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河新城展雄姿——十師北屯市促進改革、發展、穩定巡禮

2020-12-24 天山網

十師北屯市各族幹部群眾在地面上拼出巨幅國旗(資料圖片)。

  十萬大軍出天山,且守邊關且屯田。塞上風光無限好,何須爭入玉門關。

  北屯,原名「多爾布爾津」,相傳成吉思汗六次西徵,都在此休整。1958年,時任兵團副政委張仲瀚為即將恢復組建的十師指揮部選址,將十師師部命名為「北屯」。「多爾布爾津」由此成為額爾齊斯河畔的歷史記憶。

  得仁巍巍,額河泱泱。60多年來,從地窩子到土坯房,從平房到樓房,從羊腸小道到柏油馬路,從荒漠戈壁到綠色家園,一代代十師人用青春和熱血,在沉睡千年的亙古荒原上,建起了十師北屯市這座祖國西北邊陲具有軍墾特色的新城。如今,這座軍墾新城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額爾齊斯河畔,向世人展示著獨特魅力。

航拍十師一八四團的職工忙著攤曬辣椒(資料圖片)。

  傳承紅色基因 履行職責使命

  「我家住在路盡頭,界碑就在房後頭;界河邊上種莊稼,邊境線旁牧羊牛。」這是十師邊境團場幹部群眾工作生活的真實寫照。

  被稱為西北邊境第一團的十師一八五團位於中哈邊境,這裡的職工駐守著數公裡邊境線,該團一連在中國版圖的雞尾巴尖上,被稱為西北邊境第一連。

  這片地處風頭水尾的偏僻之地,自然環境惡劣。每年六七月份,地面溫度高達30攝氏度,蚊蟲肆虐,給當地幹部群眾生活造成嚴重困擾。據專家考證,盛夏這裡每立方米蚊蟲達1700餘只,伸手一抓,就是一把。據測算,一畝水坑中的幼蟲密度約338.68萬隻。這裡的女職工,被稱為「不穿裙子的女人」。

  1988年4月,中哈界河——阿拉克別克河上遊突發特大洪水,滾滾洪流衝毀了桑德克龍口,湧入我國境內。由於當時一八五團處於中蘇爭議地段,尚未確權勘界,倘若界河改道,按照國際法慣例,包括一八五團團部醫院、學校在內的我國55.5平方公裡的土地就可能流失。國土在心中,以守邊衛國為己任的十師人,豈能讓一寸國土流失。一八五團700多名民兵和當地群眾、邊防部隊官兵在界河上奮戰了16個晝夜,終於讓洪水退回故道,守住了國土。

  60多年來,傳承紅色基因、延續紅色血脈的十師人牢記維穩戍邊職責使命,傳承老兵精神,弘揚兵團精神、胡楊精神,忠誠履行守土衛國、維穩戍邊的神聖職責,成為固守邊防的銅牆鐵壁,永不移動的鋼鐵長城。

  「請總書記放心,我會一生一世在桑德克哨所守護下去。一生只做一件事,我為祖國當衛士!」2014年4月2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新疆考察工作,一八五團民兵馬軍武代表兵團200多萬名軍墾戰士向習近平總書記作出莊嚴承諾。

  60餘載風霜雪雨,十師人忠誠履行著「一生只做一件事,我為祖國當衛士」的承諾,續寫著「鐵打的營盤永遠的兵」的讚歌。

十師一八三團龍疆設施農業基地職工在育苗中心搬運花卉,準備銷售(資料圖片)。

  當好生態衛士 守護綠水青山

  9月的北屯天朗氣清,得仁山鬱鬱蔥蔥,漫山遍野的果實掛滿枝頭,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遊玩,誰能想到這裡從前是一片寸草不生的荒嶺。

  從1995年起,十師開始實施荒山綠化工程。綠化之初,得仁山特殊的地質結構給施工帶來許多難題。

  如何在斜坡上種植樹苗?人託著人,用繩子綁著人,先清理出一個可以站人的平臺,再慢慢站上去植樹。如何在堅硬的泥巖上挖樹坑?從山下人工運水泡樹坑,泡一天後再挖坑。用這樣的辦法,三天時間才能挖一個樹坑。如何讓樹苗在貧瘠的土壤中存活下來?用人力從崎嶇的山路上把肥料一袋一袋背上來育苗。

