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陽鎮全貌
這是一片秀美多情的土地。
這是一片承載歷史的土地。
這是一片正演繹著奇蹟與精彩的土地。
世陽,一個以歷史人物命名的鄉鎮;一方以傳承文化而興的熱土。她位於嘉陵區中部,距嘉陵城區19公裡,幅員面積50平方公裡。她原名侍郎場,因明朝出有南京兵部尚書韓士英從工部仕郎入仕而名,清末以諧音改為世陽。
走進世陽,秀美的山川、靈動的地域文化、獨具特色的川北民居、熱情好客的村民,構成了一幅充滿鄉土氣息的畫卷。
走進世陽鎮謝家廟村3組村民王曉燕的家,只見瓜果飄香、雞鴨成群。門前,蜿蜒的公路在山間環繞,產業園裡蔬菜、水果長勢正旺。
王曉燕告訴記者,改革開放以前,這裡很窮。那個時候,買啥都要憑票,一年到頭都難得吃到幾次肉。
村民謝友林回憶起當年的情況,滿臉凝重:「那個時候,村裡基本上全是茅草房,洋馬兒(自行車)都難得看到,別說汽車了,趕個場都要步行好幾個小時。」
王曉燕家的變化,是世陽鎮的一個縮影。
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一代代世陽人用智慧和堅韌實現了振奮人心的跨越:汽車代替了步行,煤油燈換成了電燈;電話、電視、網際網路進入了普通百姓家……
當脫貧攻堅戰打響後,世陽迎來了又一個跨越式發展的春天。
「我們始終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天大的事,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目標,下足『繡花功夫』,大興產業發展,全力改善百姓生產生活條件。」世陽鎮黨委書記孫偉告訴記者,截至2017年底,全鎮貧困發生率從2014年的11.6%降至1.04%。目前,世陽正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打造文化世陽、生態世陽、長壽世陽,讓老百姓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一條條公路宛若玉帶,在山間環繞;一個個特色產業園如雨後春筍,在這裡次第開花;一張張幸福的笑臉燦爛如花,隨處可見……
「我們把土地流轉給業主,建起了產業園,除了土地租金、入股分紅,我們還在園區務工,每天都可以掙現錢。」該鎮小石埡村三組村民弋顯路高興地告訴記者,以前出行難、吃水難、致富難,現在這些問題都解決了,感覺像做夢一樣。
作為川東北十大魅力鄉鎮、川東北民俗文化小鎮,世陽正以開放的姿態,展示鄉村魅力,以傳承的態度,豐富歷史的積澱。
歷史的足音在山間迴蕩,發展的藍圖在田野展開。
乘著黨的十九大的東風,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世陽,在蝶變中發展,在發展中升華,在升華中完美!
如今,新的藍圖已經繪就,新的徵程已經起航。
大美世陽,未來已來!(陸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