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20多年,他讓廣西「蜜罐子」產業增值數十億

2020-12-19 新華社新媒體

▲盧文祥查看試驗田甘蔗苗長勢(5月29日攝)。照片均為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郭軼凡攝

▲盧文祥觀察甘蔗苗生長情況(5月29日攝)。

▲盧文祥查看試驗田甘蔗苗長勢(5月29日攝)。

新華社北京11月20日電(記者何偉、吳思思、郭軼凡)11月20日,《新華每日電訊》刊載題為《培育珍品助蔗農增收,他的事業有點「甜」》的報導。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柳州市柳城縣的35畝試驗田裡,甘蔗葉在陽光下伸展著,一片翠綠。國家糖料產業技術體系柳城綜合試驗站站長、柳城縣甘蔗研究中心高級農藝師盧文祥蹲在田間地頭,查看甘蔗長勢、檢測糖分,忙得不亦樂乎。

自從與「甜蜜事業」結緣,盧文祥20多年痴心研究甘蔗,培育出高產、高糖、適應性強的桂柳05136等多個甘蔗新品種,助力廣西製糖產業增加產值數十億元,帶動眾多蔗農脫貧增收。

(小標題)「要『帥才』不要『將才』」

59歲的盧文祥穿梭在甘蔗地裡,背了20多年的背包裡裝著他的育種「三件套」:一把砍刀、一個糖分測量儀和一個取樣器。他要從4萬株甘蔗種苗中挑選「帥才」。「『將才』可能有一批,而『帥才』可能只有一個,甘蔗育種就要挑『帥才』。」盧文祥說。

「我們柳城旱地很多,到了收穫季節雨水又多,玉米、黃豆這些農作物都不適合。」盧文祥說。20世紀90年代初,許多農民面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甘蔗是較為「穩妥」的選擇。自那時起,他便開始了甘蔗科研路。

「你看,這個品種長勢好。」在試驗田一片甘蔗種苗前,盧文祥停下腳步,拿出工具鑿取甘蔗汁,放入測量儀中,「糖分17%,而一般品種也就13.5%。」這根甘蔗,是盧文祥及其團隊歷時10餘年選育出的糖料蔗雜交品種桂柳05136。

目前,廣西食糖產量佔全國總產量六成左右,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糖罐子」。過去廣西種植的甘蔗大多從外地引進,新臺糖22號是主要品種之一,但在柳州等地,其抗霜性不強的弱點漸漸顯露出來。「甘蔗品種是市場競爭的結果,不少引進品種一兩年就被淘汰了,對蔗農是一種傷害。」

2003年,盧文祥開始進行甘蔗品種自主選育。甘蔗雜交育種並非易事,高產、高糖、抗旱、抗寒、抗倒伏等20多項農藝性狀決定著品種優良程度,且甘蔗基因體系複雜,雜交後代廣泛分離,按照傳統方法,育成一個甘蔗品種要10至15年。

不斷尋找滿意的品種材料,選配雜交組合,在幾萬株甘蔗苗裡挑選最優性狀,再與別的雜交組合進行比較……反覆的試驗,一直不間斷地觀察和耐心等待,盧文祥在一片翠綠中尋找「帥才」,而他則是「伯樂」。2014年,桂柳05136通過試種鑑定,開始更大範圍推廣。

「相對於一些老品種,桂柳05136畝產增加、糖分提升,抗寒性也更加優良。」盧文祥認為,要把甘蔗種苗交給農民評定,群眾是否認可,是育種成功與否的最直接考量。

目前,他培育出的桂柳05136已佔廣西甘蔗種植面積的30%左右,助力廣西製糖產業增加數十億元產值。

盧文祥的育種事業一刻沒有停歇。他說:「科研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小標題)「他把甘蔗地當家」

