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受欺負怎麼的辦

2020-08-27 傑哥語妹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好朋友傑語媽媽,今天我們來說說,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孩子受欺負怎麼辦?

作為父母孩子,任何事都會掛心,就算是明星也不例外,也會因孩子被欺負了而困擾。秦昊就因為小女兒小米粒在學校被欺負,自己卻無能為力,上了熱搜,節目播出當天,秦昊因為女兒被欺負落淚,佔據熱搜榜第一名,起因是伊能靜和秦昊媽媽婆媳倆再聊搬家的事,中間就提到了米粒因為轉學被欺負,而一貫不善言辭的秦昊,在聽到伊能靜描述女兒被欺負的時候,忍不住潸然淚下。

伊能靜說她的女兒米粒新學校的情況說,他回來兩三天都跟我說說,大家都不理他,我可心疼了,收到女兒被小男孩欺負的經歷,秦昊回憶,米粒在那站著,那個小男孩兒就過來咣的一聲推了米粒一下,伊能靜補充說,女兒被整個擠到牆壁上也不推,人家秦昊瞬間崩潰,掩面哭了起來[流,伊能靜的理解秦昊的反應也說,我能感覺到他的遺憾,無奈,力不從心。

秦昊表示,這個事情反饋給老師之後,反而換來了小男孩變本加厲的欺負人,他知道這件事之後特別難過,也特別無奈說,總不能因為自己的女兒被欺負了,然後就給他轉學,如果這樣一直轉學也不是一個解決的辦法,伊能靜婆婆呢,則認為秦昊對於女兒在學校受欺負的事情情緒過於激動,大人在孩子的問題上,你的責任就是教育自己的孩子,誰家的孩子,不是小孩呢?咱們當父母的太對另一個欺負米粒孩子的態度太過偏見。

伊能靜的則認為,在教會米粒保護好自己的同時,也讓他感受到關心和愛,其實秦昊和伊能靜女兒米粒所遇到的事情,很多家長都感同身受,所以此視頻播出後也很快引起大家的熱議,如果孩子在學校和同學鬧矛盾,家長該如何處理,要不要介入孩子在外面玩兒被欺負了,家長該怎麼辦?

首先,第一點要教孩子如何保護自己,我們經常問,當孩子被打的時候,要不要教孩子打回去?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卻又複雜的問題,不讓孩子打孩子會顯得懦弱,經常被欺負,教孩子打回去,擔心打不過對方受更大的傷害,究竟怎麼辦?其實,打不打回去並不是核心的問題,核心應該是教孩子如何保護自己,重點是讓孩子有保護自己的能力,最好的方式是鍛鍊身體。學一些保護自己的本領,比如跆拳道,空手道柔道,身體健康強壯,可以避免孩子成為被欺凌的對象,那些身段靈活,有點運動技巧就有一點防身本領的孩子,受欺負的可能性就小,因為他不是軟柿子,沒人敢捏,即使有人來捏,孩子也有底氣還回去,因為他有這個本領啊。

我們還要教會孩子,打不過要躲得過,那怎麼躲得過呢?就算跑 跑也需要跑得比別人快,否則沒跑兩步又被追回來,豈不是被打得更慘,但我們還是要告訴孩子,真遇到霸凌正面暴力對抗,其實只是不得已的下下策,因為這可能會導致對方更嚴重的暴力情緒,打輸了會遭受更多的傷害,打贏了,這可能嚴重傷害別人,儘快離開,尋找成人的幫助才是重要的。

第二點,提高孩子社交能力,另外一點就是要提高孩子社交能力,受歡迎的孩子霸凌的機會少之又少,因為他總有好朋友在身邊,從小鍛鍊孩子社交技能就是撒開孩子,讓孩子讓他參與到孩子群中,孩子逐漸與人交往的過程會遇到各種問題,每一個問題都是最好的成長機會,比如孩子遇到有人打他,父母就趁機告訴他如何先觀察對方的實力。考量一下自己的實力,再決定怎麼做,孩子遇到有人孤立他,不跟他玩兒,父母就趁機告訴他如何加入別的群體,可以交換玩具,做遊戲來吸引人等等,也可以和群裡的一個小朋友做有做朋友,然後再加入群體。

孩子會在一次次的問題中成長,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即使在這個過程中,父母發現孩子經常被欺負,那也是一個很好的問題,因為這樣,父母還有機會幫助孩子一起擺脫被欺負的現象,總比長大了父母看不到孩子被欺負好得多。