  多種樹、種好樹、管好樹。60多年來,勤勞能幹的十師人把歲月融入一棵棵樹木的年輪裡,在堅硬的泥巖上人工種植51個品種40萬株樹木,建設苗圃300畝,運用先進的滴、噴灌技術,樹木成活率達96%,綠化面積達1.21萬畝,得仁山形成「春有花、夏有蔭、秋有果、冬有青」的植物景觀。

  從道路兩旁的蔥蘢綠脈,到花團錦簇的園林景觀,從小遊園裡曲徑通幽的鵝卵石小路,到錯落有致的花草樹木,實施荒山綠化工程,推進城市空間立體綠化建設,一幅綠色宜居的生態畫卷在北屯市徐徐鋪開。

  目前,十師北屯市已建成公園12個,公園綠地面積103.78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18.53平方米,綠化覆蓋率41.7%,北屯市全年空氣優良天數達300天以上,成功創建全國綠化模範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自治區衛生城市和園林城市,被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示範區,進入「2018暢遊中國100城」榜單。

  十師北屯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堅定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加大汙染源普查清查工作,強化環境保護執法監管,先後關停18家燃煤鍋爐,完成城市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開展額河流域專項整治等多項治理行動,人居環境全面持續優化。據監測,2019年1月至8月,北屯市空氣品質指數(AQI)優良率100%,優質空氣天氣數佔95.5%。

  「到2020年,爭取綠地面積達1200公頃,爭取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把北屯建設成宜居宜業宜遊的生態旅遊城市。」十師北屯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陶勝林說。

在十師北屯中學,91歲高齡的戰鬥英雄劉興義為少先隊員們講述紅色故事(資料圖片)。

  共享發展成果 增進民生福祉

  金秋時節,走在北屯市街頭,筆直的柏油路兩旁鮮花綻放,整潔的居民小區內綠樹環繞,熱鬧的廣場上群眾悠然自得,校園裡不時傳來琅琅讀書聲……

  十師北屯市把改善民生作為事關改革發展穩定的大事來抓,從群眾最關心、最迫切、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著手,優先發展教育,大力促進就業,加強社會保障,推進精準脫貧……一項項惠民措施的落實,大大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近年來,十師北屯市投資1.67億元,建設2800多套保障性住房。79歲的退休職工張貴榮就是受益者之一。「我的房子是團場分的,我自己一年掏不了多少錢,就住上了這麼好的樓房,多虧了黨的好政策。」張貴榮樂呵呵地告訴記者,搬進保障房3年了,每一天心裡都暖暖的。

  2017年年底,十師北屯市147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實現脫貧,脫貧率100%。「團裡幹部給我家送來了200隻雞苗和10隻母羊,免費為我家修建了60平方米的暖棚,幫我聯繫就近打工增加收入。去年我家一共收入8萬多元,生活越來越有奔頭了。」十師一八八團五連貧困戶伏向榮說。

  60多年來,十師北屯市堅持不懈保障和改善民生,持續推進各項惠民工程落實落地,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群眾。2019年,十師北屯市安排民生預算22.58億元,實現新增就業2055人;投入2830萬元,改善辦學條件,發放各類教育資助資金255.7萬元;持續推進「健康師市」建設,開展北屯醫院與團場醫院對口幫扶工作,優化衛生資源配置,完成常住人口籤約家庭醫生39246人,全民體檢22279人,婦女「兩癌」篩查7566人;嚴格保障食品藥品安全,「明廚亮灶」餐飲單位達912家,對22家定點醫院及65家定點藥店進行稽核,查處並追回違規資金8.7萬元;不斷完善社會保障,完成社保預期徵繳費32486.07萬元,發放社會保險減負資金11424萬元,惠及連隊職工12499人。

