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和現代人時是一樣的

2020-12-13 百家號

作者:初一

許知遠採訪賈樟柯的時候,賈樟柯說,《在清朝》經過兩個籌備階段,第一個籌備階段幾乎要拍了卻被他叫停了。原因是賈樟柯說自己突然獲得了一個很陌生的但是讓自己很興奮的時空的感覺。雖然是拍的古代的時空,但是很像在拍科幻片。他說他過去一直沒有感覺到拍古代其實和拍未來是一樣的,因為古代那個時空的感覺是你沒體驗過的。你拍未來是一種全新的宇宙觀,你拍古代也一樣。古代的時空和今天是絕對不一樣的。他說他叫停是因為他要抓住這種嶄新的時空感覺。他舉了個例子,說許知遠從太原到汾陽,司機開了導航,跟隨導航就過來了,那就是今天人類依賴這個工具在行走。但是在古代,人是根據日月星宿,山川走勢,河流走勢,一樣可以到達汾陽。古代人類直接溝通的是大自然,是宇宙。包括古代人對時間的理解,對四季的理解和現在都是不一樣的。

賈樟柯拍的電影很好,都值得一看。今天借賈樟柯這段對話為引子聊聊古人。

很多人潛意識中都認為古人要比現代人落後,頭腦更愚昧。這種觀點是錯誤的,古人和現代人一樣聰明。第一個用繩結記事的人和今天開發電腦作業系統的人一樣都是發明了新的記錄方式和記錄方法的人,都是各自時代的佼佼者。

《舊約》裡寫到:「神的兒子們看見人的女子美貌,就隨意挑選,娶來為妻。」 這其實就是用活人祭祀,把人類美貌的女子祭祀給神的一個過程。各個地區的民族都有這樣類似的經歷。比如我們的殷商時期,活人祭祀的頻繁程度超出想像。公元前一世紀迦太基,經常焚燒童男童女獻給神以求來年豐收。 這些人犧祭祀用現在人的角度看非常殘忍。但在當時卻是人類對於自然理解的一種進步。因為當時人類明白了有一種看不見的東西在左右整個世界,他們把這種東西擬人化為神。他們奉獻給神最好的禮物,精緻的美食,美酒。在畝產不足百斤的年代,人類自己冒著被餓死的風險,把食物奉獻給神,這其實做出了巨大的犧牲,更不用說犧牲人類自身。這是人類與自然進行對話的開始,期間走過的無數曲折,走過無數的坎坷,用數不清的犧牲換來今天我們對自然相對充分、相對正確的理解。這個過程充中所有的付出,包括人犧祭祀都是人類前進過程的代價。同樣,我們今天的付出也將是人類未來進步的基礎。 古代的人文與我們今天在形式上有極大的區別,但本質卻是一樣的。當你不再用鄙夷的眼光去看博物館中的那些泥制的陶罐,你就能夠體會古人製作陶罐時所經歷的艱辛,你才能謙虛的站在古人面前學習古人的經驗,看懂古代的典籍,理清歷史的脈絡。