三,教會孩子處理問題的能力其實,孩子們發生衝突時,大人首先要保持冷靜的頭腦和清醒的意識,只要沒有發生什麼危險,就不要出手幹涉。你記得這是孩子的小江湖,你眼中的打架有時僅僅是他們一種社交方式,在你可控的範圍內訓練孩子解決衝突的能力才是致使入高招,就像所有的學習都需要經過練習一樣,處理人際交往中的衝突也是需要練習的,小孩子之間的衝突也同樣有意義,尤其是對男孩子來說意義更大。

至少有過這樣經歷之後,他們再遇到別人主動攻擊時不會一下子就慌了神兒,還能判斷此時是應該迎戰還是逃跑,還是尋求保護,當然,我們並不是鼓勵孩子們都去打架,咱要讓孩子們沒事兒時候不要惹事,遇到事的時候不怕事,這才是最健康的心態

四通過學校來進行溝通,如果孩子們的衝突是發生在幼兒園或學校裡,你最好是通過學校進來進行溝通。父母要盡力爭取到學校老師的同情和支持,請老師來幫助協調會,更容易達到你想要的溝通結果,你需要問孩子幾個問題,你的手怎麼啦?是怎麼弄破?是誰弄的?當時你在做什麼?他對你做了什麼?你有沒有看到他身上有傷口?是怎麼弄傷的?當時除了你們倆在還有誰在場?有沒有告訴老師,老師是怎麼說的?怎麼做的?類似的情況以前發生過嗎?是怎麼發生的?您現在感覺怎麼樣?你需要媽媽什麼幫助嗎?了解基本情況之後,你可以第一時間聯繫老師,用客觀的態度和老師溝通,讓老師感覺到你是在了解情況,而不是興師問罪,同時你也可以把孩子說的一些細節告訴老師,因為老師有時候也是事後才知道的,也不了解事情的具體情況,如果你的孩子是主動挑起衝突的一方,建議你主動請老師幫忙聯繫對方家長。親子溝通和道歉表現出你的誠意,如果你的孩子是被動的一方,而且情況不嚴重,沒給孩子造成情緒困擾,媽媽可以表現的大度一點,請老師以後幫忙多留心,避免嚴重的情況發生就好,如果把一次衝突作為一個學習的機會,應該讓孩子從中明辨是非,學會保護自己,同時懂得與我遇到危險時,爸爸媽媽一定會保護我的。我做錯時,他們也一定會管教我,這點很重要,這樣才能讓孩子受到欺負時不懼怕告訴大人,同時也不會因為有爸爸媽媽撐腰,自己就變成一個愛欺負人的孩子,所以要有實事求是的態度,在自己孩子做的不對的地方,要讓他向對方道歉,對方孩子做的不對,也要勇於要求他或她的家長向您的孩子道歉,其實,說一千道一萬,大人對孩子最好的保護還是要教會孩子自我保護,畢竟孩子始終要一個人去面對世界,擁有自保的能力才是根本。

好了,本次的分享就到這了,感謝大家的閱讀。你們有什麼問題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噢。

