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初一
許知遠採訪賈樟柯的時候,賈樟柯說,《在清朝》經過兩個籌備階段,第一個籌備階段幾乎要拍了卻被他叫停了。原因是賈樟柯說自己突然獲得了一個很陌生的但是讓自己很興奮的時空的感覺。雖然是拍的古代的時空,但是很像在拍科幻片。他說他過去一直沒有感覺到拍古代其實和拍未來是一樣的,因為古代那個時空的感覺是你沒體驗過的。你拍未來是一種全新的宇宙觀,你拍古代也一樣。古代的時空和今天是絕對不一樣的。他說他叫停是因為他要抓住這種嶄新的時空感覺。他舉了個例子,說許知遠從太原到汾陽,司機開了導航,跟隨導航就過來了,那就是今天人類依賴這個工具在行走。但是在古代,人是根據日月星宿,山川走勢,河流走勢,一樣可以到達汾陽。古代人類直接溝通的是大自然,是宇宙。包括古代人對時間的理解,對四季的理解和現在都是不一樣的。
賈樟柯拍的電影很好,都值得一看。今天借賈樟柯這段對話為引子聊聊古人。
很多人潛意識中都認為古人要比現代人落後,頭腦更愚昧。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古人和現代人一樣聰明。第一個用繩結記事的人和今天開發電腦作業系統的人一樣都是發明了新的記錄方式和記錄方法的人,都是各自時代的佼佼者。
《舊約》裡寫到:「神的兒子們看見人的女子美貌,就隨意挑選,娶來為妻。」 這其實就是用活人祭祀,把人類美貌的女子祭祀給神的一個過程。各個地區的民族都有這樣類似的經歷。比如我們的殷商時期,活人祭祀的頻繁程度超出想像。公元前一世紀迦太基,經常焚燒童男童女獻給神以求來年豐收。 這些人犧祭祀用現在人的角度看非常殘忍。但在當時卻是人類對於自然理解的一種進步。因為當時人類明白了有一種看不見的東西在左右整個世界,他們把這種東西擬人化為神。他們奉獻給神最好的禮物,精緻的美食,美酒。在畝產不足百斤的年代,人類自己冒著被餓死的風險,把食物奉獻給神,這其實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更不用說犧牲人類自身。這是人類與自然進行對話的開始,期間走過的無數曲折,走過無數的坎坷,用數不清的犧牲換來今天我們對自然相對充分、相對正確的理解。這個過程充中所有的付出,包括人犧祭祀都是人類前進過程的代價。同樣,我們今天的付出也將是人類未來進步的基礎。 古代的人文與我們今天在形式上有極大的區別,但本質卻是一樣的。當你不再用鄙夷的眼光去看博物館中的那些泥制的陶罐,你就能夠體會古人製作陶罐時所經歷的艱辛,你才能謙虛的站在古人面前學習古人的經驗,看懂古代的典籍,理清歷史的脈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