相關焦點

  • 古代人和現代人的踏青方式,原來會有這麼大的區別!你的方式呢?
    古代人和現代人的踏青方式,原來會有這麼大的區別!你的方式呢?春暖花開的時候正是我們出門踏青的絕佳時節,每當這個時候,我們總想在溫暖的周末找一個空閒的時間到野外去呼吸新鮮空氣,或在一棵桃樹下看盛開的粉色桃花,耳聽優美的鳥鳴之聲。
  • 用一句話誇自己,古代人和現代人怎麼說?
    曾經以為自戀、臭美……這些病現代人比古代人病得更嚴重除了自我評價,古人和現代人分享心情的語氣也「略有不同」驚嚇古代:堪驚小兒啼,能開長者頤。說得有道理古代:斯言甚善,餘不得贊一詞。有意思古代:城中戲一場,山民笑斷腸。
  • 古代人和現代人的踏青方式,原來會有這麼大的區別,看完才知道!
    出門踏青與旅遊的區別並不大,只是距離上的差距,但是他們的作用都是一樣的,都可以陶冶情操,釋放壓力。「東風陌上驚微塵,遊人初樂歲華新。」這是蘇軾大文豪寫的關於春天出門踏青遊玩的詩句,這首詩中的點睛之筆就是驚字,突出了春天突然到來,微微春風吹起,遊人們玩耍的非常開心,他們到田地裡感受春天的氣息。「3月三日氣象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 古代的美女有哪些標準?跟現代人的想法不太一樣
    《閒情偶寄》裡對美女的看法跟現代人有所不同,對身材根本沒有提及。李漁主要是從肌膚、眉眼、手足、氣質(態度)四個方面選擇美女。一、肌膚跟現代人的要求一樣,李漁要求美女的皮膚必須白。但是他也知道,天生長得白的美女是很少的,多數都是在黑白之間。
  • 現代人穿越古代與古代人交正常交流嗎?
    現代人穿越古代與古代人交流沒有差別,只是半懂不懂狀態。①現代人說普通話,而古代人的官話為河南音,一般古代人講話的音與普通話音沒差別,平常古代人話就是民間的囗語就是沒有舞劇的腔調,大致能聽懂些就是半懂不懂狀態,不過穿越者應該入鄉隨俗吧!為了生活從頭學起方能生存。
  • 假如我們現代人穿越到古代
    很多人覺得如果我們現代人穿越了,肯定能活得很好,畢竟比古人多了這麼多年的知識積累。可是冷靜下來想想,未必啊!我們現代人是見過飛機、汽車、火車,聽說過火箭、太空梭。可如果我們穿越回古代能把這些做出來?不能吧?就算是工程師穿越回去也不行,材料呢?造不出來吧?別說飛機,汽車,連自行車也造不出來!
  • 古代人與現代人拼酒,竟不一定能喝過現代人!
    下面我們就用我們思想豐富的大腦想像一下,如果我們現代人與古代人喝酒,到底誰能喝過誰?《酒》這個東西,可以說已經成為現代慶祝,和過年過節的時候一種,不可缺少的一個東西。其實我們之所以現在,有了一種這樣的習慣,甚至成了我們現在生活中的一種常態,這和我們的祖先息息相關。因為在我國古代的時候,喝酒就成了逢年過節,和遇到大喜之事不可缺少的一種常態了。
  • 現代人比古代人身體更好,為何卻拿不動古代兵器?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一些工具還是沒有現代的那麼成熟,尤其是在打仗的時候,那一些武器甚至是比人還要大,而古代的人全部都是赤身肉搏,根本沒有什麼所謂的現代的火箭啊,坦克啊之類的,使用的兵器也全部都是冷兵器。各種形狀的都有,古代人冶煉兵器的手藝放在現在也是很難有人能夠看得懂的,也就是說古代人在冷兵器這一方面,有很深的造詣,因為冷兵器對他們來說可是關乎性命存在的,一件冷兵器,怎麼著也得有幾十斤,甚至是幾百斤都有,但是大家有沒有發現呢,那就是,現代人比古代人的身體更好,為何卻拿不動古代的兵器呢?難道出了什麼問題嗎?還是說古代兵器其實沒有那麼重?
  • 古代水力利機械同一個原理,不同一樣的功能,真令人佩服
    在古代和現代多數是以水力作為主要動力,古代人對水的研究比我們現代的人研究得深入,因為古代以水為主要動力。他們沒有我們現在的煤炭,而我們現在對煤炭的使用過度依賴,所以國家也大力發展水力發電、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等等的綠色沒有汙染的能源。
  • 現代人到底哪裡差了,提不動古代的兵器?
    現代戰場上常見的兵器有槍枝、大炮、炸彈等,很少可以看到古代的那些冷兵器,畢竟古代的那些盾牌、矛等兵器在大炮等面前幾乎沒有什麼優勢,因此,兵器還是在古代比較常見。在古代,像三國、隋唐時期的各路好漢,一個個都是很厲害的,原因在於他們每個人都擁有一件有分量的兵器,他們能扛著幾百斤的武器,在戰場上英勇奮戰。然而同樣的一件兵器,現代人卻連提都提不動,原因是什麼呢,下面小編帶你們一起來分析一下。
  • 中國古代文學和文化書籍現代人讀的越來越少