相關焦點

  • 怎麼讓孩子不受欺負?
    不受欺負最好的辦法就是遠離愛欺負人的孩子客觀來講,受欺負其實更多的是孩子彼此都天生好動、愛打鬧,同時無法正確方式處理衝突和矛盾。孩子之間的爭鬥,在每個家長看起來,都像是自己孩子吃了虧,受欺負,把自己的孩子想像成受害者。
  • 孩子受欺負要不要還手?孩子受欺負家長該怎麼做?
    孩子受欺負要不要還手?  有些孩子是非常膽小的,在和同齡人發生衝突的時候手足無措,甚至不知道還手,這就讓很多家長產生了擔憂,畢竟很多孩子的性格就是在小時候固定下來的,家長們到底要不要教育孩子受欺負時要還手呢?
  • 孩子受欺負後怎麼辦
    當孩子受到欺負後首先避免「受害者受責備」現象一,最忌諱父母劈頭蓋臉的訓斥,抱怨和辱罵這會真的導致孩子變得「窩囊」在成人文化裡,人們通常這樣猜想「受欺負」的孩子,為什麼就我的孩子受欺負呢?是不是招惹別人了?對事情的預見性怎麼會這麼差呢?事發後怎麼會如此軟弱和無能。。。。
  • 秦昊因小米粒被欺負掩面落淚—孩子受欺負了……
    有多少家長心裡都扎著這根刺,孩子受欺負了,不還手,家長看在眼裡堵在心裡。今天又看到一個新聞說,一個孩子被欺負,不還手追著打他的孩子要求道歉到底孩子受欺負之後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不受傷害,也解了我們心裡這口氣。如果我們總是糾結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是不是顯得有些太被動了。因為解決這個問題的前提是:我的孩子受欺負了。
  • 孩子受欺負家長怎麼辦?教會孩子如何不被欺負!
    父母可以通過適當舉措事先預防孩子被欺負以及由此受到的傷害。與孩子保持溝通  孤獨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負。請記住,身為父母最重要的責任之一是——保持與孩子在心靈和情感上的親密連接。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都要與孩子保持暢通的溝通。  3. 培養孩子的社交能力  不合群的孩子更容易被欺負。
  • 孩子受欺負了怎麼辦?
    當孩子傷心地哭訴在外面受到的欺負或委屈時,父母不免心疼又惱火。作為父母,應該以何種心態去面對孩子所受的委屈?又該怎樣去幫助孩子?父母一度為她的善良和寬容感到欣慰,覺得孩子小打小鬧在所難免,只要孩子能接受,父母就不介入。上小學之後,薇薇的同桌男孩天天欺負她,有時藏她的書本,有時在她手臂上畫畫,有時用筆打地她的腦袋,課間還推地、打她。看到孩子眼淚汪汪地回家,媽媽叫薇薇告訴老師,可薇薇說怕老師批評同桌後,同桌又加倍報復地。孩子在學校受了同學的欺負,受了委屈,父母可以試著從以下幾個方面找原因。
  • 孩子受欺負了,應該「打回去」嗎?如何教會孩子不被欺負?
    俗話說「打在兒身,疼在娘心」,孩子上學後家長難免擔心孩子被欺負。孩子受了欺負,要告訴孩子打回去嗎?這個話題也一直備受爭議。很多小孩子,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很缺乏。如何讓孩子不被欺負,如何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這是很多家長關心的問題。
  • 孩子受欺負,這是最好的還擊
    那位媽媽講得很委婉,壯壯媽還是聽明白了,知道壯壯不是要欺負誰,而是為了保護玩具不被搶走才動的手。儘管知道兒子受了委屈,壯壯媽還是很無奈。畢竟,孩子們在一起,不動手怎麼都好說,一旦動手,不管為什麼,動手的人總歸是理虧。後來,壯壯和小女孩分到了同一個班,才知道她比壯壯還大半歲呢。
  • 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怎麼辦?如何教會孩子應對同伴「欺負」的方法
    產生這種感覺的孩子,都還處在一個適應的過程當中,他們還沒有完全熟悉幼兒園的生活模式,也還正在認識並逐漸熟悉那些規矩、原則。當孩子告訴我們在幼兒園被欺負時,我們不要太緊張,但是又不要坐視不理。我們要培養孩子應對同伴「欺負」的方法。
  • 孩子在學校受欺負了,你會怎麼做
    ,常常被人欺負。外婆看著心疼,對母親說:「你總要管一管,去找找校長或者其他孩子的家長。」母親瞟了孩子一眼,問了一個孩子根本不可能回答的問題:「為什麼那些孩子只欺負你,卻不欺負別人?」孩子在學校受欺負了,外婆認為家長應該去「找校長或者其他孩子的家長」;母親認為孩子自身有問題,只是淡然的問了一句:「為什麼那些孩子只欺負你,卻不欺負別人?」顯然這兩種態度和方法都不足取。它體現了家長沒有做好孩子人生的引領者。
  • 早教會孩子這2點,孩子不容易受欺負,對孩子一生有益!
    琪琪家孩子上幼兒園後,老是被同一個小朋友欺負,直到有一次孩子放學回家,琪琪看到孩子的臉上被抓了幾條紅印子,琪琪看到了問老師怎麼回事,老師說:班上確實有個比較調皮的男孩子,老是欺負別的小朋友,老師們也說過這個孩子的,等上幼兒園了再說說那個孩子。