「人要帶著感情做事,做科研更是如此。」盧文祥幾乎一輩子與甘蔗相伴,基本沒有節假日、雙休日的概念,家中大小事務都交給愛人,他絕大部分時間都用在觀察研究甘蔗上。

1999年,柳城縣遭遇了一場嚴重霜凍災害,甘蔗大幅減產,蔗農受損嚴重。「一畝地大概少收一噸甘蔗,剖開甘蔗,裡面都變質、變酸了。」盧文祥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他定下一條「準則」:甘蔗育種要把安全性放在第一位。選育適合本地氣候條件和栽培管理水平的甘蔗品種,是盧文祥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有好幾年時間,盧文祥每天都是甘蔗地、辦公室和實驗室「三點一線」輪流跑:早上7時到甘蔗試驗田查看培育苗、訪談蔗農,隨後到單位處理日常工作,下午回到甘蔗研究中心做育種實驗,晚上還要整理數據、寫實驗報告。

甘蔗研究做出成績後,業內人士前來學習交流,但經常在辦公室找不到他。有人提醒:有甘蔗的地方才能找到盧文祥。到甘蔗地一看,滿身是土的盧文祥正蹲在田邊測糖分。

盧文祥選甘蔗經常用眼睛看,用嘴巴嘗,用手觸摸……因為長期與甘蔗「親密接觸」,選種他不用秤,用肉眼看,一看一個準;測糖分用嘴巴嘗,和儀器測量的數據比對,基本不差。

柳城縣副縣長王融莉說:「盧文祥把甘蔗地當家,一心撲在育種事業上,是十分『接地氣』的甘蔗育種專家。」

經過多年如一日的堅守和鑽研,盧文祥團隊先後培育出桂柳一號、桂柳二號、桂柳05136、桂柳07500、桂柳07150等甘蔗品種。

 (小標題)「讓種甘蔗成為甜蜜的事業」

「砍蔗最辛苦,勞作比牛牯。」這是一次與蔗農聊天后,盧文祥隨手寫下的兩句打油詩。一心撲在甘蔗地裡的他話不多,一直為蔗農著想。「蔗農很辛苦,特別是收穫季節,面對風霜雨雪都要砍甘蔗,甚至春節期間也在地裡忙碌。我要努力讓種甘蔗成為『甜蜜』的產業。」

盧文祥負責的試驗田不只在柳城,還要帶動融安、融水、羅城仫佬族自治縣等貧困縣的甘蔗種植。今年以來,為了指導當地農民種植甘蔗,他已經到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指導甘蔗種植20餘次。如今,羅城縣甘蔗種植面積近16萬畝,種蔗農戶7000多戶,其中有1490多戶曾是貧困戶。盧文祥所培育的桂柳05136、桂柳07150、桂柳二號推廣面積佔全縣甘蔗種植面積約65%。

「蔗農有疑問,他有問必答,常常下鄉指導。」盧文祥的同事、柳城縣甘蔗研究中心主任韋海華說,一個月裡,盧文祥在辦公室的時間基本不超過3天,不是在甘蔗試驗田裡,就是在下鄉出差。

受益於盧文祥培育的新良種,越來越多的蔗農走上脫貧致富路。柳城縣大埔鎮洛崖社區村民何其龍改進種植方法,種的桂柳05136畝產超過10噸,去年收入超過15萬元。村民嚴保家摘掉貧困戶的帽子,正是依靠種了8畝甘蔗。

隨著品種推廣面積不斷增加,盧文祥說:「壓力也越來越大,怕出問題,怕對不起蔗農」。

盧文祥沒有停下研究的腳步,下一個目標是培育出新的甘蔗品種,能有更優於桂柳05136的性狀。「希望農民種甘蔗越來越『甜』,不僅要帶動他們脫貧,還要過上更幸福的生活。」他說。(完)

