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策+執行力=增速第一
——從抓落實看十師北屯市上半年經濟運行成果
十師北屯市,一個經濟總量在兵團「數不上」的偏遠師市,卻在上半年呈「千帆競發」之勢的師市經濟運行中脫穎而出: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3.6%,高於兵團增速25.5個百分點,居兵團第一位。
增速一路跑至最前列,十師北屯市必有其決勝之道。專家分析,發展定位清晰、動能轉換協調、投資引資到位,是制勝路徑;在黨建統領下,解決思想不一致性的問題,大幅提升執行力,是制勝秘訣。
十師北屯市雖地理位置偏遠,卻具「金山銀水」之魅,被兵團劃分為生態功能區,師市產業結構調整、投資引資戰略等均圍繞這一定位展開。
不管環境怎樣、資源如何,當前兵團各師經濟發展都處在新舊動能轉換時期。十師北屯市黨委領導班子認為,動能轉換的關鍵,是產業如何調整。如果老產業退出,新產業接續不上,極易造成經濟失速,甚至出現「過山車」式的下滑。這個時候,必須用投資的作用力來過渡、支撐和優化。
固定資產投資任務超過100億元,較上年增長50%,這在資源相對匱乏、地理位置偏遠、產業平臺較為貧弱的十師來說,難度非常大。怎麼辦?在清晰定位、科學決策的前提下,提升執行力無疑是完成任務最大的保障。
「三分戰略,七分執行。」再好的決策,再好的舉措,如果執行不到位,就等於一紙空文。針對以往落實決策部署過程中有時出現的「雷聲大、雨點小」「腸梗阻」現象,十師北屯市實施固定資產投資情況一日一協調、一周一調度、十天一通報、一月一考評、一季度一兌現制度。
這一制度,完全不是走形式,而是一對一、實打實。如一季度一兌現,兌現的是成績獎罰。若罰,主要責任人要上臺領一個黃牌,黃牌上寫著:本季度被評為倒數第「幾」。不論是師級領導還是政委、團長,做不好,都會在臺上亮相。
隨著時間的推進、任務難度的增加,近期,十師北屯市改變了「戰術」,將任務量化為時間表、清單式的「作戰圖」,每個工地和掛鈎部門在醒目位置「掛圖作戰」。督促頻次也進一步調整為日協調、周調度,工作步伐明顯加快。
提早謀劃,是十師北屯市推進經濟運行的利器。今年該師市的固定資產投資工作,早在去年就已開始謀劃啟動;同樣,2018年的投資任務中,已有25%的項目已在或將在今年啟動,被稱為「以時間換空間、以時間換速度」。
這樣大的力度,離不開各級領導幹部的執行力。知行合一,才好幹事創業。近年,十師北屯市黨委非常重視提升思想層面的一致性,不論是常委會安排,還是各級黨委中心組學習,思想方面的教育及提升、經濟運行任務的落實推進和評比,都是重要內容。
盯著管、盯著問,十師北屯市每一項工作都列出清單,一個月一評價。這個評價不是「大而化之」式的評價,而是「紅臉出汗」式的評價。對評價好的實行獎勵,對不好的實施糾錯容錯機制,對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則用《國家公務員管理條例》來解決職位調整、出路等問題。
機制到位,制度管用,這讓師、團場各級領導幹部有了「坐不住」的感覺,覺得「幹不好不好意思、寢食難安」;工作怎麼幹,幹得怎麼樣,問題是什麼,在哪裡,下一步如何解決,領導幹部得說清楚,說不清的,一直到說清為止。在十師北屯市,這些都成為常態。
抓執行力促經濟運行,上半年,十師北屯市三次產業比達到5∶63∶32,可以看出,工業和第三產業是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動力。
強工業方面,十師北屯市狠抓招商引資,上半年新增企業57家,成為經濟新的增長點。不等不靠,該師市出臺《國有企業改革實施方案》,12 家國有企業同比大規模減虧1489 萬元;力促轉型升級,其中北屯青松南崗建材有限公司因銷路不暢等原因停產多年,通過資產重組,上半年復工生產,實現產銷兩旺。
服務業方面,十師北屯市做大做強「四大商城、六大市場、十大服務業發展平臺」,上半年城區消費非常活躍,三產增速高於兵團增速1.1 個百分點。
「抓好黨建促經濟」,在任何時候都管用。在黨建的統領下,十師北屯市經濟運行思路、決策到位,舉措落實到位。一錘接一錘地敲、一程接一程地跑,強大的執行力帶來了強大的落實力、發展力。
審視自身,十師北屯市黨委領導班子認為,當前不敢為、不作為現象沒有了,但質量不高、效率不高的問題還存在,還需在體制機制上繼續完善,以更好地促進解決民間投資趨緩、稅源培育較弱、服務業企業規模偏小等突出問題。
作者: 蘭玲玲 來源: 兵團日報 轉自: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