  • 「你再欺負我,我就告訴我媽媽」面對孩子受欺負?這樣解決更有效
    孩子與孩子之間打打鬧鬧也是實屬正常,但是刻意的欺負也不在少數。有些家長認為只要孩子受欺負就一定要將公道討回來,為此又是一番爭吵。而有些家長卻不是這樣,她們有著自己的解決方式。她們並不著急向老師質問,也沒有生氣衝向學校向老師理論。她們更關心自己的孩子有沒有受傷,然後再問清楚事情的前因後果。之後再告訴孩子如何保護自己。這些家長的做法就更偏教科書式一些。具體怎麼處理呢?
  • 家長怕孩子受欺負,其實是在助長孩子的暴力傾向
    現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家長這樣教育孩子:「別人打你的時候,你就狠狠給我打回去。」家長不想自己孩子受欺負的心理,促使很多家長把孩子的教育脫離了正確的軌道,最後自己的孩子是不受欺負了,但是也越來越暴力。結果導致孩子在遊樂場玩的時候,有孩子故意打我家大寶,但是孩子沒有還手,只是說:「你不能打人!」但是孩子的語言制止根本沒有產生效果,那個孩子又再次打了我家大寶,但是大寶也並沒有還手,自己白白挨了打。通過這件事情,我就開始反思我的教育方式。我們家長雖然都希望我們的孩子不要暴力蠻橫,但是也希望我們的孩子不能受欺負。我們不欺負人,但是也不能受欺負。
  • 孩子在幼兒園受「欺負」,家長該如何應對呢?
    幼兒園的孩子由於對交往方面認知的不成熟,有時會出現「被欺負」或者「欺負別人的」情況,那面對孩子間的這種問題,家長應該怎麼處理呢?03.孩子的言談、行為被小朋友排斥如果孩子回家總說有很多人欺負他,家長就要警惕了。幼兒園的孩子都比較單純,不會出現很多小霸王。如果很多的孩子都不喜歡,都欺負他,問題可能出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 你的孩子老受欺負?那是因為你沒教他怎麼保護自己
    孩子老受欺負,這是為什麼? 我有一個很好的朋友,她的寶寶是個三歲大的小男孩,她跟我說,小朋友在小區廣場上跟大家玩耍,總有的小孩過來推他,搶他玩具,而他的孩子居然聽之任之,從不反抗。後來我經常在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觀察,總結出孩子易被欺負的幾個原因。
  • 不要把我們的孩子,打造成「受氣包」,讓他們在外面受「欺負」
    每一次孩子在學校受欺負的時候,父母總是給孩子灌輸這樣一種思想,別人在欺負你的時候你就去找老師,或者是說別人在欺負你的時候你就去報警。可是在面對孩子在學校的每一次被受欺負的時候,他總是忍氣吞聲,依然被欺負。但是卻沒有家長仔細的想一想,我們的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個樣子。
  • 看起來怯生生的孩子,更易受欺負。不改變,教孩子打回去也沒用
    孩子似乎被沾上了「易欺負」體質,常受他人欺負或排擠。,而是我們在孩子受欺負這件事的處理方式,沒有起到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和應對問題的能力,導致孩子看起來一副性生生的樣子,經常受欺負都不懂怎麼應對。同時也了解自己的孩子,怕孩子打不過別人,就預先告訴孩子不跟一些愛動手的小朋友玩,有人打你就趕緊跑,不要理他們 。 但生活中,身邊看到很多事例,證明孩子一味的迴避,也避免不了會再受欺負的可能。反而會有可能因為我們的孩子一味的退讓,讓那些愛打人的孩子,誤以為這樣做這很好玩,或覺得我們的孩子好好欺負。反而會更得寸進尺的來「騷擾」孩子。
  • 「媽,同學打我」,孩子在學校受欺負,家長應對方法很關鍵
    這種說話討厭的孩子的確讓人喜歡不起來,甚至會成為被欺凌的對象。古人有句話,禍從口出。因此不會說話也是孩子受欺負的一個重要原因。 通過合理的渠道進行反饋 有一些家長一看到自己孩子受欺負了,便暴跳如雷,帶著孩子到對方家裡準備討回一個公道
  • 孩子在幼兒園裡受欺負?委屈求全還是反抗?家長的做法給孩子底氣
    文|爸媽指南(文章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幼兒園開學已經有半個月的時間了,寶貝們在園裡的情況已經基本穩定,但各位媽媽爸爸們還是很擔心孩子,尤其擔心孩子被欺負。可是如果真的遇到孩子被欺負的話,家長該如何去做呢?
  • 當孩子被打後,父母做到5要3不要,才是孩子不受欺負的關鍵
    同事先是告訴欣欣:「下次她再欺負你的時候,一定大聲反抗,然後告訴老師。」第二天,欣欣按照媽媽方法做了,不過還是失敗了。後來她又告訴女兒:」被欺負的時候,先要大聲警告,然後告訴老師。如果沒用,一定不要軟弱,她怎麼打你,你就怎麼打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