  十師一八三團八連黨支部書記王剛(左一)一家人與哈薩克族親戚託列吾別克·哈提江(左二)一家人同唱一首歌(資料圖片)。

  全面深化改革 激發生機活力

  8月中旬,十師一八四團五連的葵花地裡,連片的葵花盤,高速運轉的脫粒機,手持鐮刀砍收花盤的種植戶……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秋收圖景。

  十師一八四團地處高緯度極寒地區,晝夜溫差大,日照時間長,屬於典型的大陸性氣候,特殊的氣候條件使得該團種植的葵花籽成熟早、顆粒飽、口味甜、皮子薄。多年來,該團種植的葵花品種單一、不成規模,雖然品質好,卻很難賣出好價格。

  得益於團場綜合配套改革,取消「五統一」後,團場的種植戶放開手腳,走向市場。各連隊相繼成立以種植戶為主體的專業合作社,探索新的市場經營模式;連隊「兩委」成為群眾的「服務員」,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帶領大家增收致富上。2018年年初,十師一八四團通過對市場信息的搜集和對市場行情的科學分析,瞄準需求旺盛的葵花市場,通過合作社牽頭引領,合理優化種植結構,帶動連隊農戶大面積種植葵花。

  「通過合作社的引導,我種植了100畝億豐363食葵,早播早收,已經找到了『好婆家』,談了好價錢,預計收入20萬元左右,多虧了團場和連隊『兩委』,他們提前做好市場調查,還牽線搭橋約好商家。」十師一八四團五連種植戶王東生告訴記者。

  推行團場綜合配套改革,讓團場活力煥發、職工增收致富。近年來,十師北屯市黨委提高政治站位,增強政治擔當,堅持刀刃向內,持續深化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深入推進國資國企改革,已分類處置企業163戶,完成90.56%。壓減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91戶,壓減率85.05%,135戶團場國有及國有控股參股企業全部完成關停轉退。2400名國有企業職工已分流安置1466人,佔61.08%,累計處置資產2.48億元。穩步推進師市黨政機構改革,承接兵團授予的行政職能和行政執法權1948項。持續推進水利、電力體制改革。健全和轉變「政」的職能,深化投資審批制度改革,落實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營造良好營商環境。

  如今,十師北屯市廣大幹部群眾投身改革的熱情高漲,推動改革的信心滿滿,團場強勁的內生動力被喚醒,令人滿意的「改革」答卷正徐徐書寫。(文\兵團日報記者諶慧 劉春燕  圖\兵團日報記者陳洋)