相關焦點

  • 「十億俱樂部」賦能四川食品產業
    致四川食品行業四川傳統食品企業發展多年,目前能進入十億級陣營的企業屈指可數。我們發現:突破性成長是它們正在面臨的核心挑戰,而企業老闆思維、理念和團隊能力是突破瓶頸的重要因素。01加入「十億俱樂部」,開創新時代「十億俱樂部」由成都市食品工業協會聯合政府、企業、媒體共同發起成立,聚合國內頂級投融資機構、食品領域研究院、戰略專家、營銷大咖、品牌創始人、媒體,通過圈子、資訊、培訓、遊學、診斷、對接等多種方式,為川內食品企業提供資本、產業資源、商業模式
  • 生態設計小鎮首批產業項目落地 年產值約數十億元!
    兩大產業集群預計年產值數十億元於當天正式投產的生態設計小鎮首家集成電路企業——廣州興泉智能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建設高端物聯網集成電路基地為目標的高新技術企業,同時也是中國生態工業設計產業研究院公共平臺技術提供單位。
  • 雲南9個村鎮擬入選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鎮億元村
    雲南9個村鎮擬入選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十億鎮億元村 2020-11-12 17:2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小小數據線,定南一做做十年 車間百餘家 產值數十億
    小小數據線,定南一做做十年 車間百餘家 產值數十億 人民網 2020-12-01 11:18
  • Melon侵吞版權費高達數十億韓元 歌手生存艱難
    Melon侵吞版權費原標題:Melon侵吞版權費,金額竟高達數十億韓元!遭到檢方扣押調查韓國大型音樂網站Melon因涉嫌通過皮包公司侵吞數十億韓元版權費而在上個月28日遭到了檢方的扣押調查。據韓媒爆料,Melon網站過去與音樂創作者以46%和54%的比例分成音源受益,而在2009年,Melon網站成立皮包公司並將該公司加入到收益分配系統,導致原本屬於音樂創作者的54%收益又被Melon網站分走了10%至20%,檢方估計,Melon網站在2009年至2011年期間通過皮包公司賺取的不法利益在數十億韓元(10億韓元≈583萬元人民幣)左右,而Melon網站還涉嫌通過其他非法手段賺取了更多不法利益
  • 廣西體育產業瞄準千億目標
    12月12日,在桂林舉行的體育強國建設論壇上,自治區體育局局長李澤在發言時表示,廣西正構建「一核四區」的體育產業發展格局,培育發展七大綠色生態運動產業,努力將體育產業打造成千億元產業,使之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 Melon侵吞版權費 數額達數十億韓元
    韓國大型音樂網站Melon原標題:韓音樂網站Melon涉嫌侵吞高額版權費 遭檢方調查網易娛樂6月3日報導 韓國大型音樂網站Melon因涉嫌通過皮包公司侵吞數十億韓元版權費而在上個月據韓媒爆料,Melon網站過去與音樂創作者以46%和54%的比例分成音源受益,而在2009年,Melon網站成立皮包公司並將該公司加入到收益分配系統,導致原本屬於音樂創作者的54%收益又被Melon網站分走了10%至20%,檢方估計,Melon網站在2009年至2011年期間通過皮包公司賺取的不法利益在數十億韓元(10億韓元≈583萬元人民幣)左右,而Melon網站還涉嫌通過其他非法手段賺取了更多不法利益
  • 廣西實施千萬畝油茶、千億元產業「雙千計劃」
    廣西油茶實施「雙千計劃」的戰略部署是:重點打好油茶精準脫貧、油茶新造林、油茶低產改造和油茶產業轉型升級四大攻堅戰,推動廣西油茶產業從數量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進一步做大做強,使之成為美麗廣西建設的新亮點、農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徑、鄉村產業振興的新突破和廣西現代林業發展的新名片。
  • 最新研究稱廣西是人類栽培水稻的起源地
    韓斌(前排中間)和他的科研團隊。資料圖片廣西新聞網記者 楊鄭寶 劉月 劉洋  水稻和小麥是全人類的主糧,水稻的馴化、栽培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但是關於栽培水稻的起源地在哪裡,數百年來一直沒有定論。近日,中國科學家通過基因研究方法,獲得了一項極其重要的研究成果,解開了水稻馴化之謎:廣西是人類栽培水稻的起源地。
  • ​CCEE工廠秀(24)|青藝:他率性轉行,擁抱數十億美金市場的燙畫...
