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選題模型?任何一件事物都不是憑空產生的,就像是打遊戲,要有英雄、裝備攻略,還得有玩家。那麼選題模式就是這裡的裝備攻略。
選題模型可以分為 試卷結構 和 知識分布 。
試卷結構就很好理解了,每個科目的考試大綱都有參考樣卷。
官方劇透的,最值得信賴,大家可以從試卷結構知道試卷上的每種題型, 每個題型下有多少題,每一題佔多少分。
這樣就可以粗略估算試題的整體難度,並且能夠針對某些試卷特點進行針對性複習。
每一份樣卷裡面都有一個隱藏的信息,那就是知識分布,整張試卷的知識分布其實是會控制在一個額定的範圍之內的,劃分的單位是章節。
如果說教材分章節那是為了方便考生學習,那麼試卷上分章節就是為了全面考察考生掌握知識的程度,不會出現90%的題目都是來自第一章這種情況。
知識的分布歷年呈靜態,且根據每個章節的內容量和重要程度各有不同,所以就會出現」重點章節「這一個概念。
好了,裝備準備好之後,現在就差玩家和選英雄了。玩家就是命題組,自學考試命題組一般有兩類。
第一類是國家級的命題組,一般是由北京教育考試院下屬的命題二處命題,命題的老師可能來自於不同的院校,負責全國統考科目的大部分命題工作。
如果一個科目同一天同一時間在不同省份進行考試,那麼這一科大概率就是全國統考了。
第二類是省級的命題組,一般是由該省的一些主考院校的老師組成,大部分都是專業課。
由於這些課程的專業性比較強,所以往往出題人比較固定,這也出現了一個現象,出題的重複率較高,畢竟出題老師也是人,人的知識量是有限的。
目前廣東省1月份的考題基本就是出自這些命題組老師的手裡了。其實作為考生,最關心的就是」題目「,那是實實在在跟分數有聯繫的。
有參與過自考命題的老師曝過行業內幕:「命題的工作遲早會機器人替代掉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其實不難發現自考題型是相對固定的,甚至某些科目出題的重複率偏高,幾乎可以判定自考的出題的根據就是根據選題模型在一個題庫裡面抽取題目。
題庫的大小就決定了出題的重複率,題庫量越少,重複率越高,反之重複率低。
題庫是屬於國家的最高機密,我們無法通過常規渠道獲得,但無論多大的題庫總會有窮盡的時候,而且由於自考性質以及客觀原因,題庫的更新頻率不會太高,至少在短時間內不會發生很大的更新。
那就是說只要考試大綱不進行改版,自考歷年真題是具有很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