相關焦點

  • 兵團改革開放40周年回眸(十師北屯市篇)
    可他們不知道的是,這新奇、有趣的旅程,是幾代有信念敢擔當能吃苦講奉獻的十師北屯人,在改革開放40年歷史中不斷探索、創新所寫下的未完結答卷。勇往直前 改革步伐堅定有力十師北屯市的誕生,與改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走近新疆兵團十師北屯市,中國最北屯墾之地,一個令人嚮往的地方
    下面,就跟著小編走近中國屯墾戍邊最北之地——兵團第十師北屯市:一個戈壁水城,一個額河玉城,一個鎮邊金城,一個天下和城。北屯原名為「多勒布爾津」,1958年8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鎮邊將軍張仲瀚為即將恢復重建的十師師部選址定點,因「多勒布爾津」成為中國最北的屯墾戍邊重地而命名「北屯」,寓意為兵團屯墾最北之地。
  • 王君正在十師北屯市調研時強調
    王君正在十師北屯市調研時強調以維穩戍邊新作為展示新時代兵團新風貌 為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再立新功7月1日至2日,自治區黨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兵團黨委書記、政委王君正赴十師北屯市調研。他指出,要以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抓手,加快推進農業優化升級,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擴大連隊人居環境整治成果,不斷提升基層治理水平,促進職工群眾穩定增收、安居樂業。
  • 兵團第十師北屯市科技服務助農脫貧奔小康
    今年,第十師北屯市科技服務隊在一八八團、一八五團等地選擇了20戶職工,開展菌核病防治、列當防治、鏽斑防治、白粉病防治、水肥一體化等方面的科技示範與技術服務,示範面積1500餘畝,邱戰輝就是其中之一。
  • 從抓落實看十師北屯市上半年經濟運行成果
    決策+執行力=增速第一  ——從抓落實看十師北屯市上半年經濟運行成果  十師北屯市,一個經濟總量在兵團「數不上」的偏遠師市,卻在上半年呈「千帆競發」之勢的師市經濟運行中脫穎而出:生產總值同比增長33.6%,高於兵團增速25.5個百分點,居兵團第一位。  增速一路跑至最前列,十師北屯市必有其決勝之道。
  • 第十師北屯市:履行政府教育職責 辦好人民滿意教育
    一條條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舉措落地生根,一筆筆真金白銀鼓勁提氣,一個個項目難題迎刃而解;校園裡學生們琅琅的讀書聲,城鄉中職工群眾真切的幸福感;這是第十師北屯市黨委政府向十師人民交出的充滿溫度的民生答卷,更是師市履行教育職責最直觀、最生動的體現。「教育是最大民生」,走實教育優先發展之路教育是國計,更是民生。
  • 喜看沃野織錦繡——十師北屯市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紀實
    兵團日報記者 陳洋 攝●兵團日報記者 陳洋十師北屯市堅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乘著團場綜合配套改革的東風,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培育和發展農業合作社,推進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夯實鄉村振興基礎。
  • 十師北屯市機關退休幹部結對傳幫帶 助推新公務員成長成才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陳忠濤 張智)近日,十師北屯市黨委組織部、老乾局黨支部舉行「十師北屯市機關退休幹部結對新公務員」活動啟動儀式,來自十師北屯市機關20名離退休幹部,用「傳幫帶」的形式為兵團發展助力。充分發揮老黨員、老幹部政治優勢、經驗優勢,促進新公務員的健康成長。
  • 十師北屯市總工會首屆保安員培訓班開班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記者 張越豪 徐新紅)日前,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北屯市總工會舉辦首屆困難職工保安員培訓班,來自十師各團場及北屯市各街道辦社區的30名困難職工參加培訓。培訓為期五天,旨在幫助有勞動能力的困難職工,提升就業能力和技能水平,增進困難職工解困脫困工作實效,激發困難職工脫貧內生能力,實現「輸血」為「造血」的扶貧幫困發展之路,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有力支持。學員馬蓮芳通過五天的培訓學習,她感到自己收穫頗多,她說:「非常感謝師市總工會,給我們這次學習的機會,學好以後持證上崗,能增加收入早點脫貧。」
  • 新疆北屯市:中國最北的軍墾重鎮,額爾齊斯河南岸上的綠洲
    在所有的新疆兵團現代城鎮中,隸屬於新疆兵團管理的北屯市,是我最早去過的北疆兵團城市,印象相對也比較深刻。北屯市也是中國最北端的軍墾重鎮,位於阿勒泰地區境內,古絲綢之路新北道上的支脈,從這裡可以直接到達五個邊境口岸,其地理和交通位置尤為重要。
  • 十師北屯市積極打造美麗生態環境讓人居環境更美好
    【中國食品報融媒體】(陳忠濤 文其祥)夏日的十師北屯市風和日麗,綠樹成蔭的北屯得仁山空氣格外清新,最近一段時間,這裡不僅迎來了一批批的旅遊者,還迎來了眾多的志願服務者,志願者們一路撿拾垃圾,一路向遊客講述著十師北屯市這些年的變化。
