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乃馨、玫瑰、石斛蘭……在雲南省花卉示範園區裡,各種各樣的鮮花含苞待放,一片生機勃勃。該園區管委會主任李永文告訴記者,園區裡年產高檔鮮切花近7億枝,出口國家和地區達20餘個,出口率44%,大部分產品佔國內市場份額50%以上。
在他看來,雲南省花卉示範園區證通過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工作的穩步推進,正不斷引入發展現代農業、帶動農民增收、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成長活水,努力打造雲南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先導區和示範區。
持續創新 促進多元發展
「園區現擁有全國最大的菊花種質資源庫,收集、保留菊花品種2500餘個,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花卉新品種100餘個,獲國家和雲南省植物新品種認證的花卉新品種74個,花卉新品種研發及無土栽培技術處於國內領先地位。」李永文說,為促進農產品流通節點交易數據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園區還依託農產品批發市場及多種類型農產品流通主體,整合各類涉農信息服務資源,構建覆蓋生產、流通、消費的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和多層次的區域性信息服務平臺。
此外,園區通過開展現代農業創新創業孵化園建設,強化服務功能,改造提升創新創業服務中心1200平方米,布點村級服務站點(中心)10個,夯實農村創新創業工作。另外,園區還建立了創新創業示範基地,以「科技、綠色、生態」的現代農業產業帶動農民創業、就業增收。
蝴蝶蘭
在「農綜改」的推動下,園區圍繞「農業+旅遊」的發展理念,發展園林園藝、花卉分區種植,實現林下經濟與花卉創意文化結合,並通過打造集農旅文旅一體、產城融合發展的田園綜合體,促進產業結構多元化,助力鄉村振興。
目前,該園區現已發展成為以科技孵化、植物組培等新技術研發為先導,以種子、種苗、種球為主體,以鮮切花、盆花、乾花、有機蔬菜、食用菌生產為補充的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區,也是雲南省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核心區。
黨建引領 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李永文還表示,在「農綜改」實施過程中,園區以黨建示範引領為抓手,不斷探索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新載體,構建了以園區黨組織為主體、村黨總支為鏈條、企業黨支部為補充的基層黨建融合發展體系,並通過夯實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在推進鄉村現代化治理上取得了新成效。
雲南省花卉示範園區通過黨建引領產業發展,產業提供經費支撐的定位,不斷強化產業布局引領、深化產業社會化服務、突出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和學員先鋒模範作用。另外,園區還積極開展集體經濟產業建設,推進產業發展服務,在集體經濟產業壯大同時為黨組織引領產業、黨建服務提供工作經費來源,實現黨建引領產業,產業發展助力黨建的可持續發展模式。
為推動黨支部與專業人才服務團隊融合,園區成立了專業化服務團隊,突出黨建服務,並依託試點試驗核心區產業、人才優勢,積極培育「三高」新黨員,發揮黨員專業技能和先鋒模範作用。在成立的專業化服務團隊中,以園區農藝師黨員為主的種植技術服務團隊,主要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技術服務;以市場能人為核心的市場服務,主要助力農副產品市場開拓及銷售,全面激活鄉村振興活力。
雲南各色花卉
整合資源 培育園區新業態
為整合資源優勢,形成花卉產業集群效應,充分發揮科技引領和示範帶動作用,雲南省花卉示範園區以科技孵化、植物組培等新技術研發為先導,以種子、種苗、種球為主體,以鮮切花、盆花、乾花、有機蔬菜、食用菌生產為補充的現代農業科技示範園區,成為雲南省高原特色農業、農業科技創新引領、設施農業和外向型農業的示範區。
園區裡,昆明海盛園藝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花卉六出花即將成熟。
該公司財務總監趙學進介紹,這種花卉非常受歡迎,目前絕大部分供應亞洲市場。「其中一半在國內銷售一半出口,銷量非常好。目前我們公司的鮮切花產值已超過億元。」
據悉,自2018年以來,園區通過打造企業、科研機構、園區一體的農村產業科技新平臺,深入推動農村產業「智能化」發展,積極拓展農業新業態,推進農業產業融合發展。結合帶動8000餘人就地就業等發展成效,園區還大力培養新時代農業產業新工人,培育農村創業生力軍,建立農民持續增收新體系。
與此同時,園區還通過有效整合資源,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構建利益聯結機制、開展創新創業活動等培育新型創業主體、集體經濟主體,推動產業向高質量方向發展。並藉助政策、資金、技術和信息等幫扶措施,園區大力發展綠色生態農業,做大規模、做強品牌。
在「農綜改」試點試驗工作的推動下,園區已形成以花卉產業為龍頭,蔬菜種植、花卉文化為主題的生態旅遊產業共同發展的格局;以龍頭企業為核心,合作社為引導,村民個體為輔的經濟發展共同體。
目前,園區規劃面積50平方公裡,建成區8平方公裡,花卉園藝生產面積達2。63萬畝,已有88家企業和農業科研機構入駐。園區年產高檔鮮切花近7億枝、盆花1000餘萬盆,年產值12。24億多元,年貿易出口規模4500多萬美元。
雲南網記者 彭錫 攝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