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檢查預習,落實音形
1. 給加線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
燻黑( ) 乾癟( ) 隧洞( ) 蝸行( ) 胚芽( )
黎明( ) 疲bèi( ) yū( )灘 bó( )船 cù( )新
笑wō( ) 迷wǎng( )
2. 多音字注音,形近字組詞。
纖、掙、緋、匪、扉
(二)朗讀有法,整體感知
1. 請同學們欣賞朗讀視頻,注意技巧與節奏,然後分享聽讀感受,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一節,長句式,多節拍,每兩行表現一個意象,仿佛是一首以低音緩慢升起的樂曲,給人一種沉重感。感情:深沉 悲痛;語氣:舒緩 低沉。
第二節,詩句簡短急促,把憂國的情緒強化為深深的悲愴。感情:悲哀 嚮往;語氣:舒緩。
第三節,詩句拉長,節拍增多。這種起伏變化,造成全詩節奏反覆迴旋,抑揚頓挫,為第四節把全詩推向巔峰創造了條件。感情:歡欣鼓舞;語氣:熱烈高昂。
第四節,節奏更快,而且排比的運用,加強了語言的力度,這就把全詩的感情推向高亢、激昂的高峰。感情:熱愛 獻身;語氣:激越 稍快。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後,概括每個詩節的內容。
(本節課的板書設計)
第一節:苦難的歷史
第二節:痛苦的希望
第三節:嶄新的祖國
第四節:奉獻的誓言
(三)精讀細研,提要鉤玄
1.朗讀第一詩節,思考:作者選取了哪些事物或景物?(因為這些事物或景物中飽含作者的情緒、情感,這裡有一個稱呼——意象)結合修飾語分析這些意象的作用。
2.朗讀第二詩節,思考:這一節反映了當時祖國怎樣的現實?與上一節有什麼聯繫?從哪些詞句中可以體現出來?
(1)說一說:「『飛天』袖間千百年來未落到地面的花朵」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3.仿照前面的方法,自主學習第三節,找出詩中的意象,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1)說一說:祖國發生這種變化的原因是什麼?(結合背景分析)
4.在第四小節中,詩人表達了自己的哪些強烈情感呢?
(1)說一說:為什麼作者說自己是祖國的「十億分之一」,又是「九百六十萬平方的總和」?
(2)說一說:「迷惘」「深思」「沸騰」這些詞語的順序能否調換?為什麼?這些詞語反映了誰的情感歷程?
5.小結:
我們抓住詩歌的意象,通過精讀細研,理解了詩歌的方法就是提要鉤玄,這些意象是解讀詩歌的重要因素。研讀跟這些意象相關的信息過程,就是分析過程或叫賞讀過程。
(四)合作探究,賞析情感
1.請同學們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詩歌的情感變化。
2.通過朗讀詩歌,找出你喜歡的語句進行賞析。
(五)課堂延伸,現實意義
1.概括主題:
本詩通過一系列具體生動的意象,描摹了祖國苦難的歷史和蓬勃發展的現實,抒發了詩人與祖國榮辱與共、血肉相連的感情,讚揚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表達了詩人強烈的愛國之情和歷史責任感。
2.學後感悟:
感悟一,一個國家的繁榮富強,與這個國家的每一個公民息息相關。我們應該跟祖國生死相依、血肉相連,我們應該刻苦努力、發奮學習,承擔起振興偉大祖國的歷史使命。
感悟二,貧窮落後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們安於現狀、不思進取。老年人如果躺在功勞簿上,對過去的成績沾沾自喜,就永遠不會有所突破,有所創造;年輕人面對困難時,如果畏首畏尾,就不會有什麼成就。我們只有齊心協力,才能把我們的祖國建設成為繁榮富強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