  • 守望相助 攜手同心——十師北屯市與阿勒泰地區聯手抗擊疫情見聞
    連日來,十師北屯市與阿勒泰地區各縣(市)用實際行動落實聯防聯控聯治機制,兵地攜手共同抗擊疫情。  「剛開始發燒的時候我很害怕,但通過十師北屯醫院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現在已經康復了。」2月15日,阿勒泰市北屯鎮牧民小區居民葉某告訴記者,1月8日,他從江蘇返回北屯鎮,29日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後前往十師北屯醫院診治。
  • 十師北屯市首起惡勢力「保護傘」案件公開宣判
    深挖徹查 依法嚴懲十師北屯市首起惡勢力「保護傘」案件公開宣判兵團日報北屯12月23日訊(記者 陳洋 通訊員 李夢娜) 12月19日下午,十師北屯市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首起惡勢力「保護傘」案件在北屯墾區人民法院公開宣判
  • 今起新疆兵團北屯市轄區天然河流實施全年禁漁
    中新網烏魯木齊4月1日電(記者 戚亞平) 記者4月1日從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水政(漁政)監察支隊獲悉,自2020年4月1日起,第十師北屯市區域內所有天然河流實施全年禁漁,天然湖泊(烏倫古湖)的禁漁時間為4月1日-7月31日,以此保護天然水域漁業資源和水生態環境。
  • 北屯市人民檢察院建成檢務公開大廳
    為推進檢務公開工作,加強案件集中管理,提高服務質量,今年4月以來,十師北屯市人民檢察院在資金緊張的情況下,投資建起檢務公開大廳並投入使用,從而使檢察工作更加透明化,提升了檢察工作公信力。諮詢和查詢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性受理接待平臺,不僅提高了與院內各業務部門業務流轉效率,而且更加方便了公安、法院等單位和部門移送案件、送達法律文書、律師查閱複製案卷材料等,不僅有利於提高該院監督管理水平,規範執法行為,還使人民群眾和轄區單位多了一個深入了解檢察工作的窗口,使該院執法活動在更寬領域、更廣範圍接受公民監督和參與的同時也使該院多了一個加強與人民群眾和轄區社會溝通了解的平臺,為提升我院工作質量,維護社會穩定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 十師萬人趕大集淘寶「豐慶品牌」本土綠色農產品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北屯市新區綠地如毯,樹葉泛黃,玉帶河大橋建設、其他項目建設如火如荼,為年輕的北屯新城增添獨具魅力色彩。  9月19日,十師北屯市第五屆農副產品展銷會在北屯市新區舉辦。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一八七團,又名豐慶鎮,地處額爾齊斯河畔,耕地面積10.86萬畝。近年來,該團依託「交通幸福網際網路」區位優勢,依靠水草豐美、位於綠色無汙染無公害農產品、畜產品、水產品生產基地地緣優勢,加快高品質、綠色農副產品生產步伐,生產的黑小麥、打瓜、油葵、南瓜等適銷對路的無公害農產品遠銷東南亞西歐等國家。
  • 2020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北屯市事業單位人員招聘教師崗1人公告
    為及時補充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師北屯市事業單位工作力量,根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國務院令第652號)相關規定,師市決定組織開展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公開招聘工作。一、招聘原則和方法招聘工作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和德才兼備的用人標準,採取面試與考察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 北屯市首家五星級酒店開建 工程計劃明年建成投入運行
    6月19日,北屯首家五星級酒店--玉帶河大酒店正式開工建設。  總建築面積4.8萬平方米的玉帶河五星級大酒店,由北屯龍翔旅遊服務有限責任公司投資建設,位於北屯市新區黃金地段,是一家集住宿、餐飲、休閒、旅遊於一體的多功能五星級酒店。工程計劃明年建成投入運行。
  • 十師北屯市春節市場年味十足
    2016年1月31日,距離春節只剩下七天,在新疆兵團第十師北屯市步行街集市上,人頭攢動,比肩接踵。春聯、中國結、年畫、紅燈籠等新年飾品琳琅滿目;紅棗、核桃、糖果、葡萄乾、巴達木等乾果應有盡有;特色冷水魚、青蝦、風乾肉、滷菜等品種齊全。  在市區各大商超裡生鮮、蔬菜、瓜果、綠色農產品、調味品、土特產品、日用百貨、服裝服飾、糖酒飲品、民俗商品等數十個門類年貨備貨充足。
  • 第十師北屯市聚焦「六度」 紮實推進「冬季法治大培訓」活動
    自兵團「冬季法治大培訓」活動啟動以來,第十師北屯市黨委高度重視,對標對表,迅速行動,通過提升安排部署的「高度」、拓展參與覆蓋的「寬度」、注重措施載體的「新度」、增大宣傳造勢的「響度」、加強督查整改的「力度」、強化培訓實效的「深度」,有效推進師市「冬季法治大培訓」活動向縱深發展,取得了階段性成效。