    舉列說,中國古代讀書人,不學四書五經,稱不上有文化知識人,到了明清時,那得必須會全背下來才可參加科舉。而現代人讀書,從小學須要去用現代語言方式學語文,而且要學好算術,甚至要學會英語,這樣才會升中學到大學,就連文言文在學文化知識時,所佔的比例都不大,何況去完整的去讀四書五經。
  • 古埃及人和現在的非洲人不一樣,他們是從哪裡來的,是什麼人種
    事實上,這裡還是地球上許多生物的故鄉,即使是最早的現代人,也起源於這裡。但同樣位於非洲北部的埃及,卻幾乎看不到黑人的身影。這些居民中有近九成是與阿拉伯國家同源的閃米特人。四大文明古國中的古埃及人創造過非常偉大的成就和輝煌,他們究竟屬於哪一個民族?古埃及人在壁畫上。
  • 單說吃喝玩樂,現代人和古代皇帝誰更強?
    單說吃喝玩樂,我們比古代皇帝是不是要強一些呢?小時候就天天聽家裡大人說,天天在家不幹事,吃飯都要人喊,你過得都是皇帝日子。那麼,我們現代人的生活,真的比古代皇帝要強嗎?如果你認真了,你就輸了!虎臣給大家簡單說一下,古代皇帝的排場,即使是出門溜達,身後也是要跟著幾十個人的,別看電視劇上皇帝在御花園就一個人,那都是扯的。吃的喝的,便盆黃帳都隨時準備好。這麼說吧,除了吃飯,別的基本上都由太監來幹!有人可能會想了,我們今天吃的東西種類多啊!但是,和皇帝比,真的多嗎?
  • 現代人提倡一日三餐,可古代人卻沒有晚飯,竟然是因為……
    隨著當下一些穿越小說、穿越影視劇作的不斷湧現,相信有很多的人都有著一個想要穿越到古代,然後與命中注定的他邂逅一場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浪漫幻夢,但是,對於真正的古代生活方式,你有沒有做好能夠接受它的準備呢?要知道,身處於二十一世紀的現代人習慣了一日三餐的健康標配,可是,在古代社會之中,人們卻是沒有我們現在的晚飯的。那麼,為什麼古代人會沒有晚飯呢?
  • 古人的樣貌和現代人究竟有什麼不同?為何畫像中的古人不好看?
    而且根據我國古時候所留下來的一些古人的畫像,古人們長得似乎總是和現代人不太一樣,這現代人眼中看來,這些古人們嘴上說的美人似乎並不是很漂亮。那麼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呢?其實首先現代人們有了各種各樣的美圖。有了各種各樣的化妝品,能夠在一定的情況下修飾自己,其實如果把一些化妝品或者是美圖全都去掉,估計也是和古人差不多的。
  • 中國現代人與古代人的生活對比之一——衣著服飾
    現代fz人靠衣裝,馬靠鞍裝,衣著打扮能反映一個人的精神面貌,衣著主要包括:帽子、衣、褲、鞋、襪和飾物,綜合比較,古代人和現代人區別主要有以下幾點:過去古代公孫王侯穿的是綾羅綢緞,平民老百姓穿的是棉麻布衣,所以古人老百姓也被稱之為「布衣」,現代人穿煩了化纖布料,也想著追求返璞歸真的布衣。
  • 在古代,人們是如何追星的?手段極端瘋狂,現代人看了都受不了
    但其實,儘管現代人追星方式多種多樣,但追星並不是近幾十年來才有的現象,早在信息不暢通、交通不發達的古代,就有人開始隔空追星了,其瘋狂程度讓咱們現代人都甘拜下風,下面給大家舉4個例子,品一品古代另類的追星方式。葛清是白居易的忠實粉絲。為了表示自己對白居易才華的崇拜、詩歌的欣賞,葛清將白居易的詩歌紋遍全身上下,共紋了三十多首。
  • 古代人的身高和現代人的身高差別大嗎?
    古代的計量工具是一尺為單位的。朝代不同,所用的尺的長度也,先秦的尺一尺約為0.23m,明清的尺為0.33m,長了一半多。大多數時期,古人的身高比現代人要矮一些。古代人的身高與現代人有差別,但不是很大。社會進步了,營養增強了,略高出一些是正常現象。為何有人說秦朝的將軍身高8尺,比現在我國最高的男籃中鋒還高出一大截,這種說法對嗎?眾所周知,秦朝統一了「度量衡」。什麼叫「度」?計算物品長與短的「器具」叫做「度」;「量」與「衡」與本文無關,不予敘述。
  • 古代女子髮型百變,沒有髮膠如何定型?古人的黑科技讓現代人嘆服
    在很多古裝劇裡,我們經常能看到髮型各異的古代女子,而這些髮型的華麗程度甚至不輸現代人。譬如電視劇《紅樓夢》裡,賈府裡金陵十二釵和各路丫環的髮型直叫人眼花繚亂。尤其是清朝滿清貴族婦女的旗頭,光是看就覺得工序相當複雜。
  • 古代打仗用的砍刀,為什麼很多現代人拿不起來?難道我們太弱了?
    通過電視上經常播放的古裝電視劇,我們可以看到古代的人多是行兵打仗,他們的兵器也都非常的沉重。其實近些年也出土了不少的古代兵器,但是不得不說,很多人拿的時候都表示非常的沉重。既然拿起來都這麼費勁,又怎麼能行軍打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