸與人交往的過程會遇到各種問題,每一個問題都是最好的成長機會,比如孩子遇到有人打他,父母就趁機告訴他如何先觀察對方的實力。考量一下自己的實力,再決定怎麼做,孩子遇到有人孤立他,不跟他玩兒,父母就趁機告訴他如何加入別的群體,可以交換玩具,做遊戲來吸引人等等,也可以和群裡的一個小朋友做有做朋友,然後再加入群體。
孩子會在一次次的問題中成長,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即使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發現孩子經常被欺負,那也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因為這樣,父母還有機會幫助孩子一起擺脫被欺負的現象,總比長大了父母看不到孩子被欺負好得多。
三,教會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其實,孩子們發生衝突時,大人首先要保持冷靜的頭腦和清醒的意識,只要沒有發生什麼危險,就不要出手幹涉。你記得這是孩子的小江湖,你眼中的打架有時僅僅是他們一種社交方式,在你可控的範圍內訓練孩子解決衝突的能力才是致使入高招,就像所有的學習都需要經過練習一樣,處理人際交往中的衝突也是需要練習的,小孩子之間的衝突也同樣有意義,尤其是對男孩子來說意義更大。
至少有過這樣經歷之後,他們再遇到別人主動攻擊時不會一下子就慌了神兒,還能判斷此時是應該迎戰還是逃跑,還是尋求保護,當然,我們並不是鼓勵孩子們都去打架,咱要讓孩子們沒事兒時候不要惹事,遇到事的時候不怕事,這才是最健康的心態
四通過學校來進行溝通,如果孩子們的衝突是發生在幼兒園或學校裡,你最好是通過學校進來進行溝通。父母要盡力爭取到學校老師的同情和支持,請老師來幫助協調會,更容易達到你想要的溝通結果,你需要問孩子幾個問題,你的手怎麼啦?是怎麼弄破?是誰弄的?當時你在做什麼?他對你做了什麼?你有沒有看到他身上有傷口?是怎麼弄傷的?當時除了你們倆在還有誰在場?有沒有告訴老師,老師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類似的情況以前發生過嗎?是怎麼發生的?您現在感覺怎麼樣?你需要媽媽什麼幫助嗎?了解基本情況之後,你可以第一時間聯繫老師,用客觀的態度和老師溝通,讓老師感覺到你是在了解情況,而不是興師問罪,同時你也可以把孩子說的一些細節告訴老師,因為老師有時候也是事後才知道的,也不了解事情的具體情況,如果你的孩子是主動挑起衝突的一方,建議你主動請老師幫忙聯繫對方家長。親子溝通和道歉表現出你的誠意,如果你的孩子是被動的一方,而且情況不嚴重,沒給孩子造成情緒困擾,媽媽可以表現的大度一點,請老師以後幫忙多留心,避免嚴重的情況發生就好,如果把一次衝突作為一個學習的機會,應該讓孩子從中明辨是非,學會保護自己,同時懂得與我遇到危險時,爸爸媽媽一定會保護我的。我做錯時,他們也一定會管教我,這點很重要,這樣才能讓孩子受到欺負時不懼怕告訴大人,同時也不會因為有爸爸媽媽撐腰,自己就變成一個愛欺負人的孩子,所以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在自己孩子做的不對的地方,要讓他向對方道歉,對方孩子做的不對,也要勇於要求他或她的家長向您的孩子道歉,其實,說一千道一萬,大人對孩子最好的保護還是要教會孩子自我保護,畢竟孩子始終要一個人去面對世界,擁有自保的能力才是根本。
好了,本次的分享就到這了,感謝大家的閱讀。你們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