    「青藝沒有什麼非凡的品牌故事,它就如同一個工匠,或者是一頭老黃牛,20多年孜孜不倦專注於熱轉印材料(燙畫)的研發、生產及銷售……」 這是青藝(福建)燙畫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許清海的原話,對於青藝他有著特殊的情感。他原本是一名縫紉設備的維修技工,卻因一次偶然機會與燙畫行業結下不解之緣。
  • 廣西鹿寨:強產業 固脫貧 促振興
    近年來,廣西柳州市鹿寨縣在脫貧攻堅中做實做強種植業、林業、畜牧業等傳統特色產業,積極探索「貧困戶+」產業模式,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實現每個鄉鎮都有一個以上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園),讓農村經濟展現活力,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振興。據統計,目前鹿寨縣特色脫貧產業貧困戶覆蓋率達89%,全縣22個貧困村全部實現脫貧。
  • 2020 券商APP增值服務研究報告(上):是什麼?為什麼?
    前言3年前,Sharp曾初次嘗試研究了券商增值服務,並在券商網際網路發布了《券商APP增值服務收費模式探究——現狀、趨勢及發展建議》一文,並預測券商增值服務將會成為其重要盈利方式之一,(2)證券付費工具服務關於證券付費工具服務,行業內尚未形成統一的定義,本研究根據當前市場上已提供的證券付費工具服務,總結其定義如下:證券付費工具服務是指證券公司或證券投資諮詢公司基於自有或第三方歷史數據源、大數據算法模型等,自主研發或從第三方信息服務商引入的,以軟體工具、終端設備等為載體,為客戶或投資者提供證券投資交易輔助信息的證券增值服務
  • 加拿大留學生半數來自亞洲 數十億產值刺激經濟
    加拿大留學生半數來自亞洲 數十億產值刺激經濟 2012年07月30日10:42 來源:中國新聞網
  • 軟體產業迎政策東風 金山辦公賦能廣西信創
    金山辦公將發揮自身32年的技術沉澱與品牌優勢,為廣西政企信息化發展做好本地化支撐工作,助推廣西成為網際網路應用強區和新興信息產業、數字經濟的戰略高地。」廣西信息化發展組織聯合會會長蘭紅星出席活動並致辭,他表示金山辦公是民族軟體的排頭兵企業,WPS更是人盡皆知的國民品牌。
  • 2020證券增值服務研究報告:志之所趨,無遠弗屆
    加之知識付費則在經歷數年的縱深發展後,「千禧一代」對付費服務的接受程度已非常之高,加之近期疫情的影響,00後乃至10後的在線教育習慣得以提前培育。 與此同時,海外大型券商不斷創新增值服務收費模式,國內有了更多可供參考借鑑的成功案例。
  • 王豐:十億經濟體的企業成長之道
    今天說說我做大勢觀瀾背後的思考體系,我取了一個題目:十億經濟體的企業成長之道。課件ppt的封面我引用了一張圖片,英國經濟史學家安格斯麥德遜寫過一本書《世界經濟千年史》,這張圖片的數據主要來自於他對各國經濟的歷史研究,但這張圖是摩根大通經濟學家補充了當代經濟數據加工而成。
  • 廣西貴港 正在崛起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城
    貴港,位於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南部、珠江流域幹線西江中遊,因自古以來遍種荷花,花香四溢,又有「荷城」之稱。這個有著兩千兩百多年歷史的古郡新城,通過解放思想,煥發出新動力。近年來,貴港市加快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城,各項工作齊頭並進。
  • 國產牙膏新巨頭出現:在高露潔佳潔士背後,它奪回數十億市場
    回顧全球牙膏產業的發展史,如今已經擁有了多個年頭。其實,最早的牙膏是由古埃及人發明的,最早的牙刷則是由中國皇帝明孝宗於1498年發明,而最早的牙膏公司則是美國的高露潔。作為一家以生產牙膏作為主業的公司,高露潔成立於1806年,如今已經發展了200多個年頭。而在1992年,高露潔率先進入中國市場。
  • 第70期:基於成長百分等級模型開展增值評價的實證研究
    摘要:本研究使用成長百分等級模型對北京市某區66所初級中學2018屆和2019屆學生進行增值評價分析。結果發現:學生層面增值與基線測試無關,學校層面增值與基線測試正相關,學校整體效能較為統一,但跨年一致性與跨學科穩定性存在波動。
  • 廣西:甘蔗機械化生產是產業發展必由之路
    廣西壯族自治區是我國主要的甘蔗產地之一,在當地政府多年的扶持下,甘蔗產業發展迅速。  據悉,2019年我國甘蔗種植面積約138.19萬公頃,產量1.09億噸,其中廣西甘蔗種植面積、產量均佔全國的60%以上。甘蔗產業已經成為促進廣西農民增收的骨幹產業,對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