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起風勁正當時
——兵團改革開放40周年回眸(十師北屯市篇)
七月的北屯市熱鬧非凡,來自五湖四海到白沙湖景區旅遊的遊客、疆內來龍疆設施農業基地採摘蔬果的小家庭,絡繹不絕地來往於這座歷久彌新的兵團城市,開始了屬於自己的獨特旅程。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新奇、有趣的旅程,是幾代有信念敢擔當能吃苦講奉獻的十師北屯人,在改革開放40年歷史中不斷探索、創新所寫下的未完結答卷。
勇往直前 改革步伐堅定有力
十師北屯市的誕生,與改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1992年1月至2000年12月,農十師(現十師北屯市)在改革開放探索中前進,推進經濟體制改革,完善承包經營責任制,團場掀起了「奮起二次創業,再造兵團輝煌」的建設熱潮,職工人數增加,師團實力增強。
2004年,農十師依據兵團黨委出臺的「1+3」文件,開始了以「固定、自主、分配、服務」為核心的團場改革。
2006年,兵團黨委在推廣改革開放成果的基礎上,確立了圍繞團場基本經營制度的土地經營管理、用工管理等七項配套制度及強化團場內部管理的具體措施。農十師以此為指導,為在新形勢下處理好「三大關係」、發揮好「三大作用」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1年,經國務院批准,同意設立北屯市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直轄市,按照「師市合一」模式管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屯市正式成立。
2012年,黨的十八大以後,兵團黨委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進一步深化團場改革,實現團場內部政企、政資、政事、政社「四分開」。農十師一八五團被確定為8個改革試點團場之一。
同年,經中央編辦批准,兵團將13個農業師名稱更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業建設第十師北屯市」更名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北屯市」。「農業建設」從此退出歷史舞臺,十師北屯市內涵又有了新的詮釋。
如今,黨的十九大結束不久,十師北屯市黨委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特色農產品、旅遊業,以多層次、多樣化需求為導向,積極推動創新驅動戰略,研發新產品、推進企業轉型升級,鞏固去產能成果。同時,十師北屯市結合工作實際,針對師(市)發展重點難點問題,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進行制度創新,積極落實深入團場綜合配套改革。
創新驅動 改革活力競相迸發
6月,白沙湖景區蓮花盛開,清風陣陣,吸引了不少來自廣東、湖南、湖北等地的遊客。乘著改革浪潮,十師北屯市大力推進旅遊景區建設,著力打造以紅色軍墾文化、農業觀光、邊境口岸為特色的旅遊業。2016年,十師北屯市被列入國家全域旅遊創建單位;2017年,白沙湖成為了令北屯人驕傲的5A級景區;現今,北屯也以額爾齊斯(溼地)國際文化旅遊節、冰雪文化旅遊節等特色活動被遊客所熟知。通過近幾年的不懈努力,十師北屯市初步形成了北屯市玉帶河、得仁山、西海、一八五團白沙湖等旅遊發展片區。
如今,十師北屯市正以「城市即旅遊、旅遊即城市」的發展理念,以處處皆景點、隨地可旅遊為目標,按照「整個北屯市就是一個景區」的思路,串聯各景區景點,「以點帶面」推動發展旅遊業,帶動北屯市中心城市與周邊景區整體發展。進一步打響「新疆北環線旅遊集散服務中心城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屯墾戍邊旅遊文化目的地」的旅遊品牌,提高十師北屯市知名度和美譽度。
2017年,十師北屯市共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1個、3A級旅遊景區6個,全國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示範點1個,全國特色景觀旅遊名鎮1個,中國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1家,國家全域旅遊試點單位2個,兵團特色景觀旅遊名鎮3個。全年接待遊客264.89萬人次,實現旅遊收入23.29億元,同比增長120.75%和115.65 %。 (兵團日